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曾與崔如琢相比,誰的造詣更高一些?

情棋書畫


範曾因為人紅是非多,所以,他的身上有很多不應該的負面影響,久久揮之不去。但是,這些負面影響範曾都有了,而且都是自找的。

例如,出言不遜,出爾反爾,言過其實,自吹自擂,這些本是不應該的,但是,範曾一概應有都有了。而且,有些事情,是他自己確實做的不恰當。


  • 齊白石李苦禪的影子明顯

但是,這些事都是個人的藝術之見,或者個人的人生經歷中的一部分。

範曾唯一與崔如琢不同的是,範曾從來沒有說過畫畫要為拍賣多少錢而奮鬥,要創造畫畫創造財富的世界之最。

而崔如琢就是這樣一個人,他公開叫板要創造畫家畫畫創造財富的記錄。

崔如琢1944年11月26日出生在北京,從小喜愛書畫,偶然的機會得以拜在李苦禪門下學藝,70年代末去了美國,成為美籍華人。

1981年正式定居美國之後,他曾任紐約中國藝術研究會副會長、美國杜威大學客座藝術教授。

1984年榮獲美國杜威大學榮譽藝術博士學位。美國前總統里根、前國務卿基辛格、美國亞裔共和黨主席陳香梅女士、德州濤爾參議員、美國世界日報前總裁王友蘭女士,以及新加坡前總理李光耀、泰國王室、臺灣宋美齡女士、臺灣塑膠巨頭王永慶、報業大王王惕吾等各界名流都藏有他的作品。


  • 早期作品郭味渠的影子明顯,雞的用墨層次太模糊

崔如琢在國外的藝程可謂是一路風光。1989年他在臺灣歷史博物館展覽會上創下一幅作品12萬美元的成交紀錄。

2016年崔如琢接受採訪的時候,他非常自豪地說“2015年胡潤百富世界排名潤百富世界排名,活著的畫家我排第三,亞洲第一。今年肯定是更加第一,今年我拍了8.8億,第四名範曾拍到四千萬,我是他的二十多倍。”這就是畫家崔如琢,一不小心,還以為是畫商呢!崔如琢連續5年在潤百富世界排名靠前,而範曾只有兩次。


  • 花鳥畫潘天壽的影子

範曾也多次說過,作品價格與自己無關,而崔如琢最津津樂道就是作品價格。

這也是崔如琢與範曾最大的不同之處。

據說,崔如琢最大的心願不是藝術,而是金錢,他說,我要在80歲是,作品的價格超過畢加索!成為世界第一!

我的天哪!畢加索也沒有說過自己的畫價要成為世界第一。

崔如琢的畫近三十年來,一路攀高,據說,總銷售超過50億人民幣。

2016年,崔如琢向北京故宮文物保護基金會捐贈1億元人民幣,用於故宮的文化遺產保護和博物館事業發展。


  • 潘天壽的影子也出來了,但是,沒有潘天壽的筆墨嚴謹,簡直有點亂。

崔如琢畫畫得到的收入,可以說比範曾多20倍都不止。因為,據說,範曾的畫畫銷售總金額,大概在4億左右,而崔如琢已經50多億了。

範曾最大的一筆捐款是1000萬人民幣,而崔如琢的最大一筆捐款是1億人民幣。

  • 山水畫亞明、傅抱石的影子

近年以來以金錢論藝術高下已經有瘋漲的勢頭,大有沒有錢就沒有藝術之勢。因此,像我們欣賞藝術的如千里馬,真的不知道藝術是什麼了。

本來藝術的價格是一個附加值,而不是真正的價值。因為,藝術品從來就不是一種經濟必然。他只是在一定範圍具有商品性,而沒有普遍的商品屬性。這就是,為什麼一個饅頭什麼時候也值一元,而不是任何一件藝術品就能夠實現商品交換為一元的問題 。

好在題主提出的問題,不是二人的繪畫價值,而是個人的藝術造詣問題。

  • 這個作品有點自己,但是非常平庸

所以,正如我一開始就說的,論藝術造詣還是範曾好多了。

首先,範曾的畫確實獨具藝術筆墨,又有詩書畫的美名,這是大家公認的。

範曾的學問、學識也在崔如琢之上,這就不用多說了。

我們再看看崔如琢的畫,他曾師從李可染、李苦禪這些大師。

崔如琢是一個有才氣的畫家。但是,崔如琢的畫到目前為止,你怎麼看,也沒有形成自己獨立的藝術語言。

而且,有些作品還是比較粗糙的。這不是他不用心畫的問題,而是他的藝術語言沒有成熟的問題。

就像我們寫字,書法的筆法成熟了,是不存在藝術粗糙的問題。繪畫也是這樣,中國畫大寫意畫家,哪一個畫家是精雕細刻的?


  • 這個作品就是很平庸了。

但是,大寫意畫的難度在於筆墨精煉,這不是“用心”問題,而是藝術語言成熟問題,也就是筆墨問題。

藝術語言成熟了,你怎麼畫,也是精美的。

而崔如琢的繪畫作品可以用東拼西湊來形容。

為什麼這麼說?如果從一般畫家來說,所謂“東拼西湊”,那叫“轉益多師”,因為一個畫家能夠吸收古今大師的技法和藝術營養,那叫虛懷若谷,而且,這也是必要的一個學習過程。

但是,如今的崔如琢已經76歲了,成才很晚的齊白石,在70歲以後,都“衰年變法”完成了自己風格的形成,你一個科班出身的畫家,76歲還在“寄人籬下”的藝術裡討生活,實在說不過去。

他的花鳥畫在李苦禪、潘天壽之間,他的山水畫在傅抱石、亞明、黃賓虹的陰影裡。

說實在的,就是李苦禪先生,也沒有完全脫盡潘天壽的影響,但是,已經不是很明顯了。

崔如琢不但沒有脫盡李苦禪,而且還多潘天壽的影子。

這是有一點藝術常識的人,一眼就能看出來的。這樣的藝術成就,怎麼談得上造詣很高?不要說他跟範曾比,跟很多青年畫家比,也比不了的。

範曾的畫,我們能看出來哪個畫家的一點影子嗎?僅此,高下自見。

網上除了人云亦云的崔如琢話題,也有極端的批評意見,例如,說崔如琢的畫是資本操作,最後都要讓大陸接盤。所以,我負責任地說,千里馬以畫論畫,不評價一幅畫多少錢的問題。所以,圖片選的都是崔如琢的畫,大家看看,我說的對不對?我們就是為了以畫論畫,而不是以人論畫。


千千千里馬


先說畫藝!就風格而言,似乎範曾先生更加獨特,用草書筆法勾線,中側並用,遒勁奔放,行筆快速穩健,乾淨利落。造型誇張得體,個性自現。用色簡潔明快,清雅脫俗,實為上品。遺憾的是千人一面,晚年沒有任何突破。雖畫價日增,卻其藝如故。

再說其書,用筆似嫌造作,每筆必顫,形如蝌蚪。其實大楷或是榜書須用顫筆,小字完全不必。象範曾先生的題跋,如自然書寫,絕對不錯,可惜為風格而求異,造作過甚,未入上品。

再說崔如琢先生,其畫是不錯,卻未形成自己的畫風。一看就象苦禪師之作,其山水亦是抱石先生之風,並未彰顯自家風神。不過崔先生的行書倒是不錯用筆老辣生澀,未有嬌柔造作之態,確是不易。

總之二位大師,各有長短,各具其妙,都值得我們好好研究學習!

下面是我的作品,請眾師友評點!




楊志勇68


範曾與崔如琢的畫

我寫過一篇《範曾印象》,洋洋灑灑五千字,畫人三面五調:他和黃永玉吵架,自我複製,義舉救死扶傷,為母校巨資建設都談到了。所以被稱為最中肯的評論。

我想,大凡藝術家,都有大缺點,傳說王羲之以書易鵝,唐伯虎點秋香,蘇東坡牛屎,鄭板橋索銀,齊白石八十

多生崽,張大千七個老婆,吃虎肉不放鹽……一條條都罪不可赦?

可歷史留下的只有作品,他們犯的錯誤,素人天天在犯,而他們的成果,素人卻望塵莫及。

範曾和崔如琢哪個造詣更高?如果比較的目的是提高旁觀者的藝術認知,就言者無罪。

範曾的畫,主次關係分理恰到好處。

這幅畫,牛腳人腳畫小了。透視有點問題。

範曾說過了,既然點名要我說說,我就說說崔如琢的章法。

範曾的章法比他的嚴謹。

中國畫的章法主語是,知白守黑,三七開,西畫說的黃金律,是 黑、白、灰、色,有、無的份量比率關係。這是繪畫中形體與色彩構成關係的高課程。也就是中國畫繪畫的高境界。也是謝赫六法裡“中得心源”。

這一重點,一般畫家會忽視,觀眾就更加感覺不到,只是覺得畫不夠美又找不到原因。

崔如琢的畫,筆力,水墨,寫意精神,款跋書法,都到達一定難度。

如圖,這樣的畫,雞、梅和留白,基本上是A:A:A 的份額比例。所以總有點美中不足的遺憾。

如圖,花青色的荷葉和荷杆書法,以及留白,還是平均分配的。忘記了章法的主次關係。

3如圖,鷹和松與留白麵積是對等的。技法似曾相見,尤其是松,潘天壽李苦禪那裡見得多了。範曾也是這樣畫松,拿來主義害死人。

如圖,傅抱石,吳冠中們都這樣畫樹。

如圖,這樣的畫有些應付。枇杷葉子有些無意識的機械化,碩果圖幾個字也不像大師書法。

這樣的畫應該撕掉的,可是他覺得好,還發布了,這就是問題。

下面兩幅畫是我的,第一幅山水,山是主體,第二幅,空白是主體。我沒有說我就畫的好,而章法應該是知道的。

大師是不敢提意見的,好在大師都不上網。

又好在我們處江湖之遠,奈何不得。藝術品是給觀眾看的。美術館不是有一本(觀眾意見簿)嗎?

所以,您就不要指望觀眾總是拍馬屁。感覺崔如琢直奔主題是價格,銀子太閃閃發光,自然會使藝術缺失。難怪,我孤陋寡聞找遍百度,就是看不見崔如琢先生的散文詩詞!

好在收藏家們也不喜歡讀文學。好畫家是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沒有這些,只能抄別人的創作技法。


畫家唐思源


首先這二位大師都是李苦禪國畫大家的徒弟。
從這個得到李苦禪真傳的這個角度上來看,崔如琢高范增一籌。
從商業炒作和商業運作這個角度來講的話,范增的的確確是比崔要強的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e83d95fa5ba4ebf8b2886eab144d9a5\

藍太極說兩句


其實這兩個人差不多水平。崔如琢不太瞭解,但看畫不如他的老師李苦禪,據說在國外名氣很大,所以感覺可能屬於會忽悠的那類畫家。聽過範曾的講座,感覺沒他的名頭響,看範曾的書法感覺華而不實,顫筆多變化少,缺乏韻味,屬於俗書一類,他的畫多屬於裝腔作勢那一派,個人認為比較俗,還不如美院裡那些有才華的姑娘小夥畫的好。

以上僅是個人見解,不喜勿噴。


黎鳳果1


二者都是當代大家。範曾的畫個性特點非常突出,線條犀利,只要看一眼人物的衣袂就可以識別。乃得古風者。然而他的書法儘管也是非常獨特,但我認為並不美觀。相較於古今無數書法大家來說是很差的。另外,他在畫動物蹄腳時誇張雷同,似乎與現實中相去甚遠。總之他的畫作少看時還行,看多了時有種厭煩的感覺。崔如琢則不同,承繼古風更到位,無論書法,無論繪畫。給人一種藝術上的享受。如果隨著時間的推移。崔如琢的作品價值會更高!


青山紅雨


範曾和崔如琢相比在各自的圈子都是最厲害的,兩位都是畫家中政治經濟學學得最好的人,看看兩位慈善的胸襟就能知道高低。範曾十年捐五億做慈善,而崔如琢慈善捐款一億給故宮,很顯然如果為了名聲,捐給國家機構又可以再獲政治經濟學的成就,輸就輸在心胸上。


龍嘯天鑑藏


首先,崔如琢相對於範曾來說,是真的得到了李苦禪大寫意花鳥宗師的真傳。那種肆意浸染,潑墨揮毫的暢快之感,在李苦禪先生和崔如琢先生的畫中都有體現。而範曾則是完全走出了另外一條道路,他的畫多是描繪古代人物形象的畫。範曾繪畫的潑墨寫意人物,雖然同樣是潑墨寫意,卻是沒有得到李苦禪先生的真傳,而是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畫面看著讓人有一種侷促之感。下圖為崔如琢先生的潑墨山水圖和範曾的人物圖。

其次,同樣是創作,崔如琢的創作範圍更廣,或者說更加創新,而範曾的創作,自從2011年獲得胡潤藝術榜榜首以來,就幾乎沒有任何改變,都是千篇一律人物的繪畫風格。





大鵬1390999969


文 | 小生有畫說,本文導讀: 範曾和崔如琢都曾經拜在李苦禪的門下,他們兩個,範曾曾經蟬聯胡潤藝術榜榜首2年,2011年賣畫3.8億,2012年賣畫9.4億,從2013年到2018年平均每年賣畫都超過1.5億,算到如今,範曾賣掉的畫,價值已經超過20億了,這是多少人幾輩子都賺不來的財富啊。而崔如琢自從2015年以來已經連續5年蟬聯胡潤藝術榜榜首了,其中2015年4.6643億,2016年7.863億,2017年8.2195億,2018年10.3201億,2019年8.8175億,共計39.8844億,那麼他所買的畫,超過50億是妥妥的。那麼,同樣是作為李苦禪的門生,範曾的畫和崔如琢的畫相比,到底是誰的更勝一籌呢?

圖為李苦禪先生畫像

說起李苦禪,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他畫的鷹,他畫的鷹是鷹中之王,是孤傲的,是搏擊長空,盡顯王者風範的鷹。下面是李苦禪畫筆下的鷹。

李苦禪是潑墨大寫意花鳥的一代宗師,而對於李苦禪教出來的這兩個學生,單從繪畫上看,不知道是學生以老師為榮,還是老師以學生為榮。下面把範曾的畫和崔如琢的畫對比著來看。

圖為範曾畫家

首先,崔如琢相對於範曾來說,是真的得到了李苦禪大寫意花鳥宗師的真傳。那種肆意浸染,潑墨揮毫的暢快之感,在李苦禪先生和崔如琢先生的畫中都有體現。而範曾則是完全走出了另外一條道路,他的畫多是描繪古代人物形象的畫。範曾繪畫的潑墨寫意人物,雖然同樣是潑墨寫意,卻是沒有得到李苦禪先生的真傳,而是走出了一條不一樣的道路,畫面看著讓人有一種侷促之感。下圖為崔如琢先生的潑墨山水圖和範曾的人物圖。

圖為崔如琢潑墨山水圖

圖為範曾人物圖

其次,同樣是創作,崔如琢的創作範圍更廣,或者說更加創新,而範曾的創作,自從2011年獲得胡潤藝術榜榜首以來,就幾乎沒有任何改變,都是千篇一律人物的繪畫風格。

崔如琢的畫,有著一種讓人看完心情暢快之感,有著一種難以名狀的舒服的感覺。他的畫就是那種大巧若拙、個性明顯、收放自如、肆意灑脫的畫。而且最為拿手的潑墨圖,涉及的繪畫範圍也很是廣泛,有荷花,山水,墨竹,水仙和雞等。所以他的畫總是千變萬化,但是千變萬化中又有著自己最為獨特的藝術風格。看他的畫,有一種禪宗的意蘊,那就是說,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然後看山還是山,看水還是水,如此往復,畫裡面的意境總是令人心馳神往。下圖為崔如琢先生的照片以及他的一些作品。

而範曾的畫,按照網友的說法,雖然也是含有文化底蘊,但是似乎與藝術無關。他的畫初看起來就像是連環畫一般,千篇一律,毫無創新。著名的思想家以及自由主義大師李敖就這樣評價過範曾的畫:“他的畫,乍看不錯,但看多了,千篇一律。 ”

許是因為千篇一律,所以網友們認為他已經是江郎才盡了。所以每年的畫作幾乎都是一個樣,就像印刷機一樣。也有人這樣調侃,範曾就是人民幣畫家,作畫完全是衝著錢去的。對於這個觀點,小編就不知道是真的還是假的了。畢竟都已經賺了那麼多了,說是衝著錢去的,那也太過於愛錢了。以下是範曾筆下的畫作。

最後,小編則是認為,在繪畫的眼光和見識上面,崔如琢先生更上一層。畢竟在1981年的時候,崔如琢懷揣著800美元和夢想,就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國去闖蕩了。10多年的闖蕩生涯,讓他在國外闖出了一片天地。所以在回國之後,在競爭力和眼界上,可能比範曾看得更是遠些。











歪嘴說歷史


答作為李苦禪的弟子,范增與崔如琢相比較,也就是半斤八兩都是一樣的。本來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中國過去有教會徒弟,餓死師傅。但是感覺現在的徒弟這麼多年來,都沒有達到可以讓師傅餓死的水平(師傅活著的,就是師傅的畫要是沒有炒作幫忙的話,幹不過師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