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红衣大炮就无坚不摧?没那么简单

很多现代人阅读明清历史很喜欢用现代的视角比如在兵器方面很想当然的认为火器对于战争胜负起着决定性作用,甚至将清军能很快的打进关内归功于红衣大炮的作用。但我们仔细分析却未必如此。


有红衣大炮就无坚不摧?没那么简单

努尔哈赤


满清政权在崛起之初,显示出极强的攻击能力。明清战争是伴随着明军一系列的失败开始的。当时明朝军队普遍装备了极多的火器,以明朝的京军为例明军“京军十万,火器手居其六”,但相应的也造成明军近战能力低下也“力不能挽强者,皆以火器手自诡”。在萨尔浒战役中,近十万明朝军队被后金军队逐一击破,其中不乏拥有火器并按照车营战术进行御敌的马林部。之后的辽沈大战中,明军预先在辽、沈两地制造了大量的火器仅熊廷弼辽东经略期间打造定边大炮三千数百尊,百子炮数千尊,三眼枪等七千余杆。但在后金的攻势下,这两座城池都在很短的时间内陷落。


有红衣大炮就无坚不摧?没那么简单

熊廷弼


但仔细考察这两座城池的陷落,并非是后金军的攻城技术多么了得,而是明军错误的选择了与清军进行城外野战。其中沈阳的陷落更是因为防守者轻信蒙古人,造成后金内应在战役关键时刻夺取城门。在后续的广宁之战中,明军还是未吸取教训,一味与后金军进行野战。近战能力孱弱的明军自然是很难抵挡后金军的“铁骑奔驰,冲突蹂躏”,十多万大军转瞬崩溃。面临着一连串的失败,明朝方面只有调整战略。这以袁崇焕指挥的宁远大战最具代表。


有红衣大炮就无坚不摧?没那么简单

袁崇焕


作为宁远之战的负责人袁崇焕在赴任前,往见革职听勘在京的熊廷弼。熊廷弼问:“操何策以往”袁崇焕答:“主守而后战。”熊廷弼跃然喜。在宁远之战中,面对气势汹汹的后金军,袁崇焕选择坚壁清野,并将宁远各城门堵死。彻底断绝在以往战事中屡屡出现的内应夺门之祸。并将明军最先进的红夷大炮搬上城墙。后金军队还是采用以往的招数用盾车掩护夺取城垣。但在明军红夷大炮的面前,后金军队的盾车显得不堪一击,在连续的激战中,后金军终于忍受不了攻城的伤亡主动撤退。红夷大炮的出现,打破了明军过往屡战屡败的惯例。似乎使明朝看到了战胜后金的法门。

明军在改变,同样后金也在改变。皇太极登基后,对辽西再次发动进攻。但后金军队在这次进攻中并没有相应的战术改变,依旧采用努尔哈赤时期的老办法。宁锦之战如宁远之战一样依旧以后金的失败告终。皇太极对于明军手中的红夷大炮极为忌惮。想方设法想寻求技术突破。在在1631年正月八旗军已经在王天相等人的帮助下山寨出了红衣大炮(为了避讳“夷”改为“衣”),有了红衣大炮清军立刻将其投入战场。


有红衣大炮就无坚不摧?没那么简单

红衣大炮


经过了数次攻城战的失败,皇太极对辽西的坚固城池心有余悸。在1631年进行的大凌河之战中皇太极的作战思路便明显不同以往。他下令:“攻城恐士卒被伤,不若掘壕筑墙以困之。彼兵若出,我则与战;外援若至,我则迎击。”将以前一味的强攻改成了围城打援。皇太极围绕大凌河周边建造了周长三十里堑壕,为了防止明军火炮攻击,他特意让大凌城墙和堑壕之间保持三里距离。整个堑壕深一丈,宽一丈,壕外砌高一丈的墙,墙上有垛口。八旗军在墙内五丈处掘壕,壕沟宽五尺,深七尺五寸。这样的土工作业在后金军队的作战中都尚属首次也可见皇太极对红夷大炮的忌惮。


有红衣大炮就无坚不摧?没那么简单

清军骑兵


在大凌河围攻期间明军也不甘坐视大凌河沦陷,不断派出军队进行救援。最终在长山之战中达到高潮。明军四万援军在长山与皇太极的清军主力相遇,皇太极迅速对明军展开攻击。战局一度陷入僵局,但随着后金有生力量的加入,明军吴襄部首先崩溃。随着援军的覆没,大凌河也在不久宣告沦陷。这一战中红夷大炮的作用,被很多人夸大。确实在这一战中大凌河外围城堡多被红衣大炮击破。但是在长山之战中红衣大炮实际作用十分有限,明军主力已经在清军突击之下分裂红衣大炮才投入战场对残敌进行炮击,由此也暴露出红衣大炮移动缓慢拙于野战的缺点。


有红衣大炮就无坚不摧?没那么简单

清军火器部队


而明军更是将这个缺点放大。明军野战并未随着红衣大炮的装备而获得提高。早在红夷大炮引进之初,作为朝中“西学党”的首领徐光启就一针见血的指出凭城用炮并非制胜之道,只能延缓失败的速度,以达到“待兵力果集,器甲既精,度能必胜,然后与战”的目的。明军要想真正扭转局势,关键不在西洋大炮,而在于能够野战胜敌。很明显在袁崇焕死后,早前袁崇焕一步步建设的野战兵团随着赵率教,满桂等优秀人才的逐渐凋零而失血严重。在大凌河战役中更是被后金军队打断脊梁,通过宁远,宁锦两战树立起来的信心也随着这一连串的失败而逐渐丧失。


有红衣大炮就无坚不摧?没那么简单

明军


后金军队在孔有德降清后又迎来了技术升级。这些降军中有受过葡萄牙人训练的炮手,大大提升了后金的炮兵水平。孔有德还带来了后金亟需的铸炮工匠更是为提高了后金红衣大炮的产量。孔有德这些降将不断向皇太极自夸其火炮“势如破竹”,若皇太极纳之,则“天下又谁敢与汗为敌乎?后金中专管炮兵的佟养性也上奏称,火炮攻城“无坚不破,无城不取”。在这些人的影响下皇太极也变得飘飘然。这时皇太极决定改变大凌河战役的战术,选择用红衣大炮进行强攻。


有红衣大炮就无坚不摧?没那么简单

皇太极


首先选中的目标就是松山城。这座城池在辽西明军诸城中并不是很坚固,属于老旧的城池,皇太极选择这个城池作为目标也可看出心中的谨慎。1639年皇太极这时已经降服了朝鲜和蒙古诸部,一改过去不利的战略态势,并在1636年改国号为清正式与明朝建立对等的政权。皇太极这时选择亲率大军“倾众犯辽,多载火炮,大攻松山,将尽力一举,妄图克破,以摇撼八城”。此役清军总共动用了29门红夷大炮,可见其对松山志在必得,一开始皇太极就定下了攻坚的调子,没有任何围城打援的计划。这与大凌河之战正好截然相反。


有红衣大炮就无坚不摧?没那么简单

洪承畴


然而,实战的结果却向皇太极证明,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决定。此战,清军排开重炮猛烈轰击,使松山“城堞尽毁,只余城垣”,然后攻城部队“从颓处树梯登进”,却遭守军顽强抵抗,始终未能攻入。清军火炮昼夜攻城,致使弹药即将用尽,不得不令人回沈阳搬运。待炮弹一万颗、火药五万斛从沈阳运到后,清军“复以红衣炮移近松山城攻之”,甚至同时使用了“穴地攻城”的老办法,依旧不能破城,无奈之下只能“罢攻城之议。这次攻城,清军炮火极为猛烈,根据明军的战报记载“大炮望城昼夜毒打不绝”,仅仅两日“城中拾得打进铁炮子六百余个,俱重拾余斤”但清军最后还是失败了,而且这次失败松山一战损失之严重,似不亚于十余年前的宁远和宁锦之役:“军兵大半见败,大将数人亦为致死,行街之人,多有遑遑不乐之色,城外远处,则曲坊之间,哭声彻天。”可见红衣大炮并未万能的。


有红衣大炮就无坚不摧?没那么简单

明军


其实在孔有德降清之前就已经明白红衣大炮的局限。1632年,孔有德等人于吴桥兵变后,利用内应诈取登州,获得了二十余门红夷大炮,并于同年用以攻打莱州。其本以为“取之当如摧朽”,却“不意屡攻屡挫”。攻城五十余日,“发红夷炮不绝”,但始终无法攻下。后来明军援兵纷至,叛军于野战中大败,遂退回登州城。明军随之围城,攻守之势易位。但装备大量西洋火炮的明军,对同样凭城用炮的叛军也无可奈何。城头“红夷大炮一发五、六里,我兵多伤,……攻城数次,俱不得志”。所以攻方改变策略,由强攻转向围困,致使城内“乏食已久,杀人为粮、熬人为烂,朝不谋夕”,孔有德等人只能出逃海上。可见红衣大炮在攻坚作战中并非无敌。


有红衣大炮就无坚不摧?没那么简单

明军火器手


在后面决定明清两个政权命运的松锦之战中,清军又只得重拾大凌河之战中围点打援的经验,即便是在明军主力覆没之后,面对着已经失去援军的松山,锦州两城皇太极还是采取长时间围城的战术。可见在皇太极的心里已经彻底对红衣大炮攻陷设防严密的城池失去信心。事实上传统的中国旧式城墙在当时是很难被红衣大炮摧毁,红衣大炮的作用也仅仅是摧毁城垣工事,面对着坚固的城墙就显得无可奈何,即便是在清顺的潼关之战中,清军最后的胜利也并非是红衣大炮取得的。而是因为豪格兵团对陕北的进攻促使李自成放弃潼关决战,潼关守军投降而获得胜利。即便到了近代这些高大的城墙依旧有很大的作用。在大革命时期,北伐军对惠州的攻击中,面对着惠州城高大的城墙虽然有苏联援助的野战火炮,但也仅仅只是摧毁了北门一带城垛与侧防阵地,高大的城墙巍然不动。由此可见现代许多人将红衣大炮无限夸大是不符合历史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