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當前政府對養豬的政策達到了歷史最好,5000頭以下不用環保備案、糞汙還田環保不能干涉、新建改建有諸多的補貼等等。

因此,就經常有養殖的朋友諮詢——當前用哪一種養豬模式好?哪種成本低?哪種模式建設成本低還能夠節省人工?哪種模式能夠建設成本低、還能夠解決養殖場的糞汙與環保問題?等等。

這是一個很難全面回答的問題。

但作為現代規模化養殖,要做到建設成本不高,不沖水、不需要清糞管理成本低,糞汙儲存處理容易並且環保與農業部門認可,適合中大規模運用的模式,我們重點推進下面介紹的新型水泡糞養豬模式,這個模式的欄舍比自動刮糞模式建設成本降低30%左右(自動刮糞模式氨氣大、不易封閉、故障多,刮出來的糞汙還需要固液分離、費電等);在糞汙與環保處理上比固液分離+沼氣池+多級處理降低建設成本60%以上;比固液分離+沼氣池+糞水生化處理模式降低建設成本80%以上。

最關鍵是,此項技術模式當前政策支持、環保認可,因為運用的是全量還田模式(雖然廣西的現代生態養殖技術模式中沒有推薦水泡糞技術),發達國家養豬幾乎都是運用水泡糞模式,而且越發達的國家養豬其糞汙處理技術越簡單,幾乎都是全量還田模式,不需要固液分離等。

本模式也適合有一定基礎(如已經有了固液分離、沼氣池等)的舊豬場低成本改造(見本文後部分糞汙處理)。

一、新型水泡糞模式養豬簡介

說起水泡糞模式,當前還是有很多豬場在運用,建設成本低幾乎不用沖洗欄舍等優點。但缺點是欄舍內氨氣臭味大、糞汙處理難(固液分離幾乎沒用,糞水處理困難)。但這個問題已經完全解決了。

新型養豬水泡糞工藝(也稱尿泡糞)是指在豬舍漏縫地板下面,有一定週期的儲存糞汙的空間,可貯存6周至12周的豬糞尿,或者可供妊娠母豬或者育肥豬的一個飼養週期,存儲糞尿深度0.45-0.9米。在豬的飼養期間,豬糞尿自動漏入糞池,不沖洗豬圈,豬飲水器做了專門設計飲水漏水全部引流到外(不流入糞汙中,源頭減量的重要措施);根據建設儲糞深度確定每次的排出糞汙時間,或者養殖育肥豬出欄上市後、母豬完成一次生產到仔豬斷奶後開閥門放出糞汙,然後進行刷洗一次豬圈。

比較傳統沖水養豬模式節約用水和人工清糞;比高低架網床養豬節約成本建設成本;比自動刮糞模式節約設施成本與糞汙處理設施成本等,且不存在因為自動刮糞存在的漏風進入豬舍中等問題。

最關鍵是豬糞尿經專業的微生物處理處理後全量還田,每立方豬糞尿處理成本僅1元左右,非常符合農業農村部首推的糞汙全量還田模式。最關鍵是環保與糞汙處理設施僅需兩個交替使用的儲液池即可,不需要固液分離、沼氣池、多級沉澱池、廢水生化處理系統等,節約三分之二以上糞汙與環保處理建設成本與運用成本。

該工藝的基本條件是全漏縫地板或半漏縫地板豬舍,豬喝水用不漏水的碗式飲水器等取代傳統的鴨嘴式飲水器,並配套有微生物處理糞汙和農田或林地澆灌液態生物有機肥。

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飲水器設計為上圖


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新型水泡糞養豬模式能夠及時、有效地清除豬舍內的糞便、尿液,保持豬舍環境衛生,減少糞汙清理過程中的勞動力投入,提高養殖場自動化管理水平。

只需要在飼料中添加益生微生物、在水泡糞中適當補充專業微生物,以每頭肥豬為例從出生到出欄成本約10元(如果需要增加防控非洲豬瘟的效果,則再在飼料中增加中草藥“御瘟湯”,每頭豬每月成本1.5-3元,即可有效預防非洲豬瘟等),欄舍中臭味氨氣降低到安全水平,還能夠節約飼料、降低發病率等效果,廣西諸多豬場已經充分驗證肯定這種新型的水泡糞模式。

二、新型水泡糞模式豬舍的設計

新型水泡糞豬舍設計簡單,建設快速,挖池→硬化→鋪設漏糞板→隔離欄舍→安裝飲水與料線,即可進行養豬,然後再進行建設儲液池(兩個儲液池建設也非常簡單),建設週期短。

漏縫板縫隙尺寸寬度參考:保育小豬10-15mm,中大豬20-25mm, 種豬25mm。
水泡糞養豬模式主要分全漏縫或半漏縫,分別介紹如下:

1.全漏縫模式:適合母豬、育肥豬、保育豬採用,深度建議0.9米左右,一般每3-4個月清理一次。下圖就是全漏縫地板設計模式。

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2.半漏縫模式:適合育肥豬養殖,深度45釐米以上,每2個月左右或者一批豬出欄後清理一次。下圖為半漏縫地板設計現場圖。


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三、水泡糞豬舍存放糞汙的設計和管理

關於水泡糞每個糞池的長度有幾種:

1.分段式拔塞模式:以每個豬舍面積為單位,設計一個拔塞。

2.整條式拔塞模式:整棟豬舍以長度為方向貫通,每條儲糞溝只在低端處設計一個拔塞。這種模式需要一定的坡度,拔塞設計在最低處。拔塞後,地勢高處位置作為放水入口適當放入一些水進入,確保糞汙流向排出口。

根據不同養殖階段、設計深度確定拔塞放出糞汙時間。


四、新型水泡糞養豬的管理

水泡糞模式最大的問題是擔心豬舍中的氨氣等問題,氨氣會導致多種豬病沒完沒了,特別是呼吸系統疾病高發,豬場咳喘聲不斷,豬經常死亡等,即使不斷地使用藥物和保健品效果都得不得有效地解決。其實這個問題在廣西進行現代生態養殖總結的經驗已經可以忽略,主要就是採用微生物技術,具體操作如下:

1.長期在飼料中使用益生菌產品:購買廣西超過8000個豬場使用的益生菌產品——“養豬專用複合益生菌”,市場售價40元左右,可以拌料2噸;當前防控非洲豬瘟形式嚴峻,可以在飼料中添加“多功能生物發酵活菌肽”,這個產品中包含了1.5公斤以上中草藥,成本低廉,結合“高效持久生物除臭消毒劑”或“養殖場汙水生物處理劑”的運用豬舍中的臭味氨氣就很少了,且節約飼料成本非常顯著,還能夠降低發病率,這個建議長期加入,每頭肥豬一生僅需10元左右,可以節約70元以上的飼料和藥品等,一頭母豬年節約400元左右的飼料和藥物等,包括降低死亡率等。

2.在水泡糞中加入處理汙水的專業微生物菌——“養殖場汙水生物處理劑”,市場售價32元左右,一棟500平方米水泡糞池使用1包, 一般半個月左右加入1次,氨氣問題就可以忽略了。

3.開始使用時,底部可以放少量水,也可以不放;發現儲糞槽水偏少時,適當沖洗水泥地面時不僅清潔了地面也補充了水份(沖洗時加入菌種,連菌種也同時加入了)。

採用上述配套生物技術,投入成本低廉,不僅解決了養殖欄舍臭味氨氣問題,還解決了降低飼料、減少用藥、減少死亡率等優點。

五、水泡糞模式糞汙處理與利用

這種新型的水泡糞模式不沖水、豬飲水沒有漏水到糞汙中,糞汙只有豬糞尿,一頭育肥豬養殖4.5個月糞尿僅有1立方不到(很多被蒸發掉)、一頭母豬一年糞尿僅為4立方不到,較傳統養豬減少一半以上的糞汙產生量,因此處理糞汙的儲糞池可以大大減少。

由於水泡糞出來的糞汙都是流體狀態,不適合配套固液分離模式,推薦採用下面幾種模式進行糞汙一體化處理:

1.低成本一體化解決養殖場環保與糞汙資源化模式

這是一種廣西助農畜牧科技有限公司2017年11月提交的新發明專利技術,是一種糞汙一體化解決養殖場環保與糞汙資源化技術模式。

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模式特點:

①.適合所有動物養殖場運用。如萬頭豬場(水泡糞模式)只需要兩個600-1500立方左右交替使用的池就解決了全場環保與糞汙資源化問題(根據周邊糞汙消納速度決定大小)。特別推薦新建養殖場直接採用。

②.環保與糞汙處理建設成本和麵積減少約80%,所有糞汙全部變成無臭味、不燒根的優質的液態生物菌肥,處理1立方1~5元菌種(糞汙越新鮮等情況處理成本越低)。

③.不受季節影響,南北方四季均可實施,無對外汙染(臭氣、蒼蠅、糞汙排放等),新建和舊的養殖場均可實施。


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模式特點

①.適合所有動物養殖場運用。將所有糞汙採用兩種模式全部轉化為生物有機菌肥,且處理成本低廉,不需要建設和進入沼氣池、多級沉澱池、曝氣池、氧化塘等;不受季節影響,南北方四季均可實施,無汙水對外排放等),新建和舊的養殖場均可實施。

②.固態發酵在能夠遮雨的棚舍中,根據不同糞汙採用不同專業的高溫發酵菌種,豬場用“豬糞專用高溫菌發酵劑”,發酵1立方固態糞汙成本5元左右;處理液態糞汙採用“畜禽流體糞汙快速發酵劑”,發酵1立方液態糞汙成本1-5元。

3.養殖場糞汙沼氣池一級處理成生物有機肥模式

此模式適合改建老豬場採用,已經有了固定設施,對在現有沼氣池的養殖場上進行運用。過去的沼氣池都是依賴自然微生物進行工作,效率低,處理糞汙能力微乎其微。本模式僅需在沼氣池前放置一個塑料桶,將專業微生物滴入沼氣池出入口前後,沼氣池產氣能力大增,且大部分沼渣自動排出,沼液不臭可以直接澆灌作物,處理一立方糞汙成不臭、不燒根的沼液成本1元左右。

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新建豬場最推薦的模式——新型水泡糞+全量還田,降低30%以上投入

模式特點

①.適合所有動物養殖場運用。我們的很多養殖場有沼氣池,此模式運用特別專業的微生物產品“養殖場汙水生物處理劑”滴入沼氣池出入口前後,達到提高沼氣產量,排出的沼液在沉澱池再經過微生物的處理,到最後一個池達到澆灌作物的要求(缺點是沼液肥要儘快用完,否則肥效會下降)。

②.固態發酵根據不同糞汙採用不同專業的高溫發酵菌種,豬場用“豬糞專用高溫菌發酵劑”,家禽用“家禽糞便專用高溫菌發酵劑”,草食動物用“加強型堆肥快速腐熟劑”,發酵1立方固態糞汙成本3-5元。

③ .缺點是此模式不適合糞汙流量很大、流速很快的養殖場。


綜上所述,採用新型水泡糞養豬模式具有建設成本低、管理成本低,結合低投入的微生物技術,欄舍中的臭味氨氣不是問題,還能夠提高經濟效益。

配套新型是養殖場糞汙一體化處理模式,養殖環保與糞汙資源化問題一併解決。

因此,採用新型水泡糞模式養豬,建設成本與傳統自動刮糞模式成本還稍低,但管理成本比自動刮糞、傳統沖水要更低;比較採用高低架網床建設成本減少30%以上。特別是採用新型的糞汙一體化處理,環保與糞汙資源化減少投資80%左右,且非常容易形成生態循環養殖模式,符合當前的環保與糞汙資源化政策(全量還田)。

我們對新型無氨氣水泡糞模式進行了大量的試驗和實施,很多大型養殖場新建的豬場大部分都採納了這種模式。

很多養殖朋友都紛紛私信小編進行諮詢,下面統一回答如下:

1.全國哪些地方有?我可以去參觀嗎?

答:全國很多區域都有了的。很多人都想去參觀,在這裡統一回答一下:你想去參觀心態我理解只是在進行養殖的豬場老闆不允許去參觀。在進行養殖中的豬場進去參觀也看不到什麼,因為就算你翻開漏糞板也只是看到一灘糞水。如果有在建的養殖場我知道的是可以去參觀的,注意關注我的動態即可。

2.這套新型的水泡糞豬場與一般水泡糞豬場有什麼不一樣?

答:其實本技術就是普通的水泡糞技術增加了3個技術措施:一是飲水器漏水問題引流到了外面不進入糞汙中減少了大量的糞汙(減少一半左右);二是飼料中添加益生菌和水泡糞糞汙中加入專業的菌種臭味氨氣問題解決了;三是糞汙處理僅需兩個大池交替使用即變成液態有機肥形成全量還田模式(處理1立方糞汙成本1元左右,僅需7-10天就變成了無臭味不燒苗的液態有機肥)。

3.提供技術服務嗎?

答:全套技術其實已經毫無保留地圖文並茂發給大家了,你細看這篇文章即可。如果你是廣西地區且規模較大,我們可以提供上門技術等全套服務。

更多圖文並茂介紹與諮詢點擊左下角“瞭解更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