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楊在家長群發錯信息,來不及撤回,群裡家長都懵了

導語

隨著時代的進步,現在很多學校的老師都是利用微信群來佈置作業和學生家長直接溝通。那麼這樣確實方便了很多,但是有時候呢也會帶來一些不必要的麻煩。

案例

剛畢業一年的淘寶女裝店主慧慧做起來了幼兒園的老師。雖然大學學的是幼師專業,但是自己比較喜歡女裝就開了個淘寶店鋪一直經營著。但自從當了幼兒園老師就感覺有些忙不過來了,天天店鋪消息一大堆,孩子們又各個精力充沛很難管,慧慧覺得自己有三頭六臂也難以應對。

小楊在家長群發錯信息,來不及撤回,群裡家長都懵了

有天下午,慧慧正在準備在學生家長群裡佈置今天的工作。就在這個時候客戶發來消息問前兩天買的衣服怎麼還沒到,慧慧立馬說今天下午已經發出了,單號等下發給你。

可是一著急慧慧把回覆客戶的消息發到了家長群裡。過了十分鐘客戶又再次發來消息時,黃衫才發現自己把消息發錯地方了,眼看著撤回消息的時間已過,沒辦法只好在家長群裡道歉。

但是很多家長都看到了,就紛紛在群裡議論,有的人問慧慧,老師你賣什麼的啊,不然和我們說說找你買也放心也方便啊。也有人說老師還賣東西是不是想坑學生家長的錢啊。看著家長們眾說紛紜,這讓慧慧頭疼不已。

小楊在家長群發錯信息,來不及撤回,群裡家長都懵了

網友A:隨著科技的進步,微信的普及,上到八旬老人,下到3歲孩童,都能夠熟練運用微信。學校的老師為了方便與家長的溝通,也都開始建立微信群,在裡面發通知。但是帶來的弊端也是不容小覷的。網友B:微信家長群的存在,確實給老師、家長帶來了許多便利。但是有的時候竟成了家長“討好”老師的工具,這使得家長群變了質。網友C:當今社會競爭這麼大,家長都希望老師能夠多關注自己的孩子,無論是學習還是生活。使得有些家長會在微信群裡變相“附和”老師。

分析

慧慧的一不小心讓家長群可能就變成帶貨群了。這樣家長群就失去了本來存在的意義了。

小楊在家長群發錯信息,來不及撤回,群裡家長都懵了

家長群存在的意義

方便老師安排事情。比如佈置作業,通知事情等,就不用老師大費周章的一個個發短信通知,也不用擔心讓孩子轉通知給家長時候忘記。

幫助老師和家長更好地溝通。讓家長和老師更好地交流去討論孩子的問題,讓老師和家長互換孩子的信息,可以更好地去和孩子溝通。

分享孩子在校情況。讓家長更加細緻的瞭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間接幫助家長知道孩子的近況,給孩子正確地教育引導。

小楊在家長群發錯信息,來不及撤回,群裡家長都懵了

總結

孩子的成長需要家長與老師共同的配合

家長和老師都要以身作則。孩子從小都是會學著身邊人的習慣,那麼他們接觸最多的人也就是家長和老師了,所以不要讓孩子學到一些不好的行為習慣才是。

家長要和老師多溝通交流。家長與老師的信息互換是更好的幫助彼此去了解孩子情況,知道怎麼樣能去引導孩子變得更好更優秀。

共同幫助孩子更好地選擇未來的道路。給孩子的教育方式就意味著他們將來發展的方向。那麼要想給孩子一個美好的未來就要從小給他們良好的教育環境才是。

所以,家長群是建立起老師與學生家長溝通的橋樑,不要把它搞變質了。

那樣對於孩子是最不公平的事了。

小楊在家長群發錯信息,來不及撤回,群裡家長都懵了

在這裡提醒大家,老師和家長常溝通是件好事。但是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為了孩子能夠更好地成長。所以對於家長群的用途各位家長和老師還是要注意把握分寸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