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創新四部曲:做被需要的產品人

今天上午在家聽了混沌研習社中任鑫老師的一場分享,主要內容是設計開發新產品的方法論和路線圖。

其實作為產品經理,職業生涯中大部分產品工作都帶有探索的性質,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參考和依照,每一步該怎麼走鮮為人知。

恰巧今年我也將在一個之前未曾涉足的領域探索,所以對此次分享課有很多共鳴。

每次嘗試,往小了說是產品創新,往大了說就是一次成敗與否的探索。


01 用戶和場景是基礎

任何產品的起點都離不開用戶和場景,我曾寫過一篇《無場景,不產品:場景是產品存活的關鍵》,裡面充分說明了場景的重要性。

用戶為什麼這麼重要,因為用戶是產品設計的起點,是我們產品的最終購買者和使用者,用傳統買賣關係來說,顧客就是上帝。

場景為什麼重要,因為如果不是基於一定的場景需要,用戶不會使用這個產品,所以任何產品的存在的前提都是因為場景存在

有時候我們決定做一個產品,最原始的出發點有很多,可能是基於自己的資源和能力優勢,可能是基於對市場和用戶的洞察,覺得我可以。

這也是產品創新和探索的一個必備前提,明白我為什麼要這麼做,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結果,如何去衡量達成與否。

不論是基於競品分析得出我們的過人之處,亦或是戰略需要依靠強大後臺拓展新領域,知己知彼,都能讓你有的放矢。


02 儘量降低試錯成本

在我們進行創新和探索的過程中,很多時候需要驗證這些設想及方案是否真實可行,是否存在市場,是否能真真切切解決當前的問題。

MVP的概念大家再熟悉不過了,一定程度上它是精益創業的雛形。市面上我們也見過很多類似的例子,就簡單的方式快速驗證,然後做大做強。

這種方式對於探索創新性的產品再合適不過了。科研實驗講究數據和結果,差一兩個數值都不能說明其關係,不能下結論,而產品的價值驗證亦如此。

千萬不要等萬事俱備,投入了很多前期準備後再去做“成不成就看這一下了”的這種孤注一擲,因為如果不行,會帶來很大損失。

尤其在探索時期,沒有充足的資金,不論是時間還是金錢成本都耗不起,所以找到以最小代價能進行驗證的方式,也是給自己多一點繼續的信心。


03 由點到面去做增長

增長不僅是數字的變化,而應該是競爭力增長,是一種能推動業務發展和產品優化的力量增長,這是今天任鑫老師分享帶給我很大的一點觸動。

通過知己知彼決定去做,通過模式設計有的放矢,那麼如何在當前的市場撕開一個口子讓自己有機會進入,然後慢慢站穩慢慢變強。

由點到面說的就是在產品創新時應該面向一個足夠大的市場,這樣空間和收益才會更大,比如同樣是算法推薦+社交推薦的信息流,頭條並不是第一個。

很早之前豆瓣就做了,但它選擇的是文藝內容,而頭條選擇的是新聞內容,現如今頭條能後來居上,是因為看新聞的人遠遠多於文藝青年。

單點突破是找到自己的核心發力點,我們常說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一個東西趨之若鶩被模仿,不如另闢蹊徑找不同。

十個領域第二不如一個領域第一,產品發展和個人發展都是如此,有了不可替代性之後,再去擴展自己的覆蓋面就會相對容易很多。


04 被需要才是主旋律

前些年我們常說,很多創業都是拿著錘子滿世界找釘子,這其實在某一方面可以說是一種失敗,因為沒有被需要。

對於一個產品的創新和探索,如果結果是對於用戶來說,有最好,沒有也無所謂,這其實不能算是成功,要麼是市場不成熟,要麼是過於自嗨式的設計。

產品的創新要以用戶為本,而非產品經理執念的產物,叫好不叫座的產品設計我們看了太多太多,不能說全是產品原因,也許會有一些天時地利的要求吧。

既能滿足用戶需要,切實產生價值,同時又能分步驟按節奏去落地推進,是產品創新的正確方式,因為我們不僅要關注產品,還要審時度勢。

做出被需要的產品,成為被需要的人,願你我都是被需要的產品人。

一起加油,共勉!


PS:下圖是今天聽任鑫老師分享後整理的一張思維導圖筆記,分享給大家。如果看不清想要原圖的可加我微信 musiguniang 發給你

產品創新四部曲:做被需要的產品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