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嘉興博物館始於1958年,原館位於市區勤儉路禾興路口,後遷建南湖區海鹽塘路,並於2003年10月對外開放。現館建築面積22000平方米,是一座集收藏、研究、展示和教育於一體的綜合性博物館。2009年5月,嘉興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二級博物館。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博物館水池中雕塑,是以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朱碧山的“龍槎杯”“為原型,按照一定比例進行放大建造的。

樹槎上一位道人斜坐,長鬚寬袍,道冠雲履,左手扶槎,右手持卷,聚精會神讀書之態栩栩如生。槎口底刻行楷“貯玉液兮自暢,暢銀漢兮凌虛,杜本題”;正面槎尾上刻有“龍槎”兩字。

朱碧山(生卒年未詳),名華玉,魏塘鎮(今嘉善魏塘鎮人)。元天曆、至正間金銀器名匠。善制槎杯,所鑄蝦杯、人物杯等酒器具極精妙,不施藥焊,注酒自能流走;形象生動,神態可掬,技藝精湛。時人極為珍重,後世名士詩人亦交相讚譽。

朱碧山所鑄銀槎,已知存世作品僅4件。其中一件為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一件收藏於江蘇吳縣文物管理委員會;另一件藏於臺灣,最後一件現藏美國克利夫蘭博物館。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進入博物館大廳,首先映入眼簾是一個足有三層樓高的真如塔。嘉興舊時有“七塔八寺”,可惜全都已經湮滅在歷史的塵埃裡了,唯一遺留下來比較完整的實物就是這真如塔的塔剎了。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發現於嘉興馬家浜遺址的獸面形陶器耳(複製品)。獸面形陶器耳雙圈大眼,周圍刻有若干放射狀眼睫毛。粗鼻上翹,張口成吼叫狀。眼,鼻,口均採用凹挖和穿透手法。兩眼圈線一上一下,大小不一;張口使眼袋線上提拉向一邊,面部肌肉隨之一邊鬆弛,一邊繃緊。表情顯得十分豐富。雖為獸面,卻有人的表情,屬人格化的動物形象。這件罕見的史前陶塑珍品,與後期出現的某些獸面形象有著十分相似的痕跡。它無論是對良渚文化神人獸面紋,還是商代獸面紋的認讀都找到了其歷史原型,是一件研究史前神人與獸面溶為一體造型的珍貴資料。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博物館展覽區設有“禾興之源——嘉興的史前文化”、“沃土嘉禾——歷史時期的嘉興”兩大基本陳列及書畫等專題陳列。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禾興之源——史前時期的嘉興,展覽展示面積共860平方米,以馬家浜、崧澤、良渚三大文化為主線,通過生活場景、房屋遺蹟和墓葬復原等方式,採用投影、動漫視頻等技術手段,安排佈局,組合了文物、圖片、造型藝術和信息裝置。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第一部分序廳,以投影的方式在中國地圖上展示中國考古學六大體系分塊,包括重大遺址的分佈等;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第二部分展示“江南文化之源”——馬家浜文化時期的嘉興,內容包括馬家浜文化命名地、馬家浜人的居住環境、馬家浜人的生活方式、馬家浜人的裝飾之美以及馬家浜人的葬式習俗等;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通過場景復原、器物展示、頭骨復原陳列等方式展現了7000年前馬家浜人的生活和馬家浜人。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第三部分內容為“初興的祭臺——崧澤文化時期的嘉興”,著重介紹了嘉興地區崧澤文化遺址的主要分佈區、崧澤人的房屋、生活方式以及等級分化等;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通過模型展示、動漫視頻等方式展現了馬家浜文化時期發展至崧澤文化時期,社會生活的顯著變化,併為良渚文化的繁盛打下了基礎。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崧澤文化三足鳥型盉,器口似鳥首,長頸扁核形器腹,頸及腹上壓劃編織紋飾,折腹處堆疊一週凸稜,圜底下附三獸形足。整器形象怪異,生動古樸,應是用在特殊場合的祭祀用品。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博物館鎮館之寶為人首陶瓶。泥質灰陶,高21釐米,腹圍28釐米,呈人首三節葫蘆形瓶體。瓶首塑小頭人面,兩眼內凹,鼻樑隆起,雙耳聳立,腦後束短辮,長頸粗脖,溜肩,弧胸,體態肥碩。胸前開一橢圓形大口,口內中空,與瓶體貫通。瓶底作小圈足,略外撇並飾鋸齒狀缺口若干,整個器物造型奇特,生動古樸。此陶瓶很可能與當時祭豐收,求甘雨,降生靈等原始宗教祭祀活動有關。

在《浙江嘉興大墳遺址》報告中,人首陶瓶被記載為“母性的陶偶”,也就是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作品。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第四部分“邁向文明——良渚文化時期的嘉興”介紹了嘉興良渚文化時期的輝煌,並且成為良渚文化的次中心區域。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土墩聚落、稻米之路、唯玉獨尊、在祀與戎等內容無不展示了良渚文化的繁榮昌盛,併為跨入文明社會奠定了最重要的經濟基礎。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沃土嘉禾——歷史時期的嘉興陳列展覽共分秀水如歌、濱海澤國、嘉禾飄香、繁庶市鎮、文風鼎盛、風雨南湖等六個部分。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展覽以文物、圖版和場景相結合的形式,文物近600件,圖版近100塊和場景10多個,詳細地記錄了嘉興從吳越時期開始歷經唐宋元明清等各時代的發展變化過程。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嘉興最早聞名古代中國是因吳越戰爭中著名的檇李之戰。公元前496年,越王允常死,其子勾踐即位。吳國趁機伐越,越出兵抵抗,兩軍戰於檇李,勾踐派3列死囚自刎於吳軍陣前,趁吳軍驚惶之際,越軍乘勢突擊,吳軍大敗,吳王闔閭被擊傷腳趾,在回師途中,在距離檇李7裡的地方死去。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臨時展覽館為“心靈漫步”-館藏方廷傑水彩畫展。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方廷傑(1924-1990)浙江崇德人(桐鄉),是著名的臺灣旅美水彩畫家油畫家和雕塑家,曾任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嘉興博物館鎮館之寶“人首陶瓶”,崧澤文化先民的母性崇拜之作

嘉興博物館這次展覽遴選了方廷傑53件水彩作品,以山水秀逸,詩意人家,異國風月,花鳥繪事等四個方面。讓參觀者瞭解禾城畫家之畫風技藝,水彩意韻。

地址;浙江嘉興南湖區海鹽塘路485號

交通;8.,28,81,92路公交車可直達。

時間;9-16;30分,全年免費開放,節假日不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