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坐但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靜坐但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

佛教說:“靜坐但思己過,閒談莫論人非。”孔子也要求人們“攻其惡,無攻人之惡”(《論語·顏淵》),就是隻指責自己的過惡,而不去攻擊別人的過惡。

當弟子在指責誰誰什麼不行的時候,孔子都是說:“我自己修心養性的時間都沒有,哪有時間去指責別人的過失啊!”

曾子也說:“吾日三省吾身。”為什麼儒、佛聖人都不斷地這麼說?

就是因為我們有一個很強的劣根性——眼睛總是喜歡看到甚至盯住別人的過失,口裡總是喜歡指責或者傳揚別人的過失。

要我們去讚歎別人,口很難張開;讓我們去談別人的缺點,那“啪啦、啪啦、啪啦”,簡直是口若懸河,滔滔不絕。

這就形成了兩句俗語,叫做“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

為什麼壞事會傳千里?因為大家都喜歡傳壞事。為什麼好事不出門?因為大家都不願意說別人的好事。這道出了人性當中很陰暗的一面,我們一定要把這樣的劣根性給轉化過來。

儒、佛聖人千言萬語都是要我們去檢討自己的過失,時時反躬自省,沒有閒暇去責備他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