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蚕养殖,蚕茧解舒率低可导致减产损失,以下5点措施要及时改善

现在是到3月底了,春季也养殖春蚕的时候,在养殖蚕的过程中,蚕的解舒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解舒率高低,也是一个在蚕茧养殖过程中影响到养殖户收益的重要问题,蚕的解舒是指缫丝时的茧丝分离一个过程,往往这个工程中就能体现养殖户养蚕的质量如何,如果咱们养殖户在养蚕的过程中,出现了蚕解舒率比较低的话,那么在后期缫丝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问题,缫丝过程效率降低,解舒率低的蚕茧缫丝率低,而且还容易出现屑丝,所以说蚕茧解舒率是养殖过程中养殖户要注意的一个问题。

最近几年很多地区的养蚕户,也是由于技术比较落后,很多地区还是存在一些老年人养蚕,加上这些老人年对于养殖桑蚕新技术上有所不适应,那么在养殖桑蚕的时候,就会造成蚕茧的质量比较低,在一些收购商收购蚕茧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多的蚕茧因为解舒率不高,导致无法收购,往往因为这样,养殖户受到了很大的损失,毕竟现在的回收蚕茧也是一个比较慎重的问题,缫丝不高的蚕茧势必会被淘汰,对于在养蚕过程中,解舒率是值得养蚕户高度重视的,因为蚕茧解舒率降低,可减少损失在30%以上,但是最近几年有很多人因为各种原因导致蚕茧的解舒率降低,那么对于目前的蚕茧解舒率降低,以下几点是我个人总结出来的几点原因,希望养殖户在生产中要避免。

春蚕养殖,蚕茧解舒率低可导致减产损失,以下5点措施要及时改善


第一,首先蚕种的问题是一个主要的因素

对于在养蚕的过程中,蚕茧的品种问题存在一定的关系,有的品种在不适合本地生产的环境,而有的养殖户还是引入本地,因为有的蚕茧品种对于温度和上簇方面都是有很大的关系,然而在品种上,不同的蚕品种具有不同的解舒率,其次还有的就是一些选用了夏秋蚕的品种,这些品种在生产过程中就会导致蚕茧的解舒率降低,而春蚕品种具有比较高的解舒率,还有就是当地选用的雄蚕品种解舒率也是比较差的一个品种。在很多的养殖户养蚕过程中也是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同样的簇具进行上簇,而其他的管理都是一样的,但是在解舒率上就有明显的差异化,这些都是因为品种的问题造成的,有的品种会导致出现环境问题和遗传因素,还有的就是养蚕地的环境问题是和品种紧密相连的,这些养蚕户需要注意。

春蚕养殖,蚕茧解舒率低可导致减产损失,以下5点措施要及时改善


第二,蚕种上簇工具品种和环境造成的降低解舒率

1,蚕茧簇具种类问题:

对于在蚕种上簇的工具目前也是有很多,像目前比较流行的方格簇,稻草蜈蚣簇,稻草伞形簇,塑料折上簇都是目前比较好的上簇工具,由于以前大部分养蚕户都是选用的蜈蚣簇,但是从实际生产中来看,蜈蚣簇要比使用方格簇降低很大的解舒率,在蚕使用上簇工具不当的时候,可以导致出现,柴印蚕,畸形茧,黄斑茧等,在普遍的养蚕户来看,使用其他簇具进行上簇的话,都是要比方格簇降低了蚕茧的解舒率,但是对于使用方格簇虽然说是一种趋势,也能提高蚕茧的解舒率,但是在使用中要是注意一些环节,不然方格簇也能降低蚕茧的解舒率。

2,蚕茧上簇和环境问题:

簇具选择好了,但是蚕茧的上簇环境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有的养殖户在选择了方格簇后,当蚕上簇后,也是疏于管理不管不问,部分养殖户存在让没有成熟的蚕和过熟蚕上簇的现象,那么达不到适熟上簇的蚕,解舒率就会大减。事实证明,蚕上簇的环境和温度,湿度,气流都有一定的关系,如果在蚕上簇后,温度合适,湿度适宜,气流比较通畅的话,那么蚕茧的解舒率就高,相反,温度较高,湿度比较大,气流通风大小调整不当,蚕上簇的的密度过大,熟蚕在一起拥挤。

当上簇后,气温在25-28度,湿度在82%左右,蚕室内的通风排湿不好,或者是簇具被覆盖,这些都可以造成蚕茧解舒率降低,前面咱们也是说了,选择优良的方格簇进行上簇的话,固然是好的,但是上簇环境不当,方格簇也是发挥不到较好的作用。其次在蚕上簇的时候,选择晴天天气比较好的环境下进行上簇,那么蚕茧发生解舒率就会降低,不好的天气上簇就会造成解舒率增大。其次在上蚕上簇后,有的养蚕户为了提高老熟齐一,过量使用蜕皮激素让蚕及时的上簇,这样的蚕就会因为过量使用蜕皮激素造成过熟蚕上簇,就会降低解舒率。

春蚕养殖,蚕茧解舒率低可导致减产损失,以下5点措施要及时改善

第三,采茧时间不当造成的降低解舒率

在养蚕户在采茧的过程中,存在一些不适时采茧的情况发生,当蚕蛹的身体为黄褐色的时候就应该采茧,但是错过这个时间后,比如有的养蚕户在蚕茧的时候出现过早的情况,春蚕上簇后6-7天就应该采茧,有的养蚕户在2-3天的时候就开始蚕茧,那么还没有等蚕蛹颜色变后就开始采茧,有时候蚕还没有化蛹,这个时候蚕体堆积在一起,蚕蛹的身体容易出现伤害,导致蚕蛹内部出血,这样就会出现内印蚕。如果采茧时间过晚的话,蚕茧的皮就会变老,我们养殖户在煮茧的过程中时间就会增长,这样蚕茧就会出现出丝率降低,导致丝质不好,另外在采茧的过程中,出现了蚕茧堆积在一起,发生了蒸熟就会降低解舒率,其次,在采茧后,准备收蚕的时候,使用盛放蚕茧的工具不当,也是会造成结束率降低。

第四,蚕茧收烘管理不当造成的降低解舒率

在平时的蚕茧收烘过程中,也存在一些导致解舒率降低的问题,在烘茧的过程中,温度过低的话,那么在烘茧的过程中就会出现蚕茧烘不透,大幅度降低解舒率,其次在烘茧的过程中,头烘温度偏低,二烘的时候温度偏高,尤其是在出灶前1-2个小时的时间内,温度出现了高温的话,那么就会初选高温干热,降低干茧的解舒率。同时在烘茧的过程中,烘茧的灶内湿度过大,不及时的通风换气,都会受到影响,其次在烘茧的过程中,蚕茧含水量偏高,容易被蒸熟,在烘干茧的时候操作粗放,造成干茧压扁以后丝纤维破裂,造成缫丝的时候,落续比较多,这样都可能造成解舒率降低。

春蚕养殖,蚕茧解舒率低可导致减产损失,以下5点措施要及时改善

对于在蚕茧的生产过程中,造成蚕茧解舒率的原因有很多,这些都是和养蚕户平时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所以说,从很多的养殖方面都要进行改善,只有改善了我们养殖的环境和较好的模式下,才能提高蚕的解舒率,对于这种解舒率降低后,养蚕户可以说忙乎了半天,解舒率比较低,那么成本增加后,效益还是跟不上,所以,以下几点是我们建议大家的几个方面进行改善。

1,在选择蚕种的时候也要注意选购一些当地适合的品种,不能为了追求的高的效益,忽略了当地的养殖环境,毕竟全国各地的气候都是不同的,所以说品种上要注意,在选种也要根据蚕种具有耐高温,抗低湿的品种,春蚕选用多丝量的春蚕,夏秋蚕使用秋蚕品种,对于在晚秋蚕的选择上也要选择一些雄蚕品种。对于在养蚕中杂交后代的选择也是旋选择一些活蛹缫丝比较长的,落续少的作为选择的优良的品种为主。同时在前期也要规划好当地的养蚕周期,比如当地一年种养殖几期效果好,都要进行规划,其次在后期要及时的对5龄蚕进行管理,5龄蚕也是关键时期,尤其是5龄蚕的环境也要控制好,5龄蚕蚕室的温度保持在25-26度为宜,湿度在65%-75%之间最好,同时蚕室的通风性也要提高。

2,使用优质的簇具进行蚕上簇,对于目前比较常用的簇具多为方格簇和塑料折上簇,这些都是比较好的上簇工具,但是使用这些簇具和蚕座一定要进行消毒,同时簇具也不要被农药污染,对于蚕上簇的时间也要做好相应的管理,避免未熟蚕上簇,尤其是使用蜕皮素和登簇剂的时候,应该掌握好浓度和剂量,避免过熟蚕发生,个人不建议每季蚕都用蜕皮素。簇具距离蚕座应该保持在50-60厘米以上,大蚕上簇3天后就要把蚕座上的簇具进行通风摆放,不宜堆积在一起。及时的清理掉蚕粪和残留的桑叶。其次上簇的密度要调整好,像蜈蚣簇的密度保持在每平方在400头熟蚕为宜,塑料折上簇密度在400头左右,如果是使用方格簇的话就要保持每只簇片上熟蚕在150头左右。

3,加强蚕室上簇的环境,蚕上簇的时候不能在阴天下雨的时候上簇,蚕上簇后要注意蚕室的温度,蚕室的温度保持在23-24度,湿度在60%-70%之间,尤其是夏秋蚕的蚕室温度要及时的进行通风,要及时的开启蚕室的门窗,也可以在蚕室里加装一些蚕室通风的工具,当蚕吐丝后就要进行晾簇和翻簇的处理,簇具切记不能覆盖,避免出现落续蚕和绵蚕发生。后期到了晚秋蚕的时候,也要注意蚕室的温度,温度低时及时的加温,但是要保证蚕室内通风良好。

4,合理的时间进行采茧,采茧的时间不能过早和过晚,鲜蚕上簇后6-7天就要进行采收,对于一些采摘后的时候也要注意一些毛脚茧和嫩茧,采收后的蚕茧要是及时出售的话,就要进行专业的工具进行盛放,不能堆放在一起合理的进行薄放,避免出现蒸熟蚕,如果要是采茧后不及时销售的话,那么蚕茧就要及时的进行保管,切记不要放在太阳底下暴晒,要在阴凉处均匀的摊开蚕茧,然后进行出售的时候不要在工具里盛放太多,避免长时间不透风,造成解舒率下降。

5,做好一烘和二烘的的措施是很重要的,蚕茧收烘是降低解舒率最重要的一关,所以在对于蚕茧收烘的时候注意一烘和二烘的操作,在春蚕和秋蚕,晚秋蚕蚕茧采收后,新鲜的蚕茧应该在24小时之内进行一烘,夏蚕和早秋蚕应该在10-15个小时内就要进行一烘,适宜的温度才能保证一烘的解舒率,所以像春蚕,中秋蚕,晚秋蚕的烘干温度在110-120度为宜,夏蚕,早秋蚕烘干的温度控制在100-105度左右。其中在进行一烘后,半干蚕应该出炉后及时的进行放置,进行适当的还性,提高蚕茧的解舒率,当二烘进行时,蚕茧应该提前8-10个小时进行集中堆放,然后进行二烘,二烘出炉后,蚕茧要及时的进行堆放15-20个小时以上,让蚕茧充分的冷却,然后在进行装运,装运的时候也要注意动作不能过猛,(装运的工具建议使用箩筐,不建议使用塑料袋)避免蚕茧缫丝时出现落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