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曾与崔如琢相比,谁的造诣更高一些?

情棋书画


范曾因为人红是非多,所以,他的身上有很多不应该的负面影响,久久挥之不去。但是,这些负面影响范曾都有了,而且都是自找的。

例如,出言不逊,出尔反尔,言过其实,自吹自擂,这些本是不应该的,但是,范曾一概应有都有了。而且,有些事情,是他自己确实做的不恰当。


  • 齐白石李苦禅的影子明显

但是,这些事都是个人的艺术之见,或者个人的人生经历中的一部分。

范曾唯一与崔如琢不同的是,范曾从来没有说过画画要为拍卖多少钱而奋斗,要创造画画创造财富的世界之最。

而崔如琢就是这样一个人,他公开叫板要创造画家画画创造财富的记录。

崔如琢1944年11月26日出生在北京,从小喜爱书画,偶然的机会得以拜在李苦禅门下学艺,70年代末去了美国,成为美籍华人。

1981年正式定居美国之后,他曾任纽约中国艺术研究会副会长、美国杜威大学客座艺术教授。

1984年荣获美国杜威大学荣誉艺术博士学位。美国前总统里根、前国务卿基辛格、美国亚裔共和党主席陈香梅女士、德州涛尔参议员、美国世界日报前总裁王友兰女士,以及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泰国王室、台湾宋美龄女士、台湾塑胶巨头王永庆、报业大王王惕吾等各界名流都藏有他的作品。


  • 早期作品郭味渠的影子明显,鸡的用墨层次太模糊

崔如琢在国外的艺程可谓是一路风光。1989年他在台湾历史博物馆展览会上创下一幅作品12万美元的成交纪录。

2016年崔如琢接受采访的时候,他非常自豪地说“2015年胡润百富世界排名润百富世界排名,活着的画家我排第三,亚洲第一。今年肯定是更加第一,今年我拍了8.8亿,第四名范曾拍到四千万,我是他的二十多倍。”这就是画家崔如琢,一不小心,还以为是画商呢!崔如琢连续5年在润百富世界排名靠前,而范曾只有两次。


  • 花鸟画潘天寿的影子

范曾也多次说过,作品价格与自己无关,而崔如琢最津津乐道就是作品价格。

这也是崔如琢与范曾最大的不同之处。

据说,崔如琢最大的心愿不是艺术,而是金钱,他说,我要在80岁是,作品的价格超过毕加索!成为世界第一!

我的天哪!毕加索也没有说过自己的画价要成为世界第一。

崔如琢的画近三十年来,一路攀高,据说,总销售超过50亿人民币。

2016年,崔如琢向北京故宫文物保护基金会捐赠1亿元人民币,用于故宫的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事业发展。


  • 潘天寿的影子也出来了,但是,没有潘天寿的笔墨严谨,简直有点乱。

崔如琢画画得到的收入,可以说比范曾多20倍都不止。因为,据说,范曾的画画销售总金额,大概在4亿左右,而崔如琢已经50多亿了。

范曾最大的一笔捐款是1000万人民币,而崔如琢的最大一笔捐款是1亿人民币。

  • 山水画亚明、傅抱石的影子

近年以来以金钱论艺术高下已经有疯涨的势头,大有没有钱就没有艺术之势。因此,像我们欣赏艺术的如千里马,真的不知道艺术是什么了。

本来艺术的价格是一个附加值,而不是真正的价值。因为,艺术品从来就不是一种经济必然。他只是在一定范围具有商品性,而没有普遍的商品属性。这就是,为什么一个馒头什么时候也值一元,而不是任何一件艺术品就能够实现商品交换为一元的问题 。

好在题主提出的问题,不是二人的绘画价值,而是个人的艺术造诣问题。

  • 这个作品有点自己,但是非常平庸

所以,正如我一开始就说的,论艺术造诣还是范曾好多了。

首先,范曾的画确实独具艺术笔墨,又有诗书画的美名,这是大家公认的。

范曾的学问、学识也在崔如琢之上,这就不用多说了。

我们再看看崔如琢的画,他曾师从李可染、李苦禅这些大师。

崔如琢是一个有才气的画家。但是,崔如琢的画到目前为止,你怎么看,也没有形成自己独立的艺术语言。

而且,有些作品还是比较粗糙的。这不是他不用心画的问题,而是他的艺术语言没有成熟的问题。

就像我们写字,书法的笔法成熟了,是不存在艺术粗糙的问题。绘画也是这样,中国画大写意画家,哪一个画家是精雕细刻的?


  • 这个作品就是很平庸了。

但是,大写意画的难度在于笔墨精炼,这不是“用心”问题,而是艺术语言成熟问题,也就是笔墨问题。

艺术语言成熟了,你怎么画,也是精美的。

而崔如琢的绘画作品可以用东拼西凑来形容。

为什么这么说?如果从一般画家来说,所谓“东拼西凑”,那叫“转益多师”,因为一个画家能够吸收古今大师的技法和艺术营养,那叫虚怀若谷,而且,这也是必要的一个学习过程。

但是,如今的崔如琢已经76岁了,成才很晚的齐白石,在70岁以后,都“衰年变法”完成了自己风格的形成,你一个科班出身的画家,76岁还在“寄人篱下”的艺术里讨生活,实在说不过去。

他的花鸟画在李苦禅、潘天寿之间,他的山水画在傅抱石、亚明、黄宾虹的阴影里。

说实在的,就是李苦禅先生,也没有完全脱尽潘天寿的影响,但是,已经不是很明显了。

崔如琢不但没有脱尽李苦禅,而且还多潘天寿的影子。

这是有一点艺术常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来的。这样的艺术成就,怎么谈得上造诣很高?不要说他跟范曾比,跟很多青年画家比,也比不了的。

范曾的画,我们能看出来哪个画家的一点影子吗?仅此,高下自见。

网上除了人云亦云的崔如琢话题,也有极端的批评意见,例如,说崔如琢的画是资本操作,最后都要让大陆接盘。所以,我负责任地说,千里马以画论画,不评价一幅画多少钱的问题。所以,图片选的都是崔如琢的画,大家看看,我说的对不对?我们就是为了以画论画,而不是以人论画。


千千千里马


先说画艺!就风格而言,似乎范曾先生更加独特,用草书笔法勾线,中侧并用,遒劲奔放,行笔快速稳健,干净利落。造型夸张得体,个性自现。用色简洁明快,清雅脱俗,实为上品。遗憾的是千人一面,晚年没有任何突破。虽画价日增,却其艺如故。

再说其书,用笔似嫌造作,每笔必颤,形如蝌蚪。其实大楷或是榜书须用颤笔,小字完全不必。象范曾先生的题跋,如自然书写,绝对不错,可惜为风格而求异,造作过甚,未入上品。

再说崔如琢先生,其画是不错,却未形成自己的画风。一看就象苦禅师之作,其山水亦是抱石先生之风,并未彰显自家风神。不过崔先生的行书倒是不错用笔老辣生涩,未有娇柔造作之态,确是不易。

总之二位大师,各有长短,各具其妙,都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学习!

下面是我的作品,请众师友评点!




杨志勇68


范曾与崔如琢的画

我写过一篇《范曾印象》,洋洋洒洒五千字,画人三面五调:他和黄永玉吵架,自我复制,义举救死扶伤,为母校巨资建设都谈到了。所以被称为最中肯的评论。

我想,大凡艺术家,都有大缺点,传说王羲之以书易鹅,唐伯虎点秋香,苏东坡牛屎,郑板桥索银,齐白石八十

多生崽,张大千七个老婆,吃虎肉不放盐……一条条都罪不可赦?

可历史留下的只有作品,他们犯的错误,素人天天在犯,而他们的成果,素人却望尘莫及。

范曾和崔如琢哪个造诣更高?如果比较的目的是提高旁观者的艺术认知,就言者无罪。

范曾的画,主次关系分理恰到好处。

这幅画,牛脚人脚画小了。透视有点问题。

范曾说过了,既然点名要我说说,我就说说崔如琢的章法。

范曾的章法比他的严谨。

中国画的章法主语是,知白守黑,三七开,西画说的黄金律,是 黑、白、灰、色,有、无的份量比率关系。这是绘画中形体与色彩构成关系的高课程。也就是中国画绘画的高境界。也是谢赫六法里“中得心源”。

这一重点,一般画家会忽视,观众就更加感觉不到,只是觉得画不够美又找不到原因。

崔如琢的画,笔力,水墨,写意精神,款跋书法,都到达一定难度。

如图,这样的画,鸡、梅和留白,基本上是A:A:A 的份额比例。所以总有点美中不足的遗憾。

如图,花青色的荷叶和荷杆书法,以及留白,还是平均分配的。忘记了章法的主次关系。

3如图,鷹和松与留白面积是对等的。技法似曾相见,尤其是松,潘天寿李苦禅那里见得多了。范曾也是这样画松,拿来主义害死人。

如图,傅抱石,吴冠中们都这样画树。

如图,这样的画有些应付。枇杷叶子有些无意识的机械化,硕果图几个字也不像大师书法。

这样的画应该撕掉的,可是他觉得好,还发布了,这就是问题。

下面两幅画是我的,第一幅山水,山是主体,第二幅,空白是主体。我没有说我就画的好,而章法应该是知道的。

大师是不敢提意见的,好在大师都不上网。

又好在我们处江湖之远,奈何不得。艺术品是给观众看的。美术馆不是有一本(观众意见簿)吗?

所以,您就不要指望观众总是拍马屁。感觉崔如琢直奔主题是价格,银子太闪闪发光,自然会使艺术缺失。难怪,我孤陋寡闻找遍百度,就是看不见崔如琢先生的散文诗词!

好在收藏家们也不喜欢读文学。好画家是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没有这些,只能抄别人的创作技法。


画家唐思源


首先这二位大师都是李苦禅国画大家的徒弟。
从这个得到李苦禅真传的这个角度上来看,崔如琢高范增一筹。
从商业炒作和商业运作这个角度来讲的话,范增的的确确是比崔要强的多。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e83d95fa5ba4ebf8b2886eab144d9a5\

蓝太极说两句


其实这两个人差不多水平。崔如琢不太了解,但看画不如他的老师李苦禅,据说在国外名气很大,所以感觉可能属于会忽悠的那类画家。听过范曾的讲座,感觉没他的名头响,看范曾的书法感觉华而不实,颤笔多变化少,缺乏韵味,属于俗书一类,他的画多属于装腔作势那一派,个人认为比较俗,还不如美院里那些有才华的姑娘小伙画的好。

以上仅是个人见解,不喜勿喷。


黎凤果1


二者都是当代大家。范曾的画个性特点非常突出,线条犀利,只要看一眼人物的衣袂就可以识别。乃得古风者。然而他的书法尽管也是非常独特,但我认为并不美观。相较于古今无数书法大家来说是很差的。另外,他在画动物蹄脚时夸张雷同,似乎与现实中相去甚远。总之他的画作少看时还行,看多了时有种厌烦的感觉。崔如琢则不同,承继古风更到位,无论书法,无论绘画。给人一种艺术上的享受。如果随着时间的推移。崔如琢的作品价值会更高!


青山红雨


范曾和崔如琢相比在各自的圈子都是最厉害的,两位都是画家中政治经济学学得最好的人,看看两位慈善的胸襟就能知道高低。范曾十年捐五亿做慈善,而崔如琢慈善捐款一亿给故宫,很显然如果为了名声,捐给国家机构又可以再获政治经济学的成就,输就输在心胸上。


龙啸天鉴藏


首先,崔如琢相对于范曾来说,是真的得到了李苦禅大写意花鸟宗师的真传。那种肆意浸染,泼墨挥毫的畅快之感,在李苦禅先生和崔如琢先生的画中都有体现。而范曾则是完全走出了另外一条道路,他的画多是描绘古代人物形象的画。范曾绘画的泼墨写意人物,虽然同样是泼墨写意,却是没有得到李苦禅先生的真传,而是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画面看着让人有一种局促之感。下图为崔如琢先生的泼墨山水图和范曾的人物图。

其次,同样是创作,崔如琢的创作范围更广,或者说更加创新,而范曾的创作,自从2011年获得胡润艺术榜榜首以来,就几乎没有任何改变,都是千篇一律人物的绘画风格。





大鹏1390999969


文 | 小生有画说,本文导读: 范曾和崔如琢都曾经拜在李苦禅的门下,他们两个,范曾曾经蝉联胡润艺术榜榜首2年,2011年卖画3.8亿,2012年卖画9.4亿,从2013年到2018年平均每年卖画都超过1.5亿,算到如今,范曾卖掉的画,价值已经超过20亿了,这是多少人几辈子都赚不来的财富啊。而崔如琢自从2015年以来已经连续5年蝉联胡润艺术榜榜首了,其中2015年4.6643亿,2016年7.863亿,2017年8.2195亿,2018年10.3201亿,2019年8.8175亿,共计39.8844亿,那么他所买的画,超过50亿是妥妥的。那么,同样是作为李苦禅的门生,范曾的画和崔如琢的画相比,到底是谁的更胜一筹呢?

图为李苦禅先生画像

说起李苦禅,人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他画的鹰,他画的鹰是鹰中之王,是孤傲的,是搏击长空,尽显王者风范的鹰。下面是李苦禅画笔下的鹰。

李苦禅是泼墨大写意花鸟的一代宗师,而对于李苦禅教出来的这两个学生,单从绘画上看,不知道是学生以老师为荣,还是老师以学生为荣。下面把范曾的画和崔如琢的画对比着来看。

图为范曾画家

首先,崔如琢相对于范曾来说,是真的得到了李苦禅大写意花鸟宗师的真传。那种肆意浸染,泼墨挥毫的畅快之感,在李苦禅先生和崔如琢先生的画中都有体现。而范曾则是完全走出了另外一条道路,他的画多是描绘古代人物形象的画。范曾绘画的泼墨写意人物,虽然同样是泼墨写意,却是没有得到李苦禅先生的真传,而是走出了一条不一样的道路,画面看着让人有一种局促之感。下图为崔如琢先生的泼墨山水图和范曾的人物图。

图为崔如琢泼墨山水图

图为范曾人物图

其次,同样是创作,崔如琢的创作范围更广,或者说更加创新,而范曾的创作,自从2011年获得胡润艺术榜榜首以来,就几乎没有任何改变,都是千篇一律人物的绘画风格。

崔如琢的画,有着一种让人看完心情畅快之感,有着一种难以名状的舒服的感觉。他的画就是那种大巧若拙、个性明显、收放自如、肆意洒脱的画。而且最为拿手的泼墨图,涉及的绘画范围也很是广泛,有荷花,山水,墨竹,水仙和鸡等。所以他的画总是千变万化,但是千变万化中又有着自己最为独特的艺术风格。看他的画,有一种禅宗的意蕴,那就是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然后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如此往复,画里面的意境总是令人心驰神往。下图为崔如琢先生的照片以及他的一些作品。

而范曾的画,按照网友的说法,虽然也是含有文化底蕴,但是似乎与艺术无关。他的画初看起来就像是连环画一般,千篇一律,毫无创新。著名的思想家以及自由主义大师李敖就这样评价过范曾的画:“他的画,乍看不错,但看多了,千篇一律。 ”

许是因为千篇一律,所以网友们认为他已经是江郎才尽了。所以每年的画作几乎都是一个样,就像印刷机一样。也有人这样调侃,范曾就是人民币画家,作画完全是冲着钱去的。对于这个观点,小编就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假的了。毕竟都已经赚了那么多了,说是冲着钱去的,那也太过于爱钱了。以下是范曾笔下的画作。

最后,小编则是认为,在绘画的眼光和见识上面,崔如琢先生更上一层。毕竟在1981年的时候,崔如琢怀揣着800美元和梦想,就到大西洋彼岸的美国去闯荡了。10多年的闯荡生涯,让他在国外闯出了一片天地。所以在回国之后,在竞争力和眼界上,可能比范曾看得更是远些。











歪嘴说历史


答作为李苦禅的弟子,范增与崔如琢相比较,也就是半斤八两都是一样的。本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中国过去有教会徒弟,饿死师傅。但是感觉现在的徒弟这么多年来,都没有达到可以让师傅饿死的水平(师傅活着的,就是师傅的画要是没有炒作帮忙的话,干不过师傅)


分享到:


相關文章: