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茶行業損失預估超百億,2020茶商如何活下去?

疫情之下茶行業經濟洞察


對大多數企業來說,此次的疫情著實讓其經歷了一把經濟的寒冬,所幸的是,並非所有行業都如此,比如長期不緩不急的農業板塊,對疫情似乎並不敏感。新年第一天開始,股市就出現一輪大跌,但農業板塊跌幅最低,並且還在往後幾個交易日中出現反彈。茶行業也屬於農業的範疇,照理說經濟並不會受到太大影響,但據統計,新冠疫情之下茶行業損失預估超百億,其中緣由值得深思。

疫情之下,茶行業損失預估超百億,2020茶商如何活下去?

據中國茶葉流通協會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國內茶葉內銷量(不含進口茶)達到191.05萬噸,茶葉市場內銷額達到2661億元。保守估計,茶行業受疫情重大影響的時間預計將達到一個季度,如果期間影響總體銷售5%,就已經超過100億了。

茶行業損失達百億,到底損失在了哪裡?

1、出行受阻,線下門店開工受影響。從疫情的發生時間為春節分析,中國是人情社會,春節是大節日也是禮品茶的消費旺季,因為疫情的關係,茶葉大多隻有節前銷售,節中和節後完全停滯,至少減少了春節檔50%的茶葉銷售。銷售銳減,而廠房、門店租金等固定開銷又無法避免,艱難程度可想而知。

疫情之下,茶行業損失預估超百億,2020茶商如何活下去?

2、春茶採收在即,人員卻是大問題。此次疫情對綠茶的衝擊是最大的,疫情的發展趨勢無法預估,而綠茶採收在即,不少綠茶產地需要依賴外地採茶工,因為出行限制和人員不能聚集等原因,遭遇用工難的問題,再加上茶市未開,對新茶的需求量會銳減。除了綠茶,對採收時間比較依賴的烏龍茶等也均會受到或多或少的影響。雖然庫存較少在一定程度上促進漲勢,但保質期終究是痛點。

疫情之下,茶行業損失預估超百億,2020茶商如何活下去?

3、行業活動被迫取消。因為人員流動的限制,不少茶企春季推出的茶山行、茶會、茶旅等促進交易的活動被擱置,企業宣傳遭遇限制。

4、庫存、現金流危機。大多茶商的庫存結構都不完善,現金流也不夠充裕,特別是一些週轉快的茶類,受到的衝擊更大,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茶商客戶的流失。

疫情之下,茶行業損失預估超百億,2020茶商如何活下去?

疫情給茶行業出了難題,但把握好了,卻能轉危為機

茶葉屬於農業中的特殊品類,具有傳統農業特徵又區別於傳統農業。

 1、茶葉屬於經濟作物,市場消耗主要集中在節禮需要,春節期間疫情爆發使大量線下茶禮滯留,卻意外帶動線上經濟的發展。由於有些類目茶葉耐存放的特點,比如白茶,線下轉線上並非難點,並且也得到了實踐的驗證。比如春節宅家期間,許多茶商開始專注於經營自己的抖音、朋友圈等社交平臺,效果甚佳。

疫情之下,茶行業損失預估超百億,2020茶商如何活下去?

2、因疫情原因大量人群被長期滯留在家,使得家庭內需求增加,茶葉成了消耗品,禮茶成為消耗茶,進一步拉動消費需求,春節期間的消耗又為疫後補貨需求爆發埋下了伏筆。

3、疫情暴露健康危機,消費意識正在逐漸轉變。這次的疫情讓消費者的健康意識普遍提高,特別是春節期間經過對茶葉功效宣傳普及了消費者認知,對屬於大健康行業的茶行業來說,呈現利好趨勢。

4、大多數品牌也意識到經銷商身上的難題,紛紛推出扶持政策,比如提前壓貨、協調調貨、線上輔導、加強熱門產品的宣傳補貨等方式幫助茶商度過難關。在這個問題上,有實力品牌扶持的優勢就顯得更加明顯。

茶行業投資,最被看好的當屬白茶

因為政府的扶持和規範,白茶近年來有了向暖的趨勢,加上今年春節疫情對白茶熱度的渲染,白茶的機會不可小覷。我們可以分別從現階段消費者所看重的功效、口感、價值以及前景來分析白茶所具有的優勢。

功效優勢:從功效上說,相對於其他茶類,白茶的機會更加明顯。白茶針對免疫力和炎症等關鍵詞更有話語權。據研究分析,因製作工藝的差別,白茶中關於能夠有效提高免疫力和抗炎效果的茶氨酸與茶多酚含量均高於其他茶類,這也是往後消費者十分看重的茶葉的保健效果。

口感優勢:白茶口感的特點主要用鮮和香來體現,新茶苦澀味很低,鮮爽度高,花香毫香迷人,適口度非常高,而陳放後的白茶則會孕育出具有韻味的藥香參香,毫香蜜韻兼得。由於最近幾年南北市場的融合,對茶口感的偏好也出現了變化,在這種時候,比起只具有相對單一特點的普洱茶與綠茶來說,白茶則更受青睞。

疫情之下,茶行業損失預估超百億,2020茶商如何活下去?

價值前景:白茶具有越陳越香的特點,價值與日俱增。也就是說,即使今年春茶採收受阻,白茶也能憑藉其自身耐存放的特點加速庫存消耗,並在今年春季迅速搶佔市場。

雖然白茶前景被看好,但茶商投資仍需轉變傳統觀念,針對2020茶商應該如何規劃自己發展方向的問題,我們採訪了妙貢堂白茶的營銷負責人羅總,總結出以下幾點建議可供大家參考。

疫情之下,茶行業損失預估超百億,2020茶商如何活下去?

1、清庫存:有保質期限的品類儘快以活動等形式輸出,減少積壓,及時止損。

2、蹭熱門:增加熱門品類儲備,抓住春茶季裡的最可能的機會。比如新增白茶的熱點,就可以考慮如何去抓住先機。

3、主消耗:主做高性價比的消耗茶,把有限的資金利用最大化。從茶商的角度來看,茶市未開,資金受限,而市場需求上看,送禮需求減少,而日常消耗增加,如何把有限的資金髮揮到最大,主做具有性價比的消耗茶恰好成為了轉危為機的關鍵舉措。

4、轉線上:合理利用線上平臺資源,朋友圈電商經營方式儘快熟悉。越是足不出戶,就越能體現出線上資源的價值,不僅可以將產品發佈到自己的社交平臺,也可以考慮直播等以授課等方式進一步拓展客源。

5、找品牌:抱團取暖比單打獨鬥強,抱品牌大腿,一來確保產品品質,二來利用品牌影響力拓寬市場,合理利用品牌扶持政策,方能更快解除危機。

6、勤協商:針對由於房屋、倉庫等造成的資金壓力可以與房東進行協商減慢或延遲支付,畢竟度過難關是第一位,過了這關,才有春天。

關於疫情下茶商如何經營突圍問題,他指出“越是關鍵的時刻,越能看出企業的格局,除了確保優質茶品的供應,制定必要的銷售引導及扶持政策極為關鍵”。

“由於目前大部分茶商尚不能正常復工,作為品牌企業也要提供實質性的保障措施給到渠道商手中,比如提供疫情防禦指南、線上銷售宣傳圖文素材、企業代發貨服務等;春茶季活動也可以複製到線上,同步開通線上課程給茶商進行培訓,為疫後的銷售做好充足的準備···”

疫情無情人有情,臨危不亂,方有轉機,希望今天的內容對你有所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