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足大自然,營救瀕臨滅亡的動物是好事嗎?

緊急集合!這些動物正在發出求救信號!

  • 拿什麼去拯救你,我的海中公主?

提起瀕臨滅絕的動物,就不禁讓人感到惋惜。其實,在這些動物中,不乏有長相可愛動人的,跟我來看看這些可愛的小精靈吧。

插足大自然,營救瀕臨滅亡的動物是好事嗎?

看到這可愛的粉色小海豚,你的心是不是頓時就被融化了?有沒有一種想要把它抱回家養著的衝動?不過,衝動有是可以的,它的體積實在是太大了,除非你能給它提供一個充足的空間。

抱回家養著不行,見一眼總是可以的。這種粉色小海豚生活在亞馬遜河內,它們並不是天生就擁有粉色的皮膚,而是從灰色變成粉色的,這種粉色的小海豚非常容易害羞,如果你一直望著她,她就會害羞的別過頭去。

可是不幸的是,這麼可愛的粉色海豚的數量卻越來越少,拿什麼去拯救你,我的海中公主?



  • 最後一隻麋羚在1923年死亡
插足大自然,營救瀕臨滅亡的動物是好事嗎?

你認得出這是什麼動物嗎?這是來自撒哈拉沙漠北部的麋羚。不過在其鄰近區域也有發現麋羚,照片上的它身材健碩,長相英氣逼人。不難想象,它在沙漠中奔跑的身影是有多麼的迷人。可惜最後一隻麋羚在1923年死亡。

是什麼導致它的滅亡?當地人用麋羚來當做祭祀活動的祭品,甚至還有人拿它們當做食物以及娛樂用的工具。小編覺得,麋羚也是生命,不應該被人類殘害,麋羚的滅亡,人類是需要好好反思的!



  • 熊貓,快瀕臨滅絕的動物
插足大自然,營救瀕臨滅亡的動物是好事嗎?

我相信應該沒有人會不認識圖片上的這隻小動物,它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雖然我們經常從網絡上看到國寶大熊貓的訊息,它離我們很近。當然,還有人去和大熊貓真實見面過。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我們的國寶大熊貓的數量確實是少得可憐,算得上是瀕臨滅絕的動物。

大熊貓活潑靈動,憨態可掬。看著它的兩隻黑黑的眼睛就覺得它特別的可愛。還好在中國,保護大熊貓的意識很強烈,才能讓這古老的生命一直延續下去。



  • 丹頂鶴,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插足大自然,營救瀕臨滅亡的動物是好事嗎?


自古以來,人們對丹頂鶴的評價就頗高。丹頂鶴被認為是一等的文禽,或許和它的長相關係密切,丹頂鶴就像是一位風度翩翩的公子,看一眼就能認定它定是腹有詩書氣自華的文人代表。早在明朝,人們就賦予了丹頂鶴忠貞高潔,品質優良的文化內涵。回看歷史,你會發現,一品文官的衣物上往往會繡上丹頂鶴。因此,很多人也稱鶴為"一品鳥"。

這樣高潔的鳥,卻難逃滅頂之災。丹頂鶴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 全球北極熊數量僅為2.6萬頭
插足大自然,營救瀕臨滅亡的動物是好事嗎?

這又是一種我們都不陌生的動物。北極熊作為熊類的一種,樣子和大熊貓一樣憨態可掬,它雖然生活在我們看不見的地方,但是我們能通過互聯網去關注它。可是這樣可愛的生命,到今天也處於瀕臨滅絕的地步。目前,全球北極熊數量僅為2.6萬頭。北極熊雖然看上去很健壯,但其實非常的脆弱,很有可能會滅絕。

為什麼這些脆弱的生命會淪落到今日這般田地?

地球在不斷進化的過程中,大自然的生物也有"適者生存"的生存法則,或許有些動物跟不上地球的變化,而喪失了很多生存的技能,從而走上滅亡之路。

但是人類對大自然的過度干預更是讓這些動物走投無路的原因:

  1. 人類利用砍伐工具在短期內迅速將山頭削平,用所謂的高科技使河流迅速改道,一味地與大自然反抗,導致環境的惡化,很多物種失去了賴以生存的美好家園。更糟糕的是,這種破壞還在進行著,人類的不滿足使越來越多的物種走向絕境。
  2. 人類不僅破壞環境,甚至直接對動物下手,許多野生動物的皮被人類扒下來做成衣服,器官也被人類用作藥材,還有一些動物更是直接入了人類的胃裡。這樣的殘害野生動物,實屬不人道的行為。

人類是一個聰明的物種,人類發明了很多東西,但是由於人類的不滿足,為了大力發展經濟,把我們賴以生存的家園搞得烏煙瘴氣。自然環境的惡化,讓很多生命終結。

鯨魚可以做成食用鯨油,大象的牙齒可以用來做成精美的裝飾品,魚翅的味道很鮮美。但是對這些動物這樣的屠殺行為是否毫無人性可言呢?食用油可以不用鯨魚,精美的裝飾品也並非一定要用象牙,除了魚翅,更是有很多鮮美的食物可以享用。我們又何必咄咄逼人地將它們逼入絕境呢?

大自然不止是人類的家園,而是所有生物的家園。我們珍愛自己生命的同時,更要愛護自然界中的其他生物。


插足大自然,營救瀕臨滅亡的動物是好事嗎?

如果人類插足大自然,可以挽回現在的局面嗎?

如果可以,人類需要為自己的行為買單,至少要讓瀕臨滅絕的物種能夠改變現在這種局面。那麼人類要做什麼呢?

  • 保護瀕臨滅絕的動物,要保護它們個體以及整個種群

保護瀕臨滅絕的動物,要保護它們個體以及整個種群,使它們在各自的生存空間裡能夠滿足自身生存的基本需求。

和人類一樣,動物們也有自己的家,我們需要盡我們所能去改善動物的棲息地環境。不要再破壞動物的生存環境,保障它們有適合的取食區域、繁殖條件、遷徙通道,這是保護瀕臨滅絕物種的重點工作。

如果物種的生存環境已經無法恢復,當物種的繁衍速度越來越慢,物種數量持續下降時,我們需要建立救護和繁殖種群。這時,需要派一些救護繁殖的工作人員去人為的干涉飼養和種族繁衍,讓種族數量能夠有所回升。

插足大自然,營救瀕臨滅亡的動物是好事嗎?


  • 加強對森林的管理,嚴禁涉獵,建立自然保護區。

我們要相信,只要我們努力去維持大自然的平衡,瀕臨滅絕的物種就還能留在我們的身邊。讓那些可愛靈動的生命和我們一起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吧!

大自然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園,人類應該本著可持續發展的觀念去發展產業,要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通過多植樹去擴大森林的面積,減少湖泊、溼地的開發,改善河流和水質。採取必要和有效的措施,減少對野生動物的不利因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