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仝鳳琴

仝鳳琴

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仝鳳琴


生於1964年

陝西鳳翔人

一級演員

寶雞市戲曲劇院院長

全國勞動模範

陝西省先進工作者

陝西省“四個一批”人才

1974年進鳳翔縣劇團開始學藝

1997年調入寶雞市人民劇團

(後改製為寶雞市戲曲劇院)

演出劇目主要有《白玉樓》

《回荊州》《遊西湖》《潘楊訟》

《姐妹皇后》《翰墨緣》《梨花情》

《掛畫》《走雪》《活捉》《江姐》等

著名秦腔表演藝術家——仝鳳琴

仝鳳琴是一個執著的人

對秦腔藝術傾注了滿腔熱血

從藝以來堅持苦練內功

對秦腔藝術鍥而不捨精益求精

《遊西湖》中的“吹火”

《秦雪梅弔孝》中的“水袖”“跪轉”

《走雪》中的“過橋”“攀枝”“越澗”等

這些技巧仝鳳琴演來嫻熟精湛

“踩蹺”原是秦腔舞臺上的絕活

清乾隆時秦腔旦角魏長生

在北京“踩蹺”演戲名動京師

之後這門絕活被全國很多劇種學習

相反地在它的出生地

卻“飽受冷落”鮮有人傳承

為了學《掛畫》中的“踩蹺”絕技

她在2004年冒酷暑赴山西訪名師

蒲劇名家吉有芳見到仝鳳琴

上下打量一番後說道

你年齡比我大

個子比我高

還要來學踩蹺

一句話把她擋了回去

仝鳳琴不甘心不氣餒

當她第四次上門求教時

吉有芳被她的精神感動了

踩蹺難度大

現在都少有人學了

踩蹺我練了 20多年

你現在才學恐怕學不會

不過你能找我這麼多次

那我就教你

踩蹺表演時

演員雙腳各縛“蹺板”—塊

外套繡花鞋著大彩褲遮住真腳

而將“小腳”露出

蹺功屬高難技術

不僅需要從小打基礎

而且訓練時非常艱苦

踩蹺走碎步跑圓場打把子

甚至跌撲打出手難度極大

仝鳳琴不為所懼

吉有芳傾心傳授

仝鳳琴在運城待了十多天

白天在吉有芳的指導下訓練

晚上回小旅館自己單練

每天八九個小時

腳上起了泡出了血

第二天照練不誤

仝鳳琴從運城回寶雞時

吉有芳送給她一副蹺鞋

她如獲至寶

師父領進門修行在個人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刻苦練習

仝鳳琴終於掌握了“踩蹺”

讓這門從秦腔舞臺上流失的絕技

重新回到了秦腔舞臺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