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後不願種地,80後不會種地,90後不談種地。”那麼以後誰來種地,怎麼種地?

用戶110578816612


我是七零後,如今家裡有三畝地,但種植大權在父母手中,我們夫妻倆聽從父母調遣,在收和種的時候幫忙父母即可。

70是奔五的人,父母大多在七十歲以上,而我們的父母這輩人經歷了當年的修水庫,整地等各種工作,土地是他們一點一點用泥土填起來的的,而水庫是他們一鐵鍁一鐵鍁挖出來的,在當年,他們的目標就是:有地種莊稼,有水澆莊稼,有糧食吃就好。

所以今天的土地,他們還是捨不得放棄耕種,哪怕二十多年過去了,糧食的價格一直停止在當年那個價位上,吃並不昂貴,但他們還是選擇自己種糧食吃。

如今農村種地的基本上是老年人,甚至六零後也很少有人種莊稼,又或者種一點點夠自己吃行了,七零後不太會種地,當年我們下學之後,已經有工廠可以打工掙錢了,所以種地一直是父母種,忙碌的時候我們回家幫忙,這一幫幫了二十年。

八零後更不會種地,八零後當年開始計劃生育時,很多孩子被寵成了小皇帝、小公主,八零後多是六零後的孩子,六零後都不太喜歡種地,他們的孩子自然更不會種地。

我表弟是八零後,從來沒幹過地裡的活,那年有了女朋友,女朋友家裡收花生時,讓表弟去幫忙,把表弟給急壞了,一個勁央求我教他收花生,非得先到我們家還沒熟的花生地裡嘗試一下,讓我手把手教他幹活,然後才敢放心去未來丈母孃家裡幹活。

而九零後是七零後的孩子們,他們還年輕,和八零後一樣,眼界有點高,不願意守在農村種地過日子,那樣的話也確實不行,種地累死累活掙不了幾千塊錢,如今年頭,一年沒有三萬塊錢的工資,基本生活怎麼有保障啊。

以後的地誰來種?別管以後了,且看現在吧,村子周圍出現了很多荒地,是父母幹不動了,家裡的年輕人不願意種的地,將來如果村集體不想辦法把地利用起來,恐怕荒地會越來越多。

不過,據說別處有村委把地收回種果樹,可以僱傭農民打工,但種植的無論是什麼作物,成本和利潤都是村委的,無論掙賠,與村民無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