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歲還在職場浮沉,創業致富,今生不要再觸碰

許多人,都有一個創業夢。

對於不少人來說,創業就是自己當老闆、自己說了算。這是非常美妙的感覺,尤其對於那些在職場上總是覺得老闆遠不如自己的“精英”們而言,什麼時候能不受老闆的控制、開創一份自己的事業,就像童年時代夢想擁有一輛自己的吉普車一樣,時常讓他們魂牽夢縈。況且,自己創業做老闆,一旦成功了,還可以家財萬貫,住豪宅、開豪車,享受更加精彩的人生,這更是一生的誘惑,幾乎是大多數男人的夢想。

不過,創業不是頭腦一熱就可以輕易決定的事,創業還是大體上有個基本脈絡的。

絕大多數的創業者,大體上都會經歷一段職場生涯,沒有職場生涯的人直接創業失敗的概率高達95%以上。因此,職場可以說是創業者必經之路,並且,這條路上走的怎樣,會直接影響著今後的生活,當然也包括今後的創業。

因此,如何對待職場這一段重要的人生經歷,就成為下一步能否實現自己夢想的關鍵了。

35歲還在職場浮沉,創業致富,今生不要再觸碰


一般來說,從進入職場到離開去做自己的事,這個節點應該確定在35歲左右。就是說,一個人在35歲之前,就要完成自己人生的基本佈局:要麼在職場上繼續走下去,踏踏實實做一個“職場精英”,要麼就離開職場,開創一番自己的事業。

為什麼是35歲呢?我們來深入分析一下。

35歲前可以讓自己的人生髮展觀定型

進入職場一般都是20出頭,在進入之初,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初衷和想法。可是細細觀察,很多人的想法是渾渾噩噩的,幾乎就是在浪費自己的生命。比如:許多企業招聘人員的時候,你會發現那些營銷類等具有挑戰性的工作應者寥寥。而那些行政、人力、客服等相對“清閒”的崗位永遠是不愁招不到人。細觀察會發現,居然有不少北漂青年也是身在其中。試想一下,一個北漂青年,租住在北京的遠郊,他居然能夠去從事一份只有6000元的行政工作,當你詢問他理由而他告訴你是基於“穩定”,你有沒有覺得這顯得很幽默,可以想象一下這位青年在35歲時候的境遇會是怎樣。

顯然,他今天的“穩定”只不過是迴避挑戰的擋箭牌而已,今天的逃避,終究會讓他在35到來的時候,還在平淡無奇的為生存而掙扎著,也就人生基本定型了。

而另一類人,他們敢於接受“不穩定”,他們知道,年輕是他們的資本,這個資本不是讓他們去傲慢的,而是“輸得起”、“苦得起”、“摔得起”;他們懂得這個階段不是賺錢的時候,而是像海綿一樣拼命吸收的時候;他們不是不想過“穩定”的生活,但他們更懂得今天所謂的“穩定”其實是用一生的不穩定來償還的。這類人,在35歲到來之時,必然已經學會了太多的東西,已經具備了開創事業的先決條件。

35歲前讓自己懂得了如何去協調人與人之間的技能

想開創自己的事業,就離不開與人交往、與人共事。所以,是否能協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35歲前要掌握的技能。

職場上從不缺找毛病的人,“雞蛋裡挑骨頭”在職場上從來就不是一道難題。總能發現問題而從不解決問題、總是去找領導身上的毛病,這樣的職場人士普遍存在。然而多年後會發現,這樣的人依然還是在那原地不動,沒有升遷,更不會去開創自己的事業。

而明智的人卻不是這樣,他們在職場上善於學習,善於改變自己。他們逐步懂得了:不能去幹“領導夾菜他轉桌”這樣的囧事;不耍聚餐結賬裝著打電話這樣的小聰明,他們明白做事要有原則和尺度,與人交往要正直和大氣。這些,既是一個人在職場上賴以生存的法則,也是自己日後創業所必須的智慧源泉。

這樣的“創業潛質”是否具備,到了35歲,基本上也就能看出來了。

其實,歸根結底,35歲是人生的分水嶺,如果到了這個年齡還沉迷於遊戲、娛樂,或者思想未能成熟,那麼今後想改正也就不容易了。

無論是否選擇創業,其實35歲都可以反映出一個人的未來可持續成長的可能性,而是否適合創業從這個年齡可以一覽無餘了。

如果,這個階段還在等資金、等機會;要麼就在四處找項目;或者還以“哥們兒弟兄開公司”這樣的思維考量創業,這都可以證明他並不具備適合自己創業的條件。

35歲最能夠反映檢驗創業者是否合格的是:財富觀是否達標。具體體現在:是否有一定的存款,不在於多而在於是否有序。假如一個人到35歲還是一分存款沒有,甚至還要向父母尋求支持,那麼基本就可以斷定與創業無緣了。

當然,上述的條件只是針對是否選擇創業而言,假如不涉及這個話題,那麼上面這些現象也就不做其它解讀了。總之,35歲,如果條件具備那就可以選擇激情燃燒的創業之路,但不是所有的人都適合創業,如果認為不合適的話, 也不必勉強自己刻意而為之。

35歲還在職場浮沉,創業致富,今生不要再觸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