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在酒宴上問了歌女一個問題,欣慰寫下一首詞,成為絕唱

蘇軾為唐宋八大家之一,曾官禮部尚書,翰林學士等職。但一生坎坷,多次被貶官放逐。他先後貶抑出任杭州、密州、徐州、湖州等地方官;後貶黃州,再貶惠州、瓊州,一直遠放到儋州(今海南儋縣),但政治上的挫敗反而促使東坡體驗了更豐富的人生,創作了許多燴炙人口的文學名作,開拓了一片更寬廣的文學領域。

元豐三年(公元1080年),蘇軾被貶到黃州,沒有薪傣、生活困難,不得不在一處叫“東坡”的地方開荒種地,養家餬口。為了鼓勵自己,要不畏艱難、樂觀地在坎坷的人生道路上前行,蘇軾從此自號 "東坡居士"。

蘇軾在酒宴上問了歌女一個問題,欣慰寫下一首詞,成為絕唱

蘇東坡寫過一首《定風波》詞,因為他碰到自己好友王定國一個叫柔奴的歌兒,柔奴跟隨王被謫貶到荒涼的廣東嶺南,後歷經艱苦終於回到京城。他問她,“廣南風土,應是不好?”這個聰慧的女子回答他:“此心安處,便是吾鄉。”曠達如東坡,也深深折服——“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盡道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

萬里歸來顏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在酒宴上問了歌女一個問題,欣慰寫下一首詞,成為絕唱

蘇軾的好友王鞏因為受到“烏臺詩案”牽連,被貶謫到地處嶺南荒僻之地的賓州。王鞏受貶時,其歌妓寓娘毅然隨行到嶺南。公元1083年王鞏北歸,寓娘為蘇軾勸酒。蘇軾問及廣南風土,寓娘答以“此心安處,便是吾鄉”。蘇軾聽後,大受感動,作此詞以贊。

蘇軾在酒宴上問了歌女一個問題,欣慰寫下一首詞,成為絕唱

片總寫柔奴的外在美,開篇“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教分付點酥娘”,描繪柔奴的天生麗質、晶瑩俊秀,使讀者對她的外貌有了一個比較完整、真切而又寓於質感的印象。

下片通過寫柔奴的北歸,刻畫其內在美。換頭承上啟下,先勾勒她的神態容貌,洋溢著詞人讚美歷險若夷的女性的熱情。既寫出了她北歸時經過大庾嶺的情況,又以鬥霜傲雪的嶺梅喻人,讚美柔奴克服困難的堅強意志,為下邊她的答話作了鋪墊。

最後寫到詞人和她的問答。先以否定語氣提問:“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陡轉,使答語“此心安處是吾鄉”更顯鏗鏘有力,警策雋永。它歌頌柔奴隨緣自適的曠達與樂觀,同時也寄寓著作者自己的人生態度和處世哲學。

蘇軾在酒宴上問了歌女一個問題,欣慰寫下一首詞,成為絕唱

此心安處是吾鄉”,最主要在於“心安”二字。世間真正的從容與曠達並不是什麼事都沒經歷過的空空的飄逸,卻是風雨過後彌足珍貴的成熟圓潤,是磨難過後依然平和的心境,難能可貴啊!

像蘇軾,屢遭貶謫。同樣的事情,有人“愁苦而終窮”,蘇軾,還能這般從容淡定,不易!一句“此心安處是吾鄉”,是“於其心有慼慼”,是自慰,更是徹悟!閉上眼睛,那個清幽如茉莉的淡淡的影子縈繞不去,不禁又想,她,柔奴,該是怎樣的柔婉沉靜的女子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