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這3位國君,為何會被活活餓死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天下是皇帝的,天下之物自然也是皇帝的,這讓皇帝幾乎可以擁有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物。在這種情況下,要說皇帝會被餓死,無疑是一個笑話,但是歷史上的確有3位皇帝,因缺少食物而餓死。

歷史上這3位國君,為何會被活活餓死

一、齊桓公

齊桓公是齊國第十五位國君,也是一位很有能力和作為的國君,他當上齊國國君後,任用用管仲為相,開始在齊國大力推行改革,實行軍政合一、兵民合一的制度等,使齊國很快強大了起來。

齊國強大後,齊桓公開始和宋國、陳國、蔡國、邾國會盟,並做了它們的盟主。其中宋國不久之後背盟了,齊桓公聯合諸國攻打它宋國,逼迫宋國重新歸順。

這就是九合諸侯的第一次。

齊桓公還以“尊王攘夷”旗號,聯合諸國北擊山戎,南伐楚國等,這些舉措奠定了齊桓公中原霸主的地位。

齊桓公這樣一位春秋時期的霸主人物,最後會被活活餓死,是很多人意料不到的,但的確發生在了齊桓公身上。

歷史上這3位國君,為何會被活活餓死

齊桓公有一推兒子,因為當時還沒有嫡長子繼承製,所以讓誰做繼承人成了齊桓公的難題。齊桓公想讓鄭姬的兒子做太子,但他的另一個寵妃衛姬不答應,衛姬糾纏著齊桓公立她的兒子為太子。

衛姬很聰明,她一方面糾纏齊桓公立自己的兒子為太子,一方面又積極拉攏齊桓公的寵臣易牙、豎刁,讓他們幫助自己的兒子爭奪儲君。齊桓公病重後,他的幾個兒子就為爭奪儲君之位開始了內訌。

在眾子內訌之際,易牙和豎刁以保護齊桓公為藉口,將齊桓公帶到了一個密室,並將其放在密室置之不顧,病重的齊桓公不久在密室中因飢渴交加而病逝。死後因為諸子都忙著內鬥,顧不上齊桓公,導致齊桓公陳屍67天無人過問,出現了“身死不葬,蟲流出戶”的慘狀。

歷史上這3位國君,為何會被活活餓死

二、趙武靈王

趙武靈王是趙國最有作為的一位君主,他做趙國國君期間,通過“胡服騎射”改革,使趙國很快強大了起來。同時,他還通過攻打北方各族等,開疆拓土,使趙國成為了戰國時期的強國。

但是趙武靈王在立儲問題上犯下了嚴重錯誤,以至給他惹來了殺身之禍。

趙武靈王開始想將王位傳給長子公子章,但公子章生母和大臣私通,背叛了趙武靈王,趙武靈王為懲罰其生母,將小兒子趙何立為了太子,即趙惠文王。

趙惠文王本人很有才能,同時趙武靈王想安心在外帶兵征戰,所以將王位傳給了趙惠文王,自己做了太上皇,以便能更專心的帶兵作戰。

歷史上這3位國君,為何會被活活餓死

但是在帶兵四處征戰期間,由於公子章一直跟隨趙武靈王身邊,而且作戰勇敢、還很孝順,這讓趙武靈王越發喜歡公子章,也愈加覺得對不起公子章,所以趙武靈王想讓趙惠文王封公子章為王,以此來補償公子章。

但這樣做,會將趙國一分為二,會讓趙國實力受損,大臣不同意,趙惠文王也不同意。趙武靈王雖然不做國君了,但他還是覺得趙國是他的,大臣和趙惠文王都應該聽他的。所以吃了閉門羹的趙武靈王越想越氣,在公子章的唆使下,趙武靈王準備囚禁趙惠文王,逼其將王位傳給公子章。

此事被趙惠文王得知了,他派兵包圍了趙武靈王的行宮沙丘宮。公子章被趙惠文王的士兵殺害,但是趙武靈王由於在趙國擁有極高威望,同時還是他的父親,趙惠文王並不敢直接殺他,於是他讓士兵將趙武靈王圍困在沙丘宮,並斷了他食物和水,將趙武靈王活活餓死在了沙丘宮。

歷史上這3位國君,為何會被活活餓死

三、梁武帝蕭衍

蕭衍是南梁朝開國皇帝。能成為開國皇帝,說明蕭衍才能很好,他是一個博學多才之人,和當時的很多大才子有來往。同時,早期的梁武帝也是一個好皇帝,他兢兢業業治理國家,使南梁國富民強,井然有序。

若梁武帝一直保持初心,繼續這樣下去,他將會是一個留名青史的好皇帝,但後來梁武帝信了佛教,開始廣修寺廟,號召百姓吃素信佛等,同時他還做出了多次出家的荒唐之舉。大臣為從寺廟贖回他出了鉅額銀兩。

一次兩次也就算了,但蕭衍多次這樣,也導致大臣為贖他,幾乎花光了國庫的銀兩。國家經濟出現了嚴重倒退,朝堂也是烏煙瘴氣,早沒了南朝蕭衍早期的那種繁榮昌盛和井然有序。

蕭衍的“作”引發了“侯景之亂”,他信任的大臣侯景起兵造反,並攻破都城,蕭衍也被侯竟圍困在了臺城。

蕭衍受佛家思想影響,對名利看淡了很多,所以當他得知侯景起兵造反後,只是平淡的說道,皇位他可以拿去,只是不要濫殺無辜,傷害百姓,然後又開始了唸佛。

蕭衍雖然已經對皇帝失去了興趣,但他的存在對侯景是一個威脅,所以侯景將其圍困在佛寺,並不給蕭衍食物和水,將其活活餓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