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首常用《詩經》名篇,感受下:與子同袍的患難和在水一方的愛情


8首常用《詩經》名篇,感受下:與子同袍的患難和在水一方的愛情


1、關雎

先秦:佚名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譯文

關關和鳴的雎鳩,棲息在河中的小洲。賢良美好的女子,是君子好的配偶。

參差不齊的荇菜,忽左忽右把它摘取。賢良美好的女子,日日夜夜都想追求她。

追求卻沒法得到,日日夜夜總思念她。綿綿不斷的思念,叫人翻來覆去難入睡。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採它。賢良美好的女子,彈琴鼓瑟來親近她。

參差不齊的荇菜,從左到右去拔它。賢良美好的女子,敲起鐘鼓來取悅她。


8首常用《詩經》名篇,感受下:與子同袍的患難和在水一方的愛情


2、國風·秦風·蒹葭

先秦:佚名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涘。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沚。

譯文及註釋

譯文

河邊蘆葦青蒼蒼,秋深露水結成霜。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水那一方。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在那水中央。

河邊蘆葦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幹。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河岸那一邊。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攀登難。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灘。

河邊蘆葦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處?就在水邊那一頭。

逆著流水去找她,道路險阻曲難求。順著流水去找她,彷彿就在水中洲


8首常用《詩經》名篇,感受下:與子同袍的患難和在水一方的愛情


3、無衣

先秦:佚名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老!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譯文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長袍。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戈與矛,殺敵與你同目標。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內衣。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我那矛與戟,出發與你在一起。

誰說我們沒衣穿?與你同穿那戰裙。君王發兵去交戰,修整甲冑與刀兵,殺敵與你共前進。


8首常用《詩經》名篇,感受下:與子同袍的患難和在水一方的愛情


4、國風·周南·桃夭

先秦:佚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實。之子于歸,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葉蓁蓁。之子于歸,宜其家人。

譯文

桃花怒放千萬朵,色彩鮮豔紅似火。這位姑娘嫁過門,夫妻美滿又和順。

桃花怒放千萬朵,碩果累累大又多。這位姑娘嫁過門,早生貴子後嗣旺。

桃花怒放千萬朵,桃葉紛呈真茂盛。這位姑娘嫁過門,齊心協手家和睦。


8首常用《詩經》名篇,感受下:與子同袍的患難和在水一方的愛情


5、國風·衛風·木瓜

先秦:佚名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投我以木李,報之以瓊玖。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譯文

你將木瓜投贈我,我拿瓊琚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桃投贈我,我拿瓊瑤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你將木李投贈我,我拿瓊玖作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珍重情意永相好。


8首常用《詩經》名篇,感受下:與子同袍的患難和在水一方的愛情


6、國風·王風·采葛

先秦:佚名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彼採蕭兮,一日不見,如三秋兮!

彼採艾兮!一日不見,如三歲兮!

譯文

那個采葛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月啊!

那個採蕭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秋啊!

那個採艾的姑娘,一天沒有見到她,好像隔了三年啊!


8首常用《詩經》名篇,感受下:與子同袍的患難和在水一方的愛情


7、國風·鄭風·子衿

先秦:佚名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縱我不往,子寧不來?

挑兮達兮,在城闕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譯文

青青的是你的衣領,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縱然我不曾去看你,你難道就不給我寄傳音訊?

青青的是你的佩帶,悠悠的是我的情懷。縱然我不曾去看你,難道你就不能到我這來嗎?

走來走去張眼望啊,在這高高的觀樓上。一天不見你的面啊,好像已經有三個月那樣長!


8首常用《詩經》名篇,感受下:與子同袍的患難和在水一方的愛情


8、小雅·鹿鳴

先秦:佚名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鳴,食野之蒿。我有嘉賓,德音孔昭。視民不恌,君子是則是效。我有旨酒,嘉賓式燕以敖。

呦呦鹿鳴,食野之芩。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我有旨酒,以燕樂嘉賓之心。

譯文

一群鹿兒呦呦歡鳴,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艾蒿。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賓客。一吹笙管振簧片,捧筐獻禮禮周到。人們待我真友善,指示大道樂遵照。

一群鹿兒呦呦歡鳴,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蒿草。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品德高尚又顯耀。示人榜樣不輕浮,君子賢人紛紛來仿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嘉賓嬉娛任逍遙。

一群鹿兒呦呦歡鳴,在那原野悠然自得的啃食芩草。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彈瑟彈琴奏樂調。彈瑟奏琴勤相邀,融洽歡欣樂盡興。我有美酒香而醇,宴請嘉賓心中樂陶陶。


8首常用《詩經》名篇,感受下:與子同袍的患難和在水一方的愛情


《詩經》,是中國古代詩歌開端,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前11世紀至前6世紀)的詩歌,共311篇,其中6篇為笙詩,即只有標題,沒有內容,稱為笙詩六篇(《南陔》、《白華》、《華黍》、《由庚》、《崇丘》、《由儀》),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約五百年間的社會面貌。


8首常用《詩經》名篇,感受下:與子同袍的患難和在水一方的愛情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8首常用《詩經》名篇,感受下:與子同袍的患難和在水一方的愛情


孔子曾概括《詩經》宗旨為“無邪”,並教育弟子讀《詩經》以作為立言、立行的標準。先秦諸子中,引用《詩經》者頗多,如孟子、荀子、墨子、莊子、韓非子等人在說理論證時,多引述《詩經》中的句子以增強說服力。至漢武帝時,《詩經》被儒家奉為經典,成為《六經》及《五經》之一。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8首常用《詩經》名篇,感受下:與子同袍的患難和在水一方的愛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