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极长途奔袭直捣北京时,袁崇焕为何不断他后路,杀入大本营沈阳老巢?

青灯问史


对方的車、马、炮,甚至连卒子都快压到自己这边了,还想着去将人家的军?围魏救赵,绝不是这种玩法。可以断言,若不是袁崇焕率精锐回防,崇祯就不用等李自成大军进北京城,早就被皇太极掳去做奴隶了。

明崇祯二年,皇太极兵行险着,亲率八旗精锐突破长城,直逼北京。当时,后金方面对外号称有十万大军,一路奔袭掳掠,打了崇祯个措手不及。不过,北京周围有天险可凭,皇太极要想拿下北京,也要耗费一定时间。

当时,八旗骑兵攻克了喜峰口,而要拿下北京,便需相继占领遵化、蓟门、三河、通州等地。而且,如果皇太极迅速挺进,还必要防范明军将自己的后路切断。所以,他又不得不分兵去打迁安、滦州。否则,一旦明军掐断了后金军队退路,便再无退路了。

即便如此,皇太极的突然南下,崇祯还是慌了手脚,不得不命各路军队勤王。要知道,就明朝而言,皇帝和北京的安危,才是至关重要的。袁崇焕,根本不可能置崇祯和京师不顾,跑去搞什么所谓的“围魏救赵”。

首先,后金的沈阳与明朝的都城相比,根本就不对等。

战国时“围魏救赵”的战术,可谓是军事史上的典范。可是,当时齐国实则是第三方,它只需帮助赵国解围即可。说白了,哪怕是魏军一路高歌猛进,连邯郸都拿下了,齐国也不会心疼,他完全可以在没有思想包袱的前提下接着去打魏都大梁。

另外,魏军之所以迅速回撤,是因为大梁是其根基,其地位较之正在攻打的赵国更为中要。沈阳虽为后金的大本营,但作为渔猎民族的女真人,要在攻破北京、活捉崇祯与沈阳被占之间做个选择,或许他们还真的愿意换。

就当时而言,沈阳虽然很重要,但后金并不是没了沈阳就等同于亡国了。但从明朝和袁崇焕的角度来看,拿下了沈阳,却丢了自己的首都和皇帝,可就吃了大亏了。

其次,皇太极集结主力威胁得了北京,可袁崇焕却未必打得了沈阳。

要知道,在皇太极突破长城以前,处于攻势的一方是后金,明军基本上是不断溃败,丢城失地,处境十分被动。试想,在后方不稳的情况下,袁崇焕如何能够接连攻下后金防备森严的城池和防线?

皇太极也不是傻子,尽管他率主力攻打北京,但也绝不可能给袁崇焕抄自己老家的机会。要知道,号称带来“十万大军”,并不等于后金人马倾巢出动。况且,留守沈阳的统帅和将士,都是皇太极精挑细选的。

从这一点来讲,袁崇焕如果不救北京,转而去打沈阳,还没等他取胜,自己的大本营就被皇太极给端了。

再次,以崇祯的性格,如果袁崇焕不来勤王,便等于自寻死路。

北京之困得到缓解,虽然不能将功劳全归于袁崇焕身上,但他关键时刻率精兵回防,可谓出力甚多。所谓的“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在现实中也很难实现的。

袁崇焕拼了命的保崇祯,到最后还不是被活活剐了?试想,如果在北京陷入危机时,袁崇焕抗命不救,又会是个什么下场?

所以说,在己巳之变时,不仅崇祯慌乱,在外戍守的袁崇焕也是心急如焚。摆在他面前的,也仅有火速率兵回援这一条路。要不然,崇祯真得早自缢十几年!


史海烂柯人


经过萨尔浒之战,明军的精锐部队几乎拼光了!明军对八旗军已经产生的畏惧心理,袁崇焕的宁远大捷,主要依靠红夷大炮打败了努尔哈赤后金的进攻。皇太极亲率八旗主力入关,借道漠南蒙古,绕过袁崇焕的宁远防线,长途奔袭直捣明朝的京师,如果袁崇焕断他后路,抄皇太极的老巢,这当然是最好的结果,但当时京师危矣,大明危矣,大明仅剩袁崇焕的关宁铁骑还可与后金一战,这几万的关宁铁骑是守卫大明王朝的最后家底,万不得已崇祯决不会让关宁铁骑回京勤王。

皇太极带领八旗军经内蒙古杀入关内,直捣京师,切瓜砍菜一样,如入无人之境,进京勤王的明军避而远之,畏敌如虎,不敢与之一战,这说明关内的明军已经不堪一击,明军精锐部队都集结在关锦防线上。作为辽东主将袁崇焕,主要职责也是守卫京师,皇太极绕过袁崇焕的防区,率八旗主力入关,他居然不知道,这是袁崇焕的失职!所以袁崇焕这次必须回京师救驾。

其实,在皇太极出兵朝鲜之时,袁崇焕错过了出兵杀入后金的最佳时机,结果坐视皇太极把朝鲜打残,按兵不动。皇太极带清兵入关也是一步险棋,这也是明军围歼后金八旗军的良机,可惜的当时大明失去了与皇太极后金打野战和歼灭战的资本和能力,缺少精兵强将,更没有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帅才,只能守京师,历史没有如果。

袁崇焕率关宁铁骑急行军回京救援,三万多的关宁铁骑除了驻防关锦防线,能带出来的也只有一万来人,首先关宁铁骑赵率教的三千人在遵化被后金八旗军打了个精光,袁崇焕所率的关宁铁骑主力七、八千人,追着皇太极而不敢战,对几万八旗军真是没有什么胜算。最后在广渠门几千关宁铁骑拼死一战,险胜才打退皇太极的八旗军,暂时解了京师之危。此时的崇祯已经对袁崇焕产生了不信任,五年平辽的承诺,现在后金军队居然打到了京师城下,关宁铁骑入京师休整的请求被拒绝,只是将袁崇焕一个人从城墙上用大筐掉上来进了京师,随后入了大狱,几个月后被凌迟处死!

明军的全部精锐部队可以说都战死在了辽东,在不熟悉的地方,用不擅长的方式,与后金打了几场最为关健的战役,都以惨败告终!这正是“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一声叹息!


黑土边疆


首先这个问题不能给标准答案,凡是给人定性的说法都是片面和错误的,看待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白明朝军队的性质,先来看看土木堡之变明朝精锐的瞬间崩溃,这可是一支专业吊打蛮族骑兵的前期强大军队,为何被抄后路后就成了待宰羔羊?洪承畴的二十万大军也是一个操作不当就瞬间崩溃,后来的孙传庭大军也是一触即溃。难道明朝军队不堪一击,并不是!于谦汇集的乌合之众敢于与也先的蒙古骑兵野战而且将其击败,洪承畴的几千卫兵能抵抗清军半年之久,几万人的关宁军能抵抗整个满清部落,后来也为击败鼎盛时期的大顺军队,原因非常简单就是老生常谈的真理“人心”,败的原因其实就是人心不齐,游牧民族强大起来的本质就是人心齐,他们的目的非常明确——屠城抢劫,能抢劫比自己领先的文明能迅速聚齐人心,而明军特别是后期的明军已经被官僚腐化,他们根本不可能为天天欺压自己的长官卖命,更谈不上国家民族层面的认识,这些军头勤王更是为了应付差事顺便发点国难财而来,虽然打仗不行但搜刮抢劫自己百姓倒是得心应手,袁崇焕当然了解军队的实际情况,这种部队是四处汇集而来,人数再多都是枉然,所以他不得不选择不战,不战不代表他无所作为,他只能尾随清军,假装随时能要了清军一命的架势,不战清军还敬你是一支大军,一旦战败就有亡国之危成为赵括之类的历史罪人,但沿途百姓就惨了,先是被清军洗劫后来又被明军洗劫,这也可能是袁崇焕被百姓分食的原因,成了军头官僚们的替罪羊,袁崇焕为明朝抵御外敌做出了贡献,如果长期坚定的执行下去(当然不可能)明朝绝对不会亡于满清之下


川蜀仁兄


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皇太极率军绕道蒙古,越过长城从龙井关、大安口杀进大明腹地,兵锋直指北京城。摆在袁崇焕面前的有三条路:或回援京师,或固守观望,或挥师沈阳,逼皇太极退兵。此时崇祯刚即位两年,大明权威尚存,固守自保最后只能是死路一条。看似三条路,实际可行的只有一条,回援京师。

君命大如天。崇祯皇帝已向四面八方发出勤王诏书,不管是否收到,得知君王有难,护卫君王义不容辞,这是封建时代忠义思想的要求。何况北京是京师,是政治中心,任何风吹草动都会波及整个大明王朝。天下安危系于此地,一旦有变,天下大乱,不得不救。

皇太极虽继承汗位,但还需和其他三大贝勒共同主政,权力分散在各贝勒、部族手中,政务机关也不完善,迁都沈阳不到五年,国都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作用。此时领导核心人物大都在皇太极军中,即使攻下沈阳也作用不大。

袁崇焕督师蓟辽驻防关宁锦防线,距离后金破关入口近,可以封堵长城缺口,抄皇太极的后路。对后金威胁大,建功立业的机会更多。

但率军东进,突入后金腹地,就是把后背交给了皇太极。如果北京和山海关之间的联系被切断,袁崇焕就变成孤军深入,腹背受敌,是自陷死地的做法。而且没有哪个皇帝喜欢拿他性命去赌,不在乎他安危的臣子,即使能逼迫皇太极退兵,恐怕也是无功有过。

进攻沈阳是以无备打有备,以慢打快。皇太极出兵前,一定会安排好沈阳留守和前线防务,防备明军突袭。有防备的情况下,明军占不到便宜。且后金军以骑兵为主,来去如风,机动性强,速度快,可打可走。明军步骑结合,以步兵为主,还要拖拽沉重的火炮作为火力支援,行进缓慢。袁崇焕在皇太极出兵前得到情报,使用围魏救赵之计或许有用,可此时后金大军已在境内肆虐,没等明军打到沈阳,北京城可能已先被攻下。

两军面临的形势更有利于皇太极。北京到山海关之间,一马平川,除了滦河能稍作阻拦,其他地方根本无法阻挡骑兵,可以快速打到北京城下。袁崇焕从锦州出兵,首先要横跨大凌河和辽河,在没有准备的情况下,很难过河,相反更容易被堵在岸边。更要命的是,十一月的东北已是冬天,严寒和漫天大雪不利于行军作战,给后勤补给带来巨大压力,一旦补给线被截断,仅冻伤带来的非战斗减员就会严重威胁大军的安全,这时节进攻沈阳无异于自杀。

所以,无论从哪方面考虑,进兵沈阳,施围魏救赵之计都不可行。


寒星针


明崇祯二年、后金天聪三年(1629年)皇太极绕过宁锦防线,选择从喜峰口一带突破长城防线,直逼北京,史称己巳之变,又称后金攻明京畿之战。

皇太极这次入关突袭行动,一改之前硬攻宁锦防线走山海关的进攻路线,打了明朝以及袁崇焕一个措手不及。

皇太极为什么会兵行险着,选择从借道察哈尔从喜峰口一带入关,原因有三:

其一,袁崇焕镇守的宁锦防线依然坚不可摧。

自李成梁、孙承宗开始,明朝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修建了宁锦防线,就是想用高墙深沟阻挡八旗铁骑的进攻。明天启六年、后金天命十一年(1626年)努尔哈赤亲率大军,攻打宁远,却被袁崇焕以红衣大炮击败,努尔哈赤郁郁而终,宁远和袁崇焕也成为了后金所有人心中永远的痛。皇太极继位后金大汗,也在宁锦城下吃了败仗,再走宁锦防线,过山海关,进攻明朝统治腹地的传统路线受到了阻碍,皇太极必须要放弃。

其二,皇太极在于察哈尔的较量中占据了上风,极大的拓展了战略空间。

皇太极继位后,对于依附与明朝的察哈尔部采取了孤立与攻伐的双重措施,让察哈尔蒙古退出了东北及长城一带的地区,进而绕道蒙古、直接进攻明京师创造了条件。

其三,就是皇太极重视汉族人才,而绕过宁锦防线取道蒙古进攻北京正是范文程的意见。

皇太极继位后,允许汉族人参与人才选拔,范文程也就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成为皇太极的重要谋士,也成为满清能够定鼎中原的功臣。而也正是范文程向皇太极提议,后金一直沿用攻打宁锦防线的传统,必然让明朝囤积重兵防卫,因此毫无胜算,所以必须要绕过宁锦防线才能顺利进入中原地区。


皇太极率十万大军突破长城,直逼北京,袁崇焕奉命回京勤王。

对于蓟门一带明军防守薄弱的情况,袁崇焕早就有所担心,他也曾向崇祯皇帝上疏称应该加强蓟门防御,并且他对于皇太极从蓟门一带的长城关口突破也有所顾虑。但是,袁崇焕的两次建议,都没有引起崇祯皇帝的足够重视。

万没想到的是,皇太极真的从明军防守薄弱的蓟门一带杀来,由于守卫的明军军备松弛、毫无防备,皇太极迅速从喜峰口突破,占领遵化,此时的皇太极距离北京已不足300里,崇祯在惊慌之余赶忙命各地军队勤王。

袁崇焕听闻后立刻率领祖大寿、何可刚入关守卫,崇祯皇帝得知袁崇焕到来后后非常高兴,下令嘉奖袁崇焕的部下,并让袁崇焕统领指挥各地援军。

袁崇焕率领明军与后金军鏖战,双方互有胜负,皇太极见袁崇焕回防,明军重新集结组织防御,短时间内攻下北京已无可能,随即率兵撤退。
虽然北京没有打下来,但是皇太极利用崇祯刚愎自用、性格多疑的弱点,采纳范文程的建议,设下“反间计”,借由崇祯皇帝的手,除掉了整个后金的心腹大患,而崇祯皇帝则是“自毁长城”,更加重了明朝军队与朝廷之间的矛盾,也为日后的覆亡埋下了伏笔。


皇太极亲率大军入关进攻北京,那么袁崇焕为什么不去直搞皇太极的后金老巢沈阳呢?

首先,北京危在旦夕,当时的情况不允许袁崇焕去进攻沈阳。

有人说袁崇焕应该是“围魏救赵”,但是要明白一点的是,围魏救赵的是齐国,围住的是魏国的首都,要救的是赵国。

而在袁崇焕这里,皇太极号称率十万八旗铁骑入关,北京城危在旦夕,这个时候被围的是自己的国都和国君,是自己国家和君主的安危,自己作为人臣,挽救君主的危难那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更容不得用君主和国家的命运去做筹码,也不能去冒险。所以,进士出身、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袁崇焕以最快的速度挥师北京,率兵勤王,解救崇祯于危机之中才是当务之急,因为北京不能有失,崇祯不能有失。

其次,召袁崇焕回京勤王是崇祯的命令,袁崇焕不能抗旨不遵。

皇帝的命令高于一切,既然是皇帝在如此危及的情况下发出了勤王的圣旨,意思就是告诉袁崇焕形势之紧急,为人臣者的袁崇焕遵旨行事是职责所在,如果贸然违抗圣旨,即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也终归会因为不顾及君王的安危、擅自行动,被给予严惩,所以袁崇焕不能抗旨不遵,只能一心驰援北京,勤王救驾。

再次,皇太极对于此并不是没有防备。

此次皇太极绕道喜峰口进攻北京,除了找蒙古喀喇沁部骑兵为向导,自己亲率大军两路并进外,还安排了对于袁崇焕宁锦防线的佯攻,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袁崇焕。更为重要的是,袁崇焕远在辽东宁远,对于北京前线的情况知之甚少,对于当前沈阳的情况也是不得而知,袁崇焕手上的军队极为有限,远逊于八旗军队,因而也不能冒这个险,一切都是要以帮助崇祯解围为优先。

也需要看到的是,袁崇焕所取得的军事成果,基本都是建立在配合红衣大炮固守城池上,很少参与野战和攻坚战,毕竟袁崇焕是进士出身,文人背景,而不是武将出身,这一点也限制了袁崇焕。


如果袁崇焕不杀毛文龙,或许结果也将会完全不同。

崇祯在给袁崇焕定罪的时候,把擅杀毛文龙列入了袁崇焕的罪名之中。

当初袁崇焕的宁静防线与毛文龙在皮岛的武装割据形成犄角之势,共同牵制着后金军队,特别是毛文龙的皮岛驻军,成为了侵入后金腹地的一根楔子,让皇太极随时都感受到了威胁。因为皇太极这面一旦有军事行动,毛文龙那面马上可以直接威胁沈阳的安危,这让皇太极顾虑重重。而袁崇焕杀掉了毛文龙,则让皇太极彻底摆脱了这份顾虑。

所以,在袁崇焕擅杀毛文龙仅仅三个月后,皇太极就亲率大军出喜峰口攻打北京,因为皇太极知道,自己已经是全然后顾之忧,可以放心行动。如果这个时候毛文龙还在,必然会指挥皮岛军队直取沈阳,让皇太极腹背受敌,也将必然首位不能兼顾而撤兵回援。

虽然北京没有打下来,但是皇太极用“反间计”除掉了袁崇焕。这样一来,借袁崇焕的手除掉了毛文龙,借崇祯的手除掉了袁崇焕,一口气打掉了两个最为重要的威胁,后金全然没有了后顾之忧,随后便征朝鲜、收服察哈尔,松锦大战大破明军,最终挥师入关、一统天下。


雍亲王府


二战的时候,德军狂飙突进一直打到莫斯科城下,苏军为何不采用围魏救赵的办法去攻打柏林呢?总不能说苏联人没看过三十六计吧。

明末这场战争,施展围魏救赵这种战略战术的条件压根就不存在。

首先得讲政治吧。皇帝被人家堵门口了,你袁崇焕不去救驾,反而跑到千里之外去掏后金国老巢,忠的什么君爱的什么国?你让皇帝怎么想?莫非你袁崇焕想打下盛京城之后自立为王不成?

如果说后金国打的是其他一些地方,明军来个围魏救赵打个兑子是可以的。而北京城,别说让后金去攻一下了,就是京畿周围被劫掠,袁崇焕也是背不起这个责任的。不说皇帝的面子,京畿周围的良田庄园大部分可都是明朝那些王爷的。

而且,皇太极当时算是孤军深入,最好的办法自然就是关门打狗,不过按照明军当时的战斗力,这办法也很难成功。

至于说,放着皇太极的主力不管,从辽西跑到辽东去攻打后金国都,首先距离上就来不及,更何况,那属于敌占区,袁崇焕的兵马敢跑那么远同样也是孤军深入了。皇太极那十万人马可是骑兵为主,到时候,明军反而就会被人家关门打狗了。

关键更是在于,袁崇焕手底下才几万人?明军的战斗力除了守城仰仗火器之利外,野战又有几分水准呢。一直以来的,很多上帝视角的人都忽略了后金国的兵力,比如说萨尔浒之战,直到最近这几十年才掰扯明白,努尔哈赤当时并不是以寡击众。


辽风物语


崇祯二年(1629年),皇太极从关外向中原挺进,越过蓟州,长途奔袭直捣北京。袁崇焕知道后,赶紧率军回北京救援。

(袁崇焕画像)

袁崇焕率军回北京救援的举动,可以说直接要了他的命。为什么说他回北京救援一事,直接要了他的命呢?

其一,没接到命令就率军回归被怀疑。袁崇焕率军回归,是他听说清军向北京城打来后,在没接到命令的情况下,就心急火燎赶回来勤王的。古代君王是非常忌惮这一点的。传说秦始皇曾命令在外打仗的军队,就算皇宫陷落了也不准随便回来。这个传说虽然未经证实,但也绝不是空穴来风。还有,明朝规定藩王不准随便进京,更不能动用军队。其它朝代,也有相关规定。袁崇焕急急忙忙进京,本来是为了救急,但是,这实际上也引起了崇祯皇帝的疑心。

其二,袁崇焕进京后,要求进京休整,让崇祯疑心更大。袁崇焕长途奔袭回到北京,从休整军队,提高战斗力的角度,希望士兵能够进城,这个建议是无可厚非的。但是,崇祯皇帝竟然断然拒绝。这个断然拒绝,其实就已经亮明了态度,就是他对袁崇焕的怀疑已经非常大了。

其三,当皇太极一开始进攻蓟州、抚宁、永平、迁安、丰润、玉田等军事重镇的时候,袁崇焕已经分兵把守。这件事让崇祯皇帝很高兴,还表扬了袁崇焕。但是很快皇太极就纷纷冲破了这些防线,往北京打来。这件事也是崇祯皇帝怀疑袁崇焕的原因之一,觉得袁崇焕是不是在和皇太极演双簧戏,目的是为了夺得北京城。

其四,由于明末的党争非常严重,而袁崇焕接受崇祯皇帝的尚方宝剑时,要求户部、工部、兵部、吏部都要密切配合他,这使得这些部门都对他不满。后来他又杀掉了毛文龙,不满他的人更多。再加上这些大臣见崇祯已经在怀疑袁崇焕,因此,朝中很多大臣见风使舵,纷纷诬陷他,说皇太极打到北京城,是他暗中勾结,故意放水的结果。

总之,如果袁崇焕不带兵回去救援北京,他就不会有这些麻烦。

(崇祯画像)

同时,如果袁崇焕当时直接带兵北上,直捣皇太极老巢盛京,那样的话,皇太极害怕后院失火,也就不得不赶紧撤兵回去。这样一来,北京之围也不用解了。

要知道,古代这样的例子非常多,当年孙膑著名的“围魏救赵”的故事,就是这样的。我们也不说远了,同样是明朝时期,当时宁王朱宸濠提兵攻打南京,王阳明不救南京,而是直接去打朱宸濠的老巢南昌,逼得朱宸濠只好撤退。接着,王阳明在鄱阳湖设下埋伏,截击朱宸濠,最终把朱宸濠抓获。

袁崇焕如果也是直捣皇太极老巢,接着再在半路上合适的地方设下埋伏,截击皇太极。这样一来,虽然不至于俘获皇太极,肯定会给皇太极以重创。袁崇焕为什么却不这样做呢?

我觉得之所以会这样,也不能说袁崇焕不懂军事。如果袁崇焕不懂军事,他也不会打赢宁远大捷和宁锦大捷。要知道,这两场大捷,是明军少有的对后金的胜利之一。连我们这些不懂军事的人,都明白“围魏救赵”的道理,他怎么会不明白呢。

(皇太极画像)

因此,根本的原因,还是袁崇焕这个人忠心护主的表现。从这里也看出袁崇焕的赤胆忠心,而崇祯皇帝冤枉他并杀掉他,实在是可恶可恨。

袁崇焕本来已经安排人守住那些重要的关口,避免皇太极夺关。但是他没有想到,皇太极的冲击力那么强,明军的抵抗力那么弱,很快就让皇太极闯关成功。在这种情况下,袁崇焕知道,皇太极的打击力是非常强劲的。如果自己不及时赶回北京城,而是去攻打皇太极的老巢,说不定皇太极就把北京城打下来了,崇祯皇帝就成皇太极的俘虏了。

再说了,明军在和清军(后金军)作战的过程中,一直处在防守的态势,从来没有主动攻打过盛京,根本就没有那方面的经验。同时,清军在盛京的兵力驻防情况,明军也几乎不知情。再加上辽东北面是非常寒冷荒凉的地方,当时又是寒冬季节。粮草辎重,各方面都没有准备。因此,袁崇焕采用“围魏救赵”的计策,如果不能成功,明王朝将陷入毁灭的边缘。因此,出于稳妥起见,去北京勤王,显然是最恰当的选择。

但是心中不设防的袁崇焕,没有想到崇祯已经那样疑心他,对他的一举一动,都认为他是在造反,最终害了袁崇焕的性命。


张生全精彩历史


“围魏救赵”在一般战役中是相当高明的战略战术,但要将这招数用到北京城,这说明主帅完完全全是个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武夫,这种不讲政治的做法即便能带来实效,但鲜有人考虑,能干到这个级别的领导肯定不傻,再加上周围的一帮谋士,这个政治账还是能算清的,你看看从戚继光扫灭倭寇时期,到农民起义时期,别说在北京和南京周边发生战事,就仅仅察觉出对方剑有所指时,朝廷方面都紧张的不得了,相反,在那些统治者眼中不怎么重要的地方,无非就是失与得,慢慢再打回来就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今天的读者都可轻松判断孰轻孰重,这是因为站到了局外人的角度,可是在封建王朝,江山社稷兴衰常常在个人的一念之差,正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开化是那个年代最欠缺的东西。

皇太极亲率十万大军绕过关外防线,取道蒙古,剑指北京,如果从皇太极角度来看,抢东西么,谁让自己各项手工业没啥拿的出手的,关外可真没啥抢的了,中原物资丰富,能抢多少抢多少,从最终结果来看,物资和人口确实被掳走不少。而崇祯不这么想,至少想了也不是非常在乎,比起整个统治根基来说,他更想在关外解决这种事情,所以圣旨就出发了。双方的情报系统虽然在规模和结构上,明朝先进的多,但主要作用都折腾自己了,皇太极可不一样,他深切感受到了金钱的力量,没有什么比买情报来的快,相对于明朝决策层,皇太极脑子清楚的多,什么时候能干什么,该干什么,判断的十分准确。绕道蒙古不是冲动,而是多年积累的经验得出的,毕竟在一个游牧民族的眼中,那个将努尔哈赤重伤致死的火炮城墙,能不碰就不碰,能野战就野战,毕竟人家是骑兵,总不能一直纠结在攻城战中吧。

只是可怜了袁崇焕,家底实力都在关外,放到之前的模式,你来多少人心都不慌,可对方这一绕道,战略调整不说,关键是崇祯的一道圣旨让袁崇焕陷入无兵可用的地步,想用步兵救场,根本不可能,关宁铁骑战力是强悍,但数量有限,无奈疲于奔命。当年袁崇焕在打造关宁防线时曾很有远见的提出蓟门的重要性,可无奈防区不同,加上明朝政治体制,只能提提建议,没有实质性举措。皇太极在取道蒙古时,派出少量部队干扰对方判断,提前研究明朝兵力部署,整个行动基本上按照皇太极的节奏来的,加之袁崇焕兵力十分有限,最终行动成功,皇太极的战略眼光还是更胜一筹。进攻方永远想的是怎么打,不是谁都像墨子那样深谋远虑,能想出种种招数防御敌人,这也是基于之前把自己想作进攻方,充分考虑如果打应该怎么打,最终才总结出一系列防御措施。

历史就是一段内涵丰富的故事,后来之人拨开迷雾看本质,结合结果看发展,自然觉得很清楚,我相信当时做出的任何决策,任何行动,都是基于现实情况最好的选择,人非圣贤,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深读晚安


袁崇焕第二次出山的时候,向崇祯皇帝许下五年内收复辽东的设想。然而,这个设想未免有夸下海口之嫌,因为,一年前,袁崇焕经营的宁远地区,已今非昔比。

这让袁崇焕心里有些打鼓,大明朝内的一些有识之士也为他的设想有些干着急。但是海口已经夸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尽快返回辽东,做好抗击大清的准备。

事实证明袁崇焕是一位坚定的守城将军,他从李成梁和孙承宗那里继承来的“镇守城池,用好大炮”的方略根深蒂固,所以,对于期间皇太极的若干次袭扰都能轻松化解,皇太极在袁崇焕面前,似乎要走老爹努尔哈赤的老路。

崇祯二年,皇太极突发奇想,决定率十万兵马,绕道蒙古,长途奔袭,直捣北京,这一大胆冒险的计划起初被皇太极的将士们绝对不看好,但是皇太极坚持了他自己的意见,并迅速开始执行。

结果证明皇太极的计划是成功的,避重就轻,轻松杀到北京城外。崇祯帝急了,迅速要求袁崇焕返回救援。来回折腾的袁崇焕虽然做了大量的战略调整,无奈疲于奔命,自顾不暇,黑暗,仿佛离他越来越近。

围魏救赵的故事传唱了千百年,很多人说,皇太极倾十万兵马,长途奔袭,本就范了兵家大忌,袁崇焕为何不趁此杀入皇太极的大本营沈阳,只捣皇太极的老巢,那大清入主中原只怕就会化作泡影。

袁崇焕不是没用过皇太极绕道的担心,他曾上书朝廷说蓟门乃是软肋,需要重视,并对周边情形做过战略思考。无奈自己只提督山海关地区防务,难以越线指挥。

不幸的是,当皇太极真的绕道西进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想到围魏救赵的思路,断了皇太极后路,重创空虚的沈阳。

是什么原因造成袁崇焕及其部下的思维短路?难道真的是上天有意厚待大清,厚待皇太极吗?我们设身处地的来替袁崇焕想一想。

史载,袁崇焕镇守山海关兵马只有不到三万人,而皇太极出兵是十万人。兵马数量是袁崇焕对战略思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

1.袁崇焕“守城用炮”的战略思想是第一位的.他坚信李成梁孙承宗等前辈的这套思想是最基础最实用的法则,而忽视了皇太极游牧民族骑兵的灵活性。

2.皇太极“声东击西”的战略困扰了袁崇焕。在皇太极出兵直捣北京的时候,皇太极并不是扬长而去的,他派了部分将领对袁崇焕进行佯装大规模的袭扰,让袁崇焕丧失了判断。

3.皇太极“第五纵队”作用明显。史载,皇太极直捣北京前,每日都研究大明朝的邸报,通过邸报分析判断大明朝决策层的动向和能力。那些派往大明朝的奸细通过贿赂,收买明朝官员,收集了大量有用的军事情报。对于大明朝的崇祯皇帝,皇太极曾轻蔑的称为“傻小子”。对于这位“傻小子”,皇太极摸得很清楚,知道他无所作为。

4.鉴于以上要素,袁崇焕的兵马有限。袁崇焕镇守山海关的兵马只有不到三万人,所以,他不会轻易杀到关外,就算是他知道皇太极已经绕道,他想联络增援,恐怕还要看其他人的脸色。因为,此时的袁崇焕已经不是一年前的袁崇焕,大明对他的非议已经开始满天飞了。

综上所述,皇太极千里奔袭直捣北京并非十足的冒险精神,而是精心布置决断的。而袁崇焕坚持固定战略方针,也有其难言之苦。

两军相遇勇者胜,当皇太极和袁崇焕站在一起的时候,比的是格局,比的是魄力,比的还是眼光视野。从这个意义上来讲,皇太极远胜于袁崇焕。


青灯问史


看下袁崇焕的结局,估计就不会问这样的问题了。即使他千里奔袭解了京城之危,最后还是被砍了头,关键在于在封建王朝,国家是皇帝的,没有哪个皇帝会允许臣子拿自己的安危性命开玩笑!

“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是说给老百姓听得,听听就罢了,当真了你就是天真了。不说袁崇焕反攻沈阳的可行性如何,单凭这一点政治冒险,他手底下的干部就该不干了,犯点小错误,可以通融,犯这种政治错误可是要诛九族的!

而且即使攻下了沈阳又如何,兵力有限,孤军深入,补给线就不要奢望了,到时候面对满清八旗精锐,困守于沈阳的明军只会成为瓮中之鳖,任人宰割,满清甚至不需要废一兵一卒,只是把你困住,你就没辙了。

所以袁崇焕断皇太极后路,杀入沈阳老巢是异想天开的事,极为不靠谱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