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增值"一招鮮"——記湖北省英山縣茶葉保鮮貯藏技術發明者易華


茶葉增值

圖為易華在茶葉基地和加工廠


來源:摘自《湖北文史》2017年第2輯

前 言

朋友,當你沏上一杯香茗,和父母、愛人或友人愉快地聊天時,那是怎樣一種愜意的享受啊。此時,茶就是你濃濃的親情、友情的傳遞者。當你冥思苦想時,只要一杯茶在手,會讓思索也變成一種獨特的享受。而當你憂愁煩悶時,它又會讓你心寧氣靜。總之,生活中茶的身影幾乎無時不在,我們處處都離不開茶。

古人發明了茶,文人墨客細細品嚐,將其佳處深挖細掘,並惟恐人不知,便寫出了一部厚厚的《茶經》以昭告天下。於是,品茶之道遂傳之於後,並逐漸流傳開來。

茶之根在中國,茶之道亦在中國,並遠播東洋南洋,再後來咱東風西漸,醺醉了歐美,讓金髮碧眼的洋人也端起了茶杯。不過無論是精緻考究的東洋人,還是機敏善思的西洋人,在形成自己獨特的茶文化的時候,卻無一人深究茶之質如何保養才得法。東洋人考究的是飲茶的程式,那喝茶的套路繁密得讓人驚歎。西洋人考究的則是茶之品質,對其構成進行了深入具體的研究,結果是除了讚歎還是讚歎。二者似乎都會品,然真品出道道來的還是咱中國人。為什麼這麼說呢?

對肉類,西洋人發明了冷凍技術以保鮮,而對乾製品,他們就隨意了,一旦變質發黴扔掉便是,很少會想到也對它們來一番處理。肉類的品嚐不難,稍有質變就是味覺遲鈍的人也能辨得出,而像茶之類的東西就難以察覺了。但咱中國人這方面可就強多了。不知從何時起,中國人就發明了一種利用報廢瓶膽裝茶葉的新招,改善了陳茶的品質。瓶膽這個舶來品,在節儉成風的中國人手中,陡然地變換了花樣,拿來貯存咱們的茶葉了。這一試可了不得,比那些用漂亮的瓶瓶罐罐裝的陳茶好喝多了。於是,此法在民間悄然流傳開來。若陸羽在世,一定會欣然前往取經的。

之後,很多年,此法一直被沿用著,沒誰再思考如何改進,其貯藏的原理是什麼。此茶雖好喝,卻不能進行大規模的貯藏,無數鮮美的春茶、夏茶只能眼睜睜地在茶商手中貶值,也因此影響了茶農的生產,產葉茶量始終上不去。

但終於有一天,一個什麼專家行頭也沒有的人,他陡然思索起這個道道來,然後經過好幾年的反覆考察與試驗,終於發現了綠茶保鮮的秘密,徹底化解了這個千古難解之謎。這個人是誰呢?他就是湖北省英山縣的易華。

英山地處大別山南麓,綿延著起伏不盡的雄峻山巒。在這塊頗為偏僻之地,令人難以置信的是,一千多年前曾誕生過一個叫畢昇的偉大發明家,他的發明推動了整個世界文明的進程。今天,這裡再次誕生了一位屬於英山本土的發明家,像畢昇一樣,他讓他的發明走出了個人的小圈子,不僅給英山人民帶來了福祉,還惠及了湖北以及整個中國,再度為英山添了一抹明亮的科學光環。

偉大的發明,往往直接來自實踐,無需用公式進行繁瑣的推理演算,也無需什麼專業文憑。所以,我們毫不奇怪黃道婆能夠改進織布機,瓦特能夠發明蒸汽機,愛迪生能夠發明電燈。沒有專業文憑,但這絲毫不能掩飾他們智慧的光芒。這一點同樣適用於英山發明家易華。他雖沒有進行過系統的茶葉專業學習,但他照樣能夠進行相關的茶葉研究,而且可以在實踐中做出傑出的貢獻。並且事實證明,他不僅能夠,而且也做出了了不起的成績。這是很多研究了一輩子的茶業專家都望塵莫及的。

苦難的童年時代

易華這個人,喜歡鼓搗些別人沒有搞過的東西,譬如賣茶、種蔬菜、推廣環保鉛筆等,還喜歡救濟施捨流浪漢,動不動還向政協提這建議那建議的。

現在他已六十出頭了,可整天還是閒不住,一直在忙碌著,不能像多數老人那樣安享天倫之樂。他之所以這樣,背後有許多常人所不知道的艱難苦澀。

易華最艱難的歲月就是他的童年少年時期。當他站在你面前時,你很難將他和流浪、乞討聯想起來。但他曾經確實一度深陷過那種看不到絲毫希望的生活。儘管後來他終於熬了過來,但那段令人傷心斷腸的漫長歲月顯然給他烙上了難以撫平的傷痛,成年後這始終成為激勵著他每天奮鬥的強大動力。

當初易華才出生四個月,母親便不幸辭世,父親續娶了一個老婆,將嬰兒的他送給了一個要飯的女人,姐姐則送到了另一家,哥哥送到了孤兒院。稍大,他便跟著養母四處要飯,在顛沛流離中乞討生活。那時社會風氣好,總是不斷有人給他們母子以施捨,讓他們得以活下來。可禍不單行,在他六歲的時候,養母也死了,他一下子成了無依無靠的孤兒了。在別人的指點下,他懷著一線希望找到了生父,但生父沒有接納他。

結果又有好心人給他指路,叫他去找養母生前的一位朋友,那人叫易元普,在黃州,沒有女人,也沒有孩子,會善待他收留他的。儘管這一出走,面臨著的很可能是無盡的孤獨、黑暗、恐懼,但總有一線希望的生機。才六歲的他已早早懂事,心中只有一個強烈的信念,那就是無論如何都要活著,為了活著,前途不管有多難,都得獨自去闖蕩。生還是死,聽天由命吧。

於是,年幼的他柱著一根棍子,手裡拿著一個破碗,獨自踏上了一次特別漫長的乞討之路。每天風餐露宿,走到哪兒問到哪兒,飯要到哪兒,天黑了,實在走不動了,就躺在人家的屋簷下踡著身子歇息。最可怕的是走在荒郊野外,見不到一個人,天又黑了,身子又冷又餓,山林中還傳來野狼的嚎叫……不過,上蒼總算垂青於他,一路上有驚無險。一個月,又一個月,直到三個多月過去了,這個幼小的孤獨無助的孩子,才終於磕磕碰碰地到達了目的地——黃州南湖農場,這世上唯一能夠收留他的地方。

當他找到養父說明原因後,養父心疼得一把將他摟進懷裡。此後,他們父子遂相依為命,在很多人的幫助下以及國家的支持下,他從小學讀到了大學。

事業從這裡騰飛

1984年,易華從黃岡教育學院專科畢業,被分到英山縣第三中學從事英語教學,他以滿懷的熱情投入到教學中去。

易華不僅關懷著身邊的每一個學生,也關懷著整個英山縣的老百姓,不因自己只是一介書生就認為自己不能有所作為。有所思,才能有所為。易華哪能忘記自己討米要飯的童年時代,很多英山貧窮的老百姓是如何幫助他關懷他,讓他度過那苦難的日子的。現在他已成長為一個健壯的青年了,而且有知識有文化,理當為他們做點什麼。而那時英山百姓日子仍然過得十分艱難,很多人沒吃沒穿,大冬天有的甚至沒襖子穿,衣服裡塞些稻草來保暖;不少人襖子舊了不暖和,就用草繩捆腰,以貼身些;到了青黃不接的時候,一些人無米下炊,常常要跑到安徽那邊去搞些紅薯來充飢……這些景況讓易華看在眼裡,疼在心裡,覺得自己理當為他們做點什麼,改善他們的生活,不再過這樣貧窮的日子。而這也是他理當肩負起的責任,不然對不住那些當年的好心人。

於是業餘時候,他沒心情去談情說愛,總是埋頭思索著如何搞活英山的經濟,如何提高英山老百姓的收入,讓他們擺脫貧窮落後的狀態。為此他遍查書籍資料,深入瞭解英山的山水地理形勢,土壤結構及其分佈狀態,農作物及藥材種植情況。但這還是遠遠不夠的,一些難題難住了他,百思不得其解。他知道只有做進一步實地考察,才能化解這些疑團。

做實地考察,對不少人來說可是件大難事,那是要付出很多艱辛的。但對於幼年時期經歷過流浪生活的易華來說,這事儘管艱難,但不能阻止他探尋的腳步,沒有什麼比幼年孤苦的流浪生活再可怕的了,更何況他現在已是一個有見識的健壯青年。於是,他毅然搞起了鄉村實地調查,利用星期天和寒暑假騎著自行車在英山的各鄉鎮到處奔走,常常吃住在當地農民家裡。所到之處,他均進行了詳細的地質地貎、農業生產的研究,挨家挨戶地訪問一個一個的農民,並一邊走一邊在筆記本上寫寫劃劃,收集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

84年底,他終於寫成了一篇長達萬言的調查報告,並把它呈報給了當時的縣委書記黃俊,建議英山東河種藥材,西河種茶葉,南河發展養殖業。此舉令黃書記大為稱賞,把他的調查報告交給縣委領導班子成員討論,大家認為他提的建議有價值,應該被採納。然後,縣委信訪辦主任給他回了信,對他予以了讚揚和肯定,並鼓勵他繼續努力。

隨後縣委組織部派了4個人對易華進行了全面考核,不久就下了一紙調令,將易華調進了縣委組織部。從此,易華踏上了一條寬廣大道,能夠在更廣闊的天地裡施展他報效英山父老的雄心壯志了。

一個昔日的討米娃,終於在黨和人民的關懷下成長為一個堅強的有知識有追求的有志青年。他將用一腔熱血來反哺這片養育了他的紅土地。

在時代的潮流中,這種基於深厚的鄉土情結而逆流而上,紮根鄉村,腳踏實地地把自己奉獻給腳下的一片熱土,比之於到大城市淘金不知要勇敢多少倍,而且要高尚許多。況且能夠實施展平生之志,這未嘗不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推廣種茶遇阻 竟逢千古難題

易華進入行政後,先在縣委組織部工作,後調到政協。在政協工作時,他被下派到英山縣楊柳灣鎮當科技副鎮長,負責茶葉推廣工作。那是1995年春,他已經四十一歲了。

對上級的工作安排,易華從不鬧意見,總是認認真真地去做,履行自己的職責。對不懂的感到迷惘困惑的地方,總是要搞個調查研究,直到弄懂了解決了才罷手。這使他積累了不少經驗。

發展英山茶葉種植,他也是積極倡導者、組織實施者之一。

當時,英山種茶農戶不多,產量也不高,不少農民不願種。幹部們白天到村裡去做農民的工作,叫他們種茶,並由政府免費提供茶苗,到收穫季節時統一進行收購。礙於政府幹部的"情面",農民白天把政府發的茶苗給種了,一到晚上就拔了,出現人走茶"拔"的怪現象,給政府財政造成了很大損失。

難道是英山真的不適合種茶,種茶有損英山農民的收入?如果這是真的話,他易華當初的建議就錯了。一想到這兒,易華不禁額頭冒出了冷汗。真錯了,那會給英山帶來多大的損失啊,既勞民又傷財,而他易華也就犯下了大錯了,下半輩子就算再努力也補不回來了。這弄巧成拙的事難道就要在自己身上應驗了麼?

英山不適合種茶,對一般幹部來說並沒多大損失,對他易華則幾乎可謂"滅頂之災",這意味著他報效英山父老鄉親的夢在嚴峻的現實面前會變得支離破碎。若如此,他還有什麼臉面面對生養他的一片熱土呢?

功敗垂成在此一舉。帶著別人所沒有的苦惱和巨大的壓力,他到聯繫村挨家挨戶地進行調查。開始的時候,農民們一個個都守口如瓶,怕他這個縣裡來的幹部。在他一再做工作後,他們才說了實話:"種茶不划算,不如種糧食蔬菜,要種三到五年才有效,而且只是春天賣一點,六月後採摘的茶葉賣不出去,容易變質,才做的新鮮茶葉,不幾天就餿了……這茶實在種不得啊,那可是虧本的買賣。"

聽他們如此說,易華心涼了大半截。但他不甘心事業就此止步,決定進行一番更深入的調查研究。之後,他帶著這個問題,自掏腰包,跑遍了中國幾個產茶大省。去了福建安溪、浙江新昌、安徽黃山等地,還去了北京茶葉市場。調查的結果令他沮喪極了,原來全國都普遍存在這個問題,並非英山所獨有。也就是說,種茶真的掙不了幾個錢,而且還浪費土地資源。如果這一現狀不改變的話,人們能喝到好茶的時日實在不多,且只能是一種奢侈的享受。

如何讓茶香真正四季飄香,這真是一個難題。"前人沒有一個能解決這個問題,我易華能解決麼?"易華不禁問自己,"在我的大力倡導下,目前英山種茶麵積已達近20萬畝,而且不少地還是良田,茶葉產量也已位居湖北第一、全國第四了。但是如果不能做到保鮮,產量越高不就虧得越厲害?那樣我不是害了英山父老了?" "但是,我能不能找到一個有別於前人的途徑呢?萬一幸運降臨到我頭上,我成功了呢?可是,我這個沒學過一天茶葉專業知識的能越過這個坎,找到解決問題的秘密嗎……"

好多日子,易華腦海中就這樣反覆地思考著,並不斷責備著自己,患得患失,吃不香,睡不好。

破解千古難題

這一晃就到年底了。一天,易華跟著楊柳鎮的書記鎮長到分管茶葉的時任張獻民副縣長家做客。待他們坐下後,張縣長就從牆上取下一個懸掛著的瓶膽,從裡面掏出茶葉,然後沏茶給他們喝。沒想到這存到年底的茶泡出來竟碧綠碧綠的,顏色香味如春茶。"這茶葉怎麼樣?"張縣長問他們道。"好喝。""味道不錯。""嗯,很有春茶的味。"

……他們一個個點頭稱讚。

"這瓶膽保存的茶雖好喝,但存量有限,只適合家庭存放。如果我們英山有人找到一種新的大規模保鮮方法,那我們英山茶農的種茶積極性一定會提高,產值會翻番。"張縣長面露憂愁,語重心長地說道。

張縣長用瓶膽貯藏茶葉的方法,是英山民間早就有的,不知起於何時,當然肯定是洋水瓶傳進中國以後的事。更早時的做法是用罈子存放茶葉,並在罈子上邊放些木炭以吸潮。但不管這兩種方法有多好,它們都只適合家庭存放。

聽了張縣長這一番話,多日來愁眉不展的易華不由眼前一亮:"前人用了罈子用瓶膽,世易物異,方法也在隨著不斷更新。現在我們城鎮人家很多都有冰箱了,它主要是用來保蔬果和肉類的鮮的,那麼它在茶葉保鮮上是否會有效果呢?"

回家後,易華趕緊放了五斤鮮茶到冰箱底層的冷凍櫃裡。三個月後,他懷著欣喜的心情打開冷凍櫃,沒想到茶葉居然發黴了,全部呈現出灰白色。他一下懵了:經過-18°C的超低溫冷凍怎麼還長出了黴來,而且還是經過烘焙處理的?這難道是茶葉的生命力太脆弱,不服高溫也不服凍?

幾天後,當失敗的感覺漸漸褪去,他又開始了新一輪的思考。

幾個月後,易華心頭豁然一喜:"我先前的思路沒錯,茶的保存和低溫有很大關係,不然春茶為什麼好喝呢?而夏茶、秋茶很快就壞掉了呢?再就是和茶的乾溼度也有關係,很乾的東西是長不出黴菌來的,難道是我密封不嚴?是啊,原包裝就一層塑封的塑料袋,怎麼抵得過冷凍櫃裡的不斷入侵的溼氣呢?"

得了經驗後,他又買了幾斤茶,多包了兩層塑料袋,放到了冰櫃裡。三個月後拿出來一看,還是長黴了。然後,他又換了包裝,這一回用更密封更厚實的鋁箔袋。然而,待拿出來的時候,依然還是黴菌斑斑。不過黴得要輕些了,這使他不由得興奮了起來。看來鋁包裝起作用了!"一點不錯,這確實是溼氣滲透的結果。"他想。

接下來,他就再加了一層鋁箔袋。這回,嘗試的效果是驚人的,茶葉受潮發黴的現象更少了。看來是密封還不太嚴。於是,便再加了一層鋁箔袋來試。果然,茶葉比之前幹了許多,看著模樣倒也挺好的,但還是有些潤,仍有微黴菌滋生,而且茶葉的原香味怎麼也聞不著。那麼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易華百思不得其解,白天晚上到處查找相關的資料,向好多一線製茶的能手和相關的技術人員、管理者、經營者詢問請教,然而一個月又一個月過去了,所得甚少,所有的資料上和被詢問人員都只是說茶葉保鮮的條件是要很乾,至於幹到什麼程度,則沒了下文。於是,他橫下一條心,專程到省城武漢諮詢了專家。專家說的和資料上說的沒什麼大的差別,也是說茶葉要幹才行,至於要幹到什麼程度,則無法回答他,不過他認為易華存到冰箱裡的茶葉之所以在密閉冷凍之後沒了香味,確實是還不夠乾的緣故。因為不夠幹,茶葉的化學性質會發生變化,也就是說,這不是一冷什麼問題就會解決的。而且,這位專家還在溫控上面提醒他,叫他在現有的溫度之上進行調節。"零下18度,對一種在亞熱帶生長的植物來說夠低了,足以完全讓它所有的細胞真正死亡,你怎麼可能還聞得到它發散出來的香氣呢?溫度太低,就會破壞茶葉的活性菌,裡面的莓也給凍死了。"

這種說法給了易華以信心。下一步,他的目的就是要尋找比現在還乾的幹度,同時還要在溫度上做足文章。現在英山茶葉的幹度是80%,尚含20%的水分,很顯然這種茶葉就是在低溫下也會腐爛變質的。

於是,他便無數次地自制茶葉,一點一點地減少茶葉水分,逐漸地提高茶葉的的幹度,並將這些各個批次的茶葉分別在不同的溫度下進行一遍又一遍的嘗試,以尋找一個溫度和乾溼度最佳的契合點,而且每次都不厭其煩地進行了各項周密的記錄。

這種埋頭嘗試一干便是三年。終於有一天,他打開冰箱中的茶葉袋,弄出一小撮來喝時,發現了既沒有發黴又香氣飄溢的好茶,興奮得一拳捶在茶几上,"哈哈哈"地笑開了:"你這小傢伙真讓我好找!但是,你躲得再深,我也找到你啦!"

隨即,他又喚妻子來看。妻子正在廚房忙活著哩,抽油煙機的轟轟的聲響使她根本聽不到他急切的呼喚。於是,他端著這杯剛沏好的,苦苦等待了三年的茶,激動地走進了廚房:"敏,你看,我的這杯茶怎樣?你嚐嚐!""嗯,這會兒別來煩我,我忙著哩,不就是杯茶麼?這個大冬天的,能喝到什麼好茶。"妻子頭也不回地說道。"你嘗啊,抿一小口試試,它可比你脖子上的項鍊貴重多了,來得可不容易了。"妻子聽到這話,馬上意識到了什麼:"那茶你試成功了?"手中的鍋鏟不由停了下來。"是啊,你看看這色澤,聞聞這味,不是春茶可勝似春茶啊!"妻子一看易華手中端著的那杯茶,果然碧綠得可愛,然後細細地抿了一口,不由稱賞不絕:"好茶,好茶!嗯,真不錯!好像是剛從鍋裡炒出來的。""哈,我成功了!"

……

成功的喜悅過去後,易華又有些不滿足起來,那就是他覺得這茶雖不錯,但和真正的春茶比起來還是有些細微區別的。於是,他又埋頭幹了起來,以尋找一個最佳貯藏點。這一干,又是一年多。一年後,即1996年底,易華終於揭開茶葉保鮮的真正秘密,那就是茶葉的最佳乾溼度為93%~97%;適宜溫度在-5°C~+5°C之間,最佳溫度為0°C;外包裝必須是雙層鋁箔袋。

通過研究,易華髮現一般新茶烘乾度在85%-90%,因溫度較大,存放中茶葉易發生氧化,使茶葉葉色變黑、湯色變紅、滋味變淡。茶葉在0°C以上保存,茶葉的化學成分、茶色素、茶多酚會緩慢發生變化,茶葉變黃;在0°C以下保存,茶葉的芳香物質會發生變化、湯味變淡、香氣變低。如果將茶葉幹度控制在93%-97%,可有效減少茶葉氧化的可能性;外套兩層以上薄膜的新茶的芳香物質能在薄膜內保持;保存溫度控制在0士5°C,以0°C為最合適,可有效防止茶葉的化學成分變化。這幾種方法綜合應用,茶葉的色、香、味、形就不會發生任何變化,能使貯存半年以上的茶色、香、味、形如同新茶,可使人們在一年四季的任何時候都能喝上香噴噴的碧綠的新茶。

這一發現不愧是新時代的一大創舉,刷新了中國千年茶史的新紀錄。

奉獻秘方樂助茶人增收

在發現了茶葉貯藏保鮮的秘密之後,易華禁不住熱血沸騰:這技術到底怎樣,還要拿到市場上檢驗才行。於是,他決心將這一技術批量應用。

第二年6月,他貸款了50萬,開始向全縣各鄉鎮收購名優茶,並將縣食品公司的冷庫租了下來。這一舉動,震驚了縣裡的很多領導,也讓很多親戚、朋友大感意外,大家一個個以為他瘋了,紛紛奉勸他別做傻事。連先前站到他一邊的妻子也開始動搖了,懷疑起自己的丈夫腦袋是不是出了毛病,後來乾脆就堅決反對起來,而且以離婚相要挾。

面對這一切,易華毫不以為意,堅持我行我素。那個時節,茶葉的銷路不好,賣價低,根本沒有一位茶商收茶,農民手中的茶葉大多賣不出去,因此也沒多少農民會採摘,即便採摘規模也很小。易華逆其道而行,興師動眾地派了幾十人在全縣各鄉收茶,敦促農民採摘茶葉。從6月份一直收到10月半,一共收了10000斤,將全縣的茶葉收了一半。這些茶全部一一貯存在食品公司的冷庫裡,等待著茶葉市場漲價後再拋售出去。

之後,茶葉果然從秋天的最低價開始漲起,而且每天漲3塊左右。雖說見天漲,但易華心裡還是有點慌。等漲到100塊左右時,他到底有點沉不住氣了,開始將冷庫裡的茶葉拿出來賣。正如所預見的那樣,市場供不應求,每天要賣100斤左右。待漲到150塊左右時,他已賣了5000斤了。當市場價長到300多塊時,那批茶葉就全部賣完了。後來有人出每斤500元的價向他購買10斤,但他手上已經沒貨了。這時他心裡後悔得不得了,覺得自己真不該把茶賣早了。

易華的這一舉動轟動了湖北的整個茶葉行業,並影響到外省。一時間,全國各地的茶商都到英山來採購保鮮茶,加速了易華庫存茶葉的銷售。

這5000斤廉價的夏秋茶,經過易華的一番冷凍處理後再拿到市場上賣,價值迅速彪升,賣得比春天時節的春茶還貴。時候已過,隆冬季節人們卻能喝到碧綠如春、香氣四溢的"春茶",豈有不貴之理?

這一次的茶市下海,讓易華足足賺了一大筆,高達120多萬,使他陡然成為了"百萬富翁"。這樣的結果是令人欣慰的,不過最重要的是,它在向世人昭示著,易華的茶葉保鮮貯藏術是成功的,也是成熟的。要知道如果沒有這一技術,春季產的名優茶到10月後就會變質,價格大跌,每斤頂多賣20塊錢。而通過冷藏處理後的名優茶,秋冬季每斤要賣到280元以上,讓人想不發財都不可能。

然而,個人的富足並不是天性善良的易華終極追求的目標。他不肯私藏他苦心經營了好幾年才尋到的獨家秘方,讓自己富甲天下,他要將這一秘方公之於眾,讓更多的老百姓從中獲益。

第二年,易華就把這個技術無私地交給了英山全縣的茶農。英山一下建了30多個冷庫,而名優茶的產量也一下長到了30多萬公斤,是前一年的30多倍。此後,英山茶葉逐年都在成倍增長,目前已達到年產名優茶400多萬公斤,冷庫上百座。同時,報紙電臺也廣為宣傳,讓這一冷藏保鮮技術逐步影響到全國各地。

從2008年起,易華所在的英山縣茶葉每年增值2個億,從而使茶史上名不見經傳的英山成為茶葉產量全省第一、全國第三的大縣。目前夏秋茶賣價和春茶差不多,平均每斤達150元左右,每畝茶平均收入達3000元左右。技術創新帶來的增值收入每畝達1000多元,帶動了全縣10萬茶農致富。

1999年,《湖北日報》報道了易華的茶葉保鮮技術後,鄂西幾個產茶大縣的茶商親自到英山觀摩,而易華本人也多次到利川、宜昌等地傳授。最早來英山取經的是武漢的雲霧茶公司,該公司於1999年10月底從易華處購得3000斤名優茶,第一個在武漢建起了冷庫,完全按易華傳授的方法儲藏茶葉。至此,武漢數千家茶葉經銷商開始紛紛仿效這種方法來保鮮茶葉,讓廣大消費者在一年四季任何時候都能喝上新鮮的綠茶。

2000年5月,易華到北京馬連道茶市推廣茶葉保鮮方法,沒想到起初很不受歡迎。那時的北京人認為茶葉是越陳越好,所謂的冷藏保鮮簡直就是畫蛇添足,毫無價值可言,而且徒耗資財,說白了就是吃飽了撐的人乾的傻事。結果推廣了一個多月,收效甚微。

後來,易華打聽到英山老家有幾位在馬連道做茶葉生意的,而且他們都知道他易華在湖北保鮮茶做得很火。於是,他就動員這幾位老鄉用冷藏櫃保鮮茶葉。老鄉陳祥,第一個採納了他的方法,用冷藏櫃保鮮茶葉,生意一下子就火了起來,人們排起了長龍,爭相購買陳祥的保鮮茶。其他的幾個老鄉也陸續跟進,生意都一天比一天好,而那些沒采用茶葉保鮮技術的店鋪門前異常冷落,與之形成了鮮明對比。不到十天功夫,這個保鮮技術的秘密就在整個馬連道傳開了。一週之內,馬連道一萬多家茶鋪,幾乎家家都購買了冰櫃來保鮮,以至於整個北京城的冰櫃一時間幾近脫銷。

起初有消費者對這種保鮮茶持懷疑態度,認為是加了色素的緣故。經反覆檢驗之後,發覺不是那回事,便把這種茶當作稀缺寶貝,一下購了好幾十斤。然後,又熱情地將此消息告訴其親朋好友,讓他們也來買。一傳十,十傳百,於是就形成了馬連道排隊購茶的奇觀。

其實不僅中國人喜歡這種茶,外國人也喜歡,當時不少外國人也跟風排隊購買。當年賣給外國人,這種保鮮茶一斤最高售價竟達6000多塊,真天價啊!

就這樣,英山茶商陳祥財富暴增,賺得盆滿缽滿,對此他非常感謝易華,以後易華每次去北京,他就要請好幾個英山老鄉終日陪著易華,以感激當年他主動送技術之恩。

正是易華的茶葉保鮮技術,為英山茶商們開拓了滾滾財源,於是乎他成了他們心中的財神爺,打心眼裡佩服他。但這還不是易華最主要的收穫,關鍵是,他的茶葉保鮮技術能夠逐步從英山向全國推廣,使很多茶農不再因茶受累、因茶而窮,而是種茶受益、種茶致富,同時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讓人們不再無奈地天天面對陳茶,而能品嚐到四季如新的香茗,更加有益健康。

結束語

紅塔山的褚時健能夠享有讚譽,是他晚年出獄後因種柑橘而富甲一方,再度創造了財富的神話。而易華呢,他雖然可以創造同樣的財富神話,但卻未去創造,非不能也,是不為也。其志不在創造非凡的財富,而在非凡地造福他所深愛的處於貧窮中的四方百姓。如今,他讓他的發明滋養了一方百姓,並延及整個中國,讓無數茶農不再陷於困頓,並整體提高了茶葉的品質,讓世人時時都能品嚐到鮮美異常的綠茶。

因為心中有深切的大愛,所以易華開闢了一條前人未行過的路,而且幸運地成功了。2007年4月11日,易華歷經多年研究並制訂的"名優綠茶冷藏保鮮技術規程",由省質監局發佈實施。2007年12月,他的"茶葉保鮮方法"獲得省政府頒發的技術發明獎三等獎。2008年8月,他制訂的"名優綠茶冷藏保鮮技術規程"獲得省政府頒發的科學進步獎三等獎。2009年1月,他的"名優綠茶冷藏保鮮技術"獲得省科協頒發的第八屆"金橋工程"優秀項目一等獎。命運之神垂青了這位幼年喪母並被家庭遺棄的可憐的人,最終讓他成為一個智慧的富於憐憫和同情的了不起的發明家,站到了與前人比肩的高度,為他的家鄉英山塗上了一抹厚重的色彩。

不過,現已年過六十的易華並未在科學探索的路上止步,近年來,他又發明了環保鉛筆、安全校服、武警公安國防服裝、國旗標識新設計等,繼續為社會做出新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