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商視點】疫情對樓市股市影響短暫,“新基建”將異軍突起!

【展商視點】認為,本次疫情對中國樓市、股市和基建的影響可概括為三句話,即:

1、樓市調控局部放鬆;

2、股市呈現結構行情;

3、“新基建”將異軍突起。

分析疫情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已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國內。近來,新冠疫情已呈全球擴散爆發之勢(如下圖1),已對我國之外的其他國家的政治經濟產生重大影響;而由於全球政治經濟尤其經濟一體化已經發展多年,中國又是全球化的重要倡導者、參與者和受益者,因此,此次疫情對中國的影響將更為深遠和複雜。

【展商視點】疫情對樓市股市影響短暫,“新基建”將異軍突起!

圖1 世界各國新冠疫情數據(圖片來自網絡)

而從日前國家有關部門發佈的一、二月份外貿數據看,也已驗證了這一結論。(見圖2)該數據表明,我國一、二月的外貿表現為逆差71美元,進出口數據均大幅低於預期值。

【展商視點】疫情對樓市股市影響短暫,“新基建”將異軍突起!

圖2 1—2月進出口數據(圖片來自網絡)

我國經濟一向由外貿、內需和投資“三駕馬車”拉動。象2008年一樣,在國際經濟遭受疫情重創、我國外貿受到嚴重影響的情況下,我國必將加大在內需和投資兩個方面的政策力度和推動措施,以實現我國經濟在一定程度上的穩定適度增長,如保6或保5,從而達到中*央提出的“六穩”要求,保持我國政經形勢的穩定和持續向好。

一是樓市方面。考慮到樓市既有拉動基建投資,又有帶動六十多個相關實體(製造)產業的重大促進作用,同時,也是更為重要的,可以較快、也較為直接地解決地方財政因疫情影響、財政收入大幅減少的嚴峻問題,因此,根據國家一直倡導的“一城一策”、“因城施策”的房地產市場調控方針,個別或部分城市將會適度調整和放寬房市調控政策。

其中將包括並不限於如放鬆或取消限購限售限貸,降低首付,甚至出臺地方性獎勵刺激政策等。其結果將是,2020年我國整體的房地產市場價格將不會下跌,並將出現穩中有升,個別城市可能升幅較高。

但由於我國房價已連續多年上漲,普漲普停的格局己經打破,因此,也不排除個別此前漲幅較高或經濟表現持續不振、常住人口表現為持續外流的城市房價有向下波動傾向。

二是股市方面。疫情期間,央行通過一系列特殊時期的特殊操作,已對我國資本市場給予了應有呵護。這才有了疫情期間滬深股市兩段“有驚無險”的“小牛”行情,讓相當部分投資者“窩”在家中抗疫、防疫的同時,也在股市上收穫滿滿。這兩段“牛市”因此也被部分專家覬覦為“水牛市”。

但是,在疫情漸漸退去,復工達產面積逐步接近正常之後,國家的扶持和關注方向將毫無疑問轉向實體。因為實體聯繫著就業和民生、關係著國民經濟計劃的全面完成,而股市畢竟只是少部分人參與的“遊戲”。

二季度,即使不考慮國際金融環境的巨烈動盪,我國股市的調整也已不可避免。一二月份的高點有可能是全年高點的判斷,或許較為悲觀,但下半年股市想再有更大的行情,也殊為不易。

但是,我國股市出現深幅下調的可能性也不大,尤其是上海股市。下半年我國股市投資仍有結構性機會存在,其風格可能將由“水牛市”向結構性“經濟牛”轉換。重點可在以下行業和板塊進行挖掘:

1.滬市中去今兩輪深指和創業板上大幅上漲的同類型股票。如半導體、5G、電子製造類等,尤其是5G。

2.低價調整到位的具有增長能力和增長預期的股票。一般以5—8元以下個股為宜,市盈率不高於30,每股盈利在0.15元以上,流通市值在50—100億左右為佳。尤以“新基建”(見下面解釋)類為重點關注對象。

3.大消費板塊,尤其是畜牧養殖食品加工類股票。因疫情影響,年內我國CPI仍不可避免高位運行,其中禽肉類養殖加工業將大幅受益。

三是基建方面。日前網上傳出全國各地推出了25萬億基建計劃的驚人消息,致使股市中相關股票應聲而動。

且不說該消息真偽與否,從今年二季度開始,“新基建”必將成為國家經濟政策、行業政策雙重加持的重要支柱和前沿板塊,不僅將決定和調整我國未來經濟建設的走向,也將深深影響國人的就業、收入乃至投資。

所謂“新基建”,就是區別於前些年的鐵公機(橋)等傳統基建,是在傳統基建之上的升級、轉型,不單單表現為基建,而是與實體經濟及其轉型升級,尤其是與“兩化”(信息產業化、產業信息化)緊密配套、密切相聯的,其對國民經濟的整體拉動作用和持續影響性比之傳統基建將更大、更深遠。

未來的“新基建”將包括並不限於以下行業和板塊:5G基礎建設,智能電力建設,智慧城市建設,智能生活建設,政府信息化等等。

未來“新基建”必將異軍突起,引領我國經濟進入一個新的發展增長期。

【展商視點】將繼續為您呈現更多財經類新視點、投資類新對策。歡迎關注,您將因此而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