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化肥施入土中第二年还是颗粒,怎么回事?

手机用户60688943776


关于肥料施入土壤第二年还不化,现在出现得比较少了。主因有三个,一是您在碱性土壤中施用了枸溶性磷,二是肥料外壳有包衣,三是肥料填充料有问题。

1、使用了枸溶性磷的肥料

一般情况下,我们使用的复合肥料,厂家在出厂时都会注意这些。比如发到北方地区的肥料,其磷元素就是水溶性的,容易融化。而发到南方酸性土壤的就是枸溶性磷,也易于溶化。

当枸溶性磷施入碱性土壤的时候,是不会溶化的。这样在第二年就会有颗粒状肥料剩下。基本可以确定是磷原材料有问题。这有可能是厂家失误,也可能是经销商失误。 出现这种情况,可以请当时出售肥料的经销商来解决。若经销商不解决,则可通过有关质检部门来检测肥料残留,看是不是枸溶性磷的问题。

2、肥料外壳有包衣

一些缓释肥料、控失肥料、硫包衣肥料,其外壳是有一层薄膜的。包膜材料分硫包膜材料和树脂包膜材料。树脂包膜表面有微孔,微孔热胀冷缩释放肥料。可能会有包膜剂未溶化的现象,这也是正常的,不会影响肥效和土壤的。

3、问题肥料

有些肥料低效低质,其元素,特别是磷元素含磷矿粉,很难被作物吸收。或者其填充料为石粉之类的,这都有可能,一般填充料为粘土,就地消化了。

遇上这种肥料,只要确定是有石粉、磷矿粉类的,那就是问题肥料,可立即报有关质检部门处理,或者请经销商来处理。

以上只是我个人关于肥料一年都不化的看法,遇上这种情况都应该先通知经销商来察看处理。感觉肥料有问题,经销商又不配合的,应请质检部门介入或者农业执法大队报案。提醒您一点,就是在每购买肥料以后,都应该留下一点点实物作为有问题时的检验才好。


农资人实录


我们在种地的时候确实遇到过有个别化肥不能溶解的情况,但是那都是露在土外面或者是地势高一些的地方的化肥颗粒,如果是施入土壤的肥料,第二年翻出来还是颗粒,没有溶解,只能说这个肥料有问题,不是浇浇水就行的。你现在可以把这些没有溶解的颗粒放在杯子中加水看看,它是否能够溶解?


肥料不溶化就不能被作物吸收,也就失去了施肥的意义。现在的很多肥料水溶性都非常好,不存在施入土壤一年多溶解不了的问题。农作物主要是靠根系吸收营养,所以肥料大部分都是施入土壤,就是为了让肥料吸收水分溶解,然后被根系吸收利用。肥料在土壤中田间水分充足时,就能逐渐溶解转化。虽然肥料溶解性不一样,但是在种植农作物的一年中不会出现不能完全溶解的现象。这就说明肥料质量存在问题。有些肥料溶解虽然慢一些,比如缓释肥或者控控肥、生物菌肥等,但是也不会出现一年了在土壤中不溶化的问题。


正如我前面所说,我们见过没有溶解的肥料,是没有施入土壤,是施肥时浮在地表上的颗粒、还有高一点的地方水不能浸泡到,所以没有溶化。你施入土壤一年没有溶化,这个化肥就有问题。


乡村新天地


你好、我是乡野仔男、很荣幸回答你这个问题、以下我们就来讨论下这个问题、

1、为什么化肥施入土壤中、第二年还是颗粒、首先我们要知道化肥有两种、一种是颗粒状的、一种是粉末状的、不管是颗粒状还是粉末状、当化肥在存放一段时间后它会结板、所以在施用化肥之前一定要把化肥散开、这样才可以均匀的施入土壤中、让农作物充分的吸收利用。

2、为什么在第二年还是颗粒呢、主要还是因为土壤太干、含水量低、不能够将颗粒状化肥充分溶解稀释掉、当土壤含水量低于30%时、化肥是不易溶解的、更何况是颗粒状的化肥、必要的时候可以浇水、促进化肥溶解。

3、所以在施用化肥的时候、要保证土壤含水量在70%~80%左右为最佳、过高化肥易流失、过低化肥不易溶解稀释、从而达不到作物的生长需求。

以上就是我个人的分享、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如果大家还有好的建议欢迎大家给我留言评论点赞、谢谢、祝你生活愉快。











仔男的vlog


你好,我是世界寿乡,中国,梅州,蕉岭奇异花木场和果园基地的农场主。

有的化肥施入土壤中第二年还是颗粒,怎么回事?

直奔主题,为了确保水肥质量,降低成本,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和浓度,以并纯度,本农场一直以来,都是自制水肥使用的。

本农场面积较大,常年在仓库里面库存有各种化肥,一般情况下,在自制水肥时,都是把仓库里面存放的上层的化肥拿来稀释溶解,而最底的一层化肥,一般情况下,都是很少拿来稀释溶解的,留作底使用,每次购进化肥时又层叠上去。

有时会把底层的化肥清除出来稀释溶解,因为存放的时间过长和挤压,有些甚至是出现一些板结状似的,类似于这种化肥放入水里面稀释溶解,根本就稀释溶解不了的,因为化肥的各种元素挥发掉了,致使化肥出现变异失效,所以造成带来放入水里面都稀释溶解不了。

也将这种化肥拿来教施在土壤里面做过实验,别说是施入土壤中一年的时间还是颗粒,二年的时间,甚至是更长的时间都依然还是颗粒。

这种化肥唯有拿到水里面浸泡后,捞出来放在大阳下暴晒后,随意用什么东西碰击一下,即时可以成粉状,然后再重新放入水里面稀释溶解使用,但是,这种肥效力是有限的,利用率已经不大了。


上下左右681218


在农业生产中,出现头一年施入的化肥第二年还是颗粒的现象很普遍,主要是施入的化肥种类不同而存在的现象。

那么,有哪些常见的化肥施入土壤后第二年还是颗粒状呢?

1、钾肥和磷肥:氯化钾和过磷酸钙颗粒不易完全溶解于水,即使在溶器中反复搅拌,也会有大量的残渣不能溶化。不过,肥料元素已经溶解,没有溶解的残渣只不过是肥料的载体。

2、复合肥:复合肥(三元素复合肥)中,易溶解的是氮肥尿素,而磷肥和钾肥不易完全溶解。在第二年,往往看到第一年施入的复合肥颗粒还留在中壤中。但是,仔细观察则可发现,虽然表面看起来头年施入的复合肥还成颗粒,然而颗粒已成蜂窝状,有效的物质已经溶化,留下的也只是肥料的载体而已。


庆双


你说的没溶化的颗粒会不会是矿碴煤矸石加工的。据说矿矸石可以用来加工化肥磷肥,也可与氮钾混合加工颗粒。不过加工矿矸石磷肥得具有一定技术设备,加工成磷肥后就可与氮钾肥原料混合造粒 了,真正好的加工肥料上到土里有墒有温度就会很快被植物溶化吸收。至于你说没溶化的肥料可能会是小作坊生产,一是设备差,二是技术不过关。实际上以前我也上过这种肥。隔了一年就是不会溶化,有的是雪白颗粒,有的象泥土一样发黑。

一、常年买肥上地我也不断摸索。有的是白色粒籽肥,有的是白加黑造粒,有的是纯红色造粒,还有的是纯黑色造粒。现在来说究竟怎样效验化肥的纯真度呢。我常用的办法是用火烧、手捻、舌尖舔。有人说效验化肥真假只要放嘴里钻舌尖就算真肥。但我感觉也不完全正确。有时候有的肥并不钻舌尖但上到地里不几天玉米长得黑爆,有水有温度肥料溶化也快,玉米叶子透明发亮。但有的肥料尝一点钻舌尖,但这种肥也不见得纯真。上到地里玉米不见长,玉米叶干毛老糙,光气也不鲜艳,随手扒扒化肥一点没溶解,还是黑乎乎的,捻嘴一点又咸又钻舌头。仔细揣摩地里又不缺墒,可为啥不会溶化呢?当时我就想这黑籽肥会不会真就是煤矸石做的呢?

二、有一个发现我敢断定这些黑籽肥总得含有煤矸石。早七八年前,我在一家煤矿掘进巷道挖过煤。所谓巷道就是把煤挖掉运上去、剩下的空间就叫巷道,巷道挖的远了就象大街一样,能走矿车也能行人。可是有时候开掘巷道并不完全都是煤,有的却是煤矸石,而且煤矸石有硬的也有软的,硬矸石得用炮采,为了寻找里边的煤层不管是硬矸石软矸石也都得开采。因此说来他们说的软矸石就是用来做磷肥的原料。所谓软矸石就是活石头。就是挖住了从前老辈子开采后留下的老巷道了,这些碴石发黑,捻嘴里一点又咸又钻舌头,后来有人问这些软矸石为啥又咸又钻舌尖呢?据说这些矸石是经过常年水泡高温熏蒸起了化学反应。我那时在巷道工作的任务是装车的,车来了连三赶四装满打发走。一没车习惯捏点老矸石丢嘴里一点用来提精神,其味道又咸又酸又涩。从这一点我敢证明有些上到地里不会溶化的化肥保准就是煤矸石加工的。




三、果然不错有的利用当地有利条件生产的磷肥正是碴矸石做的。我那年上班的煤矿叫瓢坑山,瓢坑山周高中低,低处是星若祺布的个体户小矿井、四周靠山根全是什棉瓦搭盖的煤干石加工厂。每个加工厂房都安装有大型粉矸石大机器,一个是粉碎黑毛土机,一个是粉碎碴矸石机,机器一开震天动地。白天下班路过,机声隆隆,四周全是黑天污地,天也黑地也黑,树叶房顶全是黑的。有天走进厂房车间发现车间工人正在忙于粉碎碴矸石,有的上车间拉,有的上机器里一添料。进去是大碴块,出来就成了矸石粉沫。车间工人说:这机器粉碎的碴矸石细粉就是做磷肥的,粉碎后的粉沫再与黑毛土一掺拌装进鱼皮袋就成磷肥了,有的可以直接批发销售,有的再运到其他复混肥厂加工造粒。因此,你说有的肥施入土中隔一年还是颗粒,它根本就不会溶化,只因它为沉淀物质,没经过高新技术化学处理。反正上庄稼也起磷肥作用,至少对庄稼不会有特大影响,这一点你只管放心。




农村土秀才


这个问题',实际上不是问题,有的化肥施入土由第二年还有颗粒,我想沒有那种化肥含肥元素百分之百,最多磷酸二氨,含量也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那么百分之四十左右不就是杂质嘛,当然这里有部分可以分解,如尿素,碳酸氢氨,但是复合肥就有些不会分解的,剩下就是第二年还有颗粒原因,如果不上肥第二年肯定不会颗粒的,但是这种杂质仍然遗留在田里,为什么说施化学肥料也污染环境呢。不过是短时间看不出来而已。


安徽巢湖记忆


不请自来,见凉!本人也就本提问作以回答。

复合肥通常以二元复合肥和三元复合肥为主,

主要含有氮、磷、钾为主,每种复合肥所含氮磷钾含量不尽一致,复合肥中价位较低一些的肥料,磷钾的水溶性较差,磷钾肥效易固定,作物不易吸收。价位较高的复合肥含磷钾水溶性较好,易被作物吸收。部分复合肥外包装标注有氮磷钾水溶肥字样。

那么施入土壤中的复合肥二年后还是颗粒,这是怎么回事呢?

1.不排除假化肥的可能性,要看施肥后作物长势来确定施用的化肥真假。

2.可能是复合肥长期积压过期,所含氮素挥发,含有的磷钾水溶性差,才出现此现象。

3.比如复合肥氮磷钾分别为15一15一15的肥料,所含氮并不高,再因土壤干燥,未经水分稀释,影响了肥料颗粒溶化。

4.如果购买的复合肥所含氮磷钾均为水溶肥,在施入土壤后第二年还是颗粒,这一定是假化肥了。

以上观点,不对的地方欢迎评论,希望能够对识别真假化肥有所帮助。


甘谷小农


化肥施入土壤第二年还能看到颗粒。基本上就是两种情况,一种是假化肥,一种就是土壤环境过于干旱,肥料颗粒不溶解。

如果是常规的三大肥或者其他的速效肥料,基本不会出现这类问题。遇水会很快的溶解,而且这类肥料还没有缓释或者控释的性能,基本不会出现施入之后不溶解的情况。如果真的出现了,那么基本上就能断定就是假肥料了。

如果是缓释或者控释的复合肥,也很难出现这类情况。只要是正常的出现降水的情况,在1-2个月以内都会逐渐的溶解,不会出现第二年还有肥料颗粒的情况。但是也不排除一些劣质或者假的复合肥,遇水不溶解的情况发生。

还有种情况就是太过于干旱,没有有效的降水。复合肥在土壤中难以吸收足够的水分而溶解。这种情况是比较罕见的。

所以,选择肥料还是要选择那些正规厂家、大品牌的产品,减少这些不利情况的发生。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寒地水稻种植技术


十有八九是假农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