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勃送别友人写了一首诗,气象宏大,豪迈激昂,堪称送别诗中经典

千年前,有这样一个神童,六岁能作诗,九岁为《汉书》挑错,十岁饱览六经,十六岁凭着一篇文章被皇上惊呼奇才,这样的人生仿佛开挂一样,注定了会一帆风顺,人生圆满。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他短暂的人生两次被打击,一次被皇帝亲轰出京城,一次是牢狱之灾。最终他的人生永远定格在二十六岁,对,你没看错,他的生命就是如此绚烂而短暂,他就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

王勃送别友人写了一首诗,气象宏大,豪迈激昂,堪称送别诗中经典

后世人一致断言,若活得长久,王勃必定能与以后的李白、杜甫等人相当。王勃生在初唐的儒学世家,家境良好,从小天资聪颖,勤奋努力,被人称为神童。他笔下的名句很多如“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连他送别朋友随手写下的一首诗,也被收入了中小学教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从古至今,不少人写过送别诗,有的伤感,有的忧愁,多是绵软无力之作,唯独王勃的这首豪爽开朗,充满了正能量,实属不可多得的佳作,正是因此,最后两句也成了千古不朽的送别语。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开篇两句介绍了地点和送别的缘由,“城阙辅三秦”这是送别之地,在长安送别一位姓杜的友人,他要去蜀州任少府之职,所以“风烟望五津”写的就是杜少府要去的地方,从我们站立的地方到你要去的远方,我的目光从秦川大地上会一直追随着你的身影,随着你渐行渐远。这两句的对仗极其工整,气势雄浑无比,通过对友人的送别,表达一种依依惜别之情。开篇婉转,也是其他送别诗的套路,这也为后面进行了铺垫。

王勃送别友人写了一首诗,气象宏大,豪迈激昂,堪称送别诗中经典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一句就有些意味了,送别最是伤心,离开一个熟悉的地方,谁也不知道后面的命运会是什么,路途遥远,前途未知,这是离开之人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而这一句王勃设身处地。感同身受的告诉友人:我和你一样,同在宦海中浮沉,有着同样的命运。这句话安慰了朋友,也是对自己人生的感喟。

王勃送别友人写了一首诗,气象宏大,豪迈激昂,堪称送别诗中经典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一句开始情绪昂扬了起来,也将整首诗的境界提高到新的层次,情调也由婉转转向豪迈。离别不只是忧伤,还有激昂的斗志!只要有你这样的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这是何等的格局与胸怀呀!友谊地久天长,是永恒的,即使相隔万里,也能惺惺相惜。要知道此时王勃只有19岁,但是他却有如此之大的格局,能写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是一种超出年龄的气势和格局。

王勃送别友人写了一首诗,气象宏大,豪迈激昂,堪称送别诗中经典

最后一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既然前一句已经表达了足够的豪情,这一句还是要稍微舒缓一些,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学那小儿女悲伤流泪,我们要以人生的志向相互勉励,不断书写各自的辉煌!这一句充分表达了王勃的豪迈精神,哭哭啼啼都是懦夫,强者恒强,无论身在何处,都要不懈的努力,开创属于自己的辉煌事业。

王勃送别友人写了一首诗,气象宏大,豪迈激昂,堪称送别诗中经典

王勃是这样写的,也是这么做的,只是他太过凸显自己的才能了,他人生的转折点是因为才华突出,因为文章被皇帝赏识,但是他的失败也是因为才华,因为文章。后来他因为一篇《檄英王鸡文》被逐长安,这也宣告了他仕途的终结。

“满招损,谦受益”王勃因为过于自满,而招致灾祸,后来他写下“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也正像他的人生一般,美则美矣,转瞬即逝。他写下《滕王阁序》的第二年渡海远赴交趾,途中落水,后惊悸而卒,从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成了我们思念王勃的唯一寄托。

王勃送别友人写了一首诗,气象宏大,豪迈激昂,堪称送别诗中经典

命运总是公平的,给了你高于他人的才华,就一定会剥夺一些运气,只有自己把握命运,才能更好的运用上天的恩赐,就像王勃,如果他的生命再长一些,或许他会留下更多的名篇,如果没有恃才傲物,没有那篇斗鸡文,没有落水,以王勃的才情应该还会有更大的成就吧!不知道你看完这首诗有什么想法呢?欢迎留言,我们一起讨论。如果你喜欢这篇文章请点赞,关注,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