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十年,房子越等越买不起。急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继续等吗?

出葡萄不吐皮


回答这个问题前,想先和题主聊点其他话题。

提主的个人简介:60后的做派,00后的心态。

不知我对60后做派的理解是否正确,我觉得大多数60后的做派都是爱存钱,除了存钱之外没有别的爱好,谨慎投资甚至不投资,只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是60后的普遍心态。

我看了下提主对于其他问题的答案,提到小时候,基本上是靠妈妈一个人的工资过日子,所以对钱看的比较重也是很正常的,而且我看到题主在其他的回答里也说过,从小敏感内向,不爱与人交往,怕犯错就索性躲起来,直到后来成绩好才开始活泼起来,但工作后又因为人事复杂,又开始把自己慢慢封闭,这也导致了题主很多时候,不想面对复杂的人事人社关系,而对于买房这种稍微复杂一些的问题,也采取了尽量回避和逃避的态度。

题主作为小学老师,接触的都是一些比较单纯的孩子,有些社会问题还没遇到,只要想想就会头疼,长期下来就会形成一种逃避心理。况且平时带班级也很辛苦,少有时间和精力来考虑买房问题,即使有小部分时间考虑,一想到这么头疼的事也就基本上放弃了。这两点非常符合00后的心态:简单生活,回避问题。

以上问题可能算是题主这么多年没买房的潜在原因,如有冒犯,还请谅解。

回到题目上来,从主客观原因来回答题主十年间面对的买房问题。

主观原因

一 房价涨跌看国运

从某些方面说,不买房相当于在和国家经济进行对赌,在国家提倡大力发展经济的前提下,资产价值必然提升,这点早已在世界各国经济发展史上被证明过多次了,面对这个规律,想参与进来分得国家经济发展的一杯羹,就必须顺势而为,况且买房也是大多数普通民众能切身实行的资产定价方式。

资产定价是金融经济学最重要的主题之一,这里的资产通常是指金融工具或某种证券,人们发现某些低的资产价格却蕴含着很高的收益率。

二 货币并非财富

十年前,买碗兰州拉面,需要一元的纸币---两张,现在需要支付一元的纸币---六张,钱在支付者手中其实就是一张纸罢了,之前就反复论证过,货币并非财富,财富也不可能以货币的形式保值,货币的价值在于两点---购买的资产和得到的服务,针对拉面而言,吃到肚子里的拉面才是财富,支付的纸币不过就是一张纸。纸在手里永远会贬值,而得到的财富不会改变。

通胀是每个国家都会面临的问题,不管你喜不喜欢,通胀都会发生,面对通胀,越是爱存钱受到的损失越大,也就是最大的输家

三 面对困难越早越好

用我个人的情况来说,当我有儿子后很快就决定买房,在孩子还没满月的时候就确定了买房的观念,因为我知道,在当今中国男多女少的局面下,至少在20年内男方提供房子结婚的格局是很难改变的,既然早晚都要买的话,那么早买,面对的问题就要比晚买简单得多。

如果是女儿的话,我可能也会提前为孩子买房子,但决心肯定不会下的那么坚决,现在的离婚率节节攀升,不管男方女方都应该有一套专属于自己的资产后路。

四 房价收入比

100万的房子一年涨1%就是1万块,而工资年薪10万一年涨10%才是1万,一个1%,一个10%,差距很多结果一样,即使是这种发生概率极小的房价收入增长比,也只能让购房人的成本和房价涨幅基本持平。

有多少人能够保证自己的收入每年都上涨10%,又有多少楼盘一个月的房价就能上涨1%。

客观原因

一 宁可破产不降房价

从根本上说,开发商是不愿降价促销的,降价销售不但会引来前期购房业主的退房潮,还会加大潜在购房人持币观望的态度,与其搞到上不来下不去的局面,一些中小开发商就不如转移资产后宣布破产。截止到2月底,今年已有100多家房企宣布破产。

据以往的经验来看,中小开发商破产后,其开发的烂尾楼,多数是由政府出面请其他大开发商接盘,将原来的楼盘重新包装出售,价格也基本上维持不变。而大开发商面对破产危险,通常都会得到银行贷款支持。

一定要记住开发商都是逐利的,没有好处的事情,开发商是不会做的,把牛奶倒河里的事情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

最近很多私企开发商在网上发布优惠打折信息,抛开这些优惠是不是促销的噱头,是不是真的让利于民,单从开发商的债务问题上看,2020年是国内大部分开发商,中期贷款到期的一年,很多开发商都源于2017年的时候房价大涨,疯狂向银行和外债融资,拼命拿地,再加上今年疫情导致整体地产销售都在大幅度下降,才导致自身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为了快速回笼现金,所以才出现各开发商不断打折促销的情况,这和房价的整体走势关联性不大,更不会长期影响未来房价。

二 稳房价 稳地价 稳预期

建国初期,国家提出四个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农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科学技术现代化),当年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老师就告诉过我们科技现代化是最重要的。

今天国家对房地产提出稳房价,稳地价,稳预期,应该看清稳预期才是最重要的,在《现在要不要买房,还是晚几年?》的问题中,我也分析过民众和政府的预期,对房价的影响。

从2月中旬到3月初这短短20多天,已经有很多城市发布了本地区的救市计划,为的就是稳住民众对房地产行业的信心,信心比黄金还重要绝对不是一句空话。除了疫情防控,最担心的就是房地产引发银行金融风险问题。

如果开发商房子卖不出去,银行就会把房子收走甩卖,等于银行接手了开发商的债务,帮开发商卖房子,直接增加了银行系统性风险,与其这样不如直接为开发商托市,帮开发商熬过这个冬天,从售楼处那解决卖房的问题,避免债务问题漫延到自家的银行里。

十五年前的国八条到十年前的新国八条,从国十条到新国十条,从限购限贷到限价限售,房地产改革从未停止过,2010年大涨两年的地产行业出台史上最严调控,2018年同样大涨两年的地产行业重新出台“史上最严调控”。改革,调控,政策同从停止过的房价一直在上涨。
即使十年前看不懂,十年后的今天也应该看明白了,政府只想稳房价,不想降房价。

三 万事开头难

腾讯的员工买不起深圳的房子,阿里巴巴的很多员工也买不起杭州的房子,作为龙头产业的员工都买不起房,普通人买不起房很正常,何况“万恶”的老任说过:“商品房是给中高收入者住,全世界的低收入家庭都不是依赖商品房解决住房问题,而是依赖政府补贴性住房或廉租房来解决住房问题”。

现在的房地产市场已经有明显区域分化走势,城市中心的老破小不再说拆就拆了,即使拆除也很少以货币补偿方式,而是以房议房的平米数补偿,很多老破小也开始加装电梯,钢架等各种维护保养措施。

相对的,现在的新房大部分都建在城市周边,近郊甚至远郊的地方,随着人口不断进入,如果一味的在城区内建设新房,不但会快速拉高城市房价,还会对城市资源造成一种很大的负担。

未来如果需要学区,交通,医疗等资源,可以进入城市中买老破小,想住大房子新房子改善居住条件,可以购买城市外的新房,这样做的好处就是,拉近了城市中的老破小和城市外新房的总体价格,保住了房价和地价,疏散了不断进入的人口,而且还能达到大城市减量发展的规划。

也许现在城市的近郊,远郊确实离市中心有点远,但随着人口不断流入,外部地区也会随之发展,这么多年下来城市外多少“鸡不拉屎鸟不生蛋”的地方都住满了人,所以买房一定要往远看。

对于买房来说,购房者永远是被动的。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固步自封只能让自己痛苦。房产就像一道财富的门槛,迈过去会看到另一个世界,不迈出第一步将永远纠结。

四 历史从未改变

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民族,时代,制度,想组成一种社会平稳发展模式,就离不开赋税,赋税是政府维持社会正常运作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一个社会进行自我平衡的关键手段,任何政府都离不开税收,而土地财政远比税收来的实惠。

几千年的历史中,土地的稀缺性和重要性是从未改变的,在农耕时代,民众通过上缴粮食作为土地价值的体现,现在通过房款来体现土地价值。

政府可以直接限制买房,为什么不直接限制房价,何必舍近求远呢?

总结

国家坚持房住不炒,地方政府因城施策,这就为出手救助房地产留下了充足的政策支撑。

如果房企面临大幅的成交下滑,会直接增加银行资金压力,这是绝对不会坐视不理的,放水缓冲市场,这是我们都应该知道的。

为什么放低购房条件,下调购房利率,放宽人才引进标准,就是为让那些手里有余钱,想到城镇里居住的人买房,用政策来进行房地产预期回转。

在一个GDP持续上涨的国家,房价大概率也会上涨,自住买房的前提下,现在永远要比将来划算。即使将房子剔除一切附带属性,多数情况下房租也能保持稳定增长。

一个商人10块钱拿到货,平时卖13元,优惠时卖12元,走量卖11元,现在商人为了回笼现金,打算卖10元甚至9元,货源知道后会告诉商人,建议零售价11元,否则就是低价竞争,以后就不给你发货了。

很多人相信房价下跌谎言的同时,也对房价不断上涨的真相一清二楚,买房确实让很多人的幸福感下降,也许在还贷款的前几年还会持续降低,不过这些相比于民众的抗压能力来说是可以克服的,不得不承认,我们的民族抗压力是有很大潜力的。

对于题主来说,房子涨了是自己住,跌了也是自己住,买的是居住条件,而不是房产的纸面价值。难道未来真的要以租房度日吗?

题主和老公应该还算是壮年,赚钱能力还能保证的情况下,一定要想办法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千万不要等到老了,即使想买也是有心无力了,更何况为了老了后,不给自己的孩子添麻烦也要准备一套房养老。

题主自己也提到过,手里的钱永远付不起首付,估计后面还有一句话没说,就是手里的钱和首付的差距越拉越大。与其这样,不如降低要求在一个偏点的地方先上车,这样至少还能占据一块地方,否则在没有其他好的投资渠道的条件下,手里的钱只有贬值一条路。

现在疫情期间,开发商打折降价促销,可以说是未来房价周期的低点,但也不要盲目的出手,一定要确定好地方政府对开发商的保护措施后再买房,否则开发商资金链出现问题是很有可能跑路的,也可以考虑二手房,但必须为之付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这点是不能逃避的,现在逃避问题,未来必将受到惩罚,对于这点题主十年间的体会应该很深,再有自身能力不足,求助于人也是很正常的,没有什么事情是人天生就会的。

人生如逆旅,你我皆行人。

属狗的水瓶座


一直再等等看,有的由于首付不够的,有的是挑地段位置的,有的是想多攒2年的💰,买好房子的,买个一步到位的。我身边有好几种各种等的,还有的等到白菜价再出手的,估计所说白菜价这一辈是赶不上了

我同学前10来年,我就劝她买个房子,安心,以后不管去哪落户,房子升值卖掉也不亏,当时她说:“老公说买小的不认同,等到公积金能贷款的话买个好点的房子”,一晃10年过去了,她还不敢要孩子,怕孩子没个地方落户口,上学都难堪。如今他们两口子打算回老家了,因为现在想买根本就买不起了!

至于买房子这个问题,不用听取任何人的建议,自己拿定主意,也不要说这个地产大亨说,那个地产大佬说。听谁说都不管用,最后掏钱的都是你自己,决定想买就早下决心,这种犹豫不决的心态,说真的不好买,买了怕降,不买怕以后更买不起,什么事都要决定了就立即行动

讲一下我买房的一个小插曲,5年前,为了方便照顾孩子和小生意的店铺,我决定从市区搬到市里,锁定买房区域,联系中介看房,把整个小区看了遍,花了一周时间,选了一套一层,带装修的买下来。虽然房子很小,也不值什么钱,但是,首先我明确知道自己想要的1:不让孩子住在出租的房子里,没有安全感2如果在附近租房的钱,跟放在银行的利息基本差不多,所以选择买房是明智的。当时我妈给我带看几天孩子,我出去看房,我妈的观点就是,不要买啦,多麻烦(因为我买的这套房当时不够2年,要先付房主定金,登过半年才办过户手续)。老人担心很正常,但是我们两口子商量还是买下了。有时候别人的建议哪怕亲人的建议只能当做是参考,最后居住使用还是自己的


涂在空中的样子


如果是刚需的话,首付攒够了,什么时候上车都可以!你不要想着踩在房价的最低点入手,这种机会可遇不可求,就像买股票一样,你永远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是最低点!说说我自己的买房经历吧。

我是16年买的房子,坐标广州。关于买房,我从12年就有过想法,但是因为2011年刚硕士毕业,当时手里也没攒到多少钱,也没有对象,然后看了一圈房子后,跟爸妈商量了一下,当时自己手头攒了五六万,然后爸妈说可以赞助十万,我舅舅说可以借给我五万,当时想着在从化区二十来万首付差不多,从化当时房子均价五千左右。但是去看了看,觉得还是不行,如果从化买了首套,二套以后如果在广州市区买的话,首付得七成,到时候完全没这个能力,得好好用手中首套房票,所以最后作罢。

2015年结婚生娃,娃上户口需求迫在眉睫,当时有几个玩的好的朋友在2016年一月份买房了,我当时也计划买房子,但是当时还在老家休产假,想着等3月份回广州上班后看房子,结果到了三月份放假涨了一大波,后悔不已!回去上班后,忙上班,一直也抽不出空去看房,一直到六月份才去看房,只看了一个上午,下午就约房东谈价,签合同!我同事他们觉得我太大胆了!但是事实证明,我们的速决速战是对的,后面两个月房价又疯长了一波!

当时买房我老公是很消极的,他一直反对,觉得手里钱不够,还贷压力大,但是我当时坚持买房的唯一目的就是给孩子上户口,还有为孩子准备学位,没有考虑其他。如果当时不是目标明确咬牙上车,稍微迟疑几个月,我们就再也买不起房子了!

所以买房子咬准目标,符合自己预期和需求什么时候入手都可以,不要有患得患失的心态,运气好能踩在低点入手当然最好,但是也容易让你错失机会!


小小猪麻麻阿连


这个问题本来不想回答的,但是我就是吃过亏的人。所以还是回答下吧,本人合肥毕业就在合肥参加工作至今,13年开始在公司站住脚收入大幅度提高,加上14年结婚口袋里还剩下不少钱,当时年轻和老婆就租房1300一个月精装修两室。日子过得很惬意,天天不想吃就去外面吃,14年去滨湖看房子无意中去的,当时7800左右,地段都不错,回来算了算口袋里还差几万又不想借钱买,就没买,然后跟傻子一样去买车了[捂脸],想的是先享受在说,然后15年快年底老婆怀孕了,这下我考虑的多了,坚持要买房,我老婆属于心大的那种,还坚持不买。过完年到16年年初我感觉越来越不对劲了。正月初就从老家回合肥,东西放下就跑到售楼部当时头脑已经发热了什么都阻拦不了我买房,一问完蛋了以前中意的全部买不起了。口袋里的钱多了,房价涨了。但是涨的没有房子快,这几年存的钱白存了啊!第二天换了个稍微当时比较偏的地方下午3点到售楼部,3点半看好户型付了定金,就这样口袋钱还不够借了2万当时,谁知道买过房大概2个月合肥的房价一天一个价,买房半年直接涨了将近6千一平米,这么恐怖的。然后17年就没有犹豫了没有钱贷款装修住进去了。我是刚需不论怎么样都要买,所以我感觉不要犹豫,像合肥这样的城市想降价很难,稳住价格还有可能我自己感觉。前面几年可能压力大点,越来会越好,所以不要听朋友的什么等等,要等你也要看在哪个城市值得去等!



天空飘来五个字灬


工资上涨的幅度,始终跟不上房价上涨的脚步,我相信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十年了我们大家都知道,房子涨了很多,有的城市涨了好几倍,我们确实错过了很多机会。

我身边也有很多朋友和客户,都是刚需买房,但是想法却有所不同。他们会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先买套一房或者两房住上。等房子涨价了,或者手上钱多了,等待时机再换大的房子,这样子就可以到位了。这种办法也没有什么压力,也用不着租房子,这是平稳过度的最好办法,我身边的很多客户,都是这样做的。

这是我从业多年的经验,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谢谢!





温暖幸福的家


我跟你一样的遭遇。我老公十多年前不同意买一万一平米的房子,现在翻了三倍了。老房子因为要挂户口不能卖,又太小所以一直出租着,我们三口租房子住十一年了,期间因为工作地点搬了三次家了。

过了这个村,没了这家店。如今我彻底放弃买房了,就这样将就住吧,把钱整理好,一部分做一些风险低的投资,一部分做收益低的稳定定存。如果未来能够一次性付款都买得起,那就买一套给孩子留着,如果不能,就把钱给孩子作为结婚所用。


我爱吃能量块


我的建议,如果住房刚需,不要顾虑那么多,现在下定决心一定要买!

我的购房经历和你差不多,但是,我及时调整了购房心态。我是从2008年底开始准备买房子,当时看了几套房(二手的),因农村出来的工作没几年,家里也帮不上什么忙,当时借了点也只能勉强交个首付,后来就没有买,谁知这房价一路高歌猛进!到了2012年,房价已经涨到了当时的顶峰。因为老婆研究生毕业,急着办理落户,所以房价再高也必须要买。到现在,我所买的楼房单价又翻了一番!

以上是我个人买房的一个经历,所以我建议,如果您买房是刚需,不要再犹豫,至少房价现在很平稳,应该是买房的好时机!


羞羞小丑er


我是六年钱买的房子,县城18万,去年我打听了一下价钱,还是18万左右,没多大变化,但市里的房子变化却很大,我外甥大前年在哈尔滨市里买了一套房子,地点还算可以吧,39.6 万,四楼,去年就有人出42万要买,不管有没有钱,没房住的,一定得买,所以我觉得不行就贷款买吧,首套房贷款好贷,利率也不太高的。


宝宝jiao


刚结婚那会儿房子很便宜,却想着等有了宝宝再换个大房子吧。现在崽崽四岁了,房子却成了天价,只能安慰自己,这小破房再坚持几年吧,说不定哪天就有新房了[捂脸]现在住的地方十多年前就嚷着要拆,正要拆的时候换了一个市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小猪崽ZH


现在房子确实是太贵了

但是如果买房的需求已经严重影响到我的生活了,我就不会考虑价格了,人都是逼出来的,我会把心思花在怎么赚钱上,只有努力赚到钱才有可能解决问题。

害怕买了房子又降价那我觉得更没有必要,就拿我来说,刚需自己住,房价涨了我也不会轻易卖,卖了住哪里,房价跌了我正好换个大的或者再买一套,生活质量还提高了,所以涨跌我都接受。

况且人民币还会贬值,以前肉多少钱一斤,现在多少钱一斤。当然肉也可能跌,怎么不见有人担心肉会跌价就不吃肉,非要等跌了再吃的。顶多就是贵了少吃点,同样房子贵买个小点的,就算是跌也亏不了多少,压力也小些,有个属于自己的家,哪怕是小点心里也踏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