早养胃,午养心,晚通脉:特别适合老年人的顺时养生法要怎么做?

药师刘隆臻


顺时养生是根据气候时间变化防寒避暑,顺从四季、时辰、气候等特点调养身体,从而达到养生保健之目的。在古代,人们把一天分为12个时辰,这也是中医说的五脏六腑以及经络与十二时辰密切相关。

子时——睡觉保护阳气

子时是23点到1点的时候,是胆经值班。此时为昼夜更替之时,阳气虚弱,因此最好用睡觉来养护脏腑。

丑时——肝经造血时间

丑时是1点到3点的时候,是肝经值班。肝脏要解毒造血,就是在这个时候进行,所以不应熬夜。

寅时——号脉的最好时机

寅时是3点到5点的时候,是肺经值班。此时,天刚刚亮,这时候中医号脉是最准的时候。这个时候往往是肺病患者最爱咳嗽的时间。

卯时——空腹喝水,排出毒素

卯时是5到7点钟的时候,是大肠经值班。卯时起床后要喝一杯水,以利排便。

辰时——早餐营养要均衡

辰时是7点到9点的时候,是胃值班了。这个时候吃早饭最宜接纳食物。

巳时——工作学习的第一个黄金时间

巳时是9到11点,是脾经值班。脾经是主消化的,要吸收营养。这个时候也大脑是最具活力的时候,是一天当中的第一黄金时间,是老人锻炼身体的最好时候,是上班人最出效率的时候,也是学生效率最高的时候。

午时——睡好午觉养阳气

午时是11点到13点的时候,是心经值班。心经值班的时候我们要吃午饭、睡午觉。体质阴虚的人午时只需休息半小时到一小时就能起到养阳护心的作用。

未时——保护血管多喝水

未时是13点到15点的时候,是小肠经值班。小肠经吸收食物里的营养送到了血液,这个时候必须要喝一杯水,用来稀释血液。

申时——工作学习的第二个黄金时间

申时是15点到17点的时候,是膀胱经值班。膀胱经是一条通过脑部的经脉,在申时,气血容易上输于脑部,所以学习效率很高。

酉时——预防肾病的最佳时期

酉时是17点到19点,是肾经值班。此时再喝一杯水,可以清洗的肾和膀胱,以远离肾结石、膀胱癌、肾炎等疾病。

戌时——工作学习的第三个黄金时间

戌时是19点到21点,是心包经值班。是一天当中的第三个黄金段,可以学习、可以散步锻炼身体。

亥时——准备休息

亥时是21点到23点,是三焦经值班。三焦指连辍五脏六腑的那个网膜状的区域。一般来说,人体心肺属上焦,中间脾胃属中焦,肝肾属下焦。这时候都应该休息,所以23点前就一定要上床

顺时养生是中医养生中一条非常重要的原则。人体只有适应四季变化的规律,才能与环境保持协调平衡,从而达到祛病强身的目的。那么大家在平日里应该要如何顺时养生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中医养生顺时养生应该遵循的四大原则吧!

一、要做到“天人相应、道法自然”。

《秦问·上古天真论》中有记载:“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忘作为。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百年,度百岁乃去。”因此,首先要做到生活有规律,不吸烟、少喝酒,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若是“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时间长了,健康肯定会受到影响。

二、“精神乐观,积德行善”。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的概念。因此,提倡民众用乐观的心态、积极的态度去看待和解决问题。因为乐观是一种开放的心态。孙树椿说,人高兴时身体会分泌内啡肽,它能使人心情愉快,性格变得乐观、开朗,对身体健康非常有益。

三、生命在运动。

无论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增加散步的时间,若散步后身体能微微出汗,效果最好。正确的散步方式是,保持从容又清闲的心态,“左顾右盼,胜似闲庭散步”。另外,冬季气候寒冷,应适当减少户外运动的数量和时间。

四、“饮食有节、各取所需”。

《素问·六节脏象论》中说:“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人的盲目主观规定不符合客观规律是不行的,当你想吃什么东西的时候,就是你的身体缺乏这种东西,就应该摄入这些食物。“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饱、晚上要吃少”的养生观点并不能适用于所有人,应该按照不同人群的生活习惯、工作情况而决定饮食的次数和数量。


爱吃的pongpong


人生短暂,没必要刻意养生。尤其是老年人,都快入土了,别为了多活几年过得慬小慎微提心吊胆的。过得高兴就好。什么对胃口就吃什么,怎么玩得高兴就怎么玩。我八年前得脑梗,差点偏瘫。岀院后过了三个月就恢复每天两歺酒的习惯,从不忌口,辣椒,油炸花生米是我的最爱。我现在78了,活到哪算哪!我的晚年座右铭是:

知足常乐过日子

顺其自然度晚年


高炮6168


经过一个晚上的新陈代谢,早上起来身体是非常缺水的。早上饮一杯温开水,可稀释血液也可排毒。但是由于时间急促,水总没喝够就急着出门了。如果早上总是吃面包配牛奶,对脾胃很不好,很容易生湿。早上7点~9点刚好是胃经,吃点补脾胃、易消化吸收的食物,既可养胃也可补充水份。如南瓜小米粥、糯米、粳米各半煮粥、红薯粥等。

中午11点~13点刚好是心经,如果此时睡觉可以大补心血。哪怕打旽也好,闭着眼睛养神也好,对身体都是有益的。有些小孩中午就不喜欢睡觉,上课时心容易走神,成绩总是理想。如果中午休息一下,学习成绩会改善,注意力更集中。

晚上最好在21点~23点之间入睡,刚好是三焦经运行。人体三焦经是重要通道,起到承上启下的运输、吸收、排废物作用,此时进入梦乡,有安五脏、和气血的作用。古人定义上焦属心、肺;中焦属脾、胃;下焦属肝、肾也是有一定道理。

老人如果有时间顺应子午流注养生也是不错的。可预防慢性病的发生。或者逆转慢性病的进展。很多人坚持不了,或者不相信认为是伪科学。你不信?试一下就知道真假。


健康是真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老百姓逐渐对自身健康更加关注,也越来越重视养生。经常听到社区的老年人说“早养胃,午养心,晚通脉”和 “养生养生,养可长生”之类的话语。有人说,早养胃,午养心,晚通脉,这是特别适合老年人的顺时养生法。那么,到底要怎么做呢?

“早养胃,午养心,晚通脉”的具体做法

说到养生就离不开中医,中医是我国几千年来的文化和智慧瑰宝,在古人们不断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一套中医养生体系。养,即保养、补养;生,即生命、生长。养生,就是基于生命发生发展的规律,通过饮食、运动等方法,达到顾护身心健康、延年益寿的目的。其中“顺时养生”也是最常被我们说到的。

首先是我们常说的早养胃,早上七点到九点,就是养胃的黄金时刻,因为这个时间段,气血流经胃部。而老年人常常会有消化不良、便秘等不适。所以早上七点起来的时候,需要喝一杯温开水即可,促进肠胃蠕动。老话说:“胃病三分在治,七分靠养”,一份好的早餐也是必须的,早餐的好更加注重是营养平衡,奶制品、谷物类、豆制品以及少量的蔬菜和水果。切忌任何食物都不宜贪多。

说到午养心,通常指十一点钟到十三点钟这个时刻,由于此时心经当令,也就是最适合养心的时刻。中医把心称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与心主神明的功能分不开的。所以饭后半小时的小睡片刻不但有利于补足睡眠,也有利于改善心脏冠脉血供。

最后要说的就是晚通脉,通常指晚上九点到晚上十一点钟,由于此时是三焦经当令之时,也是增元气、通脉的好时机。做好三个动作即可晚通脉,分别是手指梳头、温水泡脚、睡前捶背。需要注意是的是泡脚的水温一定要适度,不宜过热。

结语

养生是需要长期坚持的生活习惯,顺时养生,就是使人体顺应自然四季、昼夜的变化规律,保持机体与自然之间的平衡及其自身阴阳平衡的养生方法。而养生的三大黄金时刻就是我们的早上、中午和晚上,尤其是现在寒冷的冬天。


药师方健


大家好!

这里是四季养生密码苑,很高兴能够参与回答这个问题。

“早养胃,午养心,晚通脉”,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我认为是很对的!那么这个说法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黄帝内经•素问入微旨大论》之中说道:“天枢之上,天气主之;天枢之下,地气主之;气交之分,人气从之,万物由之。”

人和万物生长于天地之间,当天地各种灵气发生交替变换之时,人和万物只有顺应天地之间的变化而变化,才能使身体健康永葆青春,如果逆之,或者反其道而行之,都是注定没有好处的,所谓“胳膊拧不过大腿”,一个人在天地间来说,就好像一粒粉尘一样的渺小,怎么可以不顺应天地之间的变化呢?

有关于“早养胃,午养心、晚通脉”这些养生知识,这都是我们老祖宗给我们留下的科学养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财富。这个说法实际上是依照道家养生“

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原则来推理以及实施的。

大家知道一般人用早餐的时间都在7点至9点之间,那么7至9点这个时辰是辰时,是龙出没的时间,五行上对应的是属“土”,然而从中医养生理论上来说和五行“土”相对应的内脏是脾脏,而戌巳胃脾通常都是合二为一。也就是说早上七至九点正好是胃经走向之时。

然而中午11点至13点是午时,在五行上是属“火”的时辰,然而五行养生理论上来说属“火”对应的脏腑正是心脏。所以中午11点至13点就是心经感应时间,利用好这个时间点调理心脏正当其时。

晚上21点至23点是亥时,五行上属“水”,对应的人体脏器是肾脏,大家知道一个人的阳气(命火)藏在肾脏之中。只要元阳之火旺盛就可以推动全身经脉循环,所以晚上时间养肾是关键。

那么应该怎样养胃呢?

1、首先早晨时间心情一定要保持淡定,所谓“哀思伤脾”,脾受伤,脾胃是连锁的,自然也伤了胃。

2、其次才是饮食养生方面要注意,早晨起床先喝一杯温开水,即可以滋润肠胃,又可以通血管等,好处很多。

应该多吃一些健脾养胃的食物,比如牛肉、猪肚、鲫鱼、鲈鱼、草鱼、豆腐、南瓜、扁豆、红枣、桂圆、核桃、松子、栗子等等。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比如辣椒、海带、螃蟹等等。

午养心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1、首先心情一定要淡定,不能大笑,从中医养生理论上来说“喜伤心”,大笑对心脏来说危害极大,特别是有冠心病前科的朋友更要注意。

2、一定要抽取时间在11点到13点内安排午睡。只有睡好午觉才能对心脏健康有帮助,有时间的朋友最好对自己的心胞经进行按摩,比如按摩内关穴、极泉穴等。不懂穴位和心经走向的朋友可以在胸部进行顺时针揉搓,也有同样的效果。

那么晚上时间养全身经脉又该如何调理呢?

1、从精神感应上来说,晚上21点至23点是不能受惊吓的,中医养生理论上来说“恐伤肾”,惊恐万状对肾脏伤害极大,假如导致元阳受创,后果很严重的。

2、温水泡脚可以舒筋活血,温补肾阳,是一种非常好健身神操作。

3、晚上时间可以多吃一些黑色食品,因为黑色食品是有滋补肾脏作用的。

问题回答完毕!敬请赐评!谢谢!


四季养生密码苑


“早胃午心,晚养百脉”由来已久,自然是有道理的。此理论最初源于针灸,以十二经中的五输穴为基础,以日、时的天干、地支变易为参照,配合经脉气血盛衰开阖情况来进行养生。不过,若更具体的说,养生要因时而异,在落实到某个具体的时辰的时候,还是要因人而异。

1、早养胃

早上7点到9点,是胃经当令的时间。这个时间段,气血流注胃经。

此时可以喝一些温开水,能补充身体流失的水分,湿润口腔、食管、胃黏膜,冲刷附着于黏膜的黏液和胆汁,促进胃肠蠕动,为进餐做好准备。但不宜喝太多水,以免冲淡胃酸,影响消化。也不宜喝凉水,防止对胃造成刺激。

至于吃早餐的重要性,这里就不赘述了。需要注意的是,早餐不宜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在空腹状态下损伤胃黏膜。

2、午养心

11点到13点这个时间段,也就是午时,是心经当令。

饭后半小时左右,可以适当按揉拍打心包经。适当地刺激心包经,可以增加心脏供血,有效地保护心脏。

其次是午睡,有利于补足睡眠,而且能够改善冠脉血供,增强体力、消除疲劳,减少冠心病、心绞痛及心肌梗死的发病几率。要注意的是,午睡不宜过久。睡不着的话,闭目养神假寐,也是有益的。

3、晚养百脉

晚上21点到23点,是三焦经当令。

《灵枢.营卫生会篇》里说,“上焦如雾“,主要指心肺的输布作用;“中焦如沤”,指脾胃的消化转输作用;“下焦如渎”,指肾与膀胱的排尿作用,并包括肠道的排便作用。

这些功能实际就是体内脏腑气化功能的综合,故三焦的功能,概括而言是受纳水谷,消化饮食,化生气血精微物质,输送营养,排泄废料。三焦的“焦”字,有“热”的含义,这种热来源于命门之火,是通周气化的作用来体现的。

故而,晚养三焦,即相当于养全身百脉。

三焦是六腑中最大的腑,具有主持诸气的作用,亥时“三焦能通百脉”,亥时入睡,百脉可得到最好的休养生息,对身体十分有益。现代医学也认为,晚上睡觉,最好不超过23点。


纯钧LHGR


早养胃,午养心,晚通脉:特别适合老年人的顺时养生法要怎么做?

养生是对人总体的负责,我是谁不重要,关健是认识和理解含义很重要,千万别进入误区。

早养胃?为什么有这么一说,这里面就有误区,希望你认真看,《黄帝内经》讲:早上吃好,这里讲的吃好可不是指针对胃的养生,它是整个身体完美计划中要求做到的条件。《黄帝内经》提示人早上吃好不等于养胃,是对每个人一天所反射出的生机指明了方法,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的胃所吸收的各种物质营养是转达全身生理器官起发重点,胃好的人所吸收的就更多,人的所谓体力能量主要就是靠胃吸收的量拟定的,同样,一个人一天当中的精神状态和气色与《黄帝内经》所讲的早上吃好有关,这里不仿告诉你,早上你如果多吃点绿色的食物,那么你一天所反射出的光泽就有生机,如果你吃的都馒头,那所反射出的就是干枯燥,不信你可去一试便知。

现在许多人把早养胃当成养生重点看待是好的,但是有大部分人己进入了严重误区,一、许多早上不吃东西,说什么不吃东西少伤胃,二、专吃奶制品,说什么营养丰富,不伤胃,说到这里我就会问了,丰富了什么?不吃东西的能量抗体那里來?这些养生食物和方法是导致偏食和缺泛,希望大家有所认识。

主题早养胃的理念希望大家不要误会,自然适应较为恬当。时间关系,余下午养心等话题有空再与大家分享。

以上只是个人方法经验。不讲大道理,求实。


丘海洋


人年纪大要服老日常该干什么不应干什么心中要有数形成生活规律从衣食住行都要适合年龄和身体需求自已舒服全家和谐少给社会添乱。见组全属象石。










吉祥石主


刘医师说得很对,遵循了人体十二时辰的子午流注规律:肺寅大卯胃辰功,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点明了养生要诀,尤其是老年同志,根据自身的健康状况,从运动、饮食、作息上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坚持实施则延年益寿。


吴公涵养本源自律前行


我认为.早养胃,起床后饮盅温水,清洗一夜中胃的杂质再吃些清粥养胃,午养心,是吃了午飧后休息一下为保健养着个心。晚飧吃后洗完澡早休息是有一定的节律才是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