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泡水,量大有壞處嗎?

zzchagle


由於黃芪功效甚多,補氣昇陽為主,又兼具眾多功效,因而被世人追捧,但有很多人反應長期或大量喝黃芪會上火,這也是不明原因之人從此棄黃芪而遠之的原因,那麼黃芪泡水喝,量大到底有壞處嗎?哪些人適合喝呢?

黃芪功效

黃芪性溫,味甘,歸肺脾經,除了補氣昇陽之外,還具有固表止汗,利水消腫,生津養血,行滯通痺,託毒排膿,斂瘡生肌的作用。可應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水腫尿少、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肺氣虛弱、咳喘氣短,表虛自汗,氣血兩虛,半身不遂,癰疽難潰等臨床症狀。

黃芪副作用

中藥講究辯證施藥,黃芪性溫,若用到陰虛火旺或內熱亢盛之人,甚至一些正常人,都有可能會出現上火的表現,比如心煩、口腔潰瘍、失眠、頭暈、血壓升高等不良反應,這是目前黃芪發現的最常見的不良反應。陰虛火旺者常表現為手足心熱,口乾咽燥,潮熱盜汗,舌質紅無苔,脈細數。

由於瘦人多火,因此身體乾瘦之人少食黃芪為宜。黃芪具有固表止汗作用,多數感冒(風寒、風熱、陰虛)患者不宜服用黃芪。

結合現代藥典,黃芪安全、穩妥、有效的煎服劑量為9-30g,結合患者病情輕重可適當加減黃芪劑量。

黃芪雖然不能用於部分感冒患者,但黃芪可以預防感冒,若非陰虛或內熱之人,尤其是疫情期間,可每天服用黃芪15g泡水喝以增強免疫力,若正常人服用期間出現上火,立即減量至9g或停用。


男科王傳航教授


張醫生為你解答:黃芪泡水的注意事項。

黃芪泡水喝,量大肯定有壞處,而且也不是任何人都適合用黃芪泡水喝。關於黃芪泡水的注意事項,你該瞭解一下。

首先,黃芪是常用的補氣類中藥,味甘性微溫,具有補氣健脾、昇陽舉陷、益衛固表、利尿消腫、託毒生肌等功效。對脾虛、氣虛、表虛的人群,用之最為適宜。假如你容易傷風感冒、容易出汗、經常倦怠乏力、食少便溏,可以用黃芪泡水喝,但用量不要太大,一般10~15克足矣。

可取黃芪10g,放置於水杯中,加300~500ml沸水加蓋悶10分鐘左右,即可飲用,隨喝隨加水,每日更換一次黃芪飲片即可。雖然“補陽還五湯”中黃芪用到了120g之多,但那是特殊疾病、特殊用藥,對日常調理來講,量大容易生燥、生熱、動血。

另外,黃芪泡水,不是任何人都適合飲用的。鑑於現在人們生活習慣以及作息規律的改變,很多人都有不同程度的陰虛(陰虛同樣會出汗),而陰虛的人如果用黃芪泡水喝,那會適得其反,黃芪味甘性微溫,陰虛者服用會助生內熱、傷陰動血,另外,體內有溼有熱者,喝黃芪水也會使溼熱之邪留滯體內!


張醫生在線-歡迎你的關注!


e醫路同行


老姬雜談有說,他曾經治療過一個病人,是氣虛導致的頭暈,病程致長,病症較重,因病人家屬要求速效,故而,一劑藥之中黃芪的用量達300克。用後,當天出現了嚴重的腹瀉情況,病人自述上廁所都來不及,但身體沒有其他的不適。第一天腹瀉10餘次,第二天腹瀉5、6次,第三天基本無腹瀉,用藥三天之後,頭暈消失。

這裡有個問題,用大劑量黃芪之後,為什麼會出現腹瀉現象?

有是證,用是藥,病人是氣虛所致,用黃芪補氣為正治,但黃芪藥材為根,大劑量應用之後,沉重下達,健脾而利腹部之溼,由於劑量過大,故而,腹瀉嚴重。溼邪漸少,所以,腹瀉次數減少。治病求本,氣虛得補,頭暈之證自然得消。

黃芪,甘味入脾,能補脾氣,提高脾功能;秋季釆挖可入肺,所以,黃芪能助肺排濁;黃芪藥材為用根,能治療下部病證,但是,黃芪質輕,有上浮之性,故有升提之功。

從體質上來說,黃芪最適合氣虛有溼之人,這種人往往身體虛胖,肌肉鬆軟,尤其是腹部肌肉鬆軟。而身體十分乾瘦結實的人則不宜。從身體狀況來說,感冒、經期不要吃黃芪。從季節來說,普通人春天不宜吃黃芪。


土藥坊


黃芪是一種多年生豆科的草本植物,它的根比較肥厚,而且呈木質,分枝比較多,具有藥用價值。其實,黃芪一直以來就是中國古代醫書中的重要藥物,也是一味比較貴重的中藥,近些年來它的價格也是一路攀升。

黃芪的根入藥後味甘,性溫,具有補氣固表、利尿強心的作用,因此對於身體有氣虛、脾虛的人來說還是有一定好處的。但是我們要注意,凡是用藥都應該有相應的適用症,它畢竟是一種藥物,並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於喝黃芪水的。

我們常講是藥三分毒,其實這是一箇中國老話,說的就是中醫中藥的相關副作用。黃芪本身也有自己的副作用,特別是用量過大以後可能會引起過度的補益,對於人體反而是不利的,尤其是對於那些身體本身陽氣就比較旺盛的人來說,喝大量的黃芪水,過度補充陽氣無異於火上澆油,反而會損害健康,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


韓一聲醫學博士


哪裡那麼多陰虛,有陰虛也要有陽藥,陽足陰自回,也就是脾胃好了,吃了東西能吸收,自然什麼都好了


大青龍湯


陰虛內熱的人不能吃。高血壓的人要注意。沒其他問題的話服用還是挺安全的。我曾經用到過100克,病人也沒什麼不良反應。關鍵還是看自己的體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