蝗災蔓延,糧價或將上漲,農村卻興起了“種樹熱”,咋回事?

新大風歌


種糧食只能維持溫飽,沒有錢花怎麼辦?那就荒了打工去。比如小麥就一斤兩塊利潤就非常少還別說1.20。


說實話被驢踢


很高興可以回答你的問題,因為老家就是農村的,糧食上漲也是有限的,我認為主要是有以下幾點,

1.種樹好管理,現在在農村種地的也都是60後了,種糧食管理起來太費心,

2.收益一樣多,雖然種糧食國家油各種補貼,但是化肥,種子,收割,澆地,等等,一畝地裡才收入900元左右,種樹等成材再賣掉與種糧食的收益差不多,所以種糧食的吸引力不夠

3.種糧食佔有勞動力比較多,種樹比較少,多出時間外出打工,掙錢多,

4.土地不集中,浪費管理資源,也是有這個原因的

現在的農村的年輕人都外出務工了,收入高,感覺種地不是一個體面的工作,種地的都是年齡大的,農村現在成立合作社,土地集中起來管理,科學種植,發展會越來越好的





一個被遺忘的花生


雖然因為蝗災蔓延,糧價有可能上漲,但是農村卻很多人不願意種糧食了,反而興起了種樹熱,這是咋回事呢?我認為最根本的原因還是現在種糧食不賺錢,維持不了生活開支。


雖然明知道糧食價格有可能會上漲,但是很多農民還是把地裡種了樹,不願意去種糧食,那是因為大家心裡都清楚,糧食價格再漲也不會漲太高,因為這一二十年的糧價歷史在那擺著呢,漲價從來沒有高過五毛過,而且也維持不了多長時間就會降下去,既使種糧食能賺點錢,還是不可能維持了生活的各種開支,因為我們的生活成本一直在上漲中,而糧食價格已經二十多年沒啥大的變化了,這次上漲幅度也不會太高。

因為農民知道種糧食不掙錢,但是也不忍心土地啥也不種就荒在那,所以乾脆就種上樹,種樹除了投資個樹苗錢,以後幾乎就不用投資了,等樹成才了還能賣一筆錢。在這期間農民還可以長時間的去打工掙更多的錢,只有這樣才能掙到更多的錢維持生活開支,過上更好的生活。


總之,農民不願種糧而去種樹,也是無耐之舉。畢竟現在幹啥都需要用到錢,既然種地掙不到錢,就只好把地種上樹,出去打工了。


逸風三農


謝謝你的提問:

進入二O二O年以來,世界各國也動盪不安。非洲蝗蟲,森林大火,美國的流感,中國的新冠病毒。等多種自然災害困繞著人們,給人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巨大的威協。從歷史上看,中國的庚子年,在世界上波動很大,引是了各國的高度重視。

“蝗蟲”這種東西,是局部性的自然災害,老百姓叫它“神蟲”。所到之處,棵粒不收。危害極大。在中國局部也時有發生,沒有象今年的非洲蝗蟲那樣歷害。一百年前就在我們這裡也曾發生過,但面積不大,時間很短就沒有了。它的神奇之處就是發生突然,消失也突然。不象今年的非洲“蝗蟲”那樣慢延時間之長,受害面積大。

作為中國老百姓,不用擔心蝗蟲的出現,該種麼的種麼?俗話說,“種在人,收在天”,夭不收無苗的莊稼。也別擔心糧食價格的波動,看今年這個情況,是世界性自然災害偏重,糧食價格有上漲的趨勢較大。本國多種糧食沒錯。

栽樹是重錢輕糧的一種表現,也受近年糧價很低的影響。都往錢看,忽視了農業上的發展。都進城打工,大量的土地栽上樹。這也是一種辦法,比荒著強。但是一旦世界糧食緊張,你拔都來不及。所以,農民還得以農為主,在不放棄糧食生產的同時,多掙點錢合情合理。錢再多,沒糧也等於零。但願世界穩定,風調風順,五穀豐登吧!


老吳趣談


蝗蟲和糧食漲價這都是未知,誰也說不好,只是猜測,不會準確。

我居住農村,又是農民,乾的活也是農業。下面我從我的知覺來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農村盛行的“栽樹熱”。

一:農村土地荒蕪造成種樹熱

隨著生活質量的提高,農村年輕人紛紛走向城市、走向工廠、家中留守的盡是老人、婦女、兒童,這類人群無力耕種,造成農村土地撂荒,就拿俺村來說,等級高和等級低的農田各佔50%,六十歲左右這類農民,也只能耕種等級高的良田,次級農田也只好栽樹了。

二:農業的產率低下造成種樹熱

由於以上原因,年輕人邁出家門,走向城市,家中留守人員,只有種點省事的莊稼,加上近幾年農產品價格低下,農民的經濟收入不高。又在城市打工的收入,明顯比種地高,他們只是認為種點糧食,有吃的就可以了。這樣也是造成土地撂荒們原因,也只有栽樹省事。

三:國家對種樹補貼的金額提高

近年來,國家加大了植樹造林力度,拿出了一大筆錢來補貼農民。往年們種樹補貼國家每畝補貼170元,據村幹部們說,今年的補貼標準將提高到每三年3500元的補貼。拿一些低等級的農田,栽一畝樹,享受每年每畝一千多元的補貼,還是很划算的。

四:天氣乾旱造成種樹熱

近些年來,大自然有點跟農民過不去,拿我們黃河中下游地區,常年降水量少的可伶,地下水位下降,農業基礎設施老化,種地澆水更是困難。我村的一些沙質土地,在三伏天,每一星期都要澆一次水,花生生長期120天左右,按一星期算是要澆十七次水,再減去汛期降水量大,收一季花生也得澆十次水。勞動程度太大,每畝收入不足千元。種樹就不一樣了,就拿楊樹來說,栽上後澆一次透水,三伏天最多再澆兩次水,來年基本上都不咋澆水了。再者,樹苗也不能很澆水,你澆水多了並不好,因為澆水多了,樹根不往下扎,澆水少保住命不死就行,這時樹根要向下深扎尋找自需水源。由於種樹的勞動強度小。所以才會自覺去種樹。


XGC上善若水


現在的農村對種糧意識淡薄了,栽樹不用加強管理可以出外打工掙錢有更高的收入。糧食近兩年不會大幅度的價格上漲,蝗災蔓延對國內人來說,還沒有這個認識,都有一種僥倖的心理,不可能進入國內,由於國內幾十年沒受到很大的饑荒。把種糧的積極性都沒放在心上,還是以經濟為主。


站集鎮孔治業


由非洲蔓延而來的蝗災,或許能催生糧價,但是未來的事情很難說。同時,雖然蝗災的畫面恐怖至極,但在農村人的眼裡,都是遙遠天邊不可及的事。畢竟有皚皚雪山在那擋著呢。至於,興起種樹熱,我覺的本質上還是與糧價偏低有關。

糧價的低廉,導致了種地很難賺到錢。於是,靠地吃飯的農民只有另尋僻徑,種樹就是其中的一種。比如,如今興起種植水果熱。全國各地,只要稍微有點種植條件的都種上,政府鼎力扶持,群眾熱衷響應,形成的合力是巨大無比的。但現在的問題是,種樹慢慢也淪落成種糧一般了,水果過剩滯銷,價格在慢慢吞噬成本了。估計這樣下去,今年,種樹的又將承受虧損的局面。如今,在我們煙臺蘋果產區,蘋果的價格已跌至1元附近的成本價,種蘋果也到了適者生存的淘汰冷凍期。

種糧委實不掙錢,具有深刻原因。其中,最重要的是農村種植成本的巨大,比如缺少規模化和機械化,缺少精耕細作,這些都是種糧難賺錢的原因。在目前,我國經濟轉型中,面對全球市場大分工,國家更多的精力用在服務和技術產業,糧食依賴廉價的進口即可,目前,不需要多大的扶持種糧力度,解決溫飽,保障民生就行。

農民就是在這樣的轉型尷尬中,依然依靠著土地生活。在我們本地,還有栽植楊樹的。聽說是造紙的原料,我家裡就植了不少。種糧難掙錢,父母年紀又大了,就把地裡全部栽種了毛白楊。至少土地沒有荒蕪,比種糧還省心,不用管理。如今四五年過去了,看著已經長大的白楊林,將來銷售到哪也是未知。

總結:種樹熱是農村建設中的新特徵,實際上反應瞭如今農村,吃飯已經不是大問題。種糧之外,依靠土地種樹,也是多種經營的模式,至於掙錢不掙錢,那就兩說了。

朋友,您是如何看待這種現象的呢?


流水無聲


種糧有沒有積極性,主要看價格有沒有吸引力,換句話說種糧能不能掙到錢。15年前玉米0.9元/斤,今天玉米1,1元/斤。價格雖然上調了,但趕不上化肥'農藥'人工工資的上漲。現在糧食價格都和世界接軌了,國外的糧價更低(美國,烏克蘭,俄羅斯)也衝擊著國內市場,國家雖然也在變相保護國內糧價。但總的看糧價不會大漲,種地很難掙錢,依靠種地養活不了家庭。現在國家給一些政策補貼也是杯水車薪。所以一些青壯年勞動力都選擇了外出打工維持家庭生活。農村勞動力的不足,人們只能改種一些樹木。


養殖利哥


☆蝗災蔓延,也只是在巴基斯坦爆發蔓延,中國派遣到巴基斯坦支援滅蝗的專家稱,蝗災入侵中國的可能性不大。☆糧價或將上漲,這也僅僅是猜測而已,並沒有確鑿證據證明糧價必然會上漲。☆農村興起“種樹熱”,這是一件有意思的事情,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興起,直到現在仍然有增無減,讓我們來研究一下種樹不種糧的原因。


1、農民按照投入產出比來計算

咱們把投入產出比放在第一位,因為這是農民最關心的事情。

農民和土地打交道,種地和種樹其實都是帶來收入的方法而已,種糧食是農民們祖祖輩輩都在一直傳承的工作,那為什麼到現如今,許多農民竟然會把耕地重上樹苗呢?

原因顯而易見,經濟告訴發展,物價上漲迅猛,雖然現在種地已經逐漸變得機械化和現代化,糧食產量也比以前高處很多,可是呢,農民手中的存款越來越少,糧食產量高了,可是收入並沒有提高。

按照農民種糧食的那點微薄收入來看,日常生活開銷,孩子上學,這也僅僅就是掙多少花多少,沒有多少剩餘,萬一再生個大病,那就得傾家蕩產甚至負債累累。

同樣是付出時間和勞動,種樹就不一樣了,可以粗放管理,種植樹苗的前期用心打理一陣子,未來都可以不用管,樹林中的樹木會依靠自然森林生態系統來成長。

伴隨著樹木成長,樹苗可以賣錢,樹木長大成才之後也可以賣錢,而是隨著樹木成長年限更久遠,樹木的價值也越高。不像糧食,需要特別用心的管理,還賣不了幾個錢。


2、種樹確實可以防治蝗蟲災害

近期巴基斯坦的蝗蟲災害給巴基斯坦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害,我國也派遣了專家援助小組前去支援。為防治蝗蟲入侵中國, 高老慢也建議備耕的農民朋友今年可以減少種植蝗蟲的食物源,很多種蝗蟲都吃玉米、小麥、高粱、水稻、穀子等,而不吃大豆、苜蓿、果樹等。因此在蝗蟲發生地儘量多種植大豆、苜蓿、果樹和其它林木,則可以防治蝗蟲。

3、種樹更節約時間成本

對於農民來講,和天氣搶時間,和節氣搶時間,和春種秋收搶時間,這才保障了糧食的優質高產,這也是從歷史到現在農民遵循的自然法則。

種糧食很耗費時間,收入也不多,但是種樹也不然,種樹可以粗放管理,一勞永逸,這樣來看,種樹就可以更節約時間,把空出來的時間用來搞養殖或者外出打工,都是增加收入的辦法。

平時打工賺的錢夠日常生活開銷,而樹木成才之後賣掉,那是一筆大收入,農民自己算一筆賬,種樹相當於在給自己和自己的孩子的未來買了一份保險,到啥時候,樹林都是錢,這算攢下的,種糧食一年賣不了幾個錢,一花就沒了,孩子上學用錢,結婚買房子用錢,大病小災的也用錢,到那時候拿不出來,就太難了。


4、樹木的價值會持續提升

樹木的價值在未來會持續提升,這也是近幾年來種樹熱的原因之一,由於樹木資源被高速發展的時代所消耗的七七八八,於是木材資源逐漸變得緊缺,木材的價格也水漲船高,種樹的農民看到了未來,看到了希望,所以很多人選擇種樹。

5、種樹更節約勞動力

種地累呀!面朝黃土背朝天的滋味也不好受呀,一年四季圍繞著土地打交道,收入雖然比以前多了,但是花銷卻越來越大了,農民們發現,啥啥都買不起了。

可是,農民也是人,世界那麼大,誰不想去看看呢。種地的農民哪能走得開,想去旅旅行,那簡直是痴心妄想,地裡的莊家離不開人呀。

但是種樹就不一樣了,一勞永逸,付出一次精力,以後也不用天天去管。把人騰出來身子,可以去城裡打打工,哪怕做農民工,哪怕開出租車,哪怕在城裡隨便找個工作來做,那也好過在農村面對一望無際的土壤好,畢竟,在帶來收入的同時,還可以開開眼界,可以見見世面。

最重要的,是有時間能把孩子帶到城裡去讀書,有時間能照顧他們。


各位網友朋友們,雖然種樹看起來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卻體現著農民們的心酸,你們能體會我說的這些話嗎?

您有什麼看法?歡迎在評論區留言,感謝您的閱讀。我們的相識只是一個伏筆,希望您能關注我一下,讓我們成為朋友,相伴一起走下去。謝謝你,祝福你,我愛你們。


高老慢


問題簡單,無為來答:

一般來說,危害農業的主要自然災害無非就是澇、旱和蝗災。為了準確的回答問題,就主要談談蝗災。蝗蟲大約分為十個亞種,危害我國的主要是東亞飛蝗、亞洲飛蝗和西藏飛蝗。

蝗災自古以來也都是我國農業的主要自然災害,包括古代威震四方的大唐帝國、元帝國及南北朝和大明王朝,都是由於連年的蝗災造成民不聊生,引發農民起義,導致了這些王朝的滅亡。說明了蝗災的危害非同一斑!

最近,非洲蝗災氾濫,號稱數以千億只蝗蟲席捲非洲,直逼亞洲,已經對我們的鄰國巴鐵和印度造成不小的損失,但是,由於喜馬拉雅山的阻隔,從各方面條件分析,都不會對我國造成威脅。請大家放心好了!

2020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新年伊始,就爆發了空前的冠狀病毒疫情,給國家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損失,讓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受到了嚴重的損害。非洲飛蝗的肆虐,再加上今年有兩個立春,有人就炒作,說什麼:一年來兩立春,糧食貴如金等等等等一系列疊加的因素,一些老年人就認為糧食會漲價。據總部設在倫敦的國際穀物理事會報告顯示,至2019年底,我國僅小麥的儲量就有2.5億多噸,至少可以滿足國人兩年的食品消費,就算今年有點自然災害,糧食的價格也不會有明顯的變化。我們再分析一下打工、種植糧食和種樹的區別。一個男勞力,如果去工地打工,一個月應該有五千元左右的收入除過衣食住行和交通,至少應該有四千塊的盡收入,一年就算只工作十個月,也應該有四萬左右的實際收入。種植糧食,就拿我們老家陝西八百里秦川的關中平原來說,種一畝糧食作物,一茬小麥、玉米,在風調雨順的年份,一畝地淨收入最多一千元左右,人均一畝半地,就算你種十畝地,一年忙忙碌碌,也就一萬元的收入,而且全年都不得空閒。到頭來只能保證溫飽,比完全打工的效益相差甚遠。

由於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城市發展變化非常巨大,還有城市的擴容加快,各行各業勞動力缺口巨大,由於農村年輕人大多數都去城市務工,家裡只有老弱病殘孕在照看,種植糧食就有點力不從心啦,為了不影響進城務工人員的精力,那就栽一些名貴樹木,不用怎麼過多的打理照樣可以茁壯成長,運氣好的時候還能大賺一筆。

雖然說:民以食為天,食以糧為主,現實卻是糧食沒有自來水值錢。所以,人們寧願把地栽樹甚至撂荒,也不願意種植糧食了。

這就是我的分析,也是真真切切的現實。

若有不當,歡迎拍磚!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