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以為等你有閒有錢了再好好待TA,誰知那時TA跟別人跑了


你以為等你有閒有錢了再好好待TA,誰知那時TA跟別人跑了

今天我們來細講人際關係

注意這裡的人際關係,包括了愛情

第一個特點、關係的小載體

我們講關係這個詞,其實會比較抽象

那我們可以這麼來看

我和你,在一起,一起抽的煙

我抱你你抱我

一起吐的槽

一起去看櫻花

吃西餐

這些其實都體現的是關係

也就是說,關係這個詞是一個抽象詞,可是關係是通過這些具體的事件,來體現的

大家知道三毛吧

那個作家啊,不是影視劇那個三毛

網上很多人看她的愛情故事,哭的死去活來的

很多人覺得,哎呀,好感人,好浪漫

但大家知道三毛本人是怎麼說的嗎

說感情這玩意,如果沒有落實到吃喝拉撒睡棉被穿衣

是不容易長久的

SO,關係的第一個特點就是,要有這些具體的事件

所以呢,這裡有一個觀點哈

就是我們在面對愛人的時候,很容易犯這樣的錯誤

就老婆:喂,老公,人家想你了嘛

老公:哎呀你別煩我,我忙著呢,現在是想我的時候嗎

下一次,老婆:老公,人家做了好好吃的菜,你最愛吃的

老公:哦知道了我在忙

第三次,忙;第四次,忙

完了等老公閒下來了,組織了一次浪漫的巴黎之旅

老婆已經煮飯給別人吃了

啥意思呢,就是,我們要去注意,在關係中,日常的這種互動,要給對方回應

當戀人給了你一個愛的微表達,我們要捨得去回應對方愛

這樣一來二往,通過這些小細節,通過這樣,一個溫暖的擁抱,小小的禮物啊,開心的晚餐啊,這些才是一段優質的關係的表現

而絕對不是說,你閒下來了,組織一次劃時空的旅行

所以,關係裡面,有一個觀點是,付出的一方如果總得不到愛的回應,再炙熱的心,也會涼涼

我們留意一下幸福的夫妻

你會發現

其實他們是經常互動表達愛的,這其實就是我們的宋老師說的,愛的流動

表達愛意,形成一種習慣,在心裡,對你我,其實很重要的

我在舉一個我自己的例子啊

那我是怎麼對我家小姑娘表達的呢

就我經常工作的很疲憊了

我就會突然之間一個電話打過去,然後我知道她會掛掉嘛

老婆我愛你我想你了你在幹嘛呢我想吃你做的飯

反正就是胡言亂語

管她是不是時候,管她說的對不對呢

就是為了休息,娛樂

所以

有一個概念叫

我覺得好棒

愛的保溫桶

不時的給愛加點熱,保保溫

如果你等她冷下來了

再去加熱

也許你付出的電量,付出的努力,付出的熱量,都是加倍的

那時就來不及了

你以為等你有閒有錢了再好好待TA,誰知那時TA跟別人跑了


第二個特點、關係是你來我往,是有你有我,是雙向的

有一個理論叫

社會交換理論

就是說,任何一段關係

都會出現說

物質交換

情感交換

信息交換

服務交換

哎,我跟你在一起

我會想

我跟這貨在一起,我得花多錢

我得給多少情緒她

我一天到晚都要聽她吐槽嗎

然後

我能從他這得多錢

他給我帶來很多認知升級嗎

這傢伙比我聰明嗎

她會不會更理解我

也就是說,我們會去評估這段關係,我們的得與失

要不要維持一段關係,往往取決於我們對關係的體驗和評估

這就叫交換理論

我們會希望說,這段關係,給我們帶來了滿意的回報

又沒有付出超預算的成本

否則

如果我付出很多

或者我得到很少

我也許就找別人了

真正優質的關係,是需要相互滋養

其實就是有來有往嘛

要有情感的滋養

要傳遞快樂和愉悅

大家看看,下面的場景,熟不熟悉

老婆:你咋回事啊你,長本事了是不,仨小時沒回我微信

老公:……(這貨又發火了,懶得理她,趕緊逃)

又過仨小時,老婆:打了二十個電話

老公:關機……

再過一天

老婆:離婚吧

老公:搬出去住~

大家看

我們的來訪者,很多就是這樣

關係的溝通,偏離了良性的軌道

對方看不見自己的需求

然後,自己就加倍的激動,歇斯底里

越發怒,對方越逃

進入終極防禦狀態:搬家

你看不見我的付出,我會委屈

而我看不見你的委屈,他會厭煩

於是家就變成了戰場

你以為等你有閒有錢了再好好待TA,誰知那時TA跟別人跑了


第三個特點,真誠是維繫關係的要素

有一個案例是這樣的啊

就是說老婆什麼都順著老公

出去吃個飯,其實自己在忙,但老公叫到了,不好意思拒絕,假裝樂意

不想過夫妻生活,老公想

假裝樂意

大侄子要來我們家住,老公提到了,假裝樂意(想想跟一個年輕大小夥帶一個屋子裡那種尷尬和不便)

但是,其實你採訪一下老婆

她有一百個不樂意

那大家覺得,這樣的關係能持久嗎

不能

為什麼呢

如果一個人硬壓抑自己的需求

可是人的本性就是為自己的呀,就是來尋求開心的

到了一定的程度,壓抑久了

就會把需求轉化成憤怒,焦慮,抑鬱

然後

加倍的還給老公

和這段婚姻關係

SO

一段不允許說不,或者不敢表達真實的自己的關係,其實是維持不下去的

只有當我們的需求,情緒,情感,得到了分享,一段關係才能有平衡產生

有情感分享的關係,兩個人通常都是喜悅的,因為壓力得到了釋放

所以說,一段健康的關係,不是說不表達分歧,不表達不滿

我常常教我的來訪者

你心裡此刻在想什麼

就告訴你的另一半什麼

言行一致

哪怕說稍有得罪

也沒有關係

但你說出來的就是你真實的需求

可一味的迎合別人

就會落得不被別人在乎的下場

但是,在生活中

我們有多少人敢於表達自己真實的心聲呢

SO

關係就會變得難以維持

真誠,大家記住了,我覺得這個點超級重要

你以為等你有閒有錢了再好好待TA,誰知那時TA跟別人跑了


第四個特點,情感成分最重要

人際關係裡面,最主要的就是情感

我們很多人啊

包括我自己,真的也會

我們在跟戀人吵架的時候

比如說,我家的叫我去做家務

我有時候那邊賺錢 不順利

我就會很煩

一煩

就啥都忘了

於是就開戰

我:你就不知道我的難處嗎,欠那麼多錢,還做什麼家務

她:那誰讓你之前那麼笨

我:……

她:……

惡性循環就開始了

但是,這個爭吵下,其實我們很多時候忽略了一個詞,叫做

情分

就是說,我們除了要講理

還要有情分

大家念在雙方的情分上

所以

第二天才會和好如初了

但是呢,如果你吵架的時候

可勁吵

那麼這段關係就被你毀滅的一乾二淨

情分沒了

所以我一般會怎麼做呢

就是在我覺得自己,好煩好煩

我就不會在繼續往下說了

吵不贏,躲還不行嗎

我可能會,嗯,讓自己睡一覺,活著自己一個人打打遊戲

但是,我就是不吵

好了,很多時候,只要你吵得不是太激烈,你沒有過分的攻擊對方

第二天就和好了

當做沒吵過

所以,這就是體現的情分

我本來可以口水淹死你

可是我沒有

對不對

換做別人

我可能就拉黑了

哈哈

(開玩笑)~

總結:即使一段關係有了矛盾和爭吵

大家也要顧及感情

保留幾分理性

可以停戰歇息

不要讓爭吵給我們的感情造成重創

你以為等你有閒有錢了再好好待TA,誰知那時TA跟別人跑了


第五個特點,叫邊界

大家看下面的場景

15歲的兒子:媽,我要買一個XX運動鞋,特好看,給我三千

媽:給三千

19歲的兒子:媽,大學大家都有電腦了,我想買一個蘋果,給一萬

媽:給一萬

25歲的兒子:媽,我跟女朋友要結婚了,給我一百萬,買房

媽:給一百萬

60歲的媽:兒子啊,媽媽最近挺困難的,你能不能給媽打幾萬塊生活費

兒媳婦:少給點,少給點,少給點~

大家看這裡面的問題是什麼

關係,有一個合理的邊界

你不能說,你跟別人要的時候

就沒有邊界

別人跟你要

你這個邊界就來了

對吧

兒子把媽當ATM

好了,到了自己該出鈔的時候

機器卡殼了

所以,關係的合理邊界,有四個基礎

第一個基礎:意識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獨立的人

那麼,我經常教育我的來訪者

你們要學會允許你得另一半有差異

人和人就是有很大的差異的呀

對吧

要允許差異

要接受差異

第二個基礎是,權利

權利就是我們生而為人

我們每個人有自己的選擇

你要給對方權利

真正的愛肯定不能是剝奪對方的自由的

第三個基礎是,義務

這個挺有意思

什麼意思呢

就是,我們要對自己的選擇,負責

就包括了意料之中的結果

還有意料之外的

你願意看到的

你不願意看到的

你都得擔著

你不能說,想讓別人幫你擔

第四個基礎就是,責任

責任就是

每一個人只能為自己的人生負責

不要想著去做聖女

不要想著去做100分媽媽

六十分媽媽才是GOOD ENOUGH MOTHER

那,我們要怎麼來養成一個好的邊界感哈

在關係中

方法是什麼

就是尊重自己和尊重別人

這有點雞湯了哈

我解釋一下

首先

你怎麼尊重別人

讓她做自己

不是去壓制她控制她改變她

就你問她

你想做一個什麼樣的人

然後去支持她就好了

無論是你的愛人還是孩子

當你真正的把她當做一個獨立的值得尊重的生命去看待

邊界就產生了

不要去控制別人也不要被別人控制,人就可以堅持做自己

就像我剛才的案例一樣

一些年輕人

哎呀,我需要的時候,媽,你得給我錢

媽,我是您親兒子

還有什麼邊界呀

當媽的也會這麼想

可是呢,當媽媽需要的時候

那就有邊界了

對不對,關係不能是這樣子的

權利責任義務同時存在

邊界一直存在

不要不講道理

你以為等你有閒有錢了再好好待TA,誰知那時TA跟別人跑了


關係的最後一個特性,與時俱進

就是現在的離婚率是蹭蹭的往上漲

其實原因很簡單啊

過去可能我們會因為需要而堅持關係

現在是因為愛你而需要你

我們也許會因為選擇不慎進入了一段不好的婚姻

但是卻會因為追求幸福而忍痛放棄一段不怎麼好的婚姻

愛情和幸福成了人們的主題

所以

我們要科學看待

時代在變化

社會在發展

人跟人之間的關係也融入了很多新的元素

甚至是同居的

還有年輕人很早就談戀愛了

就像我們熟知的

人們的矛盾已經轉變成

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嚮往

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

那我們現在需要的不僅僅是生存

還要美好的生活

需要幸福感

我們不是要過得下去

日子

而且要過得好

過得美

過得有愛

滋潤


你以為等你有閒有錢了再好好待TA,誰知那時TA跟別人跑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