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你工作多努力做的有多好,但領導心中你這個崗位依然是可有可無,是不是果斷走?

阿東長不大


看到這個問題呢,給你的建議是,一方面我們要看要不要走,另外一方面還得看看自己能不能走。萬一離開自己找不到新的工作,沒有及時找到下家,那自己的處境是非常尷尬的。

首先我們來分析一下,為什麼領導覺得自己的崗位可有可無?

1.崗位性質

在單位裡面,有些崗位的作用其實不是太大影響,就是邊緣部門裡的邊緣崗位。這些崗位在在公司運營過程當中起到的作用並不大,因為公司的主業並不是靠這些崗位去創造的,這些工作做的更多是一種後勤工作,起著服務主業的作用。在這類崗位上工作,不管多麼努力都沒有用,儘管有時候很累,但是在領導看來,創造的價值並不大。就我所在的金融類國企裡面,銷售方向的部門和崗位是最吃香的,但是工會、監察的地位就弱化不少了。有時候,這類型崗位會專門安排給內部轉崗人員,要麼就是快退休的,畢竟崗位不重要,創造價值不高。

2.個人能力

崗位是一方面的原因,另外一方面還有自己個人能力的原因。如果個人能力不足,你創造的價值比較小,領導自然肯定會連人帶崗位一起無視了。

所以,你就要去審視下自己的能力是否匹配這個崗位的要求,能否在這個崗位上創造出相應的價值。同時,和同崗位的同事進行對比,看他的工作能力怎麼樣,領導對他的工作價值是怎麼判斷的。如果領導對他工作非常認可的話,那麼這就是自己的問題了。

這時候,就應該去想一想怎麼才能把工作做好,起碼得有一定的成績,同時,跟領導做好彙報工作,讓領導知道自己究竟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3.慎重考慮

如果確實是崗位沒有問題,而自己的能力也沒有問題的話,那麼這個時候就考慮自己能不能離開這個崗位了。因為很有可能領導對崗位和個人存在有偏見,而對一個人的固有印象一旦形成了,一旦有偏見,是很難改變的。

這時候,我們就該考慮下,能否在外面找到條件更好的工作。如果能的話,那就可以辭職了。如果自己的工作確實價值含量不高,成為自己找新工作的阻礙,那麼還是需要老老實實打磨自己的能力,除了工作之外,自己還應該學習點什麼,最好是考取一些證書,來選擇那些創造價值比較高的崗位。

歡迎【關注】傑說職場,國企HR,每天分享職場知識、視頻


傑說職場


任何一個崗位都是有不同的存在價值的,有的崗位極其重要,有的崗位錦上添花,沒有也罷!

我之前經歷過一個可以說是鬧笑話的事情,公司一個負責事務性的同事和公司的保潔玩的特別來,小李負責事務性的工作,小王負責公司的保潔工作,小李工作做得很出色,小王每天也是把桌子、玻璃擦得鋥亮,小李去找領導談加薪了,小王聽見小李都要提加薪,也跟著去了,小李提完加薪成功加薪了,小王提完之後就被辭退了。

這個案例也告訴我們,領導希望我們能把所有的工作都做的非常好,但是依然是由前後順序,主次之分的,有的工作做好了就能為公司創收,帶來明顯的效益增長,而有的工作做的再好也不過爾爾,不要盲目放大自己在公司存在的價值。

就像保潔大姐的這個擦玻璃,擦桌子,天天擦和一週擦一次並沒有什麼大的區別,天天擦也擦不出花來,甚至一個月不擦都可以過的去,再不濟可以找個兼職擦擦就行了。

並且通過這個案例,如果你的工作做得很好,領導覺得你這個崗位還是可有可無,那麼可能是以下幾種情況導致的:

1. 你在的崗位屬於三性崗位

我們都知道勞務派遣用工,勞務派遣通常適用的是臨時性、輔助性、替代性的崗位,可見這幾類員工在公司來說,崗位的重要性是要弱於主體性崗位的,臨時性崗位也是階段過後就不需要了,輔助性的也是打打下手,所以這類型的崗位註定不會引起領導重視和關注。

2. 你崗位本身性質就是可有可無

像我們上面舉例所說的,如果你在單位編制的邊緣或者編外,那麼你的崗位註定也是不能引起領導重視的,有了你大家更熱鬧,沒有你公司所有事情一切照常運營。

3. 領導對你的崗位負責的業務不瞭解

我在上家單位是負責媒體運營的,我記得非常清楚,我們有一個分管業務的副總跟上級領導諫言裁掉我們,他覺得我所負責的這個部門,也不對接任何業務,也不產出效益,為什麼要浪費公司資源?

最後上級領導讓他在我們的辦公室待一週感受下,待了不到兩天就跑了,嫌我們部門的人太吵了,因為我們每天都需要大量的討論,如何做出有創意的文案,如何從新穎的角度找出公司的亮點去宣傳公司,如何和當下熱點結合營銷自己的產品,從而在行業立下口碑,讓客戶尋上門來,讓銷售開單。

從此這位副總再見到我的時候客客氣氣,這就像是舞刀弄槍的武將軍覺得滿腹經綸的文將軍只會舞文弄墨,讓他幹他也不會,他就覺得好像你一無是處,因為它不懂得這一領域的精髓,自然覺得可有可無,真正瞭解之後就會做出改變。

針對於以上這三種情況,分析清楚後自己也能對症下藥,不能讓這種情況蔓延下去,長此以往既是對自己的不負責任,也是對於公司的損耗。

1. 分析清楚局勢,早點離職

如果工作無論怎麼做,領導都覺得工作崗位可有可無,想必你對單位幾乎也不會太有所留戀,這時候建議準備一下自己的個人履歷,騎驢找馬尋找更好的東家,不要待在一個你已經沒有情感的單位,這就跟談對象一樣一樣的,沒感覺的時候就想左手牽右手。

2. 公司內部調崗轉型

如果目前所在的崗位確實可有可無,還對公司有所留戀,想留下來繼續發展,那麼可以申請調崗,憑藉自己長期在單位的經驗和觀察判斷,找一個有發展前景,領導又比較重視的部門;申請調崗時候一定要突顯出自己的實力和專長,否則一般不太容易成功。

3. 亮出自己的殺手鐧,揚名立威

如果崗位實際上真的很有存在的價值,那麼就拿出自己領域內的一些成就展示給領導看,讓領導清楚的知道你不是在消耗公司。

像我之前給分管領導也出示過一些數據報告,諸如各媒體平臺的一些曝光數據,經過曝光以後落地頁為銷售收集到的大量種子客戶信息,他們才意識到這個崗位真正的重要性。

所以要從自身崗位去出發,好好思考這個部門最終在哪一個環節上在為公司做貢獻,找到了這個點,才會弱化領導這種可有可無的遺留觀念,才能讓領導重視和期待。

這就牽扯到了工作方法和技巧,還有策略的問題,有時候自己不懂得運用技巧,不懂得適當的調整策略,自己本來是在為公司做著貢獻,有的貢獻是當下就能看到成果的,有的貢獻是長期積累的而且是無形的,我們都得想辦法將結果呈現給領導看,雖然我的崗位目前可有可無,但是長期下去我為公司所產生的影響是任何一個部門都無法替代的,要有這種工作的底氣和實力才能贏得領導心中的一席之地。

感謝閱讀,關注杏豆,和我一起在職場成長!


筆記簿杏豆


無論你工作多努力做的有多好,但領導心中你這個崗位依然是可有可無。

其實你這個工作多努力做的有多好,並不見得。你覺得沒有得到領導的重視。

只要是在職場當中,就常常能聽到這樣的聲音:“老闆不給我機會,老闆根本不重視我。”真的是老闆沒重視嗎?其實主要是在於自身沒有做到能讓老闆重視。

我有—個朋友叫小張,因為父親在他10歲的時候車禍去世了,家中還有年老體弱的爺爺奶奶和小他6歲的妹妹,家中就母親一個勞動力,導致家境貧寒。

讀完高中就不讀了直接去家附近的一個炊具工廠做車間工人。當時工友個個都比他有文化,比他顯得聰明,也似乎更討老闆歡心。

然而,時間一久,情形卻發生了變化。老闆開始慢慢的交給小張一些不屬於車間工人辦的事情,比如去車站接來訪的客戶,去給客戶送資料,或者採購一些原料等。

後來,老闆甚至直接把他調出了車間讓他跟著他的身邊。

很快,小張學會了工廠經營管理的很多知識,現在成為了總經理助理,老闆身邊的得力助手。小張其實挺納悶的,老闆怎麼會如此重視他。

後來有—天,小張問老闆:“老闆,您怎麼對我這麼好,這麼照顧我?”老闆告訴他:雖然他沒有太多的文化,表面上也不是很聰明,但他做任何事總能做到最好。他在車間時,也沒人天天督促他,但是他卻總是認真負責,精益求精,他加工的產品合格率遠遠超出了老闆的期望值。

後來,老闆讓他辦的其他事情,不論多髒多累,他都毫無怨言,都能認真負責去完成,做的也比其他人都要好得多。”

其實聽完以後我就明白了,讓老闆重視你的前提,是你要用你的責任心和才能去引起老闆的重視。如果你做到了像小張那樣的最好,老闆還會不重視你嗎?

如何能夠讓領導重視:

1. 提升核心競爭力

想要在職場中有更好的發展,就要善於學習,掌握了好的學習方法,通過不斷的學習,將自己培養成全能型人才,通過實際行動獲得領導的賞識。光說不練假把式,又練又說真把式。說完之後身體力行地去執行,不僅要讓領導看見自己的決心和熱情,還要做到行知合一。在職場上,要想讓給別人留下好印象。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自己的行動力、專注力,讓工作能力給領導留下可以信賴的印象。

2. 要善於把自己推銷出去

在崗位或項目,充分發揮自己的優勢,在工作中揚長避短。很多時候不僅做了,還要說出來。比如在公司會議上或者討論中積及主動參與討論,要勇於提出建設性策略,展示出自己的見解、能力和價值,突出自己的閃光點,讓領導賞識。

3. 做工作不能看起來努力

幹工作千萬不能看起來很努力,因為很多人都會覺得只要工作一直在做就是很努力了,但是本來一個小時的工作卻兩個小時才完成,這不是努力還是在浪費公司的成本。比如說不計工作沒有成效的瞎努力,不顧工作目標和考慮事件成本的盲目努力,還有不懂同事合作與領導彙報、甚至徒勞努力。

領導們都不是傻子,所以說假裝努力是沒有用的。

所以說,無論你工作多努力做的有多好,但領導心中你這個崗位依然是可有可無,這個時候就要反思了,自己真的做到位了沒有,並不是說走,要是沒認清自己,不管是到哪個公司,結果還是一樣。

----END----

謝謝關注職觀頭條號:多角度剖析職場領導、老闆、同事的小心思!每天分享問答方案,幫助職場朋友步步高昇,升職加薪、實現職業夢想。如果您喜歡我的回答,歡迎點贊、評論、轉發。和朋友們一起成長,是我們最開心的動力。


職觀


其實我感覺去細分下這個問題,可能會更好的去理解您現在的處境。

第一,我感覺您應該確實做到足夠努力了,但是足夠好這個需要再考量一下。

這個好的標準是什麼呢?是領導的認可?還是自己感覺很完美了呢?我曾經做過一個很簡單的工作,就是整理會議的錄音,我當時整理的特別細緻,邏輯也非常清楚,領導同事都非常認可,我自己也特別滿意。

後來新來了一個大學生,也同樣被分配做錄音整理,我特意要了一份,一看就很明顯感受到了差距。所以我感覺任何工作真的是要精益求精。

第二,崗位在領導眼裡可有可無,是否要走。

有可能您在的是邊緣崗位,一般情況下在邊緣崗位的我之前都建議離開,後來我有了另外一種思考。

我會用自己的人生規劃來抉擇,而不是我在這個公司的規劃。這個崗位接觸的能力和人脈是我之後成長所需要的嗎?如果不是,我能通過這個崗位獲取嗎?或者我能否通過錘鍊其中一種能力在這個公司實現轉崗嗎?如果都不能,就可以考慮再去尋找機會。

無論怎樣,加油!


星期六不打烊


在我看來,不是領導覺得你這個崗位可有可無,而是領導沒把你當“自己人”看待!

1.所有的領導,無論是外企,國企,還是民營,在日常工作中領導都喜歡重用和提拔“自己人”,也就是俗稱領導的“心腹”。這些所謂的自己人是領導在日常工作中通過長期的觀察和教導慢慢培養出來的。領導的心腹和領導之間在長期的配合過程中形成了良好的默契感,所以,領導在日常工作中更喜歡用自己人,有什麼好的事情如升職加薪等也會首先考慮自己人。所以,領導平時對其他人不會有更多的關注,給其他人的感受也就類似你的這種感覺,即總覺得領導不重視自己,覺得自己和自己的崗位可有可無!

2.至於你領導都把哪些人當做“自己人”,你平時可以注意觀察一下,他平時經常喜歡用哪些人,經常當眾誇獎誰,哪些人升職加薪的機會最多,這些人很有可能就是你領導的“心腹”!

3.其實決定要走還是要留之前,建議你先評估一下自己在部門中的真實處境,如果領導對你沒有成見,我覺得你倒是可以努力讓自己變成領導的“自己人”!但如果你發現無論如何努力都不可能讓領導接受你,你就可以考慮其它機會了!友情提醒,先找到好的工作再辭職!


ZYM北方秋天


“菲兒職談”觀點:職場難,得到領導重視更難。有時候,無論我們有多努力,領導心中都是可有可無的,這種情況很正常,遇到時,慎重考慮,不能一氣之下辭職走人,這不是職場人應有的姿態。

01為什麼不能辭職

(1)不被重視很常見。有一句話說的好“存在即合理。”既然你部門未被取消,說明有存在的必要。只是相比其他部門,未必有那麼重要。一個公司的部門有很多,老闆不能面面俱到,都去重視,這是不現實的。企業是以盈利為目的的,老闆看重的是能為他創造多少價值,因此,如果你所在部門非核心部門,這種情況很常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老闆重點當然不放在你部門,即使你做得再好。



(2)存在不重視的原因。除了上面說的因為不在核心部門之外,肯定還有其他原因導致老闆不重視。例如,你平時工作兢兢業業,任勞任怨,取得了很好的成效,那麼在年底關鍵環境中的上面檢查或者業績中表現不佳,即使平時再優秀也是無用功。工作未抓到關鍵環節,或許也是領導不看好你的原因。

02應對之策

找準原因,尋找破解之策。

(1)力爭輪崗。既然不在核心部門不受重視,那麼要在繼續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放下所謂的面子,拉近和領導關係,讓領導更瞭解你,知道你的優勢和特長,爭取早日進入核心部門,發揮你的知識才幹,那麼,我相信,遲早會成為領導心腹,受其重視。要相信,人脈就是交換,拉好和老闆關係並不可恥。



(2)抓重點。事物是普遍矛盾的,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因此,工作一定要抓重點,我們經常會看到很多同志日常吊兒郎當,卻總是受老闆器重,除了會拉關係之外,懂得做老闆喜歡和看重的工作,幹到了點子上,不僅自己輕鬆,老闆更喜歡。

03結束語

總之,事物有因有果,必須查準發生的具體原因後,尋找解決計策,切記不可魯莽行事,辭職不是唯一的辦法。


菲兒職談


給我的感覺是,這個題目的邏輯是:你走不走的依據,是由領導對你的臉色和對崗位的看法決定的。

這個邏輯是不是很荒唐?

如果是這樣的思考模式,那你將很難在工作上立足,就更別說能做出多大的成績了。如果是我,選擇離不離職,只會取決於我有沒有實現既定的目標,有沒有更新的追求,不會因為某個領導的看法而有所改變。

否則你的工作很累,會隨著領導的指揮棒亂轉,遲早會失去自我。就像你讀書考學一樣,一旦你確定了要考上哪一所大學的目標,就應該全力以赴學好相關的科目和課程,並取得好成績。而不是看你喜不喜歡某個老師,更不能因為不喜歡某個老師,而不喜歡某個學科,這就是恨烏及烏,受到很多東西干擾,很難達成既定的目標。

當然了,任何一家公司都有崗位設置,不同的崗位有不同的崗位價值,理論上來說,戰略決定結構,組織結構決定崗位劃分。比方說公司成立,是要從事某項業務的,就要建立相應的組織架構,包括部門的設置,部門有相應的職能,我們在下面設置相應的崗位。

一般來說,不同的部門所承擔的職能不同,所設置的崗位承擔著不同的職責,可以粗略按照前臺、中臺、後臺劃分,或者按照營銷、技術、專業、職能等序列劃分。不同職位序列在價值鏈上的價值貢獻度是不一樣的,如果打分的話,每個崗位的得分權重也不同,通過這樣的職位評估就能得出,組織當中哪個崗位的相對重要性。

也就是說一個職位有沒有價值,多大的價值,不應該取決於領導的看法,而應該取決於組織的戰略目標和業務重點,怎麼樣的評估才客觀公正?用科學的職位評估方法!

但即便如此,有些領導的認知度不夠,有些崗位的重要性可能在他心目當中,並沒有多高的地位,這就需要領導的眼光和思維深度了。

一般來說,也要看領導什麼出身。領導是做技術出身的,相對來說他對技術會更重視;領導是做銷售出身的,一般也會更加重視營銷;如果領導是做人力資源管理出身的,他肯定對人才的管理特別重視。

我們要承認這種現實,沒必要刻意迴避。

因此在這種情況下,你對自己的崗位認知還比較滿意,但領導很有可能是認為你的崗位可有可無。在這種情況下,你有兩條路可以選擇:

第一、把現有的工作做出價值,改變領導的認知。

任何一件工作,只要你投入專注,都能把它做得更好,需要你積極主動,尋求各種解決辦法,以實際行動和結果來告訴領導,你的這份工作是很有價值的,也能做出成績。

第二、接受現狀,不去抱怨,做自己該做的事。

領導怎麼看待你沒有辦法去影響他、改變他,那就去接納這種現實,你以自己的方式做好這份工作,改變自己不利的局面。哪怕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不但在實踐當中磨練,這也很好。如果你的本事長了,翅膀硬了,還愁找不到新的工作嗎?

領導有什麼看法你決定不了,你只能去影響他,用實際行動證明給他看。如果他依然不感冒,你在這個過程中也有很多收穫,這依然是不虧的。

喻派職言,今日頭條簽約作者,15年人力管理經驗的職業導師。出版有《績效管理頂層設計》、《互聯網+人力資源管理新模式》等專著。

喻派職言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的確,在企業中,有些提拔上來的領導,自他加入企業之後,就一直只在一個部門幹過。

我以前就聽一個朋友說過類似的事,他們公司有一個從生產線上提拔上來的領導,總覺得公司策劃部的人不起什麼作用,甚至覺得可有可無。



在他看來,產品生產出來後,直接由銷售部門的人分擔負責銷售不就得了,頂多支出一部分廣告費、市場推廣費以及促銷費用就足知夠已了,還策劃什麼啊?簡直就是多此一舉。所以,這位領導一直很不待見公司策劃部門的人員。

放眼企業中,還真有朋友所說的這類領導,自我意識太強,就他部門的崗位重要,其他都是次要,次次要……

個人的建議是:

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崗位很重要(重要到你突然不上班,其他一些環節的工作會因為你而停工),而你又攤上這樣的領導,那麼,立馬辭職走人就沒有必要了,這樣,吃虧最大的是你自己,畢竟離職後,即使能立馬找到新的工作,你也得在新公司從0開始幹起了。

所以,你不妨在單子多、生意好的時候,突然請假在家裝病,讓領導找不到人頂替,讓他著急上火,吹鬍子乾瞪眼,最好能讓什麼領導訓他一頓,讓他從此記住你,不敢在輕視你。

當然,這樣做的前提是,你的崗位要重要到無可替代,退一萬步說,你裝病那天,至少能替代你崗位的那個人,也有事(最好是在外地)不能上班。



否則,就真如領導認為的那樣,你的崗位可有可無,混下去也沒有什麼前途。要真是這種情況,建議你學習新技能,然後申請轉崗,一句話,辭職走人,是下下策。

這招有點陰損,用一次就行了。如果常用此招拿捏領導,領導真會讓人資部門物色替代你的人選,然後找機會把你開除了。


企管加油站


工作是為了什麼呢,我覺得首先是薪水帶來的價值感和安全感,然後是其他。擁有了一份工作之後,做的就是努力保持住,努力提升自己價值感和安全感,做到出了這個公司,去別的地方,依然能夠得到這種價值感和安全感。其他的都是次要的。

所以如果你擁有了這種能力,有自己的目的,規劃好自己的下一步,別人的看法都是次要的,都不必太在意。

公司裡有個體系工程師的職位,這個職位關乎一個公司運營流程,但是卻不能立刻產生效益,大家都認為這個崗位可有可無,這個崗位上的人,大家覺得是白拿工資的,不知道整天都幹了些什麼,不產生效益,領導那裡大概也是這樣的想法,但是這個崗位還得有人幹,這個崗位其實很重要。

這個崗位的同事,也知道這種情況,也沒有理會,做自己該做的工作,學習該學習的知識,掌握最新消息。在這期間考了審核員,以後即使不在這裡幹了,也能去別的公司,輕易的找到工作,而且工資更高。

最後,我覺得,在職場中,知道你在幹什麼,將要去哪裡,為自己下一步做好準備,是非常重要的,別人的熱鬧,看法,都只是一時的,走在自己的道路上,並且讓自己有路可走,才是最重要的。


梁朝月


無論你工作多努力,做的多好,領導依舊認為這個崗位可有可無,應該從兩個方面來看,一個是這個崗位確實是臨時性崗位,另一方面,這個是領導主觀臆測的結果。

那麼先從這個崗位的設置是不是臨時性來說。

如果你所在的崗位是因為業務調整,臨時增設的,那麼你做的再努力也是茫然,因為這樣的工作,到最後都是要撤銷的,如果是這樣的話,我建議你早點找好下家比較靠譜,要不然被邊緣化是小事,被離職是遲早的事情。

如果這個崗位是領導認識上的偏差,你大可放心來做好了。

有些崗位是公司的必不缺少的崗位,只是說不是關鍵重點崗位,比如說:公司一些行政類崗位。在領導看來可能說是可有可無,但是作為一家正規的公司,一個蘿蔔一個坑,這樣的崗位所產生的輔助性同樣重要。只能說是這樣的崗位可替代性較高罷了。所以如果是這樣的話,我認為你儘管放心做好了,完成本職工作的同時,去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職業技能才是王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