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計糖齡30年!看這對夫妻糖友的抗糖故事

糖友介紹

李叔,70歲

糖齡:17年

基本情況:血糖控制良好,空腹血糖6.0~7.0,餐後8點多;2013年甲狀腺發現良性腫瘤,接受手術切除,右眼接受白內障手術。

——————————————————

王姨,69歲

糖齡:9年多

基本情況:空腹一般不超7.0,如晚上沒睡好會到8.0,餐後8點多,有時9點多;2002年曾接受一側乳腺癌切除手術,2016年10月手術傷疤處出現皮膚破潰,高燒不止,後經治療和護理恢復如初。

——————————————————

糖友秘笈:夫妻攜手同心,互相監督,互相學習,共同抗擊糖尿病。


合計糖齡30年!看這對夫妻糖友的抗糖故事

夫妻同是糖友 攜手共抗糖尿病

李叔在2002年確診糖尿病,後一直接受糖尿病治療,學習糖尿病的知識,不論是血糖控制,還是飲食和運動控制,一直做得非常到位,至今已有17年。在2010年左右,李叔的老伴王姨出現口乾症狀,經常要喝水,身為糖尿病"前輩"的李叔一下子就意識到有問題,趕緊帶著老伴去醫院做檢查,結果王姨真的被確診了糖尿病。不過由於發現及時,所以王姨並無其他不適。

"剛開始被確診糖尿病時,總是感覺很沉重,心理上有一道坎。後來慢慢自己做心理調節,才逐漸放開了。"李叔回憶:"家人的關心非常重要。"李姨確診糖尿病後,李叔一直很關心王姨的心理狀態,經常會開導她。除此之外,身為"前輩",李叔還負責了點菜工作,幫助王姨一起調整飲食結構。前兩年,李叔和王姨每天都會一起出去散步、做運動,近兩年因為要帶兩個孫子,這才慢慢減少了一起活動。除生活方面,關於王姨的血糖控制情況、用藥情況等,李叔說起來也是如數家珍。


合計糖齡30年!看這對夫妻糖友的抗糖故事

腋下潰瘍 護理得當完好無損

雖然各個方面的工作都做得非常到位,但是李叔和王姨的患糖生活也並非風平浪靜。李叔介紹,2016年10月8日,王姨開始發高燒,一直降不下來,去醫院檢查,這才發現王姨的左腋下有潰瘍,這才引起高燒不下。李叔告訴醫生,王姨腋下之所以出現破潰,很可能與手術傷疤有關。2002年,王姨曾檢查出左側乳腺癌並接受手術切除,在其左胸處留下了一道疤痕,在此之後,該處傷疤附近皮膚的感覺一直不太靈敏。所以這次出現潰瘍,王姨才一直沒有發現。

在確定好病因後,外科醫生建議進行手術植皮治療,但李叔和王姨都不太願意,幸好因為王姨平時病情控制良好,廣醫一院內分泌科主任陳小燕表示可先嚐試藥物治療,觀察其恢復情況再做進一步打算。隨後,李姨開始接受藥物治療及物理治療等,23天后,李姨的潰瘍基本恢復。"陳主任和護士都很負責,出院的時候反覆教我怎麼清洗傷口及換藥、怎麼做才癒合得快。"李叔說:"回去後,我每天幫她清洗傷口,再重新包紮,每個月帶她複診,終於在上個月全都好了,外表完全看不出曾經有過潰瘍。連醫生都說,恢復得這麼好是個奇蹟。"

李叔總結,糖尿病是一個終身病,家人的關心和愛護對糖尿病患者而言非常重要,這不僅是讓他們心情愉悅,有時真的可能會對病情產生正面影響,讓他們恢復得更好。


合計糖齡30年!看這對夫妻糖友的抗糖故事

專家點評

廣州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陳小燕:

糖尿病常見於共同生活、相同飲食習慣的夫妻,故又被稱為"夫妻病"。在這種情況下,有的夫妻會互相監督、勉勵,一起改變不良生活方式,有的則會互相指責、各管各的,甚至都不重視。

這個故事中的李叔兩夫妻,向廣大糖友夫妻樹立了一個非常正能量的榜樣。他們面對糖尿病及後來的嚴重併發症,採取了積極的態度。俗話說,夫婦同心、其利斷金。在充分相信科學、相信醫務人員的基礎上,積極配合治療,難得的是一把年紀了,還努力學習、掌握了日常的糖尿病護理操作,大大減少了頻繁到醫院看病換藥的不便及帶來的經濟負擔。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的努力,他們在抗糖路上不但打了一個漂亮的大勝仗,還掌握了更多的糖尿病防治生活技巧,增進了兩夫妻感情的同時,也積累了應對糖尿病併發症的經驗,也對未來抗擊糖尿病有更多的信心。


通訊員/茹志娜

圖/來源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