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為何能擔得起“絕唱”二字?一書奠定了中國史學的基礎

前言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最重要的就是能夠使得本民族、本國家的歷史得到傳承,這樣在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民族文化、國家歷史才能夠流傳到後世。

最能夠起到這個作用的就是史書的編寫,文字的發明和廣泛應用為古代國家歷史的書寫和延續起到了重要作用。所以才會有人說文字是文明的載體,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的重要表現形式。

中國現存最早的文字就是商朝時期的甲骨文,雖然對於現在來說能夠實現全部對甲骨文的解密還存在著較大困難,但是從已經解密出來的甲骨文當中,我們能夠認識到眾多關於商朝的神靈信仰、社會情況。商朝是中國三千多年前的一個奴隸制國家,正是因為其流傳下來數量龐大的甲骨文才能夠幫助我們揭開商朝的神秘面紗。

《史記》為何能擔得起“絕唱”二字?一書奠定了中國史學的基礎

甲骨文

著名歷史學家王國維先生曾經發明瞭著名的二重證據法來進行古史研究,也就是將地上文字的記載與地下出土的考古資料進行相互印證,如果兩者能夠相互符合,自然就具有更高程度的真實性,對於古史研究也就有更大的幫助,更大程度上地還原歷史面貌也就能夠成為可能。中國自古以來的各個發展時期都十分注重對於歷史的編寫和總結,當然在封建王朝建立之後,這種歷史情懷得到了最大程度的體現。

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歷史過程中,歷代君王都十分注重對於前朝或者本朝建立之前歷史的書寫和總結,為的就是希望能夠向後世表明自己對於歷史的關注性。在唐朝確立了官修史書的原則之前,歷代封建王朝都還沒有形成由統治者組織編寫史書的習慣,並且沒有專門修史的機構。司馬遷通過私人著史,寫成了震鑠古今的《史記》,對於中國的史學發展可謂影響重大。

《史記》載:"維我漢繼五帝末流,接三代絕業。周道廢,秦撥去古文,焚滅詩書,故明堂石室金匱玉版圖籍散亂。百年之閒,天下遺文古事靡不畢集太史公。"

《史記》為何能擔得起“絕唱”二字?一書奠定了中國史學的基礎

古本竹書紀年

秦朝時期的歷史書籍的損失以及司馬遷的的主要生平經歷

秦朝建立之後由於王朝統治時間維持得較短,因此在文化思想上並沒有什麼相較於後世相當出彩的地方,尤其是對其繼任者西漢來說更是如此。秦朝不僅在文化思想上沒有什麼突出成就,反而更加粗暴地限制原來十分活躍的思想局面的發展,大搞焚書坑儒,思想專制,嚴重影響了春秋戰國時期歷史文化的傳播和對後世的影響,這是中國古代學術史以及思想史的一大損失。

《史記》載:"及至秦之季世,焚詩書,阬術士,秦既焚書,六蓺從此缺焉。陳涉之王也,而魯諸儒持孔氏之禮器往歸陳王。於是孔甲為陳涉博士,卒與涉俱死。"

到了西漢時期,由於初期的特殊環境,前幾位皇帝只是非常注重國民經濟的恢復和發展,努力維持封建統治的基礎。到了漢武帝時期,西漢各方面都已經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國家此時已經擁有了強大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因此漢武帝更加註重對於思想文化的發展。漢初的黃老思想此時也不再適於封建王朝的發展需要,進而開始了獨尊儒術的思想改革。

《史記》為何能擔得起“絕唱”二字?一書奠定了中國史學的基礎

司馬談

儒家思想在西漢的封建統治思想中佔據了主流地位,這也是董仲舒經過改良的新儒學,由此也引發了經今古文之爭。這也就是先秦時期諸子百家在秦朝時期僥倖沒有被焚燬的滄海遺珠在發揮作用,說的直接點也是先秦的歷史在西漢重新得以流傳。這樣漢武帝就更加重視對於之前歷史的總結,時任西漢太史令的司馬談熟讀先秦諸子百家的經書,對於先秦史有著非常深厚的理解。

並且司馬談非常注重培養司馬遷的歷史意識,司馬遷從小就跟隨父親到全國各地考察。20歲的司馬遷已經開始獨自前往全國各大山水名地,進行實地採訪,並且不斷依據實際情況和他人的敘述進行記錄。公元前104年,繼承父親的太史令,開始著手根據自己記錄的信息編寫史學名著《史記》。

《史記》為何能擔得起“絕唱”二字?一書奠定了中國史學的基礎

司馬遷

《史記》的編寫過程及主要內容

公元前104年,司馬遷繼任太史令接替父親的工作,除了編寫著名的《太初曆》,司馬遷更是在自己的閒暇之際開始了《史記》的編纂。司馬遷有了自己能夠廣泛閱讀皇家藏書的機會,並且將在書本上所記錄的歷史和自己在民間走訪記錄的歷史相互印證,找出其中的不合情理的地方,力圖以最公正客觀的立場去編寫每一段歷史。

公元前109年,司馬遷人生中最黑暗的經歷在此時出現,由於他和當時遠征匈奴的將軍李陵關係十分要好,李陵兵敗被俘,朝中都說他叛國投敵,只有司馬遷相信李陵的人品,為他求情。漢武帝十分憤怒,直接將司馬遷亞押入大牢,並處以宮刑,這段遭遇幾乎擊垮了司馬遷本人的意志和身體。但是他牢牢記住父親的意志,在牢獄中仍然筆耕不輟,繼續編寫《史記》。

《史記》為何能擔得起“絕唱”二字?一書奠定了中國史學的基礎

撰寫《史記》

公元前96年,司馬遷被赦免出獄。此後司馬遷一心撲在了《史記》的編寫上,他從遙遠的傳說時代黃帝寫起,直接向下按照時間寫到了自己生活的漢武帝統治時期,他奮筆疾書14年才完成了這部史學名著。整整上下3000多年的歷史全部展現在這部史書當中,從他遊歷全國蒐集資料,再到執筆完成修書工作,耗費了畢生心血。

《史記》載:"罔羅天下放失舊聞,王跡所興,原始察終,見盛觀衰,論考之行事,略推三代,錄秦漢,上記軒轅,下至於茲,立功名於天下,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為太史公書。"

在時間跨度如此之廣的歷史空間書寫情況下,司馬遷並沒有大體略過,而是利用他頗具文采的史筆對於任何階段的歷史大事都進行了具體的書寫。在史書體例上,司馬遷吸取之前一些史書的特點,並且根據現實需要進行了創新。全書分為本紀、表、書、世家以及列傳共130篇,總計50多萬字。從政治、經濟、文化到天文曆法,從三皇五帝到民俗風情,《史記》全部囊括在內。

《史記》為何能擔得起“絕唱”二字?一書奠定了中國史學的基礎

司馬遷祠

《史記》一書所體現司馬遷的著史原則和方法

《史記》一書涉及的時間和空間都非常廣大,裡面的內容包羅萬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本紀、世家和列傳部分,這些內容描寫了重要人物的言行舉止,對於後世史書的編寫起到了重要作用。對於這些人物的書寫和刻畫,司馬遷完全不是憑藉自己的理解和想象,而是靠他在編寫之前充分到各地去遊學所作的工作基礎所完成的。

他在對於歷史人物的刻畫和重要事件描述當中,將自己所閱讀相關資料、民間遊學的資料以及自己的理解綜合起來進行闡釋,相對來說是更加具有客觀性的。3000多年的歷史事件以及資料是非常龐雜和瑣碎了,司馬遷能夠運用畢生精力和心血去將這些東西整理、排除,力圖還原一個更為準確的歷史面貌,這體現了司馬遷本人具有廣闊的歷史胸懷和歷史視野。

《史記》為何能擔得起“絕唱”二字?一書奠定了中國史學的基礎

遊歷民間

《世紀》中最為吸引讀者眼球的當然是人物傳記的部分了。司馬遷在重新對這些歷史人物的書寫過程中就面臨這一個問題,這些歷史人物基本上都已經不在人世了,有的甚至還是距今幾百甚至上千年的歷史人物,如何更準確地把握對他們事蹟的描寫和人物的評價的確非常有難度。

司馬遷秉承的書寫原則就是客觀公正、愛憎分明,比如在對秦始皇的書寫當中,通過史料的集結來表明秦始皇對於廣大人民的殘暴統治。對於陳勝的評價,一般的統治者都會認為他是王朝的反叛者,但是在司馬遷的眼裡,陳勝是一個能夠為百姓請命的有功之人,因此將他分到了世家部分,充分表明了司馬遷對於陳勝的肯定。

《史記》載:"桀、紂失其道而湯、武作,周失其道而春秋作。秦失其政,而陳涉發跡,諸侯作難,風起雲蒸,卒亡秦族。天下之端,自涉發難。作陳涉世家第十八。"

《史記》為何能擔得起“絕唱”二字?一書奠定了中國史學的基礎

陳勝

評價

《史記》一書的出爐不僅僅標誌著中國古代史學發展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更加表明了隨著中國古代封建王朝以及封建制度不斷完善和發展,關於歷史記述已經開始有了意識形態的蘊涵。司馬遷那種公正客觀、不偏不倚、愛憎分明的史學原則在《史記》中得到了充分體現。

那些紮實的史料編纂基礎,對於複雜繁瑣史料的過濾都體現出了司馬遷作為一個史學家的應有的責任和義務。司馬遷不愧為中國古代一代史學大師,將上下3000年之多的歷史運用精闢的語言表述出來,同時他又不是僅僅簡單地在敘述歷史,更是在這個敘述的過程中體現了自己的史學思想,每一篇之後都附有太史公書,這就是他作為歷史學家對於該時段、事件的感悟。

司馬遷這種比較成熟的史學思想,試圖運用盡可能客觀、不摻雜個人情感的方式去還原歷史,但是正如後現代主義史學流派所講的,認識通過人來記述的歷史都不能是百分之百客觀公正的,任何發生過的歷史事件都不可能得到完全還原。

司馬遷作為距今近兩千年的史學思想家和撰述家,我想在記述歷史、評價歷史方面也一樣離不開自己個人的情感。

但是我們對於司馬遷的評價,對於《史記》的評價同樣不也是應當站在當時的歷史條件和時代背景下進行嗎?在那個封建整體社會發展的初期階段,司馬遷已經能夠運用最大程度的客觀角度去記述、評判歷史已經是難能可貴的了。另外在編寫史書那種積累各方面史料的過程,同樣也是具有進步意義的。所以說一代史家司馬遷以及他的《史記》為中國古代史學的編纂和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參考文獻:《史記》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