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間,家長如何配合學校做好學生的安全教育?

小螞蚱居士


平時家長父母要教導和告誡孩子,不該去的地方不去,不該吃的不吃,不該玩的不玩,不該摸得不摸。首先要讓學生知道有關安全知識的內容是關鍵,安全內容大致包括:

一、治安安全;

二、交通安全;

三、飲食安全;

四、游泳安全;

五、電氣安全;

六、燃氣安全;

七、火災安全;

八、墜落安全;

九、傷人安全;

十、救急電話。

總之,以上的安全內容,父母一定要經常強化和提醒,教導孩子懂得基本的防護措施和應對策略,做好心理準備工作,

仔細做好監護管理,管理要到位。即使是直接不能保障的,間接的方法也要能夠保持跟蹤不鬆懈,委託他人託管等,隨時隨地保持聯繫。

要告訴孩子懂得自救的一些方法,不能自救的想辦法他救,培養好孩子靈活處理應急和應變能力的思想,是非常重要的。


荊州小太陽作文工作室


我認為在這個長長的居家隔離的假期裡面,孩子的安全教育十分重要。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第一,引導孩子進行適當的心理調適。這個長長的居家隔離假期對於成年人都是一種考驗,更何況身心還未成熟的孩子。首先家長要多和孩子交流一些孩子感興趣的話題,多傾聽孩子的傾訴,引導孩子多談多交流。其次是密切關注孩子的心理反應,及時瞭解孩子心理反應產生的根源。同時針對孩子心理表現引導孩子傾訴的途徑,寫日記、引導和同學通話、承擔一定的家務,開展一定的室內體育活動都是很好的辦法,關鍵要找到適合的一種。

第二、家內的安全防範重在體驗。往往不常幹家務的孩子,容易在家裡發生不安全。在家長的指導下,讓孩子從小學會用刀、用火、用水、用電、用工具,也許在一開始會發生一些小的失誤,但在他掌握了本領後就不會再釀成大錯。

第三,建立規矩,形成習慣,最能防範不安全。孩子在家無節制的飲食,無節制的玩遊戲或者追劇上網,對身體都會造成十分危險的影響。孩子是習慣的重要養成期,事事有規矩,有科學的生活習慣才能有健康的成長。

自主學習、自主成長的關鍵是自我控制,也就是自律的能力。如果孩子沒有形成自律的能力,責任仍然出在家長身上,如果不及時想辦法養成習慣,孩子長大後將會終身遺憾。





佳家有教


1、我們應經常向孩子講授交通安全知識。主要內容應包括:馬路行走常識,在人行道上行走、過馬路須走人行橫道、橫過馬路看兩頭、不得翻越欄杆和隔離墩、不能闖紅燈、不要和汽車搶道,寧停三分,不搶一秒。不能在馬路上玩耍打鬧、乘車時,不擁擠,等公交車站穩後再上車;乘車時不向窗外招手探頭、乘車須抓緊扶手、車上擁擠時注意銳利物品、車停穩後再下車。

2、把麻痺大意將帶來的種種危險告訴孩子 家長應教會孩子正確使用家用電器、煤氣灶等,講授安全用電、用火知識,並讓孩子養成“人走電斷”等好習慣,切勿麻痺大意。

3、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和監管。

4、教育孩子講究食品衛生 做到飯前便後要洗手,吃水果要洗淨,不吃腐爛變質、黴變、汙穢不潔、有毒食品,不吃無證攤販出售的不潔小食品。

5、要教育孩子在打雷下雨時,不在易導電的物體下躲避 雷雨時儘量避免或減少野外活動,路遇雷雨不要往高處走,迅速尋找有防雷裝置的建築物或低窪處躲避;不要在大樹下或電線杆旁避雨或經過,千萬不要觸摸電線杆。

6、讓孩子與鄰里保持必要的聯絡 我們說要教育孩子按時回家,不得走家竄戶。


葑鯖藏鑀


做好孩子假期安全教育,事關每一個家庭每一位孩子,我覺得作為一名家長,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配合做好工作。

一是要深化對學校安全規定的學習理解。作為一名家長,要隨時保持與學校、與班主任做好溝通,瞭解學習各項工作包括安全生產工作的安排部署,對家長對學生有哪些具體要求,認真學習領會後積極主動配合做好工作。

二是要強化對孩子的安全監管。加強孩子的安全知識教育,注重做好孩子防溺水、防火、防雷、防電,以及交通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知識教育,監管好孩子不得到野外河流、湖泊、山塘和深溝游泳;不玩火縱火,不觸碰危險裸露電源,不在變壓器等附近玩耍,遠離危險品儲藏的倉庫;不購買食用變質過期、無生產地址、無生產日期和保質期等食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不在馬路上嬉戲,走斑馬線、不闖紅燈,下雨路面被淹時儘量避讓,不走水淹沒路況不熟悉的地方。

三是要隨時關注孩子變化注重健康成長。孩子都是處於一個隨時變化的過程,要通過自己的言行,比如不參與賭博、不搞封建迷信,不滿口髒話、不做低級趣味的事等,為孩子創造一個良好的環境。還要隨時與孩子交流溝通,瞭解他們的想法,存在偏差及時進行糾正,多對他們進行鼓勵和引導,培養良好的愛好和參加一些有意義的社會實踐,讓他們在快樂和自信中健康茁壯成長。





烏蒙泥娃


網上的段子:最高興的是孩子。甚至還有個孩子希望疫情再長點。等等。無論孩子們說的對不對(有些話題可以討論)先暫且放下。

這次疫情的影響大家已很有感觸,孩子們的假期也從未有過,為了學生開學有關部門力爭做到完善,在網上學習多有微辭但也是無可賴何之舉。作為孩子的家長我覺得抓住這個難得的時機:一是要教育孩子向以鍾南山、李蘭娟等醫務工作者學習,學習他們(她們)在國家有難國家需要之時,敢於挺身而出,迎難而上,而且戰之能勝的精神。二是要教育孩子們學會尊重學會自我約束,尊重為安全付出一切的看“門”人,尊重他們的勞動和辛勤付出。同時學會自我約束,出門戴口罩不隨地吐痰,不聚會不做出格的事情。三是強化為什麼學習的目的。培養他們(她們)從小立大志樹立高尚情操,樹立起學習就是為國家為人民為大眾服務的思想。四是進行一定的“吃苦”教育,讓其早早明白,甜從苦中來的道理。

當然,孩子們的教育也絕不是這個假期就能造就出來的。我覺得這個疫情是個好機會。

朋友們一定會同意的。[大笑]


快樂攝影郝建新


一、告訴孩子如何確保交通安全

放學站路隊是學校確保學生路上的安全,是加強安全教育的途徑之一。我們應經常向孩子講授交通安全知識。主要內容應包括:馬路行走常識(在人行道上行走、過馬路須走人行橫道、橫過馬路看兩頭、不得翻越欄杆和隔離墩、不能闖紅燈、不要和汽車搶道,寧停三分,不搶一秒。不能在馬路上玩耍打鬧等)、乘車常識(乘車時,不擁擠,等公交車站穩後再上車;乘車時不向窗外招手探頭、乘車須抓緊扶手、車上擁擠時注意銳利物品、車停穩後再下車、不乘無運營資格的車輛、不乘運貨三輪車等)、若發生車禍時如何應對等。需要強調的是,我們自身應在遵守交通規則方面起好表率作用(有的家長送孩子上下學就有許多家長做得不夠好,自己常常違反交通規則),以免被孩子誤解、模仿。

二、把麻痺大意將帶來的種種危險告訴孩子

家長應教會孩子正確使用家用電器、煤氣灶等,講授安全用電、用火知識,並讓孩子養成“人走電斷”等好習慣,切勿麻痺大意。有的家長為了防止孩子闖禍,索性阻止孩子使用電、火等,其實這反而會激發孩子們的好奇心,以致趁大人不備之機釀禍。我們還須引導孩子,各類電器及設備發生故障時切勿擅動,家長尤其不應對“惹了禍”的孩子責備訓斥,以避免孩子因逃避責罵而招致意外事故。節假日,孩子獨自在家時,不要給生人開門。

三、做好防溺水安全教育和監管

近年來,學生溺水死亡事故時有發生,教訓十分慘痛,為了悲劇不再重演,為了孩子的生命安全,為了家庭的幸福快樂,避免意外溺水事件的發生,我們希望家長們能積極參與,共同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和管理工作。

1.充分認識溺水事故的危害性。溺水事故會給家庭帶來難以挽回的後果,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望家長們一定要有充分的認識。您的一點疏忽,都有可能給家庭帶來沉重的傷害。因此請您一定要根據自己孩子的身心特點,選擇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能深刻認識到溺水事故的危害,從而避免溺水事故的發生。

2.做好預防溺水的家庭教育。安全教育關乎孩子的生命安全,孩子在家期間,請您加強對孩子預防溺水的安全教育和監護工作,提高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切實讓孩子做到“三不準”,即:不準孩子私自去水庫、渠道、山塘、河流等水域游泳,不準孩子擅自與他人結伴去山塘、水庫、渠道邊等危險區域玩耍,不準孩子擅自去水庫、山塘、河流等水域釣魚摸蝦,要求孩子在節假日外出須徵得家長同意。

四、教育孩子講究食品衛生

做到飯前便後要洗手,吃水果要洗淨,不吃腐爛變質、黴變、汙穢不潔、有毒食品,不吃無證攤販出售的不潔小食品。不暴飲暴食。教給孩子如何辨別“三無”食品,即無生產日期、旡保質期、無生產產家。

五、要教育孩子在打雷下雨時,不在易導電的物體下躲避雷雨時儘量避免或減少野外活動,路遇雷雨不要往高處走,迅速尋找有防雷裝置的建築物或低窪處躲避;不要在大樹下或電線杆旁避雨或經過,千萬不要觸摸電線杆。

六、讓孩子與鄰里保持必要的聯絡

我們說要教育孩子按時回家,不得走家竄戶,同學之間不得相互串門,避免學生交友不慎,相互影響,同時也可避免學生聚眾幹一些違法、違紀現象。但是鄰里之間若能互相加強聯絡,對於保證孩子的人身安全作用極大。一旦發生意外,如家中失火、遭遇竊賊、煤氣洩漏等,孩子立即可以向鄰居求助。家長應允許孩子常去鄰居家串門,或與鄰居家孩子共同玩耍,密切感情;應讓鄰居知道孩子及自己家裡的基本情況和事項,以便及時聯繫;對於那些經常獨處的孩子,更應引導他們養成在危急時馬上向鄰居家求助的習慣。如步行上放學的儘可能和鄰居的孩子上學放學一起走。

七、教育孩子遵紀守法,學會自我保護

要做到自我安全保護,就必須教育孩子平時做到語言行為文明,不做危險性的遊戲,不打架鬥毆、不能攜帶管制刀具。遇到危險要機智解決,並及時向家長和老師反映情況。要加強遵紀守法觀念的教育。紀律觀念和法制觀念是一個人的基本素質,沒有較強的紀律觀念的法制觀念是不會成才的,也是很危險的,無論到哪裡也是不會受歡迎的。新的《小學生守則》不提倡小學生和壞人壞事作鬥爭,特別不提倡和有暴力傾向的壞人作鬥爭,因為小學生能夠自己保護好自己就很不錯了。當小學生遇到有暴力傾向的壞人時,要機智地保護自己,如逃跑、報告老師、報警等;遇到別人勒索錢財時,不要怕恐嚇,大膽告訴老師和家人,及時化解問題。


緣起緣滅3344


居家學習不僅只是學習書本,安全知識教育也要尤為重視,尤其是電器安全、網絡安全、防疫安全等。家長要加大對孩子的安全教育,並建立家庭安全預警,要充分相信孩子,告訴孩子萬一遇到了哪些意外該如何處理等。能倍伴孩子在疫情期間一起學習,多些鼓勵,多些關懷,是最好不過的教育方式了!



錠墨學書


假期期間學生最容易出事,做好安全教育是當務之急。一要配合老師的安排,按時起床,按時寫作業,儘量和學校的生活節湊一直,讓學生按規矩辦事。二要安排空餘時間的生活,可以報個補習班,游泳班,體育班,讓他們空餘時間有事做,。三就是把她們當成家庭的一員,有的家庭勞動也讓他們分擔,杜絕他們無事生非。四就是勞逸結合,合理安排他們娛樂活動,規定時間,按勞取酬,做個合理的作息表,共同遵守,獎罰分明。


健康養生1413


現在是疫情時期,現階段家長應給配合學校做好安全教育工作,告訴孩子:現在不要隨便出去玩,出門務必戴好口罩,不去人多的地方閒逛與聚會,按電梯或要觸摸別的東西時,用消毒酒精或消毒液擦拭手,回家後務必用清水洗手3一5分鐘,把衣服掛在陽臺通風;家長告訴孩子平常學習時,家用電器電源不要亂摸亂玩,告訴孩子電源的危害,長時間看電腦眼易疲勞,可以做眼操保護視力,在家玩時,注意防水防電防火,也不要爬窗戶或打開窗戶玩,防止意外;孩子一次也記不住很多,平常要細心觀察孩子,那方面做的不好,重點講解給孩子,也可講講別的安全知識。


好習慣從小做起


假期裡對孩子的安全監控本身就是家長的職責,卻要說是配合學校,此種說法本身就是為家長推御對孩子進行安全教育和監管的責任,是十分錯誤的。

教育的內容十分豐富,範圍很廣,對孩子產生作用和影響的因素很多,有社會、家庭、學校,而影響教育效果的因素則有社會、家庭、學校、孩子自身。任何一方缺位或是不作為,都不會取得好的效果。

本人就是一個老師,寒假前學校對學生進行了各種安全教育,又通過微信群和QQ群向所有家長告知了假期安全監督事項,當時還有家長很不耐煩,嫌學校囉嗦。結果就在2月4日,一名七年級的孩子在家中因被其母親說了幾句,就從四樓跳下。此外,網上所傳的因網上學習而跳樓的學生也有好幾例。這是令人十分悲痛的。

如果社會、家長,還有我們的一些專家學者,再不改變思維方式,一再把教育問題甩鍋學校,對自己的責任不擔當不作為,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