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舜钦,从改革派到被贬:君仁臣贤,为何走不出传统士大夫困境?

庆历六年(1046年)的北宋文坛,无疑是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这一年,谪守巴陵郡的滕子京重修岳阳楼,请范仲淹为其作记,范仲淹作《岳阳楼记》后,又请欧阳修题写。欧阳修是文坛大家,常以书法为乐,但面对这个提升名望的机会,他想到了还在落难中的好友苏舜钦。


苏舜钦,从改革派到被贬:君仁臣贤,为何走不出传统士大夫困境?

《岳阳楼记》四绝碑


苏舜钦欣然接受邀请,挥毫立就。于是他的字和滕子京楼、范仲淹文、邵悚石刻联袂造就了一段“四绝碑”的佳话,岳阳楼从此名扬天下,引得无数文人墨客来此游览观赏。自庆历新政失意以来,苏舜钦蛰居苏州一年多,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中。

苏舜钦一生短暂,只四十一度春秋。在他的身上,有着和范仲淹相似的地方,闪耀着儒家士大夫敢担天下兴亡的精神,但他的政治生命只有短短六七年,政治成就也远不及文学上的建树。让他稍感慰藉的是,失意之余还有梅尧臣、欧阳修、范仲淹等一批挚友帮扶谈心,还有苏州沧浪亭这样一个地方可以聊以娱情。探寻苏舜钦一生的仕途历程,我们可以体会到宋朝中期内外交困的局面下,那些文臣的困惑:君是贤君,臣是贤臣,为何贤良君子往往难施抱负,屡遭贬谪?

苏舜钦,从改革派到被贬:君仁臣贤,为何走不出传统士大夫困境?

  

官宦世家


川中自古人杰地灵,有两家苏姓大户为人称道。一家是眉山苏家,苏洵、苏轼、苏辙,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相当有名。而另一家是梓州铜山(四川中江)苏家,苏易简、苏舜元、苏舜钦祖孙三人。

苏舜钦出生于1008年,是铜山苏家的代表人物。苏家的祖上可以追溯到唐安史之乱时,先祖苏传素在蜀中避难,渐渐发迹,后来几代都有人出来做官,迁徙到了汴梁。祖父苏易简是宋太宗身边的红人,官至参知政事,职权、待遇近于副相,父亲苏耆也是进士及第出身,为一方父母官。同时,外公是当朝宰相王旦,岳父又是龙图阁学士杜衍,显赫的家世使得苏舜钦家学渊源,政治起点也比一般人高得多。


苏舜钦,从改革派到被贬:君仁臣贤,为何走不出传统士大夫困境?

苏易简,苏舜钦祖父,二十二岁状元及第,官至参知政事


虽然祖上有强大的光环笼罩,但苏舜钦却并不希望依赖父辈名声,历经三次科考,直到27岁才高中进士,授光禄寺主簿,从亳州蒙城县令做起,开始了他的仕途之路。

其后,苏舜钦屡遭母丧弟逝,按礼守制,与官场若即若离。真正迎来转机,是在三十三岁时,受范仲淹举荐,任集贤院校理,监进奏院,掌图书、国史的编修校勘工作。在北宋,文人一旦进入了馆阁任职,就可算社会名流,进入了一个高层的文化圈子。对于苏舜钦,范仲淹长他二十岁,既是对他有提携之恩的前辈,又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带给他政治和文学两方面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苏舜钦,从改革派到被贬:君仁臣贤,为何走不出传统士大夫困境?

范仲淹塑像


在文学上,苏舜钦崇尚“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思想,尊崇唐时的杜甫和白居易,为此他还特意把自己的字从”倩仲“改为”子美“,反之,他不喜欢流行的辞藻华丽的”西昆体“,认为写诗文的根本目的是”警时鼓众“、”补世救失“。他的笔下,对于当时宋夏开战,大辽虎视眈眈的政局,还有百姓为地震洪涝所扰,生活困苦的现状都有最深切的思考。

而在政治上,苏舜钦向来以耿介敢言闻名,他多次直言上书,劝谏仁宗的过失。当时宋刚在三川口之战败于西夏,仁宗心中憋着一团火,拟于庆历元年(1041年)调鄜延、泾源两路讨伐西夏。苏舜钦呈上《论西事状》向皇帝吐露了自己的担忧:“……外疲内惧,一日之行有三日之劳,曾未见敌,先已自病,隘而遇伏,则将不自支。”

他指出,朝廷长途远征,深讨西夏李元昊、覆其巢穴的方略缺乏熟虑,不如采取积极防御、屯田防守的策略,在这点上,他和范仲淹”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的主张是一致的。

可惜他们的忧虑不幸被言中,宋营任福、桑怿二将及万余人在六盘山下好水川战死,此时的苏舜钦,深深地为国家的命运而担忧着。

  

支持改革派


庆历三年(1043年)的大宋,在治世的表象下,积贫积弱的危机正进一步加深。辽国遣使索要关南十县土地,西夏又在定川寨打了宋军一个埋伏,宋军九千人被俘,大宋的北面承受着辽与西夏可能联盟的巨大压力。连与此同时,朝廷庞大的官僚队伍并不能带来行政效率上的提升,反而让财政负担越发沉重。


苏舜钦,从改革派到被贬:君仁臣贤,为何走不出传统士大夫困境?

关南十县,燕云十六州一部分,后周世宗时收复瓦桥、益津、淤口三关,宋辽时称关南十县


困境中,仁宗认可了范仲淹的“历代之政,久皆有弊;蔽而不救,祸乱必生“的观点,以其为枢密副使,以欧阳修为太常丞,辞去了老宰相吕夷简,开始实施全面改革。

苏舜钦是范仲淹庆历新政的积极参与者。他深知官员队伍对于朝廷社稷的意义,对于当时官场上任人唯亲、广开后门、滥用私人的现象深感担忧。权高位重的人拼命提拔门生亲信,把持各路衙门,牟取个人私利,这样下去,大宋的根基会被腐蚀,弊病丛生。

为此,他在《上范公参政书》中向范仲淹提出了自己的具体建议:新政的条目繁多,但总要分轻重缓急,重点问题先予实施,如限制官吏子弟恩荫制度泛滥,完善科举考试,加强地方官选拔任用,而更改磨勘、复职田、定赎刑之类,可以暂时放一放。

苏舜钦心直口快,在信中还这样质疑范仲淹:”某又窃观阁下所为,于时亦孜孜数有建白,未甚为旷,是何毁之多也!岂诚之少衰,不锐于当年乎?“说实话,苏舜钦所在的进奏院,只是个文书中转机构人员,类似于现在的文电收发室、机要局,如此说话未免太耿直,但范仲淹还是倍感欣慰,按照建议对改革”多所更张“。

事实上,苏舜钦的确看到了新政存在的问题。表面看一派新气象,实际上手忙脚乱,进展缓慢,不得不“因循姑息”的地方太多了。新政的措施,很多都涉及现行的官僚体制和官员自身的利益,像层层叠叠的蜘蛛网,动一点而牵扯全身。苏舜钦是个刚直敞亮的人,对于这些并没有很深的历练,而当他公开把《上范公参政书》递上去,也就正式表明了他改革派的立场,招来了保守派对他的忌恨。

  

赛神蒙冤

  

正当改革逐步推行之时,保守派却处心积虑,抛下一颗颗重磅炸弹。当时苏舜钦所在的进奏院发生了一件看起来不大的事,断送了他的政治前途,也成了新政夭亡的助推力量。

1044年的十月,进奏院旧例举行迎神赛会。祭祀活动结束后,会举行一次集体联欢性聚餐。苏舜钦与右班殿值刘巽商议,把平时拆封奏章的废纸卖掉充作经费,邀请几个好友过来聚聚。席间,有人提议找几个歌女助兴,多数人一致同意,苏舜钦不想扫兴,未置可否。

此事被当时的太子舍人李定告发,于是御史台王拱等人在皇帝面前参奏众人,认为滥用朝廷经费、召青楼歌女行为有伤风化。正是这个李定,三十五年后任御史中丞,又一手炮制了“乌台诗案“,让苏轼蒙难。说起来,汴梁酒肆歌坊林立,酒店老板为推销自家佳酿,找一些女子来促销,和青楼歌女是存在本质不同的。另外,京外官员拿官家地上卖柴蒿稻谷的钱补充宴会,也不稀奇。虽然明里是被禁止的,但判罚的尺度,全在于审查者是否处心积虑,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说到底,此事是触犯了仁宗心里的一个禁忌:朋党,这是封建士大夫屡试不爽的攻击手段。早在这年四月,宋仁宗接到宰相章得象等人的参奏,特意找来欧阳修、范仲淹询问,其后欧阳修还特意写下了《朋党论》来辩驳。范仲淹等人的观点是,是否结党不重要,关键在于圣上会用人。只要贤能的君子聚集在一起,能办好事,对国家并没有什么坏处。


苏舜钦,从改革派到被贬:君仁臣贤,为何走不出传统士大夫困境?

欧阳修《朋党论》

范仲淹等人的话让仁宗敏感地意识到,有才有德的人也是会结党的。站在君子们的角度,圣上只要不暴虐,听忠言,用心体察,就可以行王道之治。但仁宗是皇帝,是站在山巅上的人,俯瞰平原,他看到的风景和常人不同。大臣能力如何,这不是第一位要考虑的因素,而是要考虑赵宋家族的长久统治,所以他难以容忍任何形式的结党。

很快,随着范、欧等人被贬出朝,宋与西夏又达成了议和,用岁币换取和平,变法图强的诱因失去了,新政也就不那么迫切了。 几个月后,苏舜钦的事无疑又撞上了枪口,又点燃了皇帝心里的定时炸弹。在皇帝的失望之下,苏舜钦等一班才俊被除名勒停,即在官籍削去名字,降为平民,追回其出身以来的文字。这样“一抹光”的严厉处罚,让欧阳修深为可惜,他说:“子美可哀,吾恨不能为之言!”

沧浪明志

庆历五年春(1045年),身心俱疲的苏舜钦携妻儿离开了京城这个伤心地,向苏州进发。“脱身离网罟,含笑入烟罗。穷达皆常事,难忘对酒歌。“失意的他索性改换心情,出世做个桃源人。他在苏州买下一处废弃之地,相传为五代吴越广陵王钱元璙的池馆,取名“沧浪亭”。灵感来自屈原的《楚辞·渔夫》:“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他遍思平生遭遇,皆因刚直口快,一味地倔强,真以为“举世混浊,唯我独清;众人皆醉,唯我独醒”,到头来,既辜负了范仲淹的提携之恩,也害得朋友一起被贬,亲人受难。他以“沧浪翁“自号,正是要提醒自己:洗帽还是洗足,取决于水的清澈。人不能违逆势,有什么条件就做什么事,处江湖之远,依然可有诗书酒茶,一棹清风相伴。


苏舜钦,从改革派到被贬:君仁臣贤,为何走不出传统士大夫困境?

沧浪亭


这时的苏舜钦虽号“沧浪叟”,其实他的内心既矛盾又焦虑,从来都做不到超脱,一直苦等着沉冤昭雪。1048年九月,仁宗再次起用他为湖州长史,长史一类的散官相当于地方官的助手,虽是闲职,但毕竟看到了曙光,只可惜苏舜钦这时已病入膏肓。他没有像后辈苏东坡一样扛过乌台诗案的政治灾难,这年十二月,四十一岁的他带着深深地遗憾辞世了。

道不胜于命,命不会于时,这两句话正是苏舜钦一生的写照。他参与新政,有心为家国忧患、君王黎民尽绵薄之力,却无端做了士大夫集团相互倾轧的牺牲品。当皇帝向群臣问出“君子也会结党”的问题时,人人退缩,拼命地洗清自己,却可以把“朋党”当做最有效的武器攻击政敌。一件打着道义礼法为幌子的事件,可以上升到比丧师失地、富国强兵更要紧的高度,足见逐渐腐化的北宋士大夫阶层勇于政治内讧的特点,绵延百年,直到北宋灭亡。这样复杂的政治环境扼杀了苏舜钦。

钱钟书曾在《宋诗选注》中说:“愤慨国势削弱、异族侵凌而愿意破敌立功的那种英雄抱负——在宋诗里恐怕最早见于苏舜钦的作品。”

所以千年之后,历史不再记得那些朝堂之上争得头破血流的权贵,却还记得一介小官吏苏舜钦,”位虽卑,敢道人之所难言“,同样还记得他的师友范仲淹与欧阳修,还有一大批为了挽救国家颓势而变革的推动者,身体力行的实干家。他们救世康民美好蓝图虽然失败,但他们之间的佳话却流传千年,他们笔下的沧浪亭、岳阳楼,成为了独特的文化符号。


2、《苏舜钦资料汇编》,周义敢、周雷编

3、《北宋庆历士风与文学研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