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流域—伊河兩岸哪些村莊名字帶“水”字?背後的文化有意思

黃河流域—伊河兩岸哪些村莊名字帶“水”字?背後的文化有意思

伊河,是黃河的一大支流。源出陶灣三合悶頓嶺(古稱蔓渠山),自西南向東北貫穿欒川五個鄉鎮到潭頭湯營村出縣境,縣內流程113公里。後又出三塗口,過嵩縣縣城,南至陸渾,又東北過古城寨、旋龍門會於洛。“雖名列水經,實溪澗也。建瓴而下,石爛砂明,清駛如箭,淺時褰裳可涉水,發則潰岸齧堤,良田盡沒,曩食其利者,亦深受其害矣”“城南伊水,闊不百步,盈盈衣帶間,舟楫往來相通也,萬曆時潰決至有徑裡許……”(清《嵩縣誌》《盧氏志》)。

這些只是古書對伊河的記憶。但,即便是古代,人們對伊河也是如此的敬畏和愛戴。愛她的盈盈衣帶,敬她的脂膏良田,用她“木客之浮,續筏東下”,怕她的驟然發威,“沖決之患,誠不知其何底”。

聰明的先人用“天人合一”的理念來對待和利用伊河。山是大地的骨架,水是萬物之源泉,山為景之體,水為景之韻,綠為景之容。村落和城鎮幾乎都是環山抱水而建,“陶灣”、“欒川”、“山灣”“重渡”“潭頭”“湯營”等等,村名大多是帶水字旁的,傳遞著水的靈韻。

所謂“環山”,指一個地方要三面或四面有山環抱,山環抱之地多是“太極八卦圖”形狀的沖積平原,富集著來自周圍山上被雨水沖刷下來的風化土,環抱的山如同一個容器使風化土一層層厚厚地蓄積,有利於人們生活生產。在欒川鄉朝陽村考古發現“孫家洞”的“欒川人古人類”原始部落就在河邊臺地,這就不難理解,是與當時的狩獵、捕撈、採摘果實是相契合的。

所謂“抱水”,伊河沿岸名鎮之一—潭頭即是例證。古“潭頭八景”有“伊水秋聲”。據張石章老人講,每年立秋之後,夜間風至波起,伊水濤聲尤響,更深夜靜,聽聞數里,上下回蕩不絕於耳。更因天氣陰晴,伊水在此迴盪也各有別:夜聞水聲清澈而聲揚,要由陰轉晴;夜間水聲低沉而鬱悶,要由晴轉陰。人們可以因“伊水秋聲”而預知陰晴。概因伊河水因潭頭盆地環山之阻,加之雲層、氣壓因素形成的自然現象,先輩們沒有其他預知天氣的辦法,因伊水“聲訊”萌生心潮起伏,是否為大自然對人們生活心理“干預”,也未可知。

欒川藏風蓄水,簡稱為好風水,我認為,這裡的“風水”,風乃教化,水系善行。伊河兩岸不只有名勝古蹟,還有大美鄉村,園林城市和新興產業。具備現代科學技術的欒川的建設者繼續季承著“天人合一”的理念,大膽假設規劃,小心謹慎打造旅居福地,精益求精地建設“最美小城”。

現代科學已初步察證,人體有場氣,植物有場氣,建築物有場氣,萬物之間皆有場氣。人們利用場氣來打造“伊河水系提升”景觀,組成建築群,進而組成群落,就具備了改善水生態的功能,造化出山水神韻和獨特風情,既有小環境內輕巧、雅緻、婉約的“小橋流水”,也有了大區域內恢弘、壯觀、恣肆的“秋水長天”。整體水系建築群落蜿蜒簇擁著一座城市,像八卦圖的中間“陰陽交合”曲線一樣連接城鄉,形成城鄉一體獨特景觀。

伊河水在鄉村中流動,她滋養了兩岸的泥土,而泥土是鄉人的生命。伊河兩岸盪漾著多少人綿延一生的文化記憶,鄉愁在,人生尚有來處,記憶在,鄉情就有歸途。

黃河流域—伊河兩岸哪些村莊名字帶“水”字?背後的文化有意思
黃河流域—伊河兩岸哪些村莊名字帶“水”字?背後的文化有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