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作坊自制乒乓球底板,靠譜嗎?

隨著乒乓球運動和器材常識的普及,很多手工黨出於對乒乓球的執愛和對手工樂趣的執著,開始自制球拍,自娛自樂,陶冶情操本是一件好事。但是一些人為了高額利潤,逐漸演變為高價售賣手工三無產品,在百曉生平常的工作中遇到了很多球友深受其害或者被天花亂墜的吹詞勾起強烈興趣,諮詢看是否靠譜?

對於以上問題,百曉生持否定態度,80%以上的自制拍純屬對手工的自娛自樂。因為現在自制底板的門檻很低,現在基本所有球拍無非就是5夾,7夾,5+2,內置纖維,外置纖維等結構,這些結構是沒有專利保護的,是公開的,誰都能用,材料也非常容易得到,網上從各種木皮,各種添加的纖維材料,各種手柄都是一應俱全,只需花個二三十塊錢買回來,粘貼起來切成球拍的形狀即可。稍微有點動手能力,有幾樣簡單工具的人都能做。能做出來就代表好打嗎?為什麼那麼多品牌的專業廠家也都在做這幾種相同的結構,但是做出來的底板手感,彈性,速度,力量各方面差別很大,因為每個廠家都有獨特的木材處理技術,秘密的粘合劑配方,壓板的工藝,大數據積累對底板弧線的調教。這些才是核心競爭力,哪個專業廠家不是有幾十年的制板技術積澱?哪個不是有專業的大數據資料?哪個不是有專業的全套工藝設備?所以個人作坊的手工拍和這些專業廠家的拍相比,又是一個用自己的業餘愛好挑戰別人飯碗的故事。

經統計,個人作坊自制球拍有以下情形。比較低級的拿塊原木做成乒乓球拍的形狀,甚至底板邊緣弧度的均勻度,底板表面的平整度,都不能保證。自制單層底板,重量動輒160多克以上,見過最重的有240多克,這個重量怎麼玩?然後給貼膠皮的時候發現,原本平整的擀膠棒滾上去膠皮竟然無法均勻地粘合,定睛一看。百曉生在器材界混了十多年的下巴差點驚掉,板面竟坑坑窪窪凹凸不平。一問球友價格,六百多買的。犯這些低級錯誤的就能佔到目前個人作坊手工拍的50%。還有一些手藝比較精湛的,論做工確實不錯,但是經過試打是有形而無神。只能說該作品是一個非常不錯的木質工藝品。但問題是這是用來打球的底板,要的是性能,不是用來參觀的,其製作者也只能說是一個非常合格的木匠,但不是一個合格的制板人,估計製作者對其作品的斤兩也應該是心知肚明,有個非常明顯的套路是,其在推銷的時候一般都給顧客配兩面澀性高彈套膠。有道是底板性能不夠,膠皮彈性來湊。因為他們忽悠的一般都是初級水平,或者一些老年球友,因為對這些球友來講只要彈性大,他們就覺得不錯,所以一些手工板反而有好的評價,其實這個性能大多歸功於套膠的彈性。這樣的情況基本佔到自制手工球拍的40%以上。只有剩下差不多10%是對器材有深入研究,製作比較認真,底板性能也不錯的。

魚龍混雜的自制板中,不排除有龍。但是從一堆臭魚中選出龍就要需要一雙懂行的火眼金睛,所以作為一般球友,面對個人作坊的手工板,請謹慎選擇。此文僅從市場規律,專業器材知識,球拍性能等方面分析,不針對任何組織和個人。只要不是拿垃圾賣高價騙球友錢,那麼所有的手藝人高雅的藝術情操,孜孜不倦追求創新的精神,值得廣大道友尊敬!

個人作坊自制乒乓球底板,靠譜嗎?


個人作坊自制乒乓球底板,靠譜嗎?


個人作坊自制乒乓球底板,靠譜嗎?


個人作坊自制乒乓球底板,靠譜嗎?


個人作坊自制乒乓球底板,靠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