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莊變得這麼好,竟然土生土長的我也認不出

是玉溪的鄉村近些年變化太大了?還是玉溪人患了健忘症?許多人竟然認不出自己的村莊了?

我就認不出自己的村莊!你呢?你們呢?

村莊變得這麼好,竟然土生土長的我也認不出


我的村莊是蔡官營。蔡官營,你聽說過嗎?你認得嗎?

“蔡官營在哪點?在哪點?在哪點……”我常常打的的快車,目的地是老家蔡官營。可是,每次,每次司機總問:蔡官營在哪點?

我很驚訝,很驚訝。怎麼,怎麼聽著司機滿口的正宗玉溪話,卻認不得哇接(我家)蔡官營?

司機說:認得黃官營,李官營,貓官營,趙官營……許多官營,就是不認得蔡官營。

哦!好尷尬,好尷尬。蔡營營,我的村也太欠名氣了!

村莊變得這麼好,竟然土生土長的我也認不出


真是麻煩,每次我回村打的士也好,打的的快車也好,都要耐心地給男司機女司機解釋半天蔡官營的位置。

“蔡官營?認不得認不得!”他們說。常裡,哦!個是泡溫泉那點,大密羅那邊?

哦!認得大米籮(密羅),卻認不得常裡與蔡官營!

我靈機一轉說:“一中分校。”這下,人人都認得了。嗚呼,還是學校出名!所以,我要回村打車,就閉上眼睛說:一中分校。好像一中分校是我村。嘻嘻,好沾光!

其實,何只司機朋友認不得蔡官營,就是我這土生土長的蔡官營人,幾年少來村中走動,竟然也“認不得”蔡官營了!

村莊變得這麼好,竟然土生土長的我也認不出


不是嗎?瞧瞧現在蔡官營的風貌,哪裡還是昔日蔡官屯的模樣?

變了,變了!變得太多了!

昔日那彎彎轉轉的蔡接巷呢?昔日那處處見“茅斯”的朱接巷呢?還有李接巷,毛接巷,胡接巷……

村莊變得這麼好,竟然土生土長的我也認不出


那些高低不平的巷道,土牆灰瓦的房子,黃灰百冒的土路,母雞亂刨的竹棚,狗兒吠吠……全不見了。

村莊變得這麼好,竟然土生土長的我也認不出


蔡官營,如今的蔡官營,與玉溪許多鄉村一樣,一副嶄新的風貌!

不過,蔡官營村,許多歷史印記,在發展的同時,應當保存一點點嘛!

那棵幾百年的萬年青樹,死了太可惜。廟門前兩棵柏樹,僅剩一棵了,可要重點保護了,這可是村裡最“古老的樹了。”

還有,生產隊的公房,怎麼也全搗了?這是歷史嘛,讓人回味下吧!不然,以後的人,怎麼溫故知新?

最最惋惜的是,村裡的“井觀”。不能讓它孤零零地擺著,畢竟,這裡呈著村裡的歡樂與興衰……

村莊變得這麼好,竟然土生土長的我也認不出


蔡官營真得好漂亮。清靜,空氣好,交通便利,人情溫暖……

只是,電網別像蜘蛛網,水溝別成臭水溝。

哈哈!蔡官營村的民謠很動聽:

蔡官營,挑著尿罐遊半營。李開來,買斤草烏燉入(肉)摔(吃),睡到半夜性就來,三步兩步跳下來。趙官壩,賊打架,打了貫(摔)了劉彎壩……

我的村莊,我的故鄉,很美好!

美好的地方,讓大家知道!

村莊變得這麼好,竟然土生土長的我也認不出


村莊變得這麼好,竟然土生土長的我也認不出


村莊變得這麼好,竟然土生土長的我也認不出


村莊變得這麼好,竟然土生土長的我也認不出


蔡官屯村隸屬於大營街街道常里社區居委會,該村轄二個居民小組。位於大營街街道西南邊,距離大營街街道1.8公里,到街道道路為水泥路,交通方便。全村國土面積1.00平方公里,海拔1630米,年平均氣溫16.6℃,適合種植烤煙、稻穀、小麥、玉米等農作物。全村耕地面積440畝,人均耕地0.35畝;林地879畝,其中經濟林果地49畝。全村有農戶379戶,共1279人,其中農業人口總數為1263人,勞動力805人。2011年全村經濟總收入1608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72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外出勞務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