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1》

身旁有位老友,家裡有各式稀奇的藏品。

各式的舊瓷片,以及瓶瓶罐罐 零星的擺滿了兩處大架子。

有一回麻花到他那拜訪了會,他從架子上取出罐大紅袍招待。

剛取出那罐茶,麻花就被它的獨特包裝吸引了。

那是一個柿紅的寬口罐,兩旁綴有云紋,款式確實別緻。

老友客氣的說,他平常習慣了喝黑咖啡提神,茶葉倒喝得不勤。

那罐茶是他在出差時買的。看著罐子實在不錯,就花了四、五百入手了。

回程的路上,外層用了兩三層軟墊裹緊,小心翼翼的把這寶貝罐子帶了回來。

不過,回來之後,裡面的茶一次還沒動過。

那天剛好麻花過去,就將內袋開了封,泡了喝。

客觀的評價,那款茶其實不算難喝。

就是香氣淡了點,花香不明顯,湯水也不夠醇,韻味比較薄。

總體上,無功也無過。

不過那樣一、二兩的普通大紅袍,與它的身價相比實在不匹配。

於是和他直言,你這買虧了。

並且和好脾氣的老朋友打趣:古有鄭人買櫝還珠,今兒您竟然買茶只為了要個罐。

老友聽了大笑,千金難買心頭好!

哎,真是拿這收藏控沒辦法。

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2》

就喝茶而言,麻花是一個務實派。

香氣不足,滋味不佳的大紅袍,僅僅是罐子好看,那麼絕對不會買。

再說了,真的要挑一個好看的茶葉罐,那麼犯不著搭上不相干的劣茶。

隨意到茶城裡邊,各個樣式,各個材質的茶葉包裝,琳琅滿目。

弱水三千中,不愁選不到好看的瓶瓶罐罐。

而從實際層面看,挑一款好喝的茶,可比找一款好看的包裝,難度要大多了。

再則說了,朋友千里迢迢從外省揹回來的茶葉罐,它是屬於陶瓷材質的。

這一點,對茶葉的保存而言是硬傷,中看不中用。

焙過火的武夷巖茶,本身的幹度就要比不少茶低。

而這幹度越低的巖茶,越容易吸收周圍環境的水汽。

久而久之,就很容易返青變質,可飲用價值變低。

所以,使用陶瓷罐包裝巖茶,是很不專業的做法。

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3》

陶瓷茶葉罐的不實用性,第一點出在材質。

採用專門泥料燒製而成的陶瓷,製作的過程中經過了超高溫度的燒結。

並且,外層還上了釉,經過了專門的釉燒。

材質本身的氣孔率很低,遠比紫砂、粗陶一類的材質,密封效果要出色。

質感方面,陶瓷罐的釉面很細膩,有光潤感。

將一束光打下去,能夠有熠熠的光澤感。

於是,從包裝的材質看,陶瓷罐裝比較更顯檔次。

不過看起來很有高級感的陶瓷罐,它本身有兩個不足處。

一個是怕摔,經不起磕與碰。

這一點,和金屬材質的馬空鐵罐,完全不能比。

另一個是容易招引水汽。

呃,這點要說起來特別簡單。

身處南方的茶友,可以自行聯想潮溼天氣下的窗戶、車窗等系列鏡面。

回南天的時候,伸出手揩一下玻璃,鏡面上能留下手指印,上面全是水汽。

而陶瓷材質的茶葉罐,同樣容易源源不斷的招引外界水汽。

這一點,對罐內的茶葉,很不友好。

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4》

陶瓷罐與巖茶八字不合,第二點在於器型。

上文提了,陶瓷罐怕摔,怕碰。

所以,平時保管的時候,需要小心翼翼。

一不當心摔了,就容易讓整個罐子直接玉碎。

可見, 脆弱的陶瓷罐,經受不住任何的外力影響。

於是在它的罐口密封上,會變得比較棘手。

就麻花這些年的打交道下來, 接觸過了這麼多五花八門的陶瓷罐,還沒有一個是罐口能封得特別緊的。

最常見的就是用有彈性的海綿,纏在蓋子上。

合蓋的時候,通過擠壓,達到封口的作用。

不過這類的封口方式,存在一個難以規避的問題——封不緊。

再不然就是,隨著多次的開與合,包裝內的整體密封性能下降。

到頭來,罐口不好封緊的陶瓷罐存茶,最容易讓茶受潮。

相比之下,材質延展性能好一些的鐵罐、錫鐵罐等,密封效果好一些。

如果茶友們有買罐裝茶的需要,那麼至少也得是存茶效果好一些的鐵質罐,才不容易出錯。

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5》

不能否認的是,陶瓷罐的材質本身,密封效果還是OK的。

但罐口不能良好密封,讓它的防潮性能,徹底的崩塌。

這一點,對陶瓷罐也好,紫砂罐也罷, 抑或是玻璃材質的罐子也罷,造成影響都是一樣的。

材質本身怕擠怕摔的罐子,罐口都不好密封。

再加上,老友家中那罐大紅袍,外層的陶瓷罐器型還是敞口的。

可想而知,內層的包裝一經開封后,外界的水汽完全可以直接侵入。

放不了多久,像如今的天氣,放上十天半個月,就該徹底存壞了。

有一年冬至,麻花在當地的老同學那,見過他家用傳統方式釀青紅酒。

等到最後裝壇的時候,他們用的也是陶瓷材質的酒缸。

三九天氣下釀酒,為了避免酒體變壞,同樣需要隔絕外界氧氣,達到足夠的密封。

不過存茶和存酒不同。

傳統的老方法釀酒,分裝的時候可要在合蓋後,再覆蓋一層黃泥。

等到起壇時,要將外層的乾透的黃泥撬開,才能取酒。

這樣的合罐密封法子,適合存酒,卻不適合存茶。

故而, 囿於陶瓷罐本身的材質特點,它的密封效果實在難以盡如人意!

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6》

提到武夷巖茶的包裝,最最常見的是泡袋裝。

8克一泡,一次一泡。

泡茶喝茶的時候,搭配上標準器型的100-110ml蓋碗,能夠省去稱茶的煩惱。

再加上,專門的茶葉泡袋,具備避光、防潮屬性,乾燥且無異味。

在包茶後,將袋口封緊,密封效果足夠出色。

並且,單獨泡袋的包裝,互相獨立,互不干擾。

經濟學上有一個經典的說法,不將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更能弱化風險。

而獨立泡袋包裝的巖茶,放在常溫、避光、乾燥、陰涼的環境下,在適合的期限內飲用,整盒存壞的概率比較低。

罐裝的巖茶,特別是罐裝的正巖茶,市面上並不多見。

特別是,位於核心產區的武夷正巖茶,包裝更是貴精不貴多。

不論是日常飲用,還是送禮包裝,都以單獨的泡袋包裝常見。

如果在市面上,能夠遇上二、三斤罐裝包裝的牛欄坑肉桂、慧苑老叢水仙之類的茶。

那麼,排除極個別,極少數的特意定製情況,貨真價實的概率接近於零!

從這點看,武夷巖茶的包裝,細節處也有不少的門道。

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香氣不足,只是罐子好看的武夷巖茶大紅袍,能買嗎?

《7》

喝茶也好,存茶也罷。

茶桌上的主角,都應該是屬於茶本身。

怎麼樣能泡好茶,存好茶?才是喝茶過程的重點。

陶瓷罐禮品包裝的茶葉,外在大於實用。

作為務實的喝茶人,麻花不建議大夥這樣幹!

罐子再好看的茶,可飲用價值不高,那也是一點用也沒有。

茶是拿來喝的,不是拿來看的!

版權聲明:本文歸小陳茶事李麻花(cunguchen2018)原創撰寫,任何媒體未經允許不得轉載,歡迎茶友們轉發至朋友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