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為何會廢黜皇后之位,究竟有何原因?

秦始皇為何會廢黜皇后之位,究竟有何原因?

秦始皇終身不立皇后,甚至在陵墓中也不給皇后預留位置,是因為他此生遭遇過兩場來自宮廷和外戚集團的叛變,對宮廷貴婦和外戚勢力充滿忌憚。因此他開啟的“功蓋三皇、德超五帝”的皇帝制度,甚至根本沒有和皇帝匹嫡、敵禮的“皇后”“皇太后”的位置,也絕不希望任何女性、哪怕是君主的正妻和母親,得以分享帝位的榮光。

秦始皇遭遇的第一次宮廷叛變,當然眾所周知,那就是他的生母趙太后,先和丞相呂不韋私通,又豢養情夫嫪毐,生下兩個異母弟弟,更勾結嫪毐發動政變,企圖殺掉他奪取王位。

趙太后和呂不韋

秦始皇為何會廢黜皇后之位,究竟有何原因?

然而單單此事造成的心理陰影,還不足以令秦始皇徹底廢棄皇后之位。他更大的失望,來自於楚氏外戚集團,甚至極有可能因此,殺掉了自己原本的正妻。

從秦惠文王時的羋八子(即影視劇中的“羋月”、也是秦始皇的曾祖母)起,楚氏外戚集團便在秦國宮廷盤根錯節,影響秦國朝堂大政近百年。

如羋八子的弟弟魏冉,多次出任丞相,專執國政數十年。如秦始皇的生父莊襄王,本名“異人”,回國後特意改名“子楚”,討好楚國出身的嫡母華陽夫人,才從一個庶子得到了王位。

秦始皇即位後,楚國公室出身的大臣昌平君、昌文君兄弟,依靠他嫡祖母華陽太后的勢力,都成為出將入相的國家重臣。秦始皇平定嫪毐叛亂,就是依靠昌平君、昌文君直接發兵。

然而,當秦國要統一天下,必欲滅亡楚國時,這些楚國外戚的立場便和秦始皇起了嚴重衝突。

當李信、蒙武率領二十萬大軍攻楚,在平輿之戰和寢丘之戰連勝楚軍,兵鋒直指向楚國首都壽春時。

身為秦國丞相的昌平君卻在原屬楚國、後被秦國奪取的陳地舉兵反秦,和楚將項燕裡應外合,令秦軍腹背受敵,死傷慘重,遭遇了統一戰爭期間最大一次失敗。楚國趁機收復大片土地,更趁勝西進,反攻深入至原韓國境內。

秦相,楚王:昌平君

秦始皇的統一大業一時被逼到了懸崖邊。他孤注一擲豪賭,下令舉國“空甲士”,起傾國之兵六十萬大軍交給王翦,終於打敗項燕,攻殺楚王負芻。

項燕便擁立昌平君這個當了多年秦國丞相的楚國公子,做了最後一代楚王,繼續堅持反秦,次年,在王翦大軍追擊下,這對末代君臣一起被殺殉國。

對秦始皇而言,楚氏外戚集團在滅楚戰爭中的表現,無異於一次最大的背叛,在那之後,他們也被從秦國的朝堂後宮徹底剷除。

在昌平君起兵反秦的同時,同為楚國公子、同樣仕宦於秦多年的昌文君死,死因極可能和當年被“坐法誅”的丞相範睢一樣,是被昌平君的反叛連坐而死。

秦始皇為何會廢黜皇后之位,究竟有何原因?

楚國公子,秦國重臣:昌文君

被連坐而死的還不止是昌文君,還包括秦始皇的正妻,秦國王后,楚國公主羋某。

沒錯,秦始皇雖然不曾立皇后,但他稱帝之前做了二十多年的秦王,大婚行冠禮,又怎麼可能不立王后?因楚國外戚在秦國宮廷勢力之大,昌平君昌文君兩位楚國公子都是執掌重兵、出將入相的秦國重臣,秦王嬴政的這位王后,不是出自楚國的公主,又會出自其他哪國?

秦國王后,楚國公主

昌平君叛秦,導致秦國遭受數十年前邯鄲之敗後,最大一次慘敗,也是秦孝公商鞅變法以來,秦國曆史上最大的慘敗之一,十幾萬秦軍將士埋骨荒郊。

秦法無情,一視同仁,為向大秦軍民謝罪,昌文君等楚國外戚怎能不死?身為楚國公主的秦國王后又怎能不死?秦始皇縱是心念夫妻之情,也不能不忍痛割愛,何況歷史記載他“蜂鼻長目、鷹胸豺聲”,本就是個對敵人性情酷烈之人。

秦始皇懲治昌平君反秦之罪,誅殺昌文君和秦國王后,剷除楚國外戚集團後,也順便抹去了他歷史上必然存在的正妻的一切相關記載。然而,歷史並非全無端倪可尋覓,陳勝吳廣起兵反秦後,為何同時要打著“扶蘇、項燕”的旗號,並定國號為“張楚”?以“張大楚國”自命的起義軍,為何反要認扶蘇這樣一個秦國皇子做自己的圖騰?

答案顯而易見,扶蘇身上流的正是被秦始皇抹殺了一切記載的那位楚國公主的血,楚地的百姓對他有天然的親近感。

皇長子:扶蘇

正因為扶蘇不止是秦始皇的長子,其實也是秦始皇實際上的嫡長子,只因為母親被殺才失去了嫡子之位,所以在朝野民間才會有偌大的聲望。在天下人看來,雖然被秦始皇刻意打壓,終身不得正式的儲君之位,但他依然是大秦帝國理所當然、無需爭議的繼承人。

如果沒有那場昌平君反秦事件,秦始皇稱帝后,扶蘇的母親無疑會順利被冊封為皇后,扶蘇也會順利成為秦朝的皇太子,身後更有楚氏外戚集團的大力支持。那麼大秦王朝之後的歷史該怎麼寫,就令人暢想連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