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寓言》:人体是一个聚集能量和放大能量的精密系统


庄子《寓言》:人体是一个聚集能量和放大能量的精密系统

《庄子.寓言》:颜成子游谓东郭子綦曰:“自吾闻子之言,一年而野,二年而从,三年而通,四年而物,五年而来,六年而鬼入,七年而天成,八年而不知死、不知生,九年而大妙。

弟子颜成子游向老师东郭子綦汇报,这跟随老师九年来的变化和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年而野:跟随老师悟道的第一年,便摒弃了身上学者的气息,道法自然,没有了做作和矫情。上古时期的人们都是活在天性之中,能和鸟兽同群,能缘木而栖,鼓腹而游,无能无为无所求,泛若不系之舟。而当今之人就像关在动物园的老虎,渐渐失去了野生的天性,就是给它一只羊,也没有足够的体能捕杀。颜成子游跟随老师一年的时间就能够爬山越岭,砍柴挑水,而气定神闲,如履平地,身体得到很好的调理和保养。

二年而从:第二年就能够顺从内心的召唤,不去执着和强求一切。渐渐剔除了心中杂念,身心丰富而轻盈。时时感觉内心极其宁静祥和,没有了烦恼,用心一志,心无旁骛,开始气血充盈,身心受益,体会到了性命双修的韵味。内心安静下来,便能静若处子,动如脱兔。打坐调息,吸收天地能量;云游四海亦无牵无挂,一任行云流水,自然而出,自然而入。内启慈悲,外解万千情执,以慈悲为药,滋养全身,便得身心大自在。


庄子《寓言》:人体是一个聚集能量和放大能量的精密系统

三年而通:人一旦时时在定中就能和天地同频,能做到始终如一的固定呼吸节奏,就能够“同气相求”而不断聚集能量,如此三年就可以打开灵性的通道。就能听得懂天地的号令,便能趋利避害,先知先觉。很多事情能够提前预料到了结果。比如看到一个人做事情,你就能知道他下一步紧接着要干什么,这就是“通灵”,现代人把它叫做“特异功能”,其实这是人本具足有的圆满智慧。

四年而物:灵性的通道打开,能够趋利避害,化凶为吉之后,内心便没有了最大障碍——恐惧感,不受外物的任何干扰,开始聚焦天地能量,能量聚焦到一定的时候,自然而然向外发散。这时候你的意念和你的祈祷才会起作用。我们能量不够的时候,单凭祈祷并没有什么效果,这如同我们手机接收和发送的信号一样,本来都是很微弱的,只有经过发射塔不断地放大才能够传递到很远的地方。所以一个修行高的人,能量具足,可以加持方圆几百里的生灵,而普通人只能影响周围的人。


庄子《寓言》:人体是一个聚集能量和放大能量的精密系统

五年而来:如此修炼到第五年,便是吉人天相了,上天会把修炼者作为灵性和能量通道的枢纽。人体就成为一个聚集能量和放大能量的无比精密的系统。松柏独也正,故能冬夏青青;尧舜独也正,故能为天下王。这时候如果能够收放自如,借力用力是不得了的。因为这时候聚集的能量是就相当于一个大型的信号发射塔。我们知道“李广射虎”的故事吧。汉武帝时期的飞将军李广,一个夜间看到一猛虎,情急之中,使尽全身力气拉满弓射将过去,第二天返回原地一看原来是一块大石头,他射出的那根箭已经深深地扎进石头里了。后来他再试了几次,却再也没有如此功力。为何?人的意念和观测介入的时候,就无法施展真正的威力。当李广把磐石当做老虎的肉身的时候,那支箭竟然也就神奇地穿透过去了。李广在情急之中都可以做得到,何况一个修行人,何况一个作为能量枢纽的高功大德。故有言云“宁动千江水,不动道人心”。

六年而鬼入:修行到第六年,就能号令鬼神,相当于“巫师”一样,可以念咒语,可以呼风唤雨。为什么现代人念咒语不灵,祈雨也不灵?而古人可以做得到?因为具备的能量级别不一样。“巫师”的“巫”字就是能够贯通天地的人。神灵的“灵”繁写字是“靈”。“雨”字头代表呼风唤雨;三个“口”字代表“咒语”;下面是个“巫”字,就代表只有能够沟通天地的人才能做到。


庄子《寓言》:人体是一个聚集能量和放大能量的精密系统

七年而天成:修炼到第七年便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感官丧失,只用神通,如庖丁解牛之时“官知止而神欲行”。已经跳出三界之外,不在五行之中。天地虽大,也犹如泥丸,秋毫虽小,也洞若观火。其小无内,其大无外。一切的认知都已经坍塌,不在介入主观的意识和观测。世界万物一齐,故能入火不焚,蹈水不溺,可以把握阴阳,提挈天地。如此格局和大视野才能写出“扶摇九万里,背负青天,莫之夭阏”的磅礴气势;唯有如此境界方可知道“泰山为小,秋毫为大;彭祖为夭,殇子为寿”的真正含义。

八年不知死,不知生:修炼到第八年,便得金刚不坏之身,如广成子所说“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故我修身千二百岁也,而形未尝衰。”修行到如此境界,便能把生死看做一体,能够看到前生来世,能够知道自身肉体的转化过程,故从未生,从未死。有些人来到这个世上,明显比同龄人要成熟的很多,这就是他轮回的次数比较多,携带往世的信息比较多,而修行至此的人能够解读自身携带的这些信息,所以,无所谓生,也无所谓死。

九年而大妙:妙,妙不可言。到了这一层至高无上的境界,已经无法用语言描述了,因为能够描述其中真意的关键词早已经被上天锁定和屏蔽了,人类的思维无法触及。故老子的《道德经》开篇就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言尽也。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