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学习“差”的学生送到重点学校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吗?

尤凤燕


这个问题特别有意思啊,首先我们如何来确定孩子的学习差,这个茶指的是分数上的差,还是指的学习能力差,还是指的学习习惯差呢?

我相信很多时候,我们作为旁观者,作为规则的制定者,作为第三方,可能这个差啊,指的就是分数差。


分数差我们能够把孩子一棒子打死吗?能够否定孩子的一切吗?我想很多时候是没有办法否定的。我们必须得承认一个问题,很多时候孩子成绩差,是因为这部分孩子在某一个阶段表现的特别的贪玩,特别的好动,把自己的个性过早的发扬了出来。

这个时候我们就会意识到,这一部分孩子,实际上他们的学习能力是很强很强的,只不过在某一个时间段,犯了一些小的错误,进而把成绩影响了。


如果说把这一部分孩子送到教学质量特别好的学校,那么,必然会形成这样的一个转变,什么转变呢?

从差到优的转变!

我们都知道孟母三迁的故事,这讲的是环境对孩子影响的重要性,本身这个孩子的学习能力没有问题,只是说,在某一个时间段的过错影响了成绩,他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而当换了一个环境,看到身边人都这样学习,这样努力的时候,会刺激他的内心,进而呢,让他发愤图强,至于说成绩进步,当他开始学习的时候开始,发愤图强的时候,离成绩进步就不远了。

我想说的是很多时候,我们孩子学习的能力,在不同的场景表现出来的是不一样的,为什么呢?


就是因为身边人的影响,整个大环境的影响,这也是我们常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原理,当我们跟成功者一起前行的时候,我们成功的概率就会比较大,当我们跟懒惰者同行的时候,我们也会被同化,所以说当我们的孩子学习能力没有问题的时候,换一个好的学校,他的成绩进步会有一个明显的提升。

我想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我们家长才会削尖脑袋,把自己的孩子送到所谓的名校,送到所谓教学质量特别好的学校,也正是如此,当我们的孩子无法进入一所理想的学校时,家长会动用各种关系,想尽一切办法,把孩子送到当地的名校。

所以说,当我们如果有这样的条件的时候,孩子一定会受到影响。

我们常常讲教育是公平的,但实际上真实的情况是教育资源是不公平的,不同地区,不同城市的孩子,面对这样的教育资源如何来分配呢?

这个时候家长就会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什么呢?家长实力强的会争取这些好的教育资源,或者说让自己的孩子无限的靠近,这些教学名师教学好的班级,但是另外一种情况我们就要被动接受了。

当然了,对待这个问题啊,我想也应该一分为二的看待,对于极个别的孩子,实在是不想学的孩子,你无论把它放到哪里,他的状态也不会有一个实质性的改变,可能就应了那句话,烂泥扶不上墙,当然了,我相信这样的孩子还是少数的!

更多的时候我们作为父母,想的是给孩子最好的教育,给孩子最好的教育资源,至于说,孩子能否按照我们设想的去发展,心尽到了,剩下的就得看自己的孩子得努力了。


说文写作



作为一名工作20多名的语文老师,教过许许多多学生,在教学中也在不断的总结教学经验。平均成绩再好的班级都会有稍差的同学,而普通的班级也会有比较好的同学。 即使同一个人,处于不同的老师和不同的学习氛围,他的学习效果是不同的。

1.如果孩子智力没有问题,学习氛围非常重要。

我家小妹上高中时由于中考考得不很理想,结果只进了普通班。但是奇怪的是,高中阶段她自己感觉还没怎么用力,经常考试都是在前50名。

因为在普通班她感觉没有那么大的压力,也没有也没有人能够和她竞争, 第二名经常比她落后三四十分,所以学习上也经常比较难散。最后高考时勉强上了重本线。她告诉我,如果当时在重点班肯定效果不一样,因为身边的人都在努力的学习,稍不注意就会被挤下去。所以良好的学习氛围对孩子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而重点学校的班风好,学风也比较浓。 在这种氛围下,即使成绩比较差也会尽量想办法改变自己。因为大家都在努力学习,自己不学习都感觉不好意思,而且几乎没有人跟你一起玩。

2.学习的自觉能动性同样非常重要的。

不管在什么样的学校,什么样的班级,什么样的老师教以及遇到什么样的同学,首先要自己想要进步,有学习的动力和毅力。

我儿子中考后,本来被我们当地意思当地重点高中的重点班只录取,但是他坚决不去,而选择了去绵阳的一所学校的重点班级。

到了好的学校,好的班级也遇到了非常好的老师,再加上孩子自己也特别努力。本来想就在本地读,因为可以享受国家专项。但在去高中之前他就告诉我,有可能在本地上高中,比到绵阳上高中少了不止60分。

后来到绵阳去,他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到了免费生的资格。经过高中三年刻苦学习,高考时与他成绩差不多的初中同学考得好得多。

即使是成绩比较差的孩子,到了一个学习氛围比较好的地方,只要他自己愿意去学,应该会有所提高。

3.重点班对孩子的影响很大。

孩子到重点班学习,对孩子的影响绝对不仅仅限于学习成绩。重点班从师资配备到教学设备都比普通班好。因为周围的同学学习都比较自觉,而且有自己的学习方法,发展空间比普通班的孩子相对大一些。

孩子的起点不一样,周围同学的格局也不一样,这对孩子的交友以及以后人生观、世界观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们所假设的这些都必须在孩子愿意付出比同龄人多出许多倍的努力,愿意去改变自己成绩差的事实,也的确在用行动改变的前提下。如果孩子自己不愿进步,哪怕把他放到清华北大的附中,他也学不好。孩子的学习外因重要,内因更重要。


语文教育杨柳依依


以我的观察,把学习差的学生送到重点学校学习,一般情况下成绩会提高一些的,但具体要看学生自身的情况,如果本身智力比较好,提高的几率很大;如果本身的智力比较差,那么取得的进步也是很有限的。

先说一个例子。一个高中的同学,他的儿子非常调皮,学习成绩比较差,升高中的时候,他花钱买了一个学位,把儿子送入了县城的第一中学。三年后,他的儿子竟然考上了一个专科学院,虽然在县城第一中学的考生中属于末流,但也算是一个成功逆袭的例子。这属于智力好的情况。

还有一个例子。我自己的学生,成绩在班里倒数,但是他家里有钱,小升初,到城里的重点中学的私立学校买了学位,读了一个学期,就转回了镇区的中学,原因是压力太大,学习跟不上。这属于智力差的情况!

但是重点学校自带的优势,会促使一个人向好改变,这是毋庸置疑的。重点学校之所以成为重点,自然有它的过人之处。

第一,重点学校的资源比较优越。重点学校集中了众多优秀的老师,他们的钻研能力强,教学水平高,对学生的引导是很有方法的。有些人认为,重点学校招来的都是尖子生,无论哪个老师来教,学生的成绩都不会差到哪里,在某种程度上讲这也是事实,但正是因为学生的水平高,才需要高水平的老师。重点学校的学生可不是吃素的,你的水平差的话,根本就无法征服他们!所以,由高水平的老师来教“差生”,他一定有高水平的引导方法。

第二,重点学校的学习氛围浓厚。重点学校的班风和学风比较好。在这种氛围潜移默化的感染下,差生也会不由自主地端正自己的学习态度,变得认真起来。这就是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再者,周围的同学都是很好学习的资源,如果差生能主动求助于他们,在大家的帮助下,他进步一定是看得见的。

所以,我认为,差生在重点学校读书,优越的外部条件会发挥更好的作用,促使他成绩提高,但是,他的成绩提高多少?那是由他自身的条件来决定。俗话说“勤能补拙,静能生慧”,如果你是差生,有机会到重点学校,那就别浪费这么好的资源。


泥巴驿站


以我自身的中考借读经历以及观察到的其它借读生的情况,把学习成绩“差”的学生送到重点学校学习,的确是能够提高学习成绩,但是还是需要具体看个人的情况。

我的经历

我是中考的落榜生,但是后来而被送入重点高中读书以后是很勤奋的,最终凭借着自身的努力考上了一所211工程大学。

我在初中时候成绩是排在班上的6名左右的,当时平均一个班能考10名学生,本来我以为自己能够考上重点高中的。但是初三后面一段时间由于一些外部、自身原因使得自己最终是以8分之差没考上县城的重点高中。

本来我已经计划着在普通高中读书时候的情景了,但是家里面最终还是想办法把我送入县城的重点高中读书了。在高中时候我认识到家里送我到这所高中是很不容易的,所以我在学习上面是十分发奋努力的,当那些同学还在迷恋于网络游戏、恋爱、小说的时候,我基本上都是在努力的学习着。

在高三的时候我的学习受到了很大的挫折,但是我都是在不断的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最终克服了偏科的问题,在高考的时候也取得了好成绩,最终是被一所211工程大学录取了,也算是超常发挥了。

其它考上大学的情况

我们村有个晚我几届的女生当时也是没有考上重点高中最终花钱进入重点高中读书的情况,这个女生后来是考上了咸阳师范学院,也还不错。咸阳师范学院是一所公办二本师范类院校,这所高校在陕西省本科高校中排名比较靠后,但是这名女生是中考落榜生的身份考上公办二本的,也算是没有枉费所花的择校费了。

其它没考上公办本科的情况

记得当时高一时候班上总共有60多名学生,其中就有大概10名学生是像我这样的择校生。这些择校生的情况基本上不是特别的好,可能是他们初中时候就形成了那种不是太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所以即使是花钱进入更好的高中对学习的帮助其实并不是特别大。我认识一个初中同学也是择校生,他进入这所重点高中读书后,其家里面还特意在学校附近买了房子方便其晚上居住,但是后来他居然只是考上了湖北省的一所大专;我有一个亲戚家高我几届的学生,他择校进入高中读书以后居然经常去网吧,还和学校里面的一些混混在一起胡混,最终高中读完就没有继续上学了,现在在老家开了家商店维持;还有不少从县城初中过来的择校生,这批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而且还喜欢捣乱,简直是成了学校学习风气的破坏者。


饕餮视听


把学习差的学生送到重点学校学习既提高不了成绩,也很难实现这个想法。

我们所说的重点学校基本上都是指每个地区办学质量较高的学校,在我们安徽,高中我们都管它叫省示范高中,义务教育段主要就是那些重点学区的学校。这些学校有一些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生源质量非常高,省示范高中基本都是集中了本地甚至是周边地区最优质的生源。

我家有个亲戚,条件特别好,在江苏苏州做生意,小学是在安徽老家读的,初中转学到苏州某外国语学校,也是一所重点学校,花了很多钱,可结果并不理想,这孩子由于基础差根本跟不上学习节奏,可老师不可能为了某个学生而放慢教学节奏,都是按照课程计划推进。最后中考失败,还是回老家读高中了。

所以说基础差的同学或者说就是不开窍的同学来到重点学校压力都很大,不仅仅是跟不上学习,而且在重点学校很容易造成自卑,会进一步让成绩倒退。

说了这么多,有个最关键的问题还没讨论,那就是差生根本进不了重点学校啊!当然,小学初中可以在学区直接上,但高中呢?说实在的,9年级之前内容都不多,基础差改善的几率会大一点,但高中根本就没机会。很多重点学区,班级如果遇到差生班主任和授课老师是很头疼的,都不愿意放在自己的班级,初中很多地方还有小升初考试,进重点不容易。

对于差生就应该用差生的办法,找个相对较好的学校,管理规范,老师负责,生源素质都差不多,这样差生才能真正树立自信,如果差生能尽早意识到学习重要性,成绩提高上来也并非不可能。


美蛙英语


一定程度上是可以的。如果学生努力的话,是大概率事件。习惯和学习方法是中国式教育的应试杀手锏。去到好的环境,这两个方便都会受到影响,好坏因人而异。就我个人而言,是这种模式的受益者:初中时,在全区最差的一个班,在全校50名开外,但是很努力,成绩不太好,但在本班名列前茅。学校不太好,每年考重点高中的也就20个人左右。在初二时出现了戏剧性的一幕,我们班学生打老师,集体罢课,影响巨大(我就是带头的5个积极分子之一),初三本班分拆,我幸运的去了最好的一个班。自己也很努力(努力到感动自己那种,学校校长都知道的拼命三郎),英语老师和语文老师利用课间给我补课,鼓励打气。半学期没啥效果,到了下学期,就像开挂一样,考到全校第六名,全区20名。也上了重点高中。这是第一次感觉到优秀班级对一个学生的重要。高中没进火箭班,但很努力。第一学年再次分班,去了火箭班 ,英语倒数,语文倒数,压力山大。高考时,英语和语文班级前20吧。第二次验证优秀班级改变一个人的人生轨迹。

总之,优秀的地方带来的不仅仅是压力,更是一种认知,认知到不足,也能看到弥补不足的方法(周围优秀的人,不用问,看就获取)。觉醒了,又有方法,努点力就行。不过,我是农村读书出来的,天生的基础薄弱也是硬伤。普通985能够够的着,但是顶尖名校还是有困难的,因为弥补差距需要时间,同样时间,同学们更容易出成果。无债和有债的起点是不一样的,但不代表不可以优秀


JeremyLiuhua


【小学阶段】

如果是小学阶段学生成绩差,把这样的学生转到知名的重点小学,学生的成绩还是可以提高很多的。

因为小学生的可塑性强,如果是小学一年级的学生送到名校就更好了。就比如我们乡村小学,学生的成绩不是太好,当然有一部分的原因是教师,大部分的原因是学校的学习氛围还有学生的家庭环境。记得一个转走的女生,她是四年级,全班就她一个学生,她的语数英都是60多分,这在农村算中等成绩,但是在县城绝对是比较差的。因为她没有同桌,每节课都是她一个人,感到内心孤单,没有玩伴。更有甚者就是她题错了,老师会批评她,以至于她每天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批评。心里很难过,于是就转走了。其实老师也是想让她学习更好,每节课老师只能提问她一个人。于是,她转到县城一所比较有名的小学,有一次,我下班的遇到她的家长接她放学,就和她的家长聊了几句,原来这个女孩的成绩进步很大,语文和英语都进步到了80多分,数学进步到了90多分。看来,好的学习环境更重要,他们需要竞争。

【初中阶段】

记得我当初中三年级班主任的时候,我们学校分为快班和慢班。每次考试慢班的前五名需要转到快班学习,快班的后五名需要转到慢班学习。这样的方式就等同于把差生转到了重点学校了。

当然还是有所区别,这相当于把慢班中的鸡头,调入快班当凤尾。普通班的前几名最好的情况就是考一所普通高中,但是这些慢班中的优等生,转入快班最开始的时候是垫底的存在。但是如果加倍努力,能在快班进入前几名还是有很大程度考入重点高中的。我们班就有一位学生调入重点班之后,成绩直线上升,最后取得了全校45名的成绩,后被县重点高中录取(全校有110多名学生被县重点高中录取)。

这就是典型的普通班学生转入重点班,最后考入重点高中的例子。当然这样的差生成绩不能太差,而且学生特别努力才行,否则转入重点班跟不上,还不如在普通班。

【高中阶段】

之前我们这里流行名校借读生。就是普通高中的学生,在重点高中借读,普通高中保留学生的学籍,参加高考的时候要回到普通高中来,学生的成绩算到普通高中,不算到重点高中。

这些差生在名校解读,很多学生成绩都是下滑了,因为根本跟不上名校的学习进度,只有极个别的学生能够跟得上,但是进步也不明显,因为学生基础较差。

老师是大班授课,根本没有时间和经历兼顾到每一个学生,何况那些借读生呢?借读生更是可以忽略的存在,因为学生成绩好,也不算老师的功劳,他的学籍就没有在借读的学校。所以这些学生完全只是一个听课的学生,几乎全靠自己。重点高中并不能改变学生原有的智力水平,如果学生长期处在听不懂,跟不上,也更容易产生厌学情绪。

所以,一些重点高中之所以不收那些分数低的学生,是因为,学校的老师不能把差生培养的更好。如果学生成绩特别好,智力高,肯努力,这样老师的付出就会事倍功半。很多名校争优质生源,就是这个道理。

学生成绩差转入名校要趁早,最好是小学阶段。到了高中依然成绩差,就算转入名校,恐怕也无力回天。但是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


一师者


学习“差”直接反应在学习成绩差,不能令人满意。导致成绩差的因素有很多,我们挑选重点的来分析一下。

1 学习习惯差。

由于在初级阶段的学习中,孩子缺乏父母和老师的有效监管,导致不良学习习惯的产生,诸如:注意力不集中、自律性不强、粗心马虎等,纠正一个坏习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双方配合,而且所需的时间也比较长。如果家长怀着交给重点学校的老师来解决的心态,结果会很糟糕,重点学校的学风好,孩子都比较优秀,这是公认的事实。

正是因为重点名校,正是因为同学优秀,所以老师上课的重点会以大多学生的接受能力为主,而学习习惯差的同学往往跟不上学习的节奏,课上没听懂、课下作业又不会做,老师对孩子的关注就变得更少,就无从谈起对孩子坏习惯的纠正了。如此恶性循环,对孩子的学习帮助越来越小。

2 受学风影响严重,成绩比较差。

如果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导致孩子的潜力和能力没有正常发挥出来,或者缺乏有效的带动而使孩子学习懒惰,那么重点学校的优良学风会对孩子有很好的传帮带作用,老师的严苛要求、优秀同学的刺激,都会对孩子产生正向的带动作用。

要注意一点,受外界影响较大的同学,心理往往较为脆弱,抗压能力比较弱,如果在优秀同学的比较中,孩子一旦跟不上学习的节奏,可能产生自暴自弃的想法,这一点家长一定要注意到,提前做好防范。

3 受限现有学校的教学水平,家长心中觉得“差”。

孩子在自己的班级甚至学校中都是数一数二的学习尖子,但父母的期望值特别高,现有的教学条件和教学水平与名校相比较低,这时候家长就会觉得孩子成绩“差”。向着更优秀的方向努力,总是没有错的,父母把孩子送入到更高水平的学校,更好水平的班级,无疑会让孩子才学习上取得更大的进步。

简而言之,如果是孩子学习内在学习驱动力不足,必须由家长和孩子共同解决,否则送入到哪所学校都无济于事;如果是外在条件的影响,或者学习氛围的影响,送到重点学校,无疑会对孩子的学习产生很大的帮助。



大裴看教育


把学习差的学生送到重点学校,成绩会提高吗?个人认为可能性不是很大。

我班有两个孩子是从乡下转来的,转来时成绩就不是很好。家长的想法和大家一样,认为是乡下的学校不好耽误了孩子,换到县城最好的学校,孩子成绩肯定会提高。但一年过去了,孩子却没有丝毫长进。我分析了一下,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条:

第一:重点学校节奏更快,孩子跟不上大家的节奏。

乡下学校,很多课都没开,学生基本全天都上的主课。像体音美很多学校都没专职的老师,一周能上一节就不错了,老师们有大把的时间慢慢上课。县城就不同了,每周课节是固定的,就这么多,老师们必须按计划上课才能保证把课上完。所以在节奏上比乡下都要快一些。

我们几乎每天都要讲授新课,很多乡下孩子根本跟不上,跟不上老师的节奏,怎么可能学好?

第二:重点学校练题较难,对差生并不好。

重点学校生源一般都好,学生整体素质都比较好,这种情况下老师们在练习时选择的题就会更难一些。本来学习就不好,一般的题还不太会呢?老师整天练难题,他可能连课都听不懂,学习上怎么会进步?

第三:重点学校竞争压力更大,差生会更有挫败感。

重点学校优秀生多,差生在重点学校可能永远都是垫底点,时间长了,会更有挫败感的。

每次考试,你可能都是最后一名,时间长了,你还有信心去学习吗?

个人认为,差生要先在自己学校努力变成中等生,再试着去重点学校。

一个很差的学生突然去重点学校,真的会被打击的体无完肤,没有一点自信。特别是初中高中,根本就不可能有翻身的机会,除非你绝顶聪明!


人生如梦LLH


把学习“差”的学生送到重点学校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吗?

1.“差”的学生

题主所说的“差”,应该是指学习成绩分数不高的学生。如果按照分数来界定优差生的话,“差生”可以分为“绝对差生”和“相对差生”两种。

“绝对差生”是指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目标不明确,行为习惯不规范,各科成绩均不理想的学生;“相对差生”是指学习过程态度端正、目标明确,但因学习能力和方法等原因,导致学习成绩始终无法拔尖的学生。

2.如果孩子是“绝对差生”,即便家长关系通天,也不要去挤重点中学了

首先要做的是选择一所校风正、学风浓的学校或班级,最好能在入学前打听一下班主任的执教风格,如果班主任责任心不够强,管理不够严厉,教育水平不够高,是很难降住这样的“熊孩子”的。

然后调整家教模式。家长要跟孩子进行一次平等、坦诚、深入的交流,让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跟他一起制定一个有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的详细学习规划,并针对以往的学习行为习惯,拟定整改措施。

需要强调的是,这个过程务必要与孩子共同完成,规划和措施一定要得到孩子的认可,否则以后执行起来问题重重。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给孩子树立正面榜样,多关爱,勤激励,严要求,少罗嗦,一步一步改变孩子的学习观,定能让孩子的学习成绩有一个质的提升。


3.如果孩子是“相对差生”,要分析孩子“差”哪里

若是孩子平时学习很努力,学习习惯也很好,但因学习天分和能力有限,成绩始终无法拔尖,你可以和孩子经过商量,选择一所省级重点中学。这样的选择不仅能让孩子在学校受到老师的关注和重视,还能培养孩子的信心,找到优越感 ,从而激发他更大的热情。

若是孩子头脑聪明,学习能力又强,但因学习态度和习惯等原因造成的成绩不拔尖,家长可以跟孩子进行一次有效沟通,与他一起分析原因所在,让其明白学习对人生的意义所在,激发他的学习热情,树立远大的学习目标。

倘若这些动员工作得到了孩子的认可,就可以让他选报一所重点中学。在这样的学校里,学风都很浓厚,即使孩子想贪玩也找不到同伴,他就会在环境的影响下,投入到专注的学习中去。一般来说,这样的孩子一旦适应下来,经过三年的努力学习,都会取得非凡的进步。


4.把学习“差”的学生送到重点学校学习,成绩就会提高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再优秀的老师也不敢保证。

重点中学的老师确实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方法得当,责任心也强,再加上生源优秀,“锦上添花”也就成了必然。

但如果把所谓的“差生”放到衡水中学这样的学校,先不说学生能不能在那种高强度、快节奏的学习环境待下去,单就老师来讲,即使老师本人愿意花时间来辅导学生,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毕竟再优秀的老师也是人,精力有限,否则三年过后,拿什么来面对学校和家长呢?

综上所述,孩子应该选读怎样的学校,家长切忌为了面子而追求“重点中学”,只有适合孩子的,才是最好的。

如果把“差生”放到重点中学,能考出好成绩吗?欢迎关注,并在评论区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