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裡,最讓人反感的幾種行為

微信裡,最讓人反感的幾種行為


我時常會發些碎片化的思考在朋友圈,同時為了防止與讀者失聯,所以我公佈了微信號,也有很多讀者加了我微信。

但是面對數量如此多的微信好友,偶爾我也會感到困擾。我總結了幾個讓人不舒服的微信社交行為:

1.別發語音,更別動不動就語音電話。

語音是自己方便,發文字是別人方便。你選哪個?

對我來說,20秒的語音就得花20秒來聽,可能聽完沒明白,還要再聽一遍。但如果用文字,2秒鐘就能看明白你的意思。一天只有24小時,有效率的溝通很重要。

另外,很多場合沒辦法聽語音。比如開會不方便,地鐵上太吵,圖書館不禮貌。

語音電話就更不要輕易打,就算真的有需要,也請先微信文字確定對方是否方便。

2.別發“在嗎”,有事直接說。

當然在啊,誰的微信下線過?先把事情說清楚,根據你內容的重要程度,好讓對方決定,應該“在”還是“不在”。

如果發個“在嗎”,會讓對方陷入兩難境地:

如果回覆“在”,那就必須放下手頭的事情,跟你進行一對一交流,可如果你說的事情不重要呢?誰知道會不會只是要幫忙“集贊”?

如果不回覆,又不知道你到底要說什麼,萬一很重要呢?

如果是求人幫忙,最好發個紅包,這比發“求求你”管用。不想付出,一味索取,是弱勢文化的特徵。一個合格的成年人應該明白,對於你的請求,別人幫是人情,不幫是本分,要懂得不用自己的思維模式在社會行走,不為難任何人。

除非你是公司領導,或者是大客戶,否則有什麼資格佔用別人的休息時間?如果你是有求於別人,就更不要做出這種行為。

4.最好別群發消息。

群發什麼拼多多砍價、朋友圈集贊、檢測有沒有刪除好友,等等,都很low。

比如檢查別人是否刪你,就不能用智慧點的方式嗎?你多久沒跟朋友們聯繫了?單獨發個消息,詢問下近況,聊上幾句,既知道是否被刪了好友,也能增進友誼。

還有馬上元旦了,我們都會收到很多群發的節日祝福。誰會在意這些消息?你能記得那個給你群發祝福的人嗎?

祝福的目的也是為了增進情感,而群發起不到這個作用。最好的做法是一對一私聊,發點專屬的祝福,甚至可以發個小紅包。

5.能一條消息講清楚的事情,不要分好幾條。

每個人一天就24小時,別人如果願意花一點時間在你身上,要學會感恩,同時別耽誤對方太多時間。

儘量文字表達要清楚,不要有歧義,不要因偷懶而不願多打字。

最後這點是對咱們讀者說的,只是個建議。

一天很短,同樣是花5分鐘回答你的問題,我更願意在留言區回覆你,因為這樣能讓更多人看到,能幫到更多人。而一對一私聊,我只能幫助你一個人。

當然,如果是群友關於證券賬戶類這樣的私人問題,還是私聊最好,不要產生誤解。

以上純粹有感而發,權當善意的提醒,不是為了俯視誰,更多是反躬自省。

做事多考慮別人的感受,是一個人成熟的標誌之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