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天性》:突破思維侷限,實現認知升級

隨著時代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心理學家開始思考認知與行為方式的關係,在《思考,快與慢》中,心理學家丹尼爾曾提出了人類大腦分析的兩種機制。

機制1就是我們大腦中常見的,無意識,直覺式的一種機制,機制2則是一種有意識地分析和推理的過程。

在日常生活中,一個人的行為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而一個人的認知實質上就是我們上述提到的兩種機制。兩種機制互相促進,共同決定著我們在日常或者重要事情當中所作出的行為。

而這本《認知天性:讓學習輕而易舉的心理學規律》,則是由美國非常著名的兩位認知科學家和一位故事作家共同寫出的一本關於記憶和學習以及工作方式的作品。作品從多個角度,以一種講故事的方式將學習技能的提升方法表述地清清楚楚。

今天要寫的這篇文章,則從另外一種方式去解讀這本作品,在認知和思維方面,從如何去認識自己,改變記憶方式,提高技能的角度去辯證的認知看待。


《認知天性》:突破思維侷限,實現認知升級

一、記憶方式的缺陷和認知偏見

在我們的認知思維中,總會不可避免地出現類似記憶扭曲,失實敘事的認知偏見。

對於模稜兩可和隨機事件,我們的思維方式很容易出現不適,而這種不適會對讓我們對世界的理解出現偏差,對要做的事情依據主觀經驗做出判斷而出現一些嚴重的後果。

  • 天性懶惰的認知規律

在我們常見的學習行為當中,反覆閱讀應該算是最為常見的一種行為,初中,高中,大學,這種學習習慣一直貫徹其中,可我們從未停下反思:為什麼,我這麼努力,卻還是記不住。

在我們的潛在認知裡,天性懶惰是一種不可避免的規律,而反覆閱讀正是順從了這種規律,而這正好讓給了我們一個藉口,“我已經很努力了,做不好真的不是我的錯”。

大家應該都知道現在一些文章經常提到的“你的努力是無效的”,“別假裝你很努力”這些令人耳目一新的標題,背後正是蘊含了某些認知規律。

說明一點的是,在你反覆閱讀的同時,其實你並未真正的耗費太多的精力。而學習任何一件事情或者技能,無耗費心血的努力都是淺層次的,效果更是短暫。

  • 頻繁“專注”某一件事的平面思維

你是否經常會這樣覺得,做好一件事情,就要認真專注地去努力,在某一個階段,認認真真地去練習。

可結果顯示,當你很努力的去做這件事情的時候,發現集中練習的效果並不好,你甚至會為此頭疼,為什麼別人可以輕而易舉的記住很多東西,而自己卻怎麼也記不住,或者是記憶時間極為短暫。

思維的片面化,侷限性很大程度上會影響我們的認知。也許很多人會提到“刻意練習”這個名詞,這本身是沒有錯的,錯的在於對刻意練習的誤解。

刻意練習不是讓你像一個機器,無意識的去做這件事。“刻意”這個詞包含的內容很多:主動,有目的性,有方法。而不是腦中所誤解出的那種意思。

  • “良性干擾”的再認識

專注等於“無干擾”麼,當然不是。在我們學習過程中,干擾無法避免,比如突然爸媽叫你,課程混亂的結構,甚至是無法識別的內容。

在我們以往的思維裡,總會覺得,好的課本,好的環境,狀態好的自己才能有一個好的學習效果,但是果真如此麼。

為什麼有些貧窮人家的孩子和富人家的孩子,在學習方面,仍會有差距,或者富人家的孩子一定會優於窮人家的孩子。

必須要認識到的一點是,在某些干擾中,孩子的學習效果往往會更好。而這些干擾便是“良性干擾”。

之所以會提高學習效果,是因為它滿足了一些記憶規律,比如大綱比較混亂,所以你需要耗費心血才能識別出正確的一個邏輯。

字體模糊,你需要理解琢磨其背後的含義才能識別出正確的內容。而爸媽無意識的喊你出來吃飯則間接滿足了間隔練習的基本學習規律。

二、認清學習本質,繞過認知誤區

在教育當中,認知科學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雖然它隸屬於心理學。但把認知心理學應用到教育實踐上,用驗證過的高效學習原則去實踐,則會比傳統的教學方法要有效的多。

挑戰天性,打造自己的知識鏈

反覆閱讀是認知天性潛意識的表現,而擺脫這種無效的禁錮模式,則需要一些有效的方法。在我們的學習過程中,很多人並不喜歡考試,因為怕考的差。

但是你有沒有發現,在每一次考試過後,雖然你可能會出現難過的一些情緒,但其實你的大腦卻比你平時更為清醒。而這種清醒,正是這種考試帶來的。

而這種方式在認知學中叫做“自測”。

而自測的過程中,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耗費心血。你需要不斷的回憶所學知識,不斷地進行思考,理解甚至創造。

認知心理學是一門理解心理活動方式的基礎科學,除了心理學家,還有很多領域的學者去研究這種學習方式。

而自測則是經過研究人員驗證並且有效的一種方式。而在學習過程中,一個人如果能不斷的進行自測,而不是無意識的去學習,效果會出奇地好很多。

自測的過程就是為自己的知識鏈打上記憶結的過程,在1885年,心理學家就已經開始研究“遺忘曲線”。

而在我們讀過的東西中,70%會在極短的時間遺忘,剩下的30%會逐漸遺忘。這也是正是自測這一有效方式的理論依據。

突破平面侷限,打造複合式立體化思維

單一化的知識很容易變得枯燥,甚至在個人的行為當中,並不能起到決定性的作用。任何一種有效的決策和行為方式,背後都有一套複合立體化思維的支撐。

而這種立體化思維,在我們的學習技能的過程中,更是非常有效。它類似一種“滾雪球”效應,掌握的已知越多,構建的思維越立體,學習能力就越強。

當然知識多不代表學習能力強,複合化思維才是關鍵。

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妨嘗試一下,當這門學科學累了之後,把它放下,看些其它學科的知識,相反,你會覺得大腦會放鬆許多。

大腦總充滿著好奇而又“懶惰”。

這種學習方式叫做間隔練習,而這整個過程也可稱作多樣化練習,一種非常有效的學習思維方式。單一的知識是平面的,複合型的才是立體的。

反過來換一種說法,立體思維無非就是各種知識的融會貫通,比如你在設計某種東西的時候,你想到的絕不是單一化的知識,而是各種各樣的學科交叉。

社會需要複合式知識人才,而思維也需要,甚至是任何一種學科都應秉持著構建這樣一種思維模型的態度,去學習這門學科。

三、打造心智模型,實現認知升級

一個人的心智模型越複雜,那他學習的能力就越強,處理事情的能力也就更有效。

任何一件事情的處理都是由感知和行為組成。

在心理學中,有這樣一個名詞“元認知”,其實就是對自身思維的審視。而一旦你的心智模型變得很複雜,那些元認知就會自然而然的成為一個記憶背景。

心智模型的複雜取決於元認知的層級。

比如對於物理學家,在他的心智模型裡,那些重要的物理定律早就成為了他元認知中的一部分,也就是最底層的基礎。而對於學生來講,他們的認知還停留在表面上。

我們可以看到,當一個人的心智模型建立之後,越複雜他處理事務的能力就很強。

而怎麼建立自己的心智模型呢。

上述所提到的“元認知”就是非常重要的因素,不斷提高自己元認知的層次和複雜性,就是對心智模型的不斷升級。

而主動有目的性的去學習那些自身薄弱的領域,將會極大地提高自身的能力結構。

主動有目的性的學習,是每個人都應該需要做到的。因為即便你掌握了任何的學習技巧,如果沒有學習執行力,那一切都只是無意義的空談而已。

努力學習會改變大腦,每個人的智力都並非天生而定,很多程度上取決於自己。你為什麼要主動而有目的性的學習,是因為學習本身會改變你的知識結構,提高你的能力。

自律,勇氣以及持之以恆的精神,是突破認知侷限的關鍵品質。很喜歡一句話:你做的事情越多,你能做的事情也就越多。

保持終身學習的態度和積極成長的心態,你一定會終身受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