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CPA備考安排怎麼計劃才算合理?

2019年註冊會計師考試時間已經公佈了,作為備考生,在接下來到注會考試之前的時間裡,需要制定一個好的備考計劃,並加以執行。很多初次備考的學員一時不知道怎麼著手,下面小編在這裡總結了幾點建議,大家可以作為參考。

2019年CPA備考安排怎麼計劃才算合理?


1首先:結合自身所報科目


註冊會計師考試相對較難,一個靠譜的複習計劃一定建立在報考的科目上。

今年考一科、兩科還是三科,所需要的複習時間是不一樣的,報會計還是戰略所需要的複習時間也是不一樣的。

一般在年前最好能將計劃制定下來,過了年就可以開始準備複習了。

對於注會來說,會計、財管、審計所需要的複習時間相對來說比較長,沒有基礎的考生一般不建議這三科在一年報考。

正常情況下,會計、審計的第一遍複習至少要有3~4個月時間。

戰略、經濟法相對比較難的科目複習時間可以適當增加。

2其次: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


注會是場持久戰,計劃的制定要結合每個人的情況。對於全職考生來說,時間相對來說比較充足,複習的時間可以安排的多一些,對於上班族來說,必然複習的時間就會大量減少,此類考生建議趁早開始複習。

一天安排的量不要太多,碰到加班的情況回到家就很晚了,要是安排的過滿很容易完不成,這在一定程度上會打擊自己的信心。

3再次:計劃要有彈性


靠譜的計劃要有一定的彈性空間。

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臨?

加班,出差等隨時可能降臨。

在複習的過程中,要留給計劃一定的彈性空間,以便調節。

例如每週留有半天的娛樂時間,如果完成了計劃可以逛逛街,找朋友聊聊天,要是沒完成也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儘快完成。看到每階段的計劃都一點點的完成,是不是心裡有種滿滿的充足感呢?

當計劃安排得太過擁擠,執行效率反而非常低下,手忙腳亂說得就是這種情況。在註冊會計師的學習中,制定計劃是備考的第一步,走好這一步至關重要,而適當留出餘閒則是計劃成功的關鍵。

4計劃不當陷入稀缺陷阱的後果

不僅僅是注會備考,在工作、學習中也是一樣的,當我們面對非常多的事項時,時間越是緊張,我們反而越是會犯錯,明明精神已經高度集中,但失誤卻頻頻發生。

穆來納森、沙菲爾創作的行為經濟學書籍《稀缺》中解釋了這一現象,稀缺會造成管窺,所謂管窺,是指當我們專注於某件事時,會忽略其他事情,就像從管中窺看這個世界。

因此當我們焦慮於時間的多少時,雖然我們精力高度集中,但卻會喪失對其他事物的關注,容易犯錯,從而使得效率變低,時間更加不夠。

此外,稀缺還會造成帶寬降低,所謂帶寬,是指人的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力。認知能力主要是我們獲得信息、解決問題和邏輯推理的能力,集中表現為智力水平的高低;執行控制力是堅持計劃、集中注意的能力、抑制衝動的能力,集中表現為自我管理水平的強弱。

所以當注會學習計劃安排得太過緊張時,不管是學習動力還是能力都會受到影響。

5空出餘閒,擺脫稀缺

一套合適的注會備考計劃一定是會留出一定的餘閒的,增加餘閒可以幫助我們避免管窺,擺脫稀缺。

在計劃制定時,請參照自己的實際情況,規定好每天的學習時間,制定學習任務,不宜過重也不宜過輕,太多會造成時間稀缺,太少則會導致浪費。

對於很多上班族考生來說,本身面對著工作壓力,每天的學習時間也較少,最好將備考的戰線拉長,這樣平攤到每天的學習壓力就會小很多,也能更遊刃有餘地進行。

提前制定學習計劃就是為了避免後期出現備考任務未完成、備考時間稀缺的情況,要避免這一情形,除了制定留有餘閒的計劃,之後的執行非常關鍵。計劃執行可以一週為一個節點,適時驗收執行結果,對學習效率、成果進行檢驗,如果沒有達標就要反思原因,找出癥結。

如果是單純因為自覺性差的話,最好找人監督,找一個學習氛圍更濃厚的地方學習,幫助完成備考。

當我們制定好註冊會計師備考計劃,並且擺脫了稀缺,將計劃貫徹執行,相信離最終的目標就不遠了。

未來就在前方,我們一起努力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