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當中,為什麼成龍導演或主演的電影只有一部?

香港電影那些事兒


成龍的偉大其實根本不需要金像獎的認可,但是作為香港本土培養出的最優秀電影演員(奧斯卡終生成就獎、華語電影唯一世界頂級電影明星),金像獎對待大哥的態度著實令人有些費解。

題主提到金像獎37部最佳影中,有19部是劇情/愛情片,佔比51%;有15部是動作或警匪片,佔比40%。文藝片更容易獲得金像獎的青睞這是毋庸置疑的,因為作為頒獎典禮側重於電影的藝術性是無可厚非的。但除了大哥出品的《警察故事》另有14部功夫、警匪電影拿下金像獎,我們不妨與大哥同年的作品來個對比,看看這些作品是否實至名歸。

第5屆金像獎最佳影片《警察故事》,是金像獎歷史上第一部獲獎的功夫、警匪片,這部頗有野心的作品作品獲得了金像獎的肯定,順便也將金像獎的影響力擴大。自此之後,香港電影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大哥作為一個國際級的巨星,也自警察故事開始逐漸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表演風格,因此引領世界動作片潮流達數十年之久。

第6屆金像獎最佳影片《英雄本色》,第二部獲獎的警匪、功夫片,這一年大哥沒有作品入圍最佳影片,而《英雄本色》拿下最佳影片幾乎是沒有懸念的,這部電影足以競爭史上最佳香港影片之一。這一年是發哥火力全開的一年,成龍大哥屈居下風也無可厚非。

第11屆金像獎最佳影片是《跛豪》,這是一部黑幫警匪片,在金像獎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影響力。而這一年提名的影片中《五億探長雷洛傳》、《黃飛鴻》、《縱橫四海》都屬於警匪、功夫片,同時也標誌著香港警匪功夫片達到了最頂峰時期。

1996年第十五屆金像獎,成龍大哥的《紅番區》入圍最佳影片,可惜敗給了許安華的《女人四十》。1996年香港電影開始走下坡路,《女人四十》作為一部經典文藝片獲獎可謂是實至名歸,而成龍大哥的作品影響力則更上一個臺階,《紅番區》助力他成功闖入好萊塢。而次年的金像獎,成龍大哥的《警察故事4》又一次拿下提名,可惜又一次敗給了文藝片《甜蜜蜜》。

1999年第18屆金像獎,又是動作、警匪片大年,入圍最佳影片的作品中《野獸刑警》、《風雲之雄霸天下》、《我是誰》都是動作片。大哥的《我是誰》在製作水準上持續升級,險象環生的動作令人屏息以待,該片成為大哥動作片中的又一部巔峰之作,此後大哥正式踏入好萊塢,暫時告別了香港電影。這一年新類型的警匪片《野獸刑警》成為大贏家,囊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主角等五項大獎。

2000年的金像獎,或許是受到《野獸刑警》啟發,警匪動作片的發展迎來了新的變革,《爆裂刑警》和《暗戰》大放異彩,而最佳影片最終由許鞍華的《千言萬語》獲得。

2001年金像獎,在全世界大放異彩的武俠片《臥虎藏龍》毫無懸念摘下最佳影片。

20002年金像獎,又是新型功夫片片《少林足球》拿下最佳影片,星爺更是一舉拿下職業生涯第一個影帝桂冠,可喜可賀。

20003年金像獎,橫空出世的絕世警匪片《無間道》獲得了包括最佳影片、最佳導演、最佳編劇和最佳男主角幾個重頭獎的7個獎項,成為最大的贏家的同時也宣告著香港警匪電影的徹底轉身,功夫逐漸全年淡出香港警匪片。。

20004年金像獎,警匪片繼續稱霸。杜琪峰執導的哲學類警匪片《大隻佬》收穫大獎,而入圍的《PTU》、《無間道Ⅱ》、《無間道Ⅲ終極無間》都是難得一見的經典警匪大片。

20005年金像獎,周星馳的奇幻動作大片《功夫》在票房橫掃的同時也收穫了獎項的認可,拿下最佳影片。這一年的金像獎屬於《功夫》與《花樣年華》,而大哥的《新警察故事》也宣告著他迴歸香港電影。

20005年金像獎,成龍大哥的大製作《神話》又一次入圍最佳影片,可惜遇到了創作生涯去巔峰時期的杜琪峰,警匪片《黑社會》以極致的暗黑風格拿下大獎。

2008年陳可辛的《投名狀》拯救了式微的香港動作片,不過該片以極致的寫實風格變革了動作片中固有的浪漫與幻想。

20009年,一代宗師甄子丹的《葉問》橫空出世,以重振功夫片的名號強勢拿下金像獎最佳影片,也為日漸衰落的功夫電影注入強心劑,但葉問卻是獲獎的最後一部純功夫片,功夫片的熱潮終究是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2010年的金像獎,功夫、警匪片又一次迎來大爆發,獲得最佳影片的《十月圍城》集合了幾乎全香港最優秀的電影人才,這部電影有極致的香港風格,浪漫與才華揮灑之餘也預示著香港功夫電影的獨特魅力將持續下去。這一年,成龍大哥的《新宿事件》打破了大哥固有的風格,極具顛覆性,可惜就作品完成度而言是比不上《十月圍城》的。

2011年向傳統致敬的《打擂臺》摘下最佳影片,但這部影片只是藉助功夫講了一個有笑有淚的勵志故事,整體的動作設計和靈感與巔峰時期的香港動作電影有天壤之別。

2013年,又一部經典警匪片橫空出世,《寒戰》在《無間道》打破了固有的黑白對抗基礎上進一步升級警匪故事片的人物對抗,亦正亦邪的人物與曲折的劇情令這部電影大放異彩。

2014年,王家衛導演十年磨一劍的IP大製作《一代宗師》終於問世,一舉拿下了最佳電影、最佳導演等12項大獎,一代宗師在藝術方面的成就是毋庸置疑的,但影片展示的逝去的武林的風采卻是讓人心生神往之餘又忍不住嘆息。

2017年杜琪峰的灰色大製作《樹大招風》摘下金像最佳,這部動作、警匪電影已經完全了過往香港電影所熱衷的警匪對抗模式,在三大賊王的光環襯托下警察的力量簡直不值一提,不過這部影片的結局才是其魅力所在,一切都將逝去,即便是如日中天的大賊王。

2019年的《無雙》絕對是近年來香港警匪片中的最大驚喜,發哥橫掃時的激情昂揚令人們找回了當年看港片的熱血與激情。該片的故事結構完成度也很高,劇情曲折之餘令人慾罷不能能。這部電影在創新之餘也為香港警匪、動作片開拓了一條新的道路,複雜人性駕馭下的故事走向與激情的動作場景完美融合,才是未來香港電影的方向。

之所以回顧歷屆金像獎,是為了看清楚警匪、動作片在香港電影的發展中起到的作用,同時也能把握香港警匪動作片發展的方向。在香港電影發展初期,電影的類型與模式並不固定,成龍大哥的《警察故事》開拓性的奠定了香港警匪片獨有的動作場景加正邪對抗模式,這些電影強烈的刺激了觀眾的感官刺激,也為香港電影的發展奠定了基礎。不過遺憾的是,由於要追求票房成績,在此後數年裡成龍大哥的電影一直遵循著驚險動作、有趣情節、場面宏大、正邪對立的固定模式,在追求極致的觀看刺激、票房成績無與倫比的同時也陷入了循環的怪圈之中,未能獲得新的突破。細數成龍大哥入圍最佳影片的作品,敗給同年的對手其實是無可厚非的。

不過嚴格來說金像獎在商業電影蓬勃發展的同時有意扶持文藝片也是顯而易見的,最鮮明的便是成龍大哥十次提名金像影帝卻顆粒無收,令人匪夷所思。

另外,1994年的《醉拳2》不但上映時受到好評,而且還被美國《時代週刊》評為“1994年世界十大佳片”以及“全球史上百部最佳電影”之一。這部由劉家良和成家班的聯合指導的《醉拳2》動作設計達到了成龍大哥電影生涯的最頂峰,酣暢淋漓與目不暇接的功夫對打橋段也擊敗了同年出品的經典電影,包括袁和平的《精武英雄》、洪金寶的《東邪西毒》、元奎的《新少林五祖》、元奎和元德的《中南海保鏢》,最終拿下了金像獎最佳動作設計。在本人看來,這部影片未能提名金像獎最佳影片絕對是金像獎評委組的失職,因為從影響力、藝術性、票房沉寂等多方面對比,都能完爆同年獲得金像獎最佳影片的《重慶森林》。


快客騎手


要想搞明白成龍為什麼沒拿到金像獎,只需要搞明白周星馳怎麼拿的金像獎就可以了。

講道理,如果香港電影一直維持8、90年代的水準,成龍和周星馳一輩子也別想拿金像獎。這個道理很難理解嗎?

如果你不能理解,請參考奧斯卡。因為金像獎一向都是以奧斯卡為模板的,也是想做成華語電影的奧斯卡的。

在奧斯卡的世界裡,簡單類比一下,我們說,周星馳類似於金凱瑞,成龍類似於施瓦辛格、史泰龍,這個說法沒有問題吧?那麼,請問正常情況下,金凱瑞和施瓦、史泰龍有沒有可能拿奧斯卡小金人?

絕對不可能。

所以,同理,成龍和周星馳,正常情況下也是絕對不可能拿金像獎的。

作為一個嚴肅的電影獎項,是不會給商業化娛樂大片任何機會拿主要獎項的,它們能拿的,無非是最佳動作設計、最佳音效等等技術獎,你看成龍主演的電影,是不是在金像獎上都拿這些獎?阿諾同志也無非是這樣。現在火的不行的,各種超級英雄電影,你看過他們哪個能拿到奧斯卡主要獎項?

一般來說,成龍的巔峰時期是在80年代,《警察故事》和《A計劃》是他的代表作中的代表作。那會拿金像獎的,都是梁家輝、周潤發,你以為周潤發靠《英雄本色》能拿金像獎?不可能的嘛。同理,周星馳的巔峰時期是90年代,他那會也是不可能獲得金像獎的。

後來香港電影沒落了,到95年之後,港片丟失了臺灣東南亞的市場,每年拍攝數量大幅減少,年度前十電影的票房大幅減少,從此以後,港片的黃金時代過去了。尤其是99年港片年度票房冠軍是周星馳的《喜劇之王》,不到2000萬。那會港片一片哀嚎,以至於,成龍、周星馳這兩位從來不會在對方電影裡出現的巨星,都互相在對方電影裡客串,那時候香港電影界都在說救市。

救市,怎麼救?沒有人知道。

周星馳站了出來,2001年的《少林足球》一舉打破6000萬的票房紀錄。後來的《無間道》集合了無數影帝一起出來救市,也沒有搞到6000萬。而且《少林足球》在先,啟迪作用的功勞是大大的。金像獎是看在周星馳對香港電影如此巨大貢獻的情況下,給了他一個影帝,這裡面既有補償情分,更多的則是感激吧。

在這一波之後,香港電影迎來了一次反彈,陸續出現了《黑社會》這樣優秀的劇情片和《2046》等優秀的文藝片,於是金像獎又沒有周星馳什麼事了。哪怕《功夫》能拿最佳電影,但是周星馳不可能再拿影帝。

這個時候,成龍去哪裡了?他去好萊塢晃盪了,他怎麼可能拿金像獎?也就是2005年從好萊塢迴歸


馬上讀書


成龍的電影從90年帶後幾乎沒有在香港拍攝。他的電影週期常常是每年一部的節奏不斷髮片。1985年的《警察故事》陣容是無法比較的,當時的演員陣容有成龍、張曼玉、林青霞、董驃等等一線優秀演員。該片也得到了最佳導演的榮譽。

最佳影片是評委綜合電影的各項指標決定的,包括主角、配角、聲效、特效、後期剪輯等等來評判的,而往往香港金像獎所能評判的電影是亞太類的電影多一些。成龍最近十幾年的電影在海外更多,能回到香港本地做電影已經很少見了。最近一些年成龍都在做電影,而他做的電影也並不只限制在香港、內地。全世界的電影他都有去參與。

成龍無疑是成功的,無論他的電影是否獲獎 ,他已經成為業界動作電影的標杆。這位老人值得人們尊敬。


筆下光影


首先在演員的演技方面,成龍無疑是很成功的一個藝人,曾經更是多次獲得影帝的頭銜,不過縱觀成龍的電影有著一個特點,相信明眼人也都看的出來,成龍不論是在任何的電影中,都喜歡演出正面人物,並且有著很大的個人英雄主義,這是成龍電影的一貫作風,除了他之外,其實劇中的他人並不是太重要的,感情線做的也並不好,整部劇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像是在為他做鋪墊,凸顯出成龍本人的優秀。

之後電影成功後,成龍的事業重心其實已經不僅僅是在電影上,更多的是在宣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好比每次出席正式場合成龍總是一身唐裝,這也證明了自己的個人重心在逐漸的發生變化,不是成龍只得了一次最佳影片,而是大家對他作品十分的熟悉,之後成龍更是已經不僅僅侷限在香港電影中,而是向著外界發展,因此這也是他個人只有一部最佳電影上榜的原因了!當然這是個人觀點,如有異議請大家暢所欲言!


黑科技爆炸


成龍的演藝生涯,作為一個香港最著名影人,先後十次提名香港金像獎影帝,卻始終未能獲獎的經歷,也讓他竟因此被一些所謂的“影評人”們,真情實意地質疑其“演技”?“影評人”們甚至發自內心覺得成龍“演技平平”,或是言之鑿鑿認為成龍這樣的功夫演員\\喜劇演員,本身就不該得代表“最佳男主角”的影帝獎,——這還能不能更搞笑?要知道,香港金像獎的輝煌,成龍居功至偉。

最早的前三屆香港金像獎,就是一個在香港規模很小、影響也不大的《電影雙週刊》雜誌辦的自娛自樂的玩意兒,用來獎勵“影迷人”們最喜歡的“新浪潮”作品。這些“藝術電影”,在當時的香港影壇,非常小眾不受歡迎,也根本沒多大影響力,導致每屆頒獎禮狀況百出,合作伙伴不堪批評宣佈退出。第四屆金像獎,靠俞琤女士四處奔走拉贊助、找嘉賓、定場地、做司儀才辦起來,也是這屆開始,才增設了男女配角獎,把一個正規獎項的架子勉強搭起來。第五屆金像獎,組委會終於改弦更張,將最佳影片獎和最佳導演獎,頒發給票房成功、大受歡迎的成龍自導自演影片《警察故事》後,金像獎才終於不再被認為是“與大眾的欣賞口味格格不入”的小圈子游戲,影響力才逐漸大了起來,隨著香港電影在20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輝煌,而星光璀璨,水漲船高。

香港電影的黃金時代,成龍的功夫片輸出,影響力遠及日韓、東南亞地區,甚至還打入美國市場,成為了繼李小龍之後,東方電影的又一張名片,拍攝了多部好萊塢A類大作的男主角,在30年前就拿下了以當時匯率計,超過百億的全球票房。

縱觀那時候電影,也只有成龍真刀真槍、拳拳到肉的影片,能勉強與層出不窮的好萊塢特效鉅製相抗衡,但終究是獨木難支。

其實卓別林在演藝生涯沒得奧斯卡金像獎,最後為什麼奧斯卡組委會,非要補給他一個和成龍一樣的終身成就獎?就是不想這麼丟人地記錄在電影史上了。同樣成龍大哥也一樣的!


雪落靜候花開


近整理了一下香港金像獎最佳影片名單,跟大家分享一下。

香港金像獎從1982年到現在,共走過了37個年頭,共評出37部最佳影片,其中有19部是劇情/愛情片,佔比51%;有15部是動作或警匪片,佔比40%,剩下的幾部是喜劇或其他類型的片子,從中看出,金像獎偏好劇情片或文藝片,也就是說文藝片更容易獲得金像獎的青睞;其次是功夫、警匪片。

從演員或導演的成績來看,71歲的許鞍華是最大的贏家,她導演的影片有13次題名最佳影片,有6次獲獎,其次是“墨鏡王”王家衛,有3次獲獎;還有杜琪峰也有2次;周星馳兩次;而成龍則讓人感覺很吃驚,他導演或參演的電影當中,只有一部,也是唯一一部獲得最佳影片,那就是1985拍的《警察故事》,大家注意,除了這一部電影,其他成龍參演的電影,沒有一部獲獎,大家說這是為什麼呢?

首先在演員的演技方面,成龍無疑是很成功的一個藝人,曾經更是多次獲得影帝的頭銜,不過縱觀成龍的電影有著一個特點,相信明眼人也都看的出來,成龍不論是在任何的電影中,都喜歡演出正面人物,並且有著很大的個人英雄主義,這是成龍電影的一貫作風,除了他之外,其實劇中的他人並不是太重要的,感情線做的也並不好,整部劇給人的感覺非常的像是在為他做鋪墊,凸顯出成龍本人的優秀。

之後電影成功後,成龍的事業重心其實已經不僅僅是在電影上,更多的是在宣揚中國的傳統文化,就好比每次出席正式場合成龍總是一身唐裝,這也證明了自己的個人重心在逐漸的發生變化,不是成龍只得了一次最佳影片,而是大家對他作品十分的熟悉,之後成龍更是已經不僅僅侷限在香港電影中,而是向著外界發展,因此這也是他個人只有一部最佳電影上榜的原因了!

喜劇大師卓別林也沒獲得過奧斯卡獎,我們是不是就可以否定他的成就了?因此成龍否是獲得香港金像獎,已經毫無影響,我們更看重的是成龍大哥對於電影的態度和精神。對此你怎麼看呢?


阿峪


歷屆香港電影金像獎裡獲獎的最佳電影中,特別是八九十年代得獲獎電影裡,就像100個橘子和1個西瓜,你會注意到什麼?成龍的電影就像拿100個橘子裡面的一個!


蘇州生活錄


沒關注過香港電影,大概是成龍現在專注內地的原因吧,再說,他年紀也大了,估計也沒什麼精力再放在電影上。


中國最美19


我想成龍是世界影星,慈善家。對香港關心不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