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蚕重视4龄蚕期管理,可降低发病概率,8个管理要点得逐一落实

从孵出蚁蚕到上蔟作茧,家蚕需要经历4次就眠蜕皮,划分为5个蚕期,1-3龄蚕属于小蚕阶段,此时蚕的适应性、抵抗力等相对偏低,蚕体的个头相对偏小,需要养殖户细心呵护。而把4-5龄蚕称为“大蚕期”,大蚕期与小蚕期相比,桑叶的喂食量、蚕体大小、蚕座数量等都有显著的差异,大蚕期管理是否得当,将直接影响着上蔟作茧的数量,也就决定着蚕茧产量的高低。当然这里面有个较为关键的阶段,可以说有着衔接桥梁的作用,该阶段就是4龄蚕期,因为该蚕期是对小蚕期的一个深入补充,同时又是蚕体发育逐步进入峰值的时候。

既然4龄蚕期有着其特殊性,那么养殖户在该蚕期就需要提高注意力,多观察蚕的生长发育情况,发现异常现象时,要做好一些预判,并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将不利因素带来的影响降到最低。4龄蚕与3龄蚕相比,桑叶的投放量需要增加2倍以上,蚕座的数量也需要增加1.5倍以上,除沙、消毒等次数也增加了不少,养殖户会显得更忙碌了,有时吃饭的时间都非常赶,需要操作的环节多了,也就容易出现一些其他问题。在养4龄蚕时,养殖户如果管理不当,会出现哪些问题呢?个人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4个方面。

养蚕重视4龄蚕期管理,可降低发病概率,8个管理要点得逐一落实

一、容易出现蚕体发育不齐的现象

有的养殖户没有重视4龄蚕期,特别是眠起处理时,没有把握好饷食时机,提前喂食了桑叶,导致后醒眠的蚕晚0.5-1天时间吃到桑叶,不知不觉就将个体之间的差异拉开了,随着后期桑叶喂食量增加,蚕体个头差异就会越来越明显。4龄蚕刚醒眠时,这种差异肉眼是观察不到的,等进入4龄蚕中后期,两者一对比就会发现蚕体差异较为明显,进入5眠的时间也会存在差异,有时因为其他原因,这种时间差异还会进一步扩大,刚开始相差1天的,后期可扩大至2-3天,喂食桑叶和后期上蔟难度就增加了不少。当然,有的养殖户知道如何管理,还会利用4龄蚕期来调节3龄蚕时的大小蚕,把握得当的可以将时间差异缩短1-2天。

二、除沙扩座不及时,蚕体个头容易偏小

除沙扩座是各蚕期需要进行的步骤,只不过各蚕期除沙、扩座的次数存在差异,蚕经历1-5龄时,除沙扩座的数量基本是递增的,1-3龄蚕除沙次数相对较少,基本上2-3次即可。进入4龄蚕后,有的养殖户由于种种原因,不能及时进行除沙扩座,而4龄蚕生长发育较快,蚕座中蚕活动的空间就会显得较小,养殖密度往往偏大,长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蚕体的个头就会偏小。4-5龄蚕期,养殖密度问题是需要多留意的,因为蚕体发育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前两天觉得合适的,后两天就可能显得较为拥挤,因此需要养殖户不断进行除沙扩座,给蚕提供一个较为舒适的环境,这样更有利于增强蚕体体质。

养蚕重视4龄蚕期管理,可降低发病概率,8个管理要点得逐一落实

三、采摘桑叶不当,出现农药中毒症状

对于大部分养殖户来说,1-3龄蚕期采摘桑叶较少,不会觉得养蚕有多辛苦,有时干完农活,顺便就把桑叶摘了,而到了4龄蚕,需要采摘的桑叶就开始增多,原来半小时内采摘的桑叶可以满足蚕的喂食量,现在就至少需要采摘桑叶1小时以上,越往后需要的桑叶越多,在桑园中呆的时间也就越长。如果蚕种数量较多的,比如10张纸以上,而自身劳动力只有3-4人,那么就可能需要请人帮忙采摘桑叶,天天忙着采摘桑叶,人很容易出现疲劳,采摘桑叶时就容易变得马虎,有的桑叶不宜采摘的也可能摘了。特别是部分桑园周边种有农作物的,如果打了农药,周边的桑叶上就可能存在农药残留,蚕吃了这样的桑叶容易出现中毒的症状,症状轻的会影响短期的进食量,严重的会形成实质性减产。

四、容易潜伏一些病菌,使得5龄蚕诱发蚕病

相信有不少养殖户都体会过,1-3龄蚕发病的很少,进入5龄蚕时发病却较多,有时即将要上蔟作茧了,却出现了一些蚕病,比较常见的蚕病有蚕脓病、僵蚕病、蝇蛆病等等,养蚕一旦发病后,当季蚕茧产量与品质会显著下降,而且下一季蚕发病的概率也会明显增加。除了做好小蚕期管理外,实际上4龄蚕的管理也尤为重要,4龄蚕如果管理不到位,导致蚕房中潜入了不少病菌,这类病菌寄生在蚕体上,刚开始不会马上表现出来,等进入5龄蚕后,病菌数量积累到了一定程度,再加上蚕房内温湿度异常,就容易出现一些蚕病的症状。

养蚕重视4龄蚕期管理,可降低发病概率,8个管理要点得逐一落实

养蚕到了4龄时,可以说顺利通过了一半的时间,做好该阶段的管理,就可以让蚕顺利到达5龄阶段,那就离养蚕成功更近了一步,该阶段既不是小蚕期的娇小,又没有达到5龄蚕时的强壮,很多时候蚕体个头差异会在该阶段逐步表现出来。为了降低后期蚕病出现的概率,4龄蚕的日常管理就需要认真落实起来,那么养殖户需要从哪些方面着手呢?个人认为可以做好以下8个要点。

1、适时饷食,尽量避免出现大小蚕

在4龄蚕眠起时,有的养殖户在什么时候喂食桑叶上犯难了,当看到少量的蚕抬头找桑叶吃时,先不要着急喂食桑叶,还要继续观察蚕座中其他蚕的情况。一般情况下,家蚕醒眠时间会有一定的差异,但相差不会超过4小时,如果醒眠时间差超过8小时,那就说明前期饲养方式有问题。当蚕座中85-90%的蚕已经醒眠了,不断向周围寻找桑叶吃,此时就可以喂食4龄蚕的第一次桑叶,业内也称之为“饷食”,对于此次喂食桑叶,养殖户不能大意,需要按照相应的标准进行操作。因为饷食时机如果把握不到位,先吃到桑叶的蚕长得快些,后吃桑叶的长得慢,无形中就出现了大小蚕,会影响5龄蚕入眠和上蔟时间,蚕体发育的整齐度会有明显的影响。

2、控制好除沙、扩座时间及次数

进入4龄蚕期后,家蚕的生长发育明显加快,除沙、扩座的次数明显多于1-3龄蚕,通常情况下,4龄蚕眠起时,要进行除沙一次,快要到5龄蚕入眠时,再进行除沙一次,4龄蚕眠起后至5龄蚕入眠前,养殖户还要根据蚕座中蚕沙厚度、养殖密度等综合判断,一般需要除沙扩座1-2次。如果遇到高温高湿天气时,除沙扩座的次数还要增加,也就是说4龄蚕除沙的次数要在3-4次,扩座的数量基本上在3龄蚕蚕座数量的1.5倍以上。除沙扩座的时间养殖户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调整,比较理想的是在上午8:00-10:00和下午15:00-17:00两个时间段进行除沙,有的养殖户会将喂食桑叶和除沙放在一起,蚕种数量较少时还可以,如果养的比较多,那就不建议这样操作,因为后吃桑叶的蚕容易饿着。

养蚕重视4龄蚕期管理,可降低发病概率,8个管理要点得逐一落实

3、处理好蚕房内昼夜温湿度控制

4龄蚕是处于一个比较特殊的时期,该阶段蚕体个头大于1-3龄蚕,自身免疫力有所提高,但还没有5龄蚕那样体质,对周围环境的适应能力依然相对较弱。因此蚕房内的温湿度控制不能大意,比较理想的状态是,蚕房内的温度在24-26℃范围内波动,湿度为70%左右,如果蚕房内的温度低于22℃时,蚕的进食量会受到影响,生长发育会偏慢,后期蚕茧个头容易偏小,在养春蚕和晚秋蚕时容易遇到,此时就要想办法进行增温。通常情况下,白天需要开窗通风换气,保持蚕房内空气清新,不可为了增温而关闭门窗,到了晚上,需要根据天气情况确定是否完全关闭门窗,昼夜温差不是非常明显时,可以保留部分窗户通风,如果夜间气温明显偏低,那么需要将门窗关闭。

4、设立专门储桑室,合理安排桑叶投放量

很多养殖户在1-3龄蚕期时,由于桑叶需求量不大,每次采摘的桑叶也不会很多,只要不遇到持续下雨,为了确保桑叶的新鲜度,往往会采摘1-2次的桑叶量,比如上午10点前采摘的桑叶,只用在中午喂食,很少需要专门的地方放置桑叶。但进入4龄蚕后,由于蚕体的生长发育加快,桑叶的需求量大幅度增加,此时就需要设立专门的储桑室,用来存放采摘回来的桑叶,每次采摘回来的桑叶,要及时抖散,不可有桑叶发热现象,发现有虫卵、泥沙、叶片枯萎偏黄等异常情况的,要及时挑拣出来。另外在投放桑叶时,要优先把前面采摘的桑叶喂给蚕吃,采摘回来的桑叶需要在24小时内喂食完,一旦超过了24小时,桑叶中的水分、养分等会明显下降,有的甚至会风干枯萎,蚕吃了这样的桑叶,反而容易诱发蚕病。

养蚕重视4龄蚕期管理,可降低发病概率,8个管理要点得逐一落实

5、认真落实蚕房内卫生消毒

无论是小蚕期,还是大蚕期,蚕房内的卫生消毒工作是不可大意的,需要养殖户引起足够的重视,4龄蚕由于人员进出较为频繁,桑叶的投放量也增加不少,再加上蚕房内通风换气的次数和时间要增加,一旦哪个环节没有处理好,就容易出现一些蚕病。4龄蚕期蚕房内的卫生消毒要定期进行,基本上每天早、中、晚各一次,每次喂食桑叶前,可先均匀撒新鲜的石灰粉,等8-10分钟后再喂食桑叶,有时还需要使用防僵粉,4龄蚕需要用2-3次。每次喂食完桑叶,要对蚕房、储桑室等进行清扫,特别是角落里掉下来的桑叶,该扔掉的要及时扔掉,蚕房内的地面要经常喷洒配制的溶液消毒,增加蚕具时要确保已消毒,尽可能落实好各环节的消毒措施。

6、适时添加蚕用抗生素,降低家蚕发病概率

为了增强蚕体的体质,可以在4龄蚕添加适量的蚕用抗生素,比如红霉素胶囊、多菌灵粉等,一般通过兑水配制溶液喷洒在桑叶上,有利于防治家蚕败血病、微粒子病等,在4龄蚕中期可以使用,使用量需要根据对于蚕药的操作说明来,不可超量使用。另外在4龄蚕阶段,还可喂食一次灭蚕蝇溶液,该蚕药主要用来防治家蚕蝇蛆病,需要注意的是,不同蚕药需要有一定的间隔时间,两者间隔时间需要超过12小时,还有的蚕药使用时,不可与碱性消毒剂混合使用。4龄蚕体质增强了,蚕体抗病能力会明显增强,为5龄蚕的生长就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添加蚕用抗生素时,不同蚕期最好交替使用,比如春蚕、夏蚕使用不同的抗生素,这样可以防止家蚕出现抗药性。

养蚕重视4龄蚕期管理,可降低发病概率,8个管理要点得逐一落实

7、规范人员进出蚕房,谢绝无关人员出入

有的时候,养蚕发病率较多,并不完全是蚕房内部消毒不够规范,也不是桑叶没有处理好,而是跟人为因素有关,4龄蚕由于要经常除沙、扩座,喂食桑叶的量也比较多,养殖户在蚕房内的时间明显增加,如果养殖户进出蚕房时没有做好相应的防范措施,就容易将外面的病菌带入蚕房,从而诱发蚕病。在4龄蚕时,如果从外面请人帮忙采摘桑叶,也不要让外人进入蚕房,最好是自家固定人员进出,而且每次进出时,要更换专用的衣服、鞋帽等,同时要用洗手液勤洗手,有时哪怕是自家人,也要注意进出蚕房时身上有没有较浓的气味,比如说涂抹了花露水、喷了香水等,有这类气味都是不适合的,容易使得家蚕出现异常反应,这是养殖户需要格外注意的地方。

8、加强桑园管理,谨防农药残留中毒

在处理桑园管理时,需要做好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桑园内部管理,比如修剪残枝败叶、清理虫卵、杂草等,同时还要把握好时机进行追肥,做好水肥管理,遇到干旱天气时,要想办法进行灌溉,如果连续降雨较多,那就得及时进行排水;另一方面是外部因素管理,主要是桑园周边的农作物是否使用农药,通常情况下,养殖户自己比较清楚自家是否使用了农药,但周边地块是否使用了农药,这就比较难把握,特别是别人家的地块,一旦在农作物上喷洒了农药,而养殖户又不掌握这个情况,采摘桑叶喂给蚕吃后,就容易出现中毒现象。很多时候,可能别人是无心之举,但对于养殖户来说却是要付出很大的代价,农药残留中毒是养殖户需要时刻进行防范的,特别是自家桑园不连片的,更要和周边农户保持良好的关系。

养蚕重视4龄蚕期管理,可降低发病概率,8个管理要点得逐一落实

总之,养4龄蚕时,养殖户要改变1-3龄蚕的管理方式,在卫生消毒、除沙扩座、防治蚕病等方面都需要提升等级,当然养殖户按照一定的标准,认真落实好各环节,该阶段处理好了,蚕体发育会较为整齐,更有利于5龄蚕管理,为增产增收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殖技术的高低,很多时候体现在日常管理的细节方面,管理到位了养蚕收益自然会增加,万一出现了蚕病,也要分析蚕病出现的原因,总结不足之处,这样养蚕技术才会逐渐提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