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理解古文《登金陵鳳凰臺》第二句?

手機用戶5974435263


誠邀,

《登金陵鳳凰臺》是唐代詩人李白的一首詩,原詩如下

登金陵鳳凰臺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臺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理解好這首詩,尤其是最為關鍵的第二句“鳳去臺空江自流”,首先要簡單地瞭解一下這首詩創作的時間和地點,其簡單地說以下三點:

  1. 首先說一下,這是李白的一首詩,是李白當年流放夜郎之後,又遇赦返回長安途中,經過鳳凰臺是所做的一首詩。

  2. 其次再說一下詩中的地名金陵,金陵就是今天的江蘇省南京市。唐朝之前,金陵有“六朝古都”的稱號,因為在歷史上三國時期的吳國、東晉、南朝的宋、齊、梁、陳這六個朝代曾經先後在南京建都。

  3. 再說一下鳳凰臺,這個鳳凰臺是建築物的名稱,中國有很多的地方以鳳凰臺命名,河南鄭州有鳳凰臺,陝西咸陽有鳳凰臺,山東煙臺、河南周口、蘇州太湖等多地都有鳳凰臺。而詩中的鳳凰臺指的是南京的鳳凰臺,為什麼這個建築物的名稱叫鳳凰臺呢?原來是一個傳說:相傳南朝劉宋年間,有鳳凰飛落棲息在這座山上,所以劉裕就命人在此處築起了高臺,從此以後,這座山就被稱為鳳凰山,山上的高臺也被稱為鳳凰臺。

(南京秦淮河)

這首詩寫的是李白登臨鳳凰臺之後,有感而發寫的一首憑弔古蹟的詩,登臨弔古是詩中常見的題材作品,因為李白登上鳳凰臺看到浩浩蕩蕩的長江東流而去,看到東吳時代的宮殿已經荒蕪,晉代的名士已成為歷史,只剩墳冢,而南京長江邊的三山和秦淮河依舊如故,李白聯想到自己顛沛流離的生活,仍舊羈旅途中,還未回到遙遠的長安,不由得傷感萬分,心生無限的愁悶,故而寫下了這首詩。

(南京秦淮河)

那麼我就著重回答一下樓主所提的問題“怎樣理解古文《登金陵鳳凰臺》第二句?”

其實這首詩的第二句“鳳去臺空江自流”起到了承上句、轉下句的作用,但是這一句詩節奏明快,暢順自然,雖然這一句出現了“鳳”字,與第一句的兩個“鳳”字重複,但是沒有半點的生硬刻板,反而有一種朗朗上口的意味。怎麼更好的去賞析這一句呢?結合陳子昂的“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就能更好地理解“鳳去臺空江自流”的無限蒼涼意境了,這一句氣韻高古,格調悠遠,是全詩的詩眼。


一縷英雄


此詩為李白的一首七律詩,李白的七律詩極少,在唐詩300首當中,也僅僅只有這首入選。算是水平較高的一首。

 據說,李白寫此詩是為了和崔顥的《黃鶴樓》一爭高下。李白再登臨黃鶴樓時,被其飛簷斗拱的氣勢所打動,本想“馳情千里,吟詠抒懷”,無奈“崔顥題詩在上頭”,暫且委屈“眼前有景道不得”。可見《黃鶴樓》給“詩仙”心靈造成震撼之大,其後一直耿耿於懷,及至金陵鳳凰臺,靈感突現順勢揮筆而就《登金陵鳳凰臺》詩,自覺與《黃鶴樓》並駕齊驅,才一掃心中憋屈。

此詩十四字中連用了三個鳳字,卻不覺得重複,語氣連貫流暢,時空飛馳跨越,不愧是天才詩人,雖然在風格韻律上有摹仿前詩之意,但氣勢渾厚激盪,境界博大深遠。

詩中第二句釋義:(鳳凰臺上曾經有鳳凰來悠遊),鳳去臺空只有江水依舊奔流。


自在者99


鳳凰臺上鳳凰遊,鳳去樓空江自流。

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總為浮雲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要想理解好第二句的意思,先來了解作者寫這首詩的背景。李白當時詩名在外,經人推薦,李白終於得到唐玄宗的詔見。進了翰林院,卻沒有實際職務。想那唐玄宗是何等風流人物,有次攜美人遊玩罷,聽歌吧,那時的歌都是詩譜好曲吟唱的。舊歌都聽膩了,那誰李白不是詩仙嗎。馬上傳喚進來作詩。李白當時也醉著酒呢,聽到皇上召喚,不敢不來啊。酒壯人膽啊,見到楊貴妃,驚為天人,當即寫下了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等等等詩句。唐玄宗讀了,那才叫好詩啊,繼續繼續。李白也醉得不行,連呼,高力士,幫我把鞋脫了,楊國忠幫我磨墨,楊貴妃幫我扇涼。得了,又乘著酒興寫了十首,譜上曲,唱了一宿。

這種寵幸,誰不眼饞啊。於是各種小報告啊,詆譭啊,排擠啊。最終被唐玄宗賜金放還,哪兒來回哪兒去吧。

李白鬱悶啊,得,去遊玩散心吧。鬼使神差地又來到了破壁殘垠的鳳凰臺,前途沒了,靠山沒了,連所見的景色,都使人憂愁。我政治的依靠沒了,就如這鳳飛走了,臺倒塌了的鳳凰臺,只有那江水依舊流轉。

詩仙這一鬱悶不打緊,又給我們留下了一首千古名詩。與崔顥的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相呼應,永留傳。


大碗盛飯


“鳳去臺空江自流” 此句出自李白少見的一首七律詩:《登金陵鳳凰臺》之第二句。

我的理解:

1,李白被貶又獲赦,回長安途中,重登鳳凰臺,憶起以前與現今登臨鳳凰臺的兩次不同情景/不同身份/不同心境,借“鳳去”,“臺空”,引發內心對世事無常的感慨,明白有些事如“江自流”,順“勢”而走,非一己之力可以扭轉,志有不伸的無奈,也有幾分借江喻自己懂得志須自伸/自安的影喻。

2,前面一直有崔顥大氣磅礴的《黃鶴樓》壓著,李白心裡總有幾分也要作一首七律詩的衝動,此次重登鳳凰臺,頗有幾分神似的情景觸發了積壓著的心念,於是有了此自己比較少見的一首七律詩。

3,因為是模仿 ,有前面《黃鶴樓》在,有比較心,所以放不開,不達真性情,反而整首詩氣勢輸於崔顥的《黃鶴樓》。


霞霞視角


整詩有很明顯的模仿崔顥《登黃鶴樓》的痕跡,不用過度解讀。比較一下兩首詩,黃鶴樓前三句出現三次“黃鶴”,這在唐詩中是很少見的,而鳳凰臺前兩句也出現三個“鳳”字。整詩的每一句都和《登黃鶴樓》詩意境一致,首句和末句更是直接“高仿”。可見本詩只是詩人向崔顥致敬的一首“仿作”,詩人自己恐怕都沒想那麼多,後人單獨拿其中一句出來解讀,反而可能更偏離作者本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