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鮮事
說到山西,煤礦好像一直是老生常談的一個話題,但其實在這裡,山西的美食也是不容小覷的,將麵食文化發揮到了極致的地步,其中一道“柳州碗團”就是吸引了無數食客前往,甚至有的美食節目也開始記錄這道傳統特色小吃,雖然它長相其貌不揚,但是憑藉獨特的風格和獨有的味道,一躍成為現在的網紅小吃。
而碗團的出現也並不是現代獨有,其時間可以追溯到古時候西晉時期,當時民不聊生,戰亂持續,對於當時的石勒軍隊來說,軍糧是極其稀缺的,主要的主食也是蕎麥,並且軍士們都是將其做成稀飯一般的食物來使用(把蕎麥磨碎了煮粥喝),當時有一位將士因為外出任務而誤了吃飯的時間,回來的時候蕎麥麵粥已經凝固成了成了乾硬的蕎麥麵塊,幾個將士因為太餓了只好就這樣將就著吃,他們將其用刀切成小塊小條配合著鹽就開始食用起來,後來居然發現味道極其的好,於是又找來一些蒜泥、醋汁、醬汁和辣椒,吃完更是風味十足,於是他們將這個特殊的美食端去給石勒將軍食用,他吃完也是大加讚賞,並下令次日做完給軍隊將士每人一份,至此之後此美食就從軍隊傳開了,成了現在我們所使用的“碗團”。
碗團的製作過程並不複雜,只需要將蕎麥去殼碾成粉末狀,然後混合著鹽、姜粉、冷水,將其揉捏成麵糰,在麵糰揉捏的差不多的時候繼續加入冷水不斷揉搓,將其稀釋成稠糊狀物,以掛的住碗或者勺子為最佳,然後再將其麵糊放入細瓷所做的陶碗中,每個碗只裝到八成,上鍋蒸二十分鐘就可以得到一碗正宗的碗團,在在將其在外面晾涼後,搭配上提前準好的蘸料就可以食用了。
剛弄好的碗團吃起來有種特殊的嚼勁,並且蕎麥的那種清香味道在裡面能體現的淋漓盡致,搭配上蘸料放入嘴中一點也不會感覺到油膩,相反會給人一種很難得的感覺,所以去了山西的旅客都會在當地吃上一碗碗團,這樣才不會算是白來了當地。我曾聽過吃過碗團的朋友說:“端上來的時候還以為是個空碗,卻沒想到看起來不怎麼好看,吃起來卻是如此的美味!”
如果以後有機會到了山西,這一碗“碗團”絕對是你除了當地景色和風土人情的美食首選,畢竟在外地還是很難見到這樣的美食,作為一名合格的吃貨,怎麼能錯過呢?
七妹下廚房
山西呂梁碗禿是山西呂梁著名的小吃。不細看還以為是幾勺調料,其實不然,在調料下面是一層緊貼著碗壁的半透明的涼粉樣的東西,不細看真不易察覺。碗禿,碗裡禿著,名字大概就是這樣由來的吧。
碗禿製作的大致工藝是:蕎麵和水成糊狀,裝入碗裡,上鍋蒸熟。麵糊調好後入碗上鍋,碗多為細瓷,以底淺容積小者為宜,麵糊入碗前,先將碗置鍋內蒸熱,用溼布擦去碗裡蒸汽水,將麵糊舀入碗內,每碗只盛八成,加蓋以武火蒸之。蒸大概二十分鐘就熟了,趁熱出鍋,用筷子朝一個方向飛速攪動,攤貼至碗口邊緣,使碗內呈凹狀,置於涼處令冷既成碗禿。而且吃這種地道的小吃。一定要採用地道的方法,不能用筷子,而且用小刀,鋼鋸條磨製的小刀,先劃成小塊,在以刀為插,分而食之。
蕎麵碗禿,重在調料,蒜,醋,辣椒,鹽,薑末,味精外還有芝麻和花生碎,粗糧都是沒有味道的,吃的是調味品的味道
碗禿在呂梁十分普遍,盛行於離石,中陽,柳林,臨縣,汾陽等地,以柳林最為出名。
良人陌陌陌陌陌
山西呂梁碗團是山西地方非常有名的一種小吃。
用蕎麥和麵加水反覆和麵並慢慢加水,直到摻成糊狀,然後將粉糊盛碗入籠,蒸熟後晾涼,從碗中脫出成,故名碗砣或碗團。碗團這個東西不是柳林獨有的,山西、陝西、河北等地都有。只是叫法不同而己。尤其是山西居多。在柳林叫碗團、臨縣就成了辣油碗脫、平遙就成了碗脫子,太原人叫灌腸(比如:徐溝灌腸、榆次灌腸),保德人叫碗脫,河北人叫爬糕。還有更多的叫法等著高人來普及。吃法大同小異,做法也大同小異。柳林碗團發展到現在,大的出現了三足鼎立的局面。這三足包括:溝門前、喬歌、晉柳。規模依次排列。這三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都是公司化運作,規模和產量己經遠遠高於任何一家家庭作坊的產量。溝門前在主推商超市場的同時,最近也在涉足小吃連鎖加盟;喬歌是以小吃連鎖店為主打,也在涉足真空碗團市場;晉柳只有一個單品,零星的供一些大小超市和特產店。據我估計,這三家的年產量和銷售額應該能佔到柳林碗團市場的一半以上。
柳林做碗團用的是精喬面,太原的灌腸用的是普喬面。現在到好,競爭價格低所以大家都在想辦法降成本,可是面的價格一直上漲,只有作假了。灌腸裡基本沒有喬面,碗團用白麵喬面等。
@以上是我的個人觀點,若您贊同我的觀點的話請給我點個贊吧;若有不同意見也可在評論區留言,歡迎交流討論,謝謝大家!@
洗煤那點事
,說到呂梁,那可真的是好吃的太多了,又是柳林的紅棗又是汾陽的杏花村,但是在呂梁本地人來說,不管是走了多遠,永遠都無法忘記的是碗團,沒聽過人這就很尷尬了,碗團是什麼東西,其實這只是一種用麵食做的非常好吃的小吃。
要說碗團哪裡的最正宗,那就不得不說柳林碗團了,柳林碗團是柳林的特產,之所以叫做碗團就是和這種小吃的樣貌有關,因為它用小碗蒸,熟後晾涼,可從碗中脫下。而在柳林方言中,“團”、“脫”、“禿”,音節相似,但人又喜歡碗團這個名字,用圓圓的碗蒸出圓圓的碗團,象徵團團圓圓的寓意,所以也就有了碗團的稱呼。
碗團好吃,不僅可以熱吃,也能夠冷吃,多為冷,以蒜泥、辣椒、好醋為主要調料,當然最重要的就是家家戶戶秘製的碗團糊糊,再配以姜水、香油。這辣椒的做法也是非常的講究,需得選用頭茬,曬乾後細研為細末,然後用麻油燒熱後,適當配入花生仁,核桃仁等,並倒入辣椒粉,用鐵勺攪勻,油多辣椒少,成稠漿,香氣撲鼻,最後裝入瓶、缽備用。是不是口水都掉下來了,那就快來嘗一嘗吧。
山西新鮮事
碗團也被稱為"碗脫"或"碗禿"。"碗脫"之名的來源是因為它用小碗蒸,熟後晾涼,可從碗中脫下。呂梁碗團尤以柳林的最為著名。在一個闊口淺底的碗裡,一層銀圓薄厚略發烏色的結晶面,用小刀把淺淺的一層面食割條,伴以辣椒油、陳醋等佐料,入口咬嚼,柔韌、滑膩、筋道、香辣,霎時酸甜鹹辣味溢滿口腔。很多人喜歡碗團這個名字,用圓圓的碗蒸出圓圓的碗團,象徵團圓。
碗團不僅可以涼吃,還可以炒著吃。炒瓢內放點油,待油冒煙時。放入蔥,蔥發黃,把豆芽倒入,豆芽炒到八成倒入切塊的碗團,澆上蒜、醋、辣椒,撒上鹽、薑末、味精,倒入碗內即可食。有時也與羊雜割混炒。碗團四季食用,老幼皆宜,吃起來堅硬、醇香,已成為人們的常食零食。
柳林碗團的製作很講究,麵粉的選擇為蕎麥麵,蕎麥經過多次洗淨脫皮和機磨,形成無雜質勁道的麵粉。之後加入適量食鹽、姜粉等佐料,冷水和麵。再加少許冷水不斷搓揉,變成糊狀,再用手朝同一方向不時加水連續攪動稀釋到麵糊能掛住勺碗為宜。在麵糊入碗前之時,先將碗置鍋內蒸熱,用溼布擦去碗內汽水,將麵糊舀入碗內。每碗只盛八成,加蓋以武火蒸之。蒸約二十分鐘即熟。趁熱取碗出鍋,用雙筷朝一個方向飛速攪動,攤貼至碗口邊緣,使碗內呈凹形狀,置於涼處晾冷即成碗團。
碗團的歷史相當悠久,相傳西晉末年,匈奴貴族劉淵起兵反晉,從離石左國城派大將石勒發兵攻晉,營地紮在柳林三郎堡。自然災害嚴重,軍糧供應不足,軍士就把蕎麥磨碎後熬成粥喝。一天,幾個軍士外出,誤了飯時,回來後,蕎麵粥已結塊,士兵就把碗內的蕎麵團扒下來抓食。有人嫌味道太淡,便把蕎麵團切成條,隨便撒了一些鹽,澆了些醋、蒜泥、薑末、蔥花等佐料,一吃居然非常美味。有人給石勒端去一份,石勒吃後,大加讚賞,讓廚房如法制作,軍士飽嘗後精神大振。當地百姓聞訊後,去軍營觀看,軍士就讓百姓嘗新。百姓嘗後,甚感奇特,就模仿著去做,從此在民間得以流傳。外國傳教士來柳林後,把用刀、叉扎的習慣傳到柳林,碗脫也由原來的用筷子夾變為用刀、叉扎食。
山西晚報
用蕎麥麵做成的一種有點像涼粉的小吃,在晉北叫碗坨,呂梁叫碗禿,還有的叫灌腸。也有叫碗託、碗團的。都是涼拌的吃,也可以熗炒吃。
涼調吃的時候和涼粉、涼皮、擀麵皮的調法是一樣的。製作方法也很簡單,蕎麥麵加水、調料和成硬麵團,加少量冷水不停地揉搓盤性,邊搓邊分次少量的添水,只到變位稠點麵糊,標準就是麵糊能在碗上掛壁即可。
然後等蒸鍋上氣,先拿空碗上鍋蒸預熱一下,外把蕎麵糊分入碗中蒸熟,冷卻後放涼倒扣取出,切塊或條,加入黃瓜絲,焯熟的綠豆芽,醋,蒜泥,辣椒油等拌一下,就可以開吃了。
閒話散記
蕎麥麵做的一種小吃。
蕎麥麵,更營養。而且口感極佳。這種面的特點是爽滑有彈性。所以碗團,或者叫碗禿,或者叫碗坨是一個意思,是一種涼吃的加調料的熟食製品。
製法也簡單。把蕎麥麵調成糊狀,象煎餅糊一樣,但是要稀些。然後就是加熱熟化。可以淺淺的放容器裡蒸熟。也可以在鍋裡直接加熱,不停地攪動,防止糊鍋。然後便成一坨子。取一點放碗裡或其它容器裡薄薄的刮成面厚面片狀。放涼即可切開加調料食用。
消夏,碗坨配點黃瓜辣椒油,吃著特別爽。消暑還提食慾。希望大家有機會嚐嚐。
飛揚46644226
碗禿是用蕎麵用水和成糊糊,加熱,然後晾乾,就成了碗禿,類似涼粉的做法,吃的時候澆上粗,蒜,秘製辣椒油,用小刀劃開,即可使用,最出名的是呂梁柳林縣碗禿,
用戶3668499427
好吃地東西……
饕餮龘艦鬖
是當地一種小吃,蕎麵配以調料製作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