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玉的死和强奸元王妃有关系么?

小人物F


蓝玉最后死得很惨,被朱元璋活生生剥了人皮。

但说到他的死因,显然和什么强奸蒙古王妃没有关系。

蓝玉强奸女人这件事确实是发生过的,是在洪武二十一年(1388)奉命讨伐北元大汗脱古思帖木儿时。

当时,蓝玉的大军取得了压倒性的胜利,在捕鱼儿海(呼伦贝尔市的贝尔湖)大破北元主力,俘获北元大汗的儿子地保奴、妃、公主和部下数万人,北元自此被打垮。

捷报传来后,朱元璋非常高兴,原本准备封蓝玉为梁国公。但与此同时,蓝玉逼奸元妃的事也爆了出来,这让朱元璋很恼火,于是就改梁为“凉”。蓝玉成为了凉国公。

蓝玉被杀是在洪武二十六年(1393),他强奸蒙古王妃是洪武二十一年,两者没有因果关系。

朱元璋除掉蓝玉,有很大原因是要清除功臣,防止他们掣肘自己的孙子朱允炆。因此,才借口蓝玉意图谋反,连带着诛杀了15000多人。

蓝玉最后死得很惨。根据《蜀警录·蜀乱》的记载:

明初凉国公蓝玉,蜀妃父也,为太祖疑忌,坐口谋反,剥其皮。传示各省,自滇回,蜀王奏留口口口楼。

蓝玉被剥了人皮,传给各省警示。传到四川时,由于蜀王是蓝玉的女婿,所以就把这个人皮留在这里了。


HuiNanHistory


蓝玉死于自己功高震主,目无皇权!当然也有强奸元妃的原因!

蓝玉,明代开国将领,常遇春妻弟,战场上的蓝玉,可谓是一个十足的常胜将军,屡建奇功,名震天下,并被朱元璋封为凉国公,他还是太子朱标的师父。

但问题也就出在这,一个人成就过大时,总是容易自视甚高,眼里再无其他人。

朱元璋的厚待,不菲的战功,让蓝玉变得跋扈,甚至可以用横行霸道、目中无人来形容。明太祖的朱元璋,身为皇帝岂能容忍臣子这般,他对蓝玉的不满由此开始。

据说,蓝玉家里养了不少庄奴,这些庄奴喜欢借着蓝玉的威风为非作歹,甚至还肆无忌惮地抢占民田。

后来,有御史前来彻查此事,蓝玉竟然不分青红皂白,直接将御史赶走了。这御史可是为皇上办事的人,蓝玉这么做,明显是蔑视皇权,朱元璋得知后便心存芥蒂。

还有一次,蓝玉在讨伐元军胜利后班师回朝,夜里抵达喜峰关时,就因守门的官吏没有及时开门,蓝玉便心生不满,直接让部下毁了关门,破门而入。朱元璋得知此事后,甚是气愤。

但蓝玉似乎根本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依旧胡作非为。

甚至强奸了元妃,这元朝皇帝虽然已经被驱逐了,但元妃毕竟是皇妃,容不得蓝玉这般造次,性情刚烈的元妃最终选择自杀。蓝玉此番行为自然是没有经过朱元璋的同意,擅自胡作非为,让朱元璋更加生气。

洪武二十六年,蓝玉被定罪谋反。

据说是锦衣卫指挥检举揭发,随后不久便发生了著名惨案“蓝玉案”,共牵连致死1.5万人,朝堂上顿时一片肃杀,闹得人心惶惶。

谋逆造反可是大罪,但这毕竟是自己的儿女亲家,朱元璋最终决定从轻发落:千刀万剐改成活剥。

所谓活剥就是拿刀从脊椎处下手,把背上的皮肤分为两部分,随后慢慢将骨肉分离。

就这样,蓝玉被活剥下人皮,也算是留个全尸。


野史共享


蓝玉的死跟他强奸谁都没多大关系,朱元璋不想让他死,他就能逍遥法外,朱元璋铁了心让他死,任何借口都能成立。

蓝玉是常遇春的小舅子,战功卓越,被誉为是继汉代的卫青、大唐的李靖之后,最为出色的战将。朱元璋把他作为太子朱标的班底培养的,而且他还是朱标的老师,太子妃的亲舅舅。对于这样一个前途无量的人来说,嚣张跋扈也就在所难免。

蓝玉是名战将,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军事天赋惊人,几十万大军指挥起来犹如臂转。徐达等一批老的将领过世以后,朝中也就是蓝玉能扛起大将的旗帜。

朱元璋建国以后,就不断对元朝残余势力进行攻击。最终,在捕鱼儿海战役中,蓝玉将蒙元残余势力一举剿灭,仅有元帝带着太子和几十名护卫逃脱。蓝玉将缴获元皇室的物品一一展示,还强奸了元帝的皇后,导致元皇后羞愤自杀。此次大胜让蒙古陷入无尽的内讧之中,一时间再也无力对中原造成威胁。朱元璋很高兴,加封蓝玉为凉国公。

蓝玉在朝中仗着军功嚣张跋扈,有御史弹劾他,他居然在街上就把告他的御史暴打一顿。而且蓝玉还仗着自己国公的身份,指使手下贩卖私盐,获取暴利。蓝玉还大肆占领土地,强行将别人的土地划归到自己名下。蓝玉甚至还认为自己的职位不够高,他还口出狂言,多次公开说,他自己的功劳应该享有更大的权力。

这都不重要,因为朱元璋还不想动他,他要为太子朱标留下一些人手。之前朱元璋为了加强皇权,利用胡惟庸案,清理了一大批老臣。但是蓝玉却得以幸免,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他是太子朱标的保护神。

但是一切随着朱标的病逝,事情就发生了变化。朱标一死,蓝玉的作用大大降低,而且蓝玉手中掌握军事大权。将来继任的朱允炆能不能降得住蓝玉,还是个未知的问题。而朱元璋必须将这些有可能对政权造成威胁的隐患,一一清除,为孙子朱允炆成功上位打好基础。

于是,蓝玉就不得不死,而杀他的借口也相当多。蓝玉平时不知收敛,名声太坏,随便一个罪名都能用在蓝玉身上。但是朱元璋似乎认为这些罪名太过勉强,直接将蓝玉定罪为谋反。而且所谓的证据在今天看来都是笑话,这些证据居然是一个农夫和一个篾匠提供的。他们说蓝玉伙同他们谋反,让他们一个去组织人手,一个去准备武器军械,这能让人信服吗?这不是“莫须有”吗?

其实蓝玉的种种作为也不是不能理解,当蓝玉看到朱元璋大肆杀戮的时候,他也感到害怕。他手下也有幕僚,肯定有人给他出主意,让他“自污保命”。中国古代有很多例子,都是功高盖主的权臣,通过“自污”的方式,向皇帝表示没有二心,只想求富贵而已。就比如汉代的萧何,唐朝的郭子仪等等。

这些幕僚的策略没有错,但是用错了地方,他们只是看出来蓝玉功高盖主,却没有认清朱元璋要杀蓝玉的真正原因。因为蓝玉已近对大明皇室的未来,造成威胁,所以蓝玉必死。


老虫


蓝玉是明朝的开国将领,封凉国公。北破北元,南平蛮夷。他是朱元璋为太子组成武人集团的班底。因太子的去逝,皇太孙而年幼。即使蓝玉没有强奸元王妃,也会落得身死异处的下场。

历史的书写是为统治者服务。蓝玉身为凉国公。古代婚姻制度,男人三妻四妾是一件是正常的事,怎么会去强奸元王妃,明知掉脑袋的事,蓝玉有勇有谋,怎会作出有违礼法的事呢?

主要原因是,朱元璋为立朱标为太子时,组建了武人集团,为太子朱标继承皇统后,筹备的武装力量。太子朱标去逝后,立朱标的儿子朱允汶为太子。皇太子年幼,性格温和,书生气太重。朱元璋担心皇太孙镇不住他们。

朱元璋选蓝玉进入武人集团班底,是因蓝玉是太子朱标的妻舅。作战骁勇,略有谋略。这样的人才辅助太子,在当时来说,是最好的人选。

朱标的死后,朱元璋为了扫清皇孙顺利的继位障碍。蓝玉案,朱元璋屠杀武人集团班底人员过到1.5万。皇帝斩杀有功的大臣,总得有缘由,不能无缘无故的斩杀。

小编根据历史各种史料分析,蓝玉强奸元王妃有可能是朱元璋,设计陷井。

蓝玉的死与强妹元王妃没有多大关系。即使没有这件事,蓝玉也会遭到朱元璋的毒手。


史学长空


我认为蓝玉的死与强奸元朝王妃之间并无之间关联,但是强奸元朝王妃却体现出蓝玉飞扬跋扈的性格,这确是蓝玉被处死的关键原因之一,蓝玉被处死很大程度上在于太子朱标的早逝,朱元璋为了稳固皇权而对武人勋贵集团的削弱。

洪武元年,朱元璋创立明朝,同年立长子朱标为太子。朱标为朱元璋的长子,为人宽仁厚重,从小接受良好的儒家教育,朱元璋对他是异常喜爱,就连往后的成祖朱棣也无法与之相提并论,因此朱标也是中国历史上地位最为稳固的太子之一。不幸之处在于,太子朱标过于早逝,只留下皇孙朱允炆,而此时的蓝玉作为朝廷的第一武将,原本是太子朱标坚定的追随者,而朱标也同样具有震慑蓝玉的资历和实力,而如今太子早逝,空留年幼的皇孙,朱元璋本人也已经垂垂老矣。在朱元璋死后,谁又能保证飞扬跋扈的蓝玉能够一心辅佐年少的朱允炆了,况且蓝玉本身就功高震主,性格飞扬跋扈,也许他就是下一个霍光甚至是司马懿。因此为了巩固皇权的统治,朱元璋最终选择了处死蓝玉。

纵观明初四大案,皆是出于朱元璋出于对皇权的稳固而做出的对勋贵集团和文官集团的削弱,或许无论蓝玉的性格谦虚沉稳也好,飞扬跋扈也罢,在太子朱标死后空留下年幼的朱允炆的那一刻,年迈的朱元璋就一定会将他除掉,为朱允炆统治铺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