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介紹下你所在的農村或山區有哪些特別的植物?

草木七舍


過去的連雲港地區,有很多特別的植物。可是經過了這麼多年,有很多植物慢慢消失,漸漸都沒有了!

本來這個問題,昨天晚上應該就要寫出來的。可是一種植物的名字,應該是我們當地說的土叫法,一直都想不起來,沒辦法乾脆不寫了!


我記得從小住在鄉鎮裡的時候,家裡養了幾隻雞子。還有幾十只獺兔,好多種顏色,這可是父親從山東老家龍口,那時是叫做黃縣運來的。當時的龍口農村裡,養獺兔能發財,人們都養髮瘋了!

當時的母種兔子,也就是在56~58年左右,一隻有窩(連雲港方言,懷孕)的母兔子,價格能賣上上萬塊!這種價格是天價,莫怪當時的老鄉,有句口頭語,寧養兔子不養兒!

為了養好兔子,每天放學後,背上個蘆葦篾籃子,到田野裡挖野菜。那時候野菜也不好挑(連雲港方言,挖)啊,因為很多人家都把能吃的野菜挑走了!


第一次去的時候,我看到田間旁邊的小溝渠水裡,看到滿溝裡,長著一簇簇的新鮮野菜,讓人感到真可愛。

我下到水裡,用刀割了一棵又一棵,只見這種野菜冒出白漿,滴在手上,弄到臉上,不一會兒手和臉腫起來了,讓人感到很疼很疼的!

回到家裡後,鄰居告訴我家,那種植物叫做腫臉菜,人是萬萬碰不得的。到了秋天以後,菜裡面的漿汁沒有了。

過了一些日子,我的大舅父從連雲港市區,來到我們這個小鄉鎮上。過去他老人家是開藥鋪的,問清楚情況後,他告訴我們,這種植物中藥上叫澤漆,它的藥性是有毒的!

挑野菜餵養兔子,其他的野菜也是見過很多的。唯獨對這種腫臉菜,為什麼記憶猶新呢?因為從這個時候往後起,我就看見它就害怕了!

如果現在再到農村的田野,你去看一看,這種叫做腫臉菜的植物,現在還有嗎?如果即使有,那也是很少很少的啦!

感謝您對九文天下三農問答的關注與支持,歡迎您評論留言!謝謝!



九文天下


你好!飛火流星為你解答。

神奇!神奇到能夠震撼你。這樣的一種植物是不是想了解一下?


它是單子葉植物剛莎草科的一種植物,當地人沒有人知道它的學名叫什麼。雖然它的地上莖葉有點類似南方的那種“三稜草”,但它確實是與南方的“三稜草”完全不同的另一種植物。南方的“三稜草”的地下球莖是白色的,而他的地下球莖是黝黑的,看上去一點也不一樣。

它不能播種,也不用耕耘,只需等到既有的時間,便能結出果實,保存地下。大水淹不死,大旱旱不死,永不斷種。

我家鄉的植物↑

南方三稜草↑

雨量充沛,水源充足的情況下,它可以每年萌芽生長。遭遇大旱的時候,它又可以多年不生。只等雨多有水的年景,再次蓬勃萌生。

它的個頭一米,高的也不過兩米,頂端長有幾個茸毛小角。喜水耐旱,根莖四處串生,生命力極強。秋季成熟後,種子隨草稈沉入泥裡,得適宜的環境和溫度便長出細小的幼苗,這也是它繁殖的另一種形式。



我家鄉的植物↑


南方三稜草↑

它的地下莖球形,直徑一釐米左右,內裡極白,富含蛋白質,生熟可食。也可磨成粉,與其它麵粉混合使用。葉片細長偏稜形,每株四至五片,下部生多條鬚根,根系發達,地下球莖每株可成幾個到十幾個。上世紀1958年和1963年家鄉發洪水,它可是養活了幾十萬人呢!

清代的時候有人作詩云:荷鍤荒原掘地梨,味甘質脆遍春畦;似水未許宜撩弄,刺刺森森鐵蒺藜。


我家鄉植物的地下球莖↑

南方三稜草的地下球莖↑

明白了嗎?我說的這種植物叫地梨兒,它的地上部分人們習慣稱之為三稜草。只是此“三稜草”,不同於彼“三稜草”。


飛火流星905


我獨居在深山養殖土雞,這座山還屬於原始森林狀態,最上面一層是參天大樹,中間就是長得比較高的粽葉竹子,最下面一層是長得比較矮的粽葉竹子和茅草。



山上有大片位置比較潮溼的地方長了很多粽葉竹子。就是每年端午節,大家要吃的粽子,就要用這種竹子的葉子來包,叫做粽葉。這種竹葉,有一種淡淡的香味。據說這個香味是人體需要的一種微量元素--鋅,人體吸收了,對身體很有好處。


粽葉竹子,喜歡陰涼潮溼的土地,在水分稍微偏多的土地上長得很快。竹子主杆很小,不及成年人的小指大,葉子卻很大,很長。一般葉子有7釐米寬,30釐米長。粽葉竹子,一般高2米左右,在差不多半米的位置長出分支,一直長到頂端,一個分支就會長出好幾片葉子,在秋天之前,把它新長出來的葉子摘了,它就會繼續再長出新的葉子,直到秋天。這個葉子可是寶貝呀,很值錢呢!秋天過後,就不能再摘它的葉子了,再摘就會死了。包粽子用的粽葉,是要當年生出來的新葉子,老粽葉很脆,包了會破掉。


原來這種葉子除了端午節,有人摘去包粽子,其他時間根本沒人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隨時都有人想吃粽子,就要買粽葉包粽子。還有專門賣粽子的店鋪,常年需要買粽葉。這種葉子越來越吃香,一年到頭都有人收購。而且價錢還不便宜。大概5分錢一片。今年端午節前一天,我們這裡最貴的賣到5毛錢一片。有的老百姓都叫它“搖錢樹”了。

5毛錢一片,算一下這裡有多少錢。


承訊生態種養


我們這盛產巴戟天,牛大力

巴戟天(學名:Morinda officinalisHow),為雙子葉植物茜草科,長3~13cm,寬1.5~5cm,前端短漸尖,基部鈍形或圓形。巴戟天的乾燥根,根呈扁圓柱形,略彎曲。 主產於廣東、廣西等地。藥用植物,主治陽痿遺精、宮冷不孕、月經不調、少腹冷痛、風溼痺痛、筋骨痿軟。

牛大力,別名豬腳笠、金鐘根、山蓮藕、倒吊金鐘、大力薯。是一種藥材。為豆科豆科崖豆藤屬植物,美麗崖豆藤Millettia speciosa Champ。

牛大力以根入藥,主要成份為蛋白質、澱粉質及生物鹼等。

藥用價值

【性味歸經】:甘,平。歸肺、腎經

【功能主治】:補虛潤肺,強筋活絡。用於腰肌勞損,風溼性關節炎,治肺熱,肺虛咳嗽,肺結核,慢性支氣管炎,慢性肝炎,遺精,白帶。

【用法用量】: 常用量30~60克,0.5~1兩。[1]

《全國中草藥彙編》

【藥材性狀】:塊根圓柱狀或幾個紡錘狀體連成一串,淺黃色或土黃色,稍粗糙,有環紋。商品多為切成長4~9釐米,寬2~3釐米、厚約0.5~1釐米的塊片。橫切面皮部近白色,其內側為一層不很明顯的棕色環紋,中間部分近白色,粉質,略疏鬆。老根近木質,堅韌,嫩根質脆,易折斷。氣微,味微甜。以片大、色白、粉質、味甜者為佳。




Fates


大家好我是東北小輝,對於山區的里人們來說,山脈是他們最好的東西了,即使它們是花卉和植物,它們也是大自然留給我們的最好禮物,當然。依靠自己珍惜和保護,而不是隨意破壞自然規律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國家的鄉村有一種野生植物。它生長在山路邊的一側。在開花季節,只要你經過,你會聞到一股芬芳的氣味。這很令人耳目一新。這朵花可能為許多人所知。它被稱為金銀花。

金銀花是一種野生的植物。它更喜歡在陽光充足的地方。它也更耐旱。即使長時間不下雨,其它植物也會枯萎。它仍然是綠色的,對於不斷增長的環境並不是很挑剔,所以很多省份和地區都會有。它主要生長在山坡上的灌木,稀疏的森林或山路等。它每年的五月左右開花。當它綻放時,它特別美麗。花心就像一場小小的比賽。它看起來很可愛。而且它很香,每次經過山間的小路時候,我相信你肯定都會在那裡那裡待一段時間的,不僅僅是人們,甚至來、連螞蟻都會爬過來,整個花都是。它屬於藤蔓植物,到處爬,有時它經常爬到路邊,而且非常強壯。

金銀花認為每個人都熟悉它。我的很多朋友可能在他們年輕的時候玩過它,但對金銀花的瞭解並不多。在我們國家,無論是兒童還是禮物,我們經常選擇金銀花茶。如果你的臉上有粉刺,或生氣,只要你經常喝金銀花,它會好,尤其是女孩,經常喝金銀花也有助於美容,效果非常好,並且不會傷害,如果你在你的家鄉有金銀花的朋友,你可以記住它。當然,金銀花的使用遠不止於此。它是醫學上的最高等級,以其清熱和排毒而聞名。

根據相關資料,金銀花:甜而香,甜而冷,不傷胃,香氣撲鼻。適用於各種熱病,如體熱,皮疹,發斑,熱瘡,喉嚨痛等症狀。當然,這裡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有許多藥用價值,不同地方有不同的藥用方法。它非常廣泛。朋友們,如果你家鄉有金銀花,請務必保護它免受損壞,因為它真的很珍貴。


Da墨龜


我所在的農村陝北,我們陝北有一種很特別的植物:《摘蒙花》摘蒙花是一種純天然的野生美味,將摘蒙花晾乾,放進熱油鍋裡一炸,香味一起,街坊四鄰都能在家裡聞到,出鍋時撒上一把細鹽,即成陝北人家餐桌上的不可缺少的上等調料,有了摘蒙花,哪怕只有一碗煮掛麵都可以吃的特別香。


陝北民俗風情


樺樹,黃龍山


農人小丁


我們農村沒有山,感覺也沒有什麼土特產,看手機上他們那有山有水,還有的可以趕海還有好多土特產吃的,我們這要啥沒啥,噢,好像有綠化苗木,因為我們這主要以綠化苗木和盆景為主







小花農洲洲


特別的食物。山東有煎餅


打捆機青儲機


我出生在青島周邊的一個農村。依傍大海,海產豐富。有本地的鼔眼魚,三角形狀,非常好吃。還有特產名貴西施舌。其實就是個大白蛤蜊。因為這邊海域特殊,這有家鄉這邊才盛產西施舌。非常鮮美。這邊以海鮮諸多。靠海吃海,所以海鮮是這邊的美食,提起植物的話,應該是茶樹,海清那邊有山嶺,大都是茶樹,這邊盛產海清綠茶,泡出的水清澈明亮,芳香中帶有一點澀味,讓我們更能體味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