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嵩县:立体生态农业成为特色产业发展新引擎

河南嵩县:立体生态农业成为特色产业发展新引擎

中国经济周刊-经济网讯 二月的嵩州大地,阡陌春情,充满生机。走在库区乡嵩县陆浑戎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基地,一派繁忙的春耕景象实令人欣喜。群众们防疫不误农时,戴着口罩,分散在基地里刨白术苗,修剪果树,千亩猕猴桃树下套种玄参、板蓝根等中药材......

近年来,嵩县陆浑戎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采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运营模式发展猕猴桃种植,该公司根据猕猴桃种植收益长达5-6年的周期特点,通过经济林下面套种白术、板蓝根、玄参等中药材的做法,既不耽误猕猴桃的生长,林下经济也能做到一年多收,让土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达到以药养林的效果。

据悉,去年以来,在该公司的带动下,当地有7户大户和46户种植户参与中药材的种植,公司负责提供药材种子、技术指导和产成回收,种植户只需要保证把药种好,就能获得经济收益。

据该公司负责人郭建桥介绍,务工人员涉及9个村村民,现有44户脱贫户参与入股分红,120户脱贫户通过土地流转、进厂务工等方式,实现薪金收入。目前,该公司共带动周边407户群众,每年每户增收在一万元以上。

“这些年党和政府让俺家享受到户增收政策,我把钱投到基地,又让我到公司务工,这样一年不但能拿工资,还能分红,不用出去在家门口都能赚钱,真好!”库区乡翟河村脱贫户周俊峰满怀感激。

河南嵩县:立体生态农业成为特色产业发展新引擎

据了解,该公司今春计划种植白术、板蓝根、玄参等中药材2600亩。疫情防控期,为保障群众健康安全又不误生产,该公司购买口罩、消毒液、酒精并配发给务工人员,并订立相关制度,尽量不出村,相互之间不串门,上下工不结伴而行,开工前消毒、测体温、戴口罩,工作中疏散运作,切实保障安全复工复产。

近年来,嵩县大力发展皂刺、花椒、核桃等经济基地,由于经济林投资大、见效慢,为了促进基地健康发展,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县委、县政府组织有关部门和企业采用“企业+基地+农户”的模式,引导农民结合实际,实行长短结合、种养结合等形式,充分整合土地资源,夯实产业基础,不断加大农业产业供给侧结构调整,鼓励林下间作套种立体生态产业发展,形成了林畜、林禽、林蜂、林菌、林药等林下经济发展模式,使立体生态农业不仅增加了群众收入,又节省了资源,实现了“生态”、“经济”、“环保”三赢,真正成为特色产业发展新引擎。 (郭振华 罗孝民 王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