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2013年,宮崎駿大師推出了他的收官之作《起風了》,這是一部現實主義力作,一改之前10部虛幻主義動畫的題材風格,以真實的歷史人物為載體,通過塑造勇敢追求理想和愛情的掘越二郎,勾勒出20世紀上半葉日本社會的眾生相,為觀眾揭開了零式戰機的設計之路。但由於作品中缺乏了之前作品中對於戰爭殘酷的揭露,所以在業界有批評的聲音,指責其掩蓋了二戰中日本的罪行。

作為藝術作品,在頌揚愛情、人性的同時,這也是為數極少的沒有表態的作品,我想可能與宮崎駿的人生態度有關,70多歲的高齡,對於戰爭、愛情可能出現了不同的理解,我願意將這種態度看做與世界的和解,作為封山之作,不表達態度也成為罪過,確實有些過於嚴苛。

本文將從《起風了》中的背景隱喻、敘述結構、夢境含義和主題展示四個部分來分析一下這部作品的魅力所在,一起走進宮崎駿老爺子的內心世界,探究他關於作品的深層理解。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01、以真實歷史人物為切入點,忠實再現了零式戰機的設計過程,淡化了歷史背景,關注堀越二郎的愛情故事,努力營造出真實生動的動畫人物。

堀越二郎是零式戰機之父,女友形象裡見菜穗子出自作家堀辰雄生平中最後一部長篇小說《菜穗子》,堀辰雄和堀越二郎都是生活在日本近代歷史上最動盪的時期,時間為1912年明治天皇到1945二戰結束,在這一時期,日本經濟也同樣受到世界經濟大蕭條的影響,影片中提到了1923年關東平原的關東大地震,當時對東京和橫濱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這個時期的人民受到經濟和戰爭影響最為明顯,每個人都為了生存而不斷的努力。

宮崎駿曾經對於影片寫過“在時代的洪流中,夢想也會被壓彎,苦惱無濟於事,生存卻需繼續,這樣的宿命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宿命”,在這樣的背景下,宮崎駿很想探究愛情會以什麼樣的情況產生、發展,於是原作取自《起風了,唯有努力生存》,想要表達的就是日本經濟的繁榮復甦,這段歷史見證了那個時代人們的集體記憶,在影片中呼應著愛情與生存這樣的主題。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宮崎駿經歷了那個最艱難的歲月,他的奮鬥史其實就是每個鮮活個體面對挫折時的態度,對於堀越二郎這個人物,他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最終把他塑造成思想正派,不苟言笑,寡言少語的熒幕形象,他對於夢想的執著使零式戰機得以升空,但不幸的是,這並不是他的初衷,就像愛因斯坦一樣,他的戰鬥機設想並不是去侵略他國,而是實現飛機的國際化,因此難免在心理上會有極大的落差,這也是真實的情況,但是宮崎駿沒有反映這樣的人物內心,他淡化了歷史背景,截止到他和菜穗子的感情,目的就是避免對於政治的映射。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菜穗子與堀越二郎相遇在輕井澤療養院,在日本這裡有“魔山”之稱,是一個與世隔絕的療養聖地,象徵著兩人感情發展的淨土,沒有戰爭的侵襲、沒有家庭的干涉,更沒有經濟的干擾,宮崎駿的初衷是“無論如何,我要重新動筆作畫,為了所有的孩子,在沒有被戀愛和思考打擾的年齡裡,讓他們擁有童年的快樂”。因此,他們的愛情故事真實感人,人物栩栩如生。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02、採用真實的時間線索敘述方式,以紀實性的表現手法將戰時人們的百態人生呈現在熒幕上,雙線敘述線索聚焦在對事業的追求和愛情的憧憬上,開放式結局帶來淡淡的憂傷。

宮崎駿的電影充滿了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卻在敘事結構上非常注重情節的細緻刻畫,影片採用的就是戲劇化的處理方式,以紀實性的表現手法通過時間和空間的轉換來塑造人物,這樣既使人物符合自然規律的演進過程,又真實可信,吸引觀眾探究時間空間變化導致的人物故事發展。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在時間線上設置了幾個關鍵節點:1923年9月1日的關東大地震,當時堀越二郎正在上大學,菜穗子的家卻在地震中成為了廢墟;1927年,堀越二郎來到三菱重工上班,學習西方先進的飛機技術,並前往德國容克斯公司學習飛機制造,影片中忠實還原了這段經歷;1932年,堀越二郎成為了公司設計部主任,主持了飛機的研發工作;1945年日本宣佈二戰投降,堀越二郎面對著遍地的飛機殘骸感到痛心疾首。這四個節點對應著影片的起承轉合四個部分,可以說用心良苦。

從堀越二郎的少年期再到成年期,成功期,再到最終戰敗,一條主線圍繞他對事業的追求,夢想的實現,另一條線則彰顯和菜穗子愛情的寶貴,這兩條敘事線彼此交融,互相推動著故事情節的更迭前進。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在影片結尾處,堀越二郎再次和卡普羅尼相會於夢的荒原,此時堀越二郎的戰機已經全部被戰爭所損壞,代表愛情的菜穗子從遠處走來,讓整個世界充滿了鮮活的生機,而那些散落的機器不見,又再度變為堀越二郎夢想中的完美飛機,展翅翱翔在蔚藍的天空。

此時,宮崎駿關注點再次放到了愛情這個主旋律上,沒有絲毫的消極含義,但是卻流露出作為戰敗國淡淡的憂傷。作為反戰鬥士,宮崎駿已經意識到政治影響對日本青年的影響日漸加劇,可是他並沒有選擇去影射政治,這可能就是他過於保守的一個表徵吧。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03、夢境中,堀越二郎與卡普羅尼穿越時空的友情,構成零式戰機的設計靈感。

堀越二郎除了真實世界外,有一個夢境世界,這個夢境世界就是現實世界的映射,每當現實世界越殘酷,夢境世界就越美妙,在這樣的世界裡,堀越二郎和卡普羅尼形成了莫逆之交,互相汲取關於飛機的靈感,攙扶著前行,這是一個奇妙的隱喻,在這個夢境中,一切皆有可能,萬事皆能實現,這三次夢境有著特殊的含義。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第一次夢境裡,卡普羅尼將堀越二郎引入了飛機設計師的夢境之中,給予他寶貴的精神支持,他說“飛機不是什麼戰爭工具,也不是商品,飛機是個美夢,而飛機設計師就負責讓這個美夢成型”,從這裡看出,在現實中堀越二郎揹負了沉重的心理壓力,這些話語都是生活中堀越二郎想對自己傾吐的內心話,可是由於在內心壓抑了太久,所以只能通過夢境的方式進行呈現。

第二次夢境裡,卡普羅尼對堀越二郎說“人類對飛機的夢想,是一個受到詛咒的夢,因為飛機揹負著成為殺戮和破壞工具的命運”,這時的堀越二郎內心也受到巨大的煎熬,自己想要實現的夢想成為了戰爭的工具,在地震時,他仰望天空,將天和地聯繫在了一起,感受到了自然力量和工業科技的魅力,兩者都有強大的力量,如何掌握他們為人類美好的願望去努力這是很重要的,很可惜這個矛盾貫穿在了堀越二郎的一生,始終無法得到解決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第三次夢境裡,則出現了飛機的殘骸,不再有鳥語花香,不再有歡聲笑語,城鎮陷入了火海之中,就像當年地震的場景,這時堀越二郎的夢想雖然實現了但是卻成為了一個破碎的夢,自己既無法阻止戰爭的發生,也無法改變戰敗的命運。無論是哪一個局面都是他不願看到的,但是卻又無法避免。

這三次夢境都以飛機的墜落為結局,影射出二戰的最終結局,這是一次精神層面的對話,優美的飛機只是一個美妙的夢,如同他和菜穗子的愛情一樣,可望而不可及,對這種矛盾夢想的追求成為了貫穿影片始終的主題。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04、追求夢想的新時代青年和獨立果敢的新時代女性,將愛情和夢想的主題刻畫的入木三分。

日本早期的工匠把產品視為一件件凝聚心血的作品,他們與我國一樣並不注重商業的發展,而更關心技術的實現,這種態度代代相傳,成為了一種對夢想的執著追求,裡面既有日復一日的勤奮工作,也有不浮於世的心理狀態。

縱觀宮崎駿的一生,他都秉承著這樣的創作理念,儘管是在紙面上創造理想中的人物,卻一樣是藝術工匠,而堀越二郎其實就是宮崎駿的自我投射,他的一生都在不斷的製造飛機,儘管屢次失敗卻從未放棄,這部電影更多的是講述他的信心,時代雖然改變了,但是我們發現對於作品的追求從未改變,時至今日,匠人們都秉承著這樣的理念“對完美作品的追求不會因為時代而更改,不會因為被人利用、被人設計而動搖”。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起風了中“風”有兩層含義,一層就是人生的因緣際會,就像堀越二郎和菜穗子的愛情,他們的命運就像風一樣無法把握,似乎註定漂泊一生,菜穗子也沒有戰勝疾病的侵害,最終失去了生命。第二層含義則是飛機起飛時的動力,隨風而起,不知疲憊地穿梭在天際,這構成了堀越二郎對天空的渴望,也通過自己的努力一步步實現了這個夢想。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在作品中,飛翔、愛、風、山谷、草原都具有了重要的象徵含義,宮崎駿的父親就一生在生產戰鬥機,他的童年總會和飛機、夢想聯繫到一起,甚至“吉卜力”工作室的名字也是出自意大利偵察機,在他的世界中,愛情也必然會和飛行相關聯,現實中,堀越二郎飛機一次次失敗,夢境中卻一次次起飛,現實中,菜穗子也沒有能夠乘風破浪,這其實具有強烈的悲觀色彩,儘管具有寫實的意味,卻表現出了對於純愛烏托邦的構建。

在這樣一個詩情畫意的國度,沒有地震的災難,沒有戰爭的迫害,沒有疾病的困擾,宮崎駿將地震帶來的社會動盪、經濟困難帶來的貧苦百姓、人類無法治癒的肺結核都象徵為對夢想的阻撓,堀越二郎在百折不撓的意志下成功實現了飛機上天,這就是通過夢想實現來擊碎困擾我們現實的各種阻礙,因此具有鮮明的現實意義。


《起風了》,宮崎駿的隱退之作,隱喻著對戰爭、愛情的深度思考

結語:

《起風了》作為宮崎駿的息影之作受到外界的巨大關注,從影片的表層看,這是關於夢想、愛情和人生的展示和討論,但深入去了解就會發現,在二戰廢墟中長大的宮崎駿,始終沒有能夠擺脫戰爭的陰影,他做動畫的原因就是“因為無法改變,才會做動畫,這就是夢想,沒有理想的現實主義者隨處可見,這樣的人是最差勁的”,所以堀越二郎就是積極面對人生,“做有用之人”的傑出代表,他的故事如一曲輓歌飄散在夢想與現實的邊緣,激勵更多的年輕人奮勇向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